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JGJ∕T 491-2021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pdf

    • 资源ID:252785       资源大小:33.96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ujian****n2011】。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ujian****n2011】,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JGJ∕T 491-2021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pdf

    1、UDC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履 J GJ/T 4 9 1 一2 0 2 1 备案号J 1 6 3 3 一 2 0 2 1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记 for a s s e mb l e d i n t e r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2 0 2 1 一 0 6 一 3 0 发布2 0 2 1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T e c h n i c al s t a n d a 记 fo r a s s e m b

    2、l e d i n t e ri o r d e c o rat i o nJ G J/T 4 9 1 一 2 0 2 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 期:2 0 2 1 年1 0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 0 2 1北京 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业标准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Te c h n i c a l s t a nd a rd for a s s e n l b l e d i n t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J 田/T4 9 1 一 2 0 2 1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出版、发行(北京 海淀三里 河路9 号)各 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

    3、经销 北 京红 光制版公司制 版 河北鹏润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 本:8 50毫米Xl l 6 8 毫 米 1/3 2 印 张:2%字数:64千 字 2 0 21 年7 月第一版2 0 2 1 年 7 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20.00元 统一书号:1 5 1 1 2 3 7 3 4 8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图书出版中心退换 (邮政编码 1 0 0 0 3 7)本社网 址:h t t p:/www.c a b p.c o m.。n 网上书 店:h t t p:/www.c h in a-b u ild in g.。o m.。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2 0 2 1

    4、 年第 1 0 9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J/T4 9 1 一 2 0 2 1,自2 0 2 1 年1 0 月1日 起实施。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 站(www.mohurd.g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2 1 年 6 月 3 0日前 、二 1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 2 0 1 6 2 4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5.生产运输;6.施工安装;7.质量验收;8.使用维护。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 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 9号主语国际 5号楼 7层,邮政编码:1 0 0 0 4 8)。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

    6、公司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国标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苏州金蝗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景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品宅装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芜湖科逸住宅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中天建设集团

    7、有限公司湖南金凤凰建材家居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宅可丽集成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三和住品(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韩华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广东绿屋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绿装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韩利壁纸制造有限公司莎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时吉博罗管理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优格装演有限公司上海唐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开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顺鑫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瑞铭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华惠安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君道住宅工

    8、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东方装饰有限公司光雨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福州合力胜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啸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品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指北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凯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科(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铁投瑞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岛海骊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孚达保温隔热材料有限公司丰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八大处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芬格隔墙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9、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艺成园装修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魏素巍 郁银泉 朱 茜 赵 锢 郭 戈 李文张 宏 伍孝波 苗 青 刘美霞 王广明 郭智敏陆 洲 王耀堂 徐颖璐 王凌云 魏 曦 何易郭 宁 朱 宁 李筱梅 王 凯 金 兰 刘轶董大卫 郭娟利 马红军 王传顺 潘 华 张书航张 红 邱武钊 余常勇 李晓峰 刘 冰 董元奇张明浩 郝 学 伍止超 张睿哲 彭典勇 张伟民庄善相 许学勤 黄彦平 谭宇昂 黄 波 蒙政强张伟娇 陈乐勇 潘守伟 余 鑫 韩春吉 胡天齐汤曼哗 李 罗 刘 锋 薛益成 闺俊杰 刘云龙沃成昌 党连军 李 季 王又新 袁训平 刘素华蒋 虎 张 波 宋

    10、 培 矣庆贺 马占勇 陈钢华蒋建华 蒋承红 马鹏程 余 彬 冯黎品 何静姿孙嘉琦 潘旭钊 孙志亮 管乃彦 刘春胜 范林才张 天 李海波 李小健 张 鸣 张宝利 李波徐惠薇 熊少波 陈曲波 张 锐 解文强 田雷于文杰 何江海 廖 翔 孙 彬 王念恋 肖 宙赵凤杰 李梦凡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东卫 樊则森 周静敏 杨家骥 龙玉峰 满孝新水浩然 刘宴山 李 桦 王乒野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 3.1 一般规定 4 3.2材料与部品 5 3.3 室内 环境 54 设计 6 4.1 一般 规定 6 4.2 标准 化设计和 模数协调 6 4.3集成 设计与部品 选型 7 4.4设备和管

    11、线 12 4.5 接口 和细部 1 45 生产运输 16 5.1 一般 规定 1 6 5.2 部品生产 1 6 5.3 出 厂检验 1 7 5.4 包装运输 1 76 施工安装 18 6.1 一般规定 1 8 6.2 施工 准备 18 6.3 设备和管 线安装 19 6.4 部品安装 2 0 6.5成品保护?23 6.6 施工培训、安全与 环境保护 237 质量验收 24 7.1 一般规定 2 4 7.2隔墙与墙面系 统 2 5 7.3 吊 顶系统 。2 6 7.4楼地面系统 。2 8 7.5 集成式厨房 3 0 7.6 集成式卫生间 318 使用维护 34本标准用词说明 。.36引用标准名录

    12、 37附:条文说明 .39Co n t e n t s1 G ener alProvisiOns .12 Terms 23 B a si c R e q u ir e m e n t s 4 3.1 G e n e r al R e q u ir e m e n ts 4 3.2 Ma t e ri al s a n d P a rt s 5 3.3 I n d o o r E n v i r o run e n t 54 D e si g n 6八卜U乃卜Ut了19曰连六匕内卜U内b乃1口1 CC 80目Q曰八钊八0八j 1土1 11we,.1 lesl,1,se 11 11,.1999曰

    13、4.1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4.2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D e s i g n a n d M o d u l e COo r d i n a t io n ”“4.3 玩 te grat ed D es i g n a n d P ar ts S el ecti o n”“”“”4.4 F a c il it y a n d P ip e lin e 4.5 D etai l a n d I n terf a c e “”.”.”5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r a n s P o

    14、r t a t i o n 5.1 G e n er al R e q ni re me nt s “.5.2 P a rts P r o d u ctio n .,.,5.3 F a c t o r y I n s P e c t i o n 5.4 P a c k a g e a n d T r a n s p o rt a ti o n”.“”“6 I n s t a l l a ti o na n dC 0 n s t r u c ti o n 6.16.26.36.46.56.61 O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I n s t a l

    15、l a t i o n P r e P a ra t i o nF a c i l i t y a n d P i p e l i n e I n s t a l l a t i o nP artS I n stalla ti o n .Prod u c t i o n Prot e c t i o nI n s t a l l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S a f e t y A s s u r a n c ea n d En v i ron me n t Prot e c t i o n 7 Q uality A cc即ta nce 。24 7.1 G ene r

    16、a l R equi r em ents 2 4 7.2 wa l l P a r t i t io n a n d Wa ll F in is h S y s te m 2 5 7.3 Ceili ng s ys te m 。26 7.4 A ss e m bl ed Fl oor 即st e m 2 8 7.5 K it c h e n s y st e m 3 0 7.6 Bat h ro o m a n d To il et S y st e m 3 18 Us e a n dMa i n t a n e n c e 3 4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o r

    17、d i n g i n T h i s S t a n d a r d 3 6L i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3 7A d d it io n:E x p la n a ti o n o f P r o v is io n s 3 91 11 总则1.0.1 为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便于建筑的维护更新,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引领装配式内装修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装配式内装修的性能品质和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建筑装配式内装修的 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1.0.3

    18、装配式内装修应以提高工程质量及安全水平、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和建筑垃圾为根本理念,并应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要求。1.0.4 装配式内装修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装配式内装修a s s e m b l e d i n t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o n 遵循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运用集成化设计方法,统筹隔墙和墙面系统、吊顶系统、楼地面系统、厨房系统、卫生间系统、收纳系统、内门窗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等,将

    19、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以干式工法为主进行施工安装的装修建造模式。2.0.2 管线与结构分离 p i p e a n d w i r e d e t a c h e d f r o m S t r u c t u r es y s t e m 建筑结构体中不埋设设备及管线,采取设备及管线与建筑结构体相分离的方式。2.0.3 干式工法n o n 一 w e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现场采用干作业施工工艺的建造方法。2.0.4 集成设计in t e g r a t e d d e s i g n 统筹不同专业、不同系统的技术要求,协调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部品部件之间的

    20、连接,协调设计、生产、供应、安装、运维不同阶段的需求,前置解决设计问题的过程。2.0.5 集成式厨房 i n t e g r a t e d k it c h e n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2.0.6 集成式卫生间 i n t e g r a t e d b a t h r o o m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2.0.7 整体卫生间u n i t b a t h r o o m 由防水底盘、壁板、顶板及支撑龙骨构成主体框架,并与各种洁具及功能配件组合而成的

    21、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独立卫生间模块化产品,称为“整体卫生间”,也称“整体卫浴”。2.0.8 同 层排水 s a m e-f l o o r d r a i n a g e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横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且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2.0.9 穿插施工s y n c h r o n o u s。o n s t r u c t i o n 在满足主体结构分段验收和其他必要条件时,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实现主体结构施工层以下楼层的内装修施工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方式。2.0.1 0 可逆安装r e v e r s i b l e i n s t a

    22、 l l a t i o n 一种实现部品部件拆卸、更换及安装时不对相邻的部品部件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安装方式。3 基 本 规 定3.1 一 般 规 定3.1.1 装配式内装修应进行总体技术策划,统筹项目定位、建设条件、技术选择与成本控制等要求。3.1.2 装配式内装修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3.1.3 装配式内装修应遵循设备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满足室内设备和管线检修维护的要求。3.1.4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协调建筑设计,为室内空间可变性提供条件。3.1.5 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用必要的设计和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减少和阻断疫情和病毒的传播。3.

    23、1.6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选型宜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部品选型时应明确关键技术参数,并应优选质量稳定、品质高、耐用性强、抗菌防霉的部品。3.1.7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应采用通用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并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3.1.8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图纸应采用空间净尺寸标注,表达深度应满足装配化施工的要求。3.1.9 装配式内装修应与土建工程、设备和管线安装工程明确施工界面,并宜采用同步穿插施工的组织方式,提升施工效率。3.1.10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绿色施工模式,减少现场切割作业和建筑垃圾。3.1.n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专业协同,保证工程信息传递的准确

    24、性与质量可追溯性。3.2 材料与部品3.2.1 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用节能绿色环保材料,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2 装配式内装修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 B 5 0 2 2 2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5 0 0 1 6的规定。3.2.3 装配式内装修应选用低甲醛、低挥发性有机物(V O C)的环保材料,其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 B 5 0 3 2 5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4 材料与部品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及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对

    25、于用量较大的辅料产品也应提供相应检测报告。3.3 室 内 环 境3.3.1 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升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环境的质量,降低外界不良环境对建筑的影响。3.3.2 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应在设计阶段对内装修材料部品中的各种室内有害物质进行综合评估。3.3.3 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应先对样板间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工程的施工。3.3.4 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应在工程完工7d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4 设计4.1 一 般 规 定4.1.1 装配式内装修应协同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和空调、燃气、电气、智能化等各专业的要求

    26、,进行协同设计,并应统筹设计、生产、安装和运维各阶段的需求。4.1.2 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按照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方法,满足多样化需求。4.1.3 装配式内 装修设计应选用集成度高的内装部品。4.1.4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使用功能可变性的需求,宜考虑满足多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4.1.5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明确内装部品部件和设备管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结构受力、抗震、安全防护、防火、防水、防静电、防滑、隔声、节能、环境保护、卫生防疫、适老化、无障碍等方面的需要。4.1.6 装配式内 装修设计流程宜按照技术策划、方案设计、部品集成与选型、深化设计四个阶段

    27、进行。4.1.7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充分考虑部品部件、设备管线维护与更新的要求,采用易维护、易拆换的技术和部品,对易损坏和经常更换的部位按照可逆安装的方式进行设计。4.2 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协调4.2.1 装配式内装修应对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间和部品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应提高标准化程度。4.2.2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遵循模数化的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 B/T 5 0 0 0 2 的规定,住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标准J GJ/T 4 45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装配式内装修宜与功能空间采用同一模数网格;2 装配式内装修的隔墙、固定橱柜、设备、管井等部

    28、品部件,宜采用分模数M/2模数网格;3 构造节点和部品部件接口等宜采用分模数 M/2、M/5、M/10模数网格。4.2.3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 部件的定位可通过设置模数网格来控制,且宜采用界面定位法。4.2.4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应协调部品部件的 设计、生产和安装过程的尺寸并对建筑设计模数与部品部件生产制造之间的尺寸进行统筹协调。4.2.5 装配式内装修设计可设置容错尺寸,合理调节生产、施工等环节的偏差。4.3 集成设计与部品选型4.3.1 装配式内装修应结合项目 需求、建筑条件与成本要求等,对隔墙与墙面系统、吊顶系统、楼地面系统、集成式厨房系统、集成式卫生间系统、收纳系统、内门窗系统、设备和管线

    29、系统等进行集成设计。4.3.2 装配式内 装修应按照设备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进行集成设计。4.3.3 集成设计宜选用通用化部品进行多样化组合,满足个性化要求。4.3.4 集成设计宜优先确定功能复杂、空间狭小、管线集中的建筑空间的部品选型和布置。4.3.5 应结合使用需求以及生产安装要求,对部品部件的外观效果、规格尺寸、连接方式及使用年限等进行选型和优化设计。4.3.6 集成设计应充分考虑装修基层、部品部件生产安装过程中的偏差,宜采用可调节的构造或部件来消除各种偏差带来 的影响。1隔墙与墙面系统4.3.7 装配式隔墙应选用非砌筑免抹灰的轻质墙体,可选用龙骨隔墙、条板隔墙或其他干式工法施工的隔墙。

    30、4.3.8 隔墙与墙面系统的构造应连接稳固、便于安装,并应与开关、插座、设备管线等的设计相协调;不同设备管线安装于隔墙或墙面系统时,应采取必要的加固、隔声、减振或防火封堵措施。4.3.9 龙骨隔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隔墙的构造组成和厚度应根据防火、隔声、空腔内设备管线安装等方面的要求确定;2 隔墙内的防火、保温、隔声填充材料宜选用岩棉、玻璃棉等不燃材料;3 有防水、防潮要求的房间隔墙应采取相关措施,墙面板宜采用耐水饰面一体化集成板,门与板交界处、板缝之间应做防水处理;4 隔墙上需固定或吊挂重物时,应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5 龙骨的布置应满足墙体强度的要求,必要时龙骨强度应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的加

    31、强措施;6 门窗洞口、墙体转角连接处等部位的龙骨应进行加强处理。4.3.10 条板隔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使用功能和使用部位需求,确定墙体的材料和厚度;2 应与设备管线的安装敷设相结合,避免墙体表面的剔凿;3 当条板隔墙需吊挂重物和设备时,应根据板材性能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4.3.n 装配式墙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集成饰面层的墙面,饰面层宜在工厂内完成;2 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3 墙面悬挂较重物体时,应采用专用连接件与基层墙体连接固定。n吊 顶 系 统4.3.1 2 装配式吊顶系统可采用明龙骨、暗龙骨或无龙骨吊顶、软膜天花或其他干式工法施工的吊顶。4.3.13 应根据房间的功能

    32、和装饰要求选择装饰面层材料和构造做法,宜选用带饰面的成品材料。4.3.14 吊 顶系统宜与新风、排风、给水、喷淋、烟感、灯具等设备和管线进行集成设计。4.3.15 吊顶系统与设备管线应各自 设置吊 件,并应满足荷载计算要求。4.3.1 6 重量较大的灯具应安装在楼板或承重结构构件上,不得直接安装在吊顶上,并应满足荷载计算要求。4.3.1 7 吊顶系统内敷设设备管线时,应在管线密集和接口 集中的位置设置检修口。4.3.1 8 吊顶系统与墙或梁交接处,应设伸缩缝隙或收口线脚。4.3.1 9 吊顶系统主龙骨不应被设备管线、风口、灯具、检修口等切断。m楼地面系统4.3.20装配式楼地面系统可采用架空楼

    33、地面、非架空干铺楼地面或其他干式工法施工的楼地面。4.3.21 装配式楼地面系统应满足房间使用的承载、防水、防滑、隔声等各项基本功能需求,放置重物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4.3.2 2 装配式楼地面系统宜与地面供暖、电气、给水排水、新风等系统的管线进行集成设计。4.3.23装配式楼地面系统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且施工安装时不应破坏主体结构。4.3.2 4 装配式楼地面系统与地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结合设置时,宜选用模块式集成部品。4.3.25架空楼地面内敷设管线时,架空层高度应满足管线排布的需求,并应设置检修口或采用便于拆装的构造。4.3.2 6 架空楼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空楼地面与墙

    34、体交界处应设置伸缩缝,并宜采取美化遮盖措施;2 宜在架空空间内分舱设置防水、防虫构造,并应采取防潮、防霉、易清扫、易维护的措施。4.3.2 7 非架空干铺楼地面的基层应平整,当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复合脆性面材地面时,应保证绝热层的强度。4.3.2 8 非架空干铺楼地面的面层和填充构造层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填充层采用压缩变形的材料时,易产生局部受压凹陷,应采取加强措施。W集成式厨房4.3.29建筑设计应协调结构、内装、设备等专业合理确定厨房的布局方案、设备管线敷设方式和路径、主体结构孔洞预留尺寸及管道井位置等。4.3.3 0 集成式厨房的设计应包含厨房楼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和厨房设备及

    35、管线的设计,并应与内装修工程的其他系统进行协同设计。4.3.31集成式厨房设计应遵循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合理布局,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进行精细化设计。4.3.3 2 集成式厨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管线更新、维护的 需求,并应在相应的部位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门。4.3.33集成式厨房墙面和吊顶应选用耐热和易清洁的材料,地面应选择防滑耐磨、低吸水率和易清洁的材料;吊顶、墙面、地面材料应为燃烧性能A级的材料。4.3.3 4 集成式厨房的吊柜、厨房电器等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当悬挂在轻质隔墙上时,应采取加强措施。4.3.3 5 集成式厨房管线应进行综合协同设计,竖向管线应集中设置,冷热水表、燃气表、净水

    36、设备等宜集中布置,且应便于查表和检修。V集成式卫生间4.3.3 6 建筑设计应协调结构、内装、设备等专业共同确定集成式卫生间的布局方案、结构方案、设备管线敷设方式和路径、主体结构孔洞尺寸预留以及管道井位置等。4.3.37集成式卫生间的设计应包括卫生间楼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的设计,宜选择集成度高的整体卫生间产品,并应与内装修工程的其他系统进行协同设计。4.3.38当采用整体卫生间时,整体卫生间的 选型宜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进行。4.3.39 集成式卫生间宜采用同 层排水方式;当采取结构局部降板方式实现同层排水时,应结合排水方案及检修要求等因素确定降板区域;降板高度应根据防水底盘厚度、卫

    37、生器具布置方案、管道尺寸及敷设路径等因素确定。4.3.40 集成式卫生间的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给水、热水、电气管线宜敷设在吊顶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更新、维护的需求,并应在相应的部位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门。4.3.41集成式卫生间的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做好设备管线接口、卫生间边界与相邻部品部件之间的收口;2 防水底盘与墙面板(壁板)连接处的构造应具有防渗漏的功能;3 卫生间墙面板(壁板)和外墙窗洞口的衔接处应进行收口处理并做好防水;4 卫生间的门框门套应与防水底盘、墙面板(壁板)、墙体做好收口和防水。Vl收 纳 系 统4.3.4 2 收纳系统应结合建筑功能空间进行布置,并应按功能要求对

    38、收纳物品种类和数量进行设计。4.3.4 3 收纳系统宜与建筑隔墙、吊顶等进行一体化设计。4.3.44收纳系统部品应进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宜采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部品。4.3.4 5 收纳系统内 设置有电器、电线等时,收纳系统的 板材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l 级。4.3.4 6 有水房间的收纳部品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防水、防潮、防腐、防蛀的要求。珊 内门窗系统4.3.4 7 室内门窗宜选用成套供应的门窗部品,设计文件应明确所采用门窗的材料、品种、规格等指标以及颜色、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等要求。4.3.4 8 对有耐火要求的门 窗,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39、5 0 016 的规定。4.4 设备和管线4.4.1 装配式内装修应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和项目需求合理确定管线与结构分离的方式,设备管线的安装敷设应与室内空间设计相协调。4.4.2 装配式内装修设备和管线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 设备和管线系统宜通过综合设计及管线集成技术提高设备与管线系统的集成度;2 设备和管线不应敷设在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垫层内,也不应通过墙体表面开凿或剔凿等方式设置;3 竖向主干管线、公共功能的阀门、计量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应集中设置在公共区域的管井或表间内;4 设备和管线的预留洞口尺寸及位置、插座接口点位应在设计图中明确标注,部品应定位准确;5 敷设于楼

    40、地面的架空层、吊顶空间、装配式隔墙内的空调及通风、给水、供暖、强弱电等设备与管线应便于检修,检修口宜采用标准化尺寸。4.4.3 居住建筑设备和管线系统的公共部分与套内部分应界限清晰。分户管路与公共管路的结合部位及公用配管的阀门部位,其检修口宜采用标准化尺寸。4.4.4 安装于墙体、吊顶、地板表面的灯具、开关插座、控制器、显示屏等部品部件的位置与尺寸应与内装修相协调,并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满足隔声、防火等方面的要求。4.4.5 敷设于隔墙系统、吊顶系统、架空地板系统等的内部管线应采取可靠措施安装牢固。4.4.6 集成式厨房和集成式卫生间的设备与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给水排水、通风和电气等

    41、管道管线应采用标准化接口,且应在接口位置设置检修口;2 集成式厨房和集成式卫生间内的管道材质和连接方式宜与公共区的管道匹配,当采用不同材质的管道连接时,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4.4.7 给水排水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给水分水器时,分水器应与用水器具一对一连接;在架空层或吊顶内敷设时,中间不得有连接配件;分水器设置应便于检修,并宜有排水措施;2 敷设于隔墙系统、吊顶系统、架空地板系统内的给水管线应采取措施避免有机溶剂的腐蚀或污染;3 消防阀门、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阀等附配件宜设在管井、设备用房内等便于检修的部位;当设在走廊等部位的吊顶内时,应预留检修口;不应设在办公室、居住房间等承担主

    42、要使用功能的用房内。4.4.8 供暖、空调和通风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敷设于居住建筑隔墙系统、吊顶系统、架空地板系统内的供暖管道不宜有接口和阀门、部件;2 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管道安装应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并充分考虑管道伸缩补偿,确保安装安全;同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置保温隔热措施;3 空调通风管道宜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冷连接工艺。4.4.9 电气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气线缆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2 电气线缆应穿金属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线缆在管道或线槽内不宜有接头,如有接头,应放置在接线盒内;3 电气线缆设计在隔墙内布线时,隔墙应优先选用带穿线管的工厂化生产的

    43、墙板。4.5 接口和细部4.5.1 装配式内 装修与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的接口 设计应符合通用性要求。4.5.2 装配式内装修应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构造,接口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模数协调的要求,并应做到连接合理、拆装方便、使用可靠。4.5.3 部品的 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居住建筑套内部品的维修和更换不应影响公共区域部品或结构的正常使用;2 设计耐久年限低的部品部件应安装在易更换易维修的位置,避免更换时破坏耐久年限高的部品或结构构件;3匹配。4.5.4 l先装部品应为后装部品预留接口,并应与后装部品接口装配式内装修接口连接部位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隔墙与地面相接部位宜设踢脚或墙

    44、裙,方便清洁和维护;2 隔墙与吊顶的连接部位宜采用收边线角或凹槽等方式进行处理;3 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宜采用配套的连接件,连接应牢固;门窗框材与轻质隔墙之间的缝隙应填充密实,并宜采用门窗套进行收边;4 集成式厨房的固定安装应根据不同墙体设计安装节点、固定方式和构造;橱柜模块与墙面、地面、吊顶的交接处应风格协调、收口美观;5 集成式卫生间地面与其他室内地面、墙面与门窗之间应做好收边收口处理,并应满足防水要求;6 楼地面、墙面、吊顶不同材料交接处宜采用收边条进行处 理。5 生 产 运 输5.1 一 般 规 定5.1.1 装配式内 装修部品应提高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程度和施工装配效率以及使用维护的便

    45、利性。5.1.2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应提高接口的开放性和通用性,实现系列化、成套化供应,满足多样化需求。5.1.3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制造企业应建立完整的 技术标准体系以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5.1.4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制造企业应对检验合格的部品出具合格证明文件,并应保证部品质量的可追溯性。5.2 部 品 生 产5.2.1 部品生产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测,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5.2.2 部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安全生产追溯制度,建立产品信息档案,实现对产品的可追溯性。5.2.3 部品的接口 设计应确保安全

    46、可靠,且宜便于拆装更换。5.2.4 部品应成套供应,减少现场加工作业,并应明确部品之间的接口类型、连接方式与配套部件要求。5.2.5 应对标准化部品与定制部品进行优化组合设计,标准部品与定制部品应同步配套生产供应。对于不能常年生产的部品部件,宜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以备安装损耗以及维护所需。应对部品的产品编码和生产日志存档,进行质量跟踪和定制部品应进行唯一编码。否U,月了,.j口.泊川月,)2.口比2.澜哺 J一lr,口1.5气rjl乃卜引妇卜5.3 出 厂 检 验5.3.1 部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产品应按现行标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生产企业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应委托具有法定资

    47、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出厂检验。5.3.2 部品生产企业应对出厂合格产品签发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标注产品相关信息,明确质量保证期限。5.4 包 装 运 输5.4.1 部品包装应标识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地、质量等级、符合保障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的证明等内容,同批次部品应内置包装明细清单、产品说明书、作业指导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等。5.4.2 配套部件应与部品同批次交付,易损、易耗零配件宜适量增配,需要专用工具进行装配时,应与部品同批次配备相应数量工具。5.4.3 部品包装材料宜采用环保、不掉色、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5.4.4 内装部品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应提前制定运输计划及方案,超高、超宽、形状特殊

    48、的大型部品运输和码放应采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5.4.5 内装部品在施工现场二次搬运,应提前查勘场地条件并做预处理,确保卸载及转运工具顺利通行,垂直运输宜采用机械化工具。6 施 工 安 装6.1 一 般 规 定6.1.1 装配式内装修应结合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协同总包单位制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明确装配式内装修工程与其他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界面、施工工序与避让原则。6.1.2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可采用穿插施工的组织方式。6.1.3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宜采用标准化施工工艺与施工装备。6.1.4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经样板验证后应用,并应

    49、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1.5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前,应进行样板间或样板的试安装,并应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方案,且应经项目 参与各方确认。6.1.6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指导及协调管理。6.1.7 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内装修工程特点和规模设置组织架构、配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管理与施工人员应具备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6.1.8 装配式内 装修施工应遵守国家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制定安全与环境保护专项方案。宜采用绿色施工模式,减少现场切割作业和建筑垃圾。6.2 施 工 准 备6.2.1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前

    50、,应制定项目 招采计划及运输计划,明确部品部件的进场时间及运输条件,保证施工所需的运输通道、堆放场地、垂直运输、供水供电、施工作业面等必要条件。6.2.2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工作,编制专项施工方案。6.2.3 装配式内装修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核对已完成主体结构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复核预留预埋、隐蔽工程及成品保护情况,确认具有施工条件,完成施工交接手续。6.2.4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并设置部品部件安装定位标识。6.2.5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前,应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部品部件及相关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制定施工所需设备、部品部件的需求计划及货源组织安排;2


    注意事项

    本文(JGJ∕T 491-2021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pdf)为本站上传会员【sujian****n2011】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