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现及路径优化_秦丛丛.pdf

    • 资源ID:248350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现及路径优化_秦丛丛.pdf

    1、第44卷第1期2023年2月喀什大学学报Journal of Kashi UniversityVol.44 No.1Feb.2023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现及路径优化秦丛丛(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摘要: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核心要义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是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应遵循的行动指南。地方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为此势必要求地方立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精髓、价值理念融贯其中,并

    2、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秉持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作为立法的效果落脚。为优化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应提升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的能力、确保立法内容体现真实民意、推动公众有效参与立法过程、公平配置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等,以期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地方立法;人民主体;公众参与;公平正义中图分类号:D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23)01-0049-0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立场作为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等重要论断

    3、。2018 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将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20 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核心要义之一。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表明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保障人民享有的参政议政权,也要保护人民享有的其他合法权利,其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2021 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再次从价值维度高度概括了人民在

    4、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也是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应遵循的行动指南1,更是立法工作包括地方立法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从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思想的立场出发,在讨论地方立法人民性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参考建议。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问题,也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终极目标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保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新时代对“坚持以人民为中

    5、心”法治内涵的清晰界定。(一)坚持法治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2 条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收稿日期:2022-08-02修回日期:2023-02-03基金项目: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2021年度科研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研究”(2021S105)阶段性成果;滨州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ZFZX-0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秦丛丛(1980),女,山东邹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政治学研究。DOI:10.13933/ki.2096-2134.2023.01.009494

    6、94949于人民。”因此,在我国,人民应是法治建设的当然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2107所以,人民始终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在法治建设实践中应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利。3因此,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应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保证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深度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从而实现当家作主。(二)坚持法治保护人民权益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对人

    7、民的政治承诺,如若用法治话语表达则是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保护人民,并最终落脚到保障人民权益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22,“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4。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需求日益增长,用法治保障自身权益的愿望亦日益迫切,这必然要求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应恪守“以民为本、法治为民”的理念,既要保证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也要保证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其他各方面权利真正落地,满

    8、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5(三)坚持公平正义法治价值公平正义的首要问题是立场问题,即站在什么人的立场维护谁的问题,其最直接表现是利益、权利、义务等在人民中合理分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定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指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7法作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器,正是合理分配利益的制度支撑。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必须始终贯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从而使人民权益得以保障、正义得以伸张,达致人

    9、民所需的良法善治状态。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地方立法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的主要方面,其根本要求是人民是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新时期地方立法从过程到内容尽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精髓、价值理念,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并逐渐落到实处。(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获得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保障人大代表充分参与立法为解决全民立法不可操作之难题,我国法律规定立法权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所以为确保人民意志和利益反映到地方立法中,需要人大代表充分参与立法制定过程,充分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8当前,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西省等地都出台规定确保人大代

    10、表充分参与地方立法,发挥其在立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 强调,在重大决策作出时人大代表应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保证依法、科学、民主作出决策;山西省地方立法条例 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要让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充分发表意见;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 规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人大常委会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人大代表征求关于法规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采纳情况及时向代表反馈;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 规定,常委会会议审议法规案,应当邀请人大代表列席。2.拓宽公众参与立法途径立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须追问立法中最真实的民意,而要达此目的需减少社会公众对

    11、国家政治生活的疏离感,引导公众参与立法,这样“民意”才能直接嵌入立法之中,立法的民主性才能充分体现。9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为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实践提供了制度支撑。近年来,许多地方深度拓展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和方式,确保其有效参与地方立法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山东省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信息技术手段和 1234550热线平台,向群众广泛征集立法建议;常德市在制定 常德市大气污染防治若干规定 时,不仅采用常规座谈等方式,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与 常德日

    12、报 合作,通过制作卡通动画、问卷调查等形式,拓宽了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在对草案进行审议时,收到各类立法意见和建议1.1万余条;山东省滨州市在 滨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时,通过已设立的 92个中心联络站和 499个社区(村居)、企业代表联络站等渠道广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其中群众提出的“禁止在居民生活区饲养烈性犬,禁止携带烈性犬出入公共场所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规范广场舞”等意见被写入了法规条款中。(二)以良法保障人民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1.以惠民立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依法治国“为了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明确回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13、斗目标。”10这一奋斗目标落实到立法实践中,则要求立法工作紧扣民心这一最大政治,从人民意愿、需求、期盼出发,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放至立法首要位置,用有温度的法律规定回应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地方立法始终将民生事项确定为立法重点项目,用惠民立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如,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 规定,滨水公共空间应当对社会公众开放,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人民,体现了立法的“人民性”;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 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全年向公众开放,并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假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

    14、众的健身需求;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 明确规定,有关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时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尽可能地为老年人提高便利;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中在涉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时,并未用“留守儿童”字样,而是用“未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加以表述,体现了法条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也折射出地方立法的“人民性”。2.以为民立法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社会治理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23-4新时代随着民众法治意识的增强,权利需求亦逐渐提升,地方出台一系列为民立法回应群众心声、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已是当务之急。近年来,针对火车“霸座”、

    15、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大数据杀熟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地方立法及时回应,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如,为制止火车霸座行为 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为解决个人信息任性收集、强制索要用户授权等问题,深圳市专门制定 经济特区数据条例 及时对数据安全热点问题作出回应;为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浙江省教育督导条例将中小学生“负担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办民办教育发展差距大等问题纳入督导范围。(三)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立场1.平衡、规范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地方立法过程本质是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过程,地

    16、方立法机关需秉持公正、无偏私的理念,平等对待一切公民,不能因身份差异对公民予以不同对待,更不容许有特权存在。11近年来,公平正义、平等保护人民权益的理念在地方立法中逐渐显现。如,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死亡的,死亡者的近亲属依法领取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工伤保险待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还应当向其一次性支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数额为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滨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七条“公民在公共场所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并遵守以下规定:(八)

    17、禁止在居民生活区饲养烈性犬,禁止携带烈性犬、大型犬出入公共场所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携犬出户由成年人使用不超过两米的牵引带牵领,并及时清理犬只排泄物”。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 第四十一条: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全年向公众开放,并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假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公共体育设施因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止开放的,应当提前七日向社会公告。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实行低收费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月向公众优惠开放。5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二倍。”这意味着因工伤事故死亡,无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居民不会因身份户籍不同而差别对待,都会享有同等金额的赔偿金,维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18、。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条例 规定,各类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国家规定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这为各类市场主体享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 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入学、升学、学籍管理、奖励、考核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平等对待,保证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镇学生一样平等享有教育的权利。2.关注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文关怀法律上的“人”是抽象的,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却是具体的,又由于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如果对人民一律无差别对待、保护,那么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但却容易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12因此,地方在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权益方面

    19、均给予了立法回应,体现了人文关怀。如,浙江省、上海市、贵州省、武汉市等地制定的 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均设立“特殊保护”专章,对留守、流浪乞讨、残疾、重病的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规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其赡养人是独生子女的,应给予其每年累计二十日的陪护假;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为保护视障者应有权利,规定“视力残疾人持视力残疾人证、导盲犬工作证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 规定,为方便老年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收取老年人缴纳的现金,也不得要求老年人必须使用智能设备,以此帮助老年人跨

    20、越“数字鸿沟”。三、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化路径当前关于地方立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探讨主要集中在树立为民的立法理念、提升立法民主化、创新起草环节、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等方面。笔者认为,地方立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还应以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为引领,从立法机制、公众参与、权利义务配置等方面精准施策。(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在我国,人大代表是立法权行使的当然主体。因此,如何提升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是确保人民意志、利益能转化为法律法规的重要途径,也是立法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体现。1.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全覆盖随着信息技

    21、术快速发展,人大代表借助“互联网+”开展工作已渐成常态,为此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服务代表履职的网络平台、履职App等载体,将立法征求意见范围尽可能拓展到同级全体人大代表,确保每位代表任期内都有机会参与到地方立法活动中,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2.健全完善常委会联系代表机制,确保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全过程人大代表参与法规的立项、起草、审议、修改等各环节是实现民主性的关键,因为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其中可将收集、吸纳的民意尽可能地反映出来,从而确保立法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因此,可建立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机制与座谈机制等,保证立法各环节人大代表都能参与其中。3.创新参与立法模

    22、式,扩大人大代表全方位参与立法工作人大代表植根于群众,具备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代言的天然优势,因而保障人大代表全方位参与立法,是立法体现人民意志的关键前提。13为此,应创新代表参与立法模式,把为民立法理念贯穿到立法启动、调研、修改、监督各方面,扩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可将基层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增强代表联络站“法”的元素,代表们进站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了解民情民意,获取第一手民情资料。为民主立法提供基础。(二)完善为民立法机制,确保民意得以真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 第二十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所在城镇的义务教育,在入学、升学、编班

    23、、学籍管理、奖励、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城镇学生平等对待、平等教育。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第十五条:老年人患病住院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赡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给予赡养人陪护时间;赡养人为独生子女的,其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每年累计二十日的陪护假。52实体现立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需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反映到法律之中,使法律充分反映真实民意。故而地方立法应健全完善立法机制,做到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将真实民意嵌入立法之中。1.坚持人大主导立法体现真实民意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决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将体现最大公约数的民意贯彻到立法之中的必然逻辑。如此一来,既可有效避免立法

    24、过程中部门权力寻租对民意不合理的干扰及裹挟,又可真正实现立法主体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具体而言,地方立法在立项、起草、审议、表决等环节应强化“人民代言人”意识,提高对部门起草法案的鉴别力,摆脱对地方政府部门的依赖,以此最大范围内理性辨别真实民意,并将其反馈到法规条款中。2.完善立法协商制度发现真实民意民意往往在循环往复的协商中被发现,也即在协商过程中公众会围绕立法相关问题进行商谈、对话、博弈,最终达成最大共识,而这种经过商谈的共识最接近并最有可能是真实的民意。为了发现真实民意,需有效开展立法协商。为此,一要保证协商主体的平等性。立法协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将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有代表性

    25、的团体和社会组织囊括其中,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意见建议,确保每个群体的呼声都能得到回应。二要实现协商形式的多样性。立法协商事项如果涉及民生、社会公共利益等,可以依托政协协商平台,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网络等多种渠道开展协商,保证倾听群众真实声音;立法协商事项如果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领域,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协商,保证立法的民主性和专业性。3.健全草案起草机制表达真实民意通过立法协商发现的民意,必须用有温度的法规内容进行回应,人民意志才能反映至法规条款中。正如彭真同志所言,“立法时脑子里要有农民、工人,要有十亿人民,要面向他们,为了他们。”14法规草案作为法规主要内容的组成部分,其起草工作是

    26、民意得以真实表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健全完善草案起草机制。15一是探索草案起草的“双组长”模式。立法项目如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且需要综合协调时,可探索成立由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和政府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组长的起草模式,既能保证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又能发挥政府综合协调作用。二是,创新第三方起草模式。对于技术性强的立法项目,交由已成立的立法研究院、立法研究基地等中立的第三方起草,发挥其调研和中立优势,确保人民意愿得以真实反映。(三)推动公众有效参与立法过程,提炼人民意志共识当前,对立法民主性的要求已不仅停留在审议和表决环节上,也应在其他环节深度拓展,唯有如此民意才能得以充分表达和广泛吸纳,而实现这一

    27、目的需确保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性。1.优化公众参与立法方式无论是采用传统的会议形式,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征集公众意见,最终目的都是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立法过程,原汁原味的充分表达社情民意。为此,立法征求公众意见,既应用好“渠道”,将信息技术引入地方立法实践,搭建媒体平台、视频平台、门户网站、网络议事厅等新渠道保证公众参与立法,突出信息技术赋能立法渠道作用16;也应尽量细化论证会、听证会、研讨会等会议的议事规则、意见采纳反馈等程序,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立法过程,克服传统参与渠道形成的部分、片面、形式参与问题。2.完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为保证公众有效参与立法过程,必须事先公布立法相关信息,避免“走过场”式

    28、的形式化参与和“走极端”式的不理性参与的情形出现。为此,应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既应通过传统媒体公开立法信息,也应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等信息手段公开立法信息;公开内容也应从法律草案向立法背景资料、法律依据等更多方面扩展,以此保证公众在详细了解立法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立法建议、意见。3.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自此以后各地纷纷设立了立法联系点作为立法征求意见基地,以便更直接、快捷的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制定出更具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17然而也应看到现有基层立法联系点还存在立法征询公民参与边缘化、反馈机制不畅通等问题,其自身制度 基

    29、层立法联系点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创立的,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经验值得行政立法工作借鉴。53效益尚未被充分激活。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其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员+信息员”、“线上+线下”等方式,主动征求群众对于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参与质效。另外,还应建立意见采纳反馈机制,对公众意见是否采纳及采纳情况及时向其反馈,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四)公平配置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回应人民良法善治诉求公平正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立法追求的最高境界。地方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应以公平正义的标准规定权利(权力

    30、)与义务(责任)。1.依“权利本位”理念配置权利与义务法律调整人们行为的前提是通过立法确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因而立法过程实质亦是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应具统一性,不应存在重视义务设定、轻视权利保护的情形。为实现这一目的,地方立法必须摒弃传统管制型立法理念,树立权利保障为核心的“权利本位”理念来配置权利义务,既要把对人民群众的权利保障放在最优位置,也要为保障权利实现规定相应义务,以此保证权利义务大体均衡。18同时,在实行民主立法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和尊重少数人的权利,让社会特殊群体既享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福利,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31、2.均衡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依据行政法基本原理,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必须统一,否则权力将脱离制度的藩篱恣意任性,稍有不慎便会侵犯公民的私权利。为了限制权力恣意,应明确国家机关权力行使边界,并充分考量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当前,地方立法实践中政府部门大多承担法规草案起草工作,其立法话语权也随之增强,因而容易出现通过立法固权、扩权情形。为解决这一“天然的”不平等问题,必须平衡政府权力和责任关系。对此,应明晰法律责任的设置前提是存在违法行为,只要行为违法任何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在设置法律责任时不应仅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政府部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应作出规定。另外,法律责任的设置不能笼统、概括

    32、,要根据不同情形设置不同法律责任,确保权力和责任的平衡。四、结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活动的“重叠共识”。当前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地方立法实践融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适逢难得的条件和氛围,应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蕴涵的人民性理念的基础上,从以人民为主体、民主立法、公平正义等角度思考地方立法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探讨,更是在研究中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地方立法实践的行动自觉,进而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参考文献:1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编写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

    33、出版社,2021:102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 周尚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J法学杂志,2021,(1):19-25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9.5 周佑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及其根本观点方法J东南学术,2021,(3):43536 夏文斌.走向公平正义之路中国共产党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4-28.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8.8 王群.生态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何及如何J.人大研究,

    34、2021,(10):46-48.9 莫于川.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行政法治革新要义J.中国司法,2022,(2):53-60.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8.11 于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1):162312 李振宁.人大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和制度展开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1,(1):53-60.13 冯玉军.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实践基础J.法学杂志,2021,(1):10-1814 彭真.论新中国的政法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8.15 张

    35、清.改进法规起草方式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J.中54国人大,2019,(24):39-40.16 王良.坚持开门立法 推进立法民主化J.中国人大,2019,(24):47-48.17 张树华.全过程民主人民民主的特质与优势EB/OL (2021-07-15).http:/ 胡玉鸿.习近平公正司法思想探微J.法学,2018,(6):50-66.【责任编辑:宋祥军】Local Legislation Adhere to the“People-Centered”System Embodimentand Path OptimizationQIN Cong-cong(Party School of Binz

    36、ho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Binzhou Administrative College),Binzhou 256600,Shandong,China)Abstract:“People-centered governance”is a fundamental position we have always adhered to in advancinglaw-based governance in all respects,and a guide to action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advancing law-basedg

    37、overnance in the new era.Local legisl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rule of law,this will inevitably require local legislationwill be centered on people s essence theory,the concept of value,melting penetrati

    38、on among them,and torespect the principal position of the people,and actively respond to social concerns,grasps seeks happinessfor the people of beginner s mind as the effect of the legislation.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local legislation“people centered”path of development,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39、of National People s Congress on behalfof“the whol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legislation,ensuring the legislative content reflects the real publicopinion,to promote effe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egislation process,the fair allocation right(power)andobligation(responsibility),etc.,in order to enhance its pertinence and maneuverability,satisfy the peoplehope for a better life.Key words:“people-centered”;local legislation;the subject of the people;public participation;fairness andjustice55


    注意事项

    本文(地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现及路径优化_秦丛丛.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