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_汤志华.pdf

    • 资源ID:243971       资源大小:1.37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_汤志华.pdf

    1、86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汤志华 摘 要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长期的新闻封锁、消除海外舆论的误解,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多援助,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构并向海外传播自身的革命形象。中国文摘作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必要性的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方法的宣传及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就的展示,推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认同和支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同时,中国文摘面向海外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丰富实践,为新时

    2、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历史镜鉴。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文摘 中国共产党 革命形象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汤志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八桂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 桂林 541001)。解放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用内战的方式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以革命的武装从根本上推翻其反动政权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解决国内政治问题的唯一方针。为了消除国际舆论的误解,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达成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自身的良好革命形象。中国文摘作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坚持以香港地区为阵地,以海外受众

    3、为主要宣传对象,以海外舆论场引导为导向,向全世界广泛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革命斗争,成功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形象,有力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文摘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历史背景革命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革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一环。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战争的背景下,面向海内外系统建构并有效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海外报刊与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研究”(21ADJ008)阶段性成果。9汤志华.indd 869汤志华.indd 862023/3/31 10:502023/3/31 10:50

    4、87汤志华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 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形象是适应这一阶段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内和国际因素息息相关。第一,开辟海外舆论新阵地以此打破国民党严密舆论封锁。抗战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对和平建国抱有极大的希望。然而,一直“保存实力”并得到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妄图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和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积极准备内战并通过舆论操纵把内战罪责嫁祸于中共。一方面,国民党全面接收了敌伪和民间报业,在海内外建立起强大的党营、国营新闻事业体系,操控电台、通讯社、报刊等国家宣传机器进行中共“欲发动内战,欲独占东北,不欲执行政协决议”1(P325)等反动欺骗

    5、宣传;另一方面,国民党进一步强化了在海外的反动舆论引导,明确提出:“搜罗英美以及欧美其他各国之反共资料,加以充分之运用。”2(P169)“暴露共匪以土革为中心的斗争的真相”2(P32)“粉碎共匪所谓爱国民主战争的理论”,2(P35)以此在国际舆论上丑化诋毁中共。建党以后,中共对海外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建党初期党就在法国巴黎创办了少年赤光杂志,抗战时期又创办了纽约先锋报、巴黎救国时报、香港华商报等多份华文报刊,但后来都在反动势力的打压下基本被迫停刊。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大批民主人士、文化人士和党员干部的南下,“香港地位日渐重要,不但对两广、南洋方面,对欧美联络方面亦日见重要”。3(P726)因此

    6、,为了进一步打开舆论宣传的新局面,中共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的政治条件和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创办中国文摘,意图以此来打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传播好党的声音。第二,发挥刊物纽带作用以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虽然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初,国共两党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国民党在军事力量、武器装备、占领城市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中共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共认为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全面疯狂进攻,中国社会各阶层“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4(P1213)必须组成一个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为实现独立、和平、民主而斗争。1

    7、947 年 12 月,中共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党的基本政治纲领,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 的。”4(P1257)再次向全国人民强调了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党的统一战线既包括了国内的统战工作,同时也包括了海外的统战工作。当时,在海外需要争取的重要民主政治力量,一是港澳同胞;二是因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和文化专制,被迫转移到香港的大批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如李济深、何香凝、谭平山、沈钧儒、章伯钧、邓初民、蔡廷锴、郭沫若、马叙伦、茅盾、柳亚子、马寅初等;三是知名的爱国海外华侨代表,如陈嘉庚、司徒美堂等。此

    8、外,中共还清醒地看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日趋高涨,反对帝国主义的亚、非、拉地区兴起了蓬勃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些对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极为有利。因此,中共强调必须“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4(P1472)必须把一切内外部的革命力量团结起来。而作为党创办的面向海外发行的第一份英文刊物 中国文摘的主编,中共党员龚澎毕业于燕京大学,自抗战时期起就担任周恩来外事秘书的,他十分善于结交海内外民主人士,主动邀请他们为刊物写稿撰稿译稿改稿,中国文摘由于“得到当时香港各界9汤志华.indd 879汤志华.indd 872023/3/31 10

    9、:502023/3/31 10:5088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进步人士以至外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5(P17)因此成为了联系著名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的重要纽带,充分发挥了争取民主政治力量、巩固和壮大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第三,讲好党的故事以此消解国民党对中共政党形象的诋毁。政党形象是人们基于政党的政治主张、政治行为、制度机制、精神状态、组织面貌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观判断、总体评价和认知反映。成功塑造和展现好政党的形象对于增进民众政治认同,促进政党实现既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国民党的长期舆论操控和反动欺骗宣传,加之一些中间党派的报纸及当时国际重要

    10、媒体受国民党舆论导向影响也对中共进行了污蔑诋毁,海外民众,特别是海外华侨,在政治思想上大多对国民党及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认识不清,对中共的真实形象及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领导作用、突出贡献难以形成全面客观认知。为了尽快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共及中国革命事业的偏见,增进海外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认同,凝聚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广泛力量,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文摘通过专论、新闻报道、论坛、书评、图片等形式传递有关中国革命的信息,以“文摘”式刊发左中右各种政治力量的言论,引导海内外读者从不同视角了解时局,讲好党的故事,打破西方世界的偏见和旧有认识,为当时西方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共打开了窗口,成为党和西方世

    11、界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平台。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文摘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主要方式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沟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中国文摘肩负着面向海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通过对中国革命消息的多方报道,建构了党的革命形象。第一,深刻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正义性。解放战争初期,受国民党反动势力对中共进行舆论攻击的影响,海外民众并不完全了解中共革命的正义立场,因此,揭露批判国民党反动派,捍卫中共革命的正义性就成为此时中国文摘的重要任务。首先,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中国文摘自第一期起,集中篇幅回顾了国共两党的斗争,指出战后和平是民心所向,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始终不肯放弃一党治国的企图,拒绝

    12、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公然违背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政协协议和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反对,召开伪国民大会,制定伪宪法,充分暴露了国民党为了一党独裁而有计划地在全国发动内战的实质。中国文摘还发表多篇社论,详细说明了美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给予国民党的援助,论证了这种援助的政治性质,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美国的援助,国民党是不能发动全国内战的”,6(P47)“美国总统实际上已成为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统帅”。6(P47)其次,揭露国民党的腐朽统治。随着内战的扩大,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渗透到各个领域。政治方面,国民党为了巩固独裁政权,无视美军侵略暴行,不惜向美国出卖民族利益;大肆

    13、镇压、迫害爱国民主运动和各界民主人士,分化瓦解中国民主同盟等第三方势力。经济方面,由于官僚资本的掠夺,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族工商业濒临崩溃,金融市场混乱,恶9汤志华.indd 889汤志华.indd 882023/3/31 10:502023/3/31 10:5089汤志华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 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性通货膨胀完全失控,苛捐杂税日增,人民不堪重负。社会方面,农民斗争激烈,工人、学生运动频起,民众对政府愈加不满。针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政策带来的各种危机,中国文摘通过发表大量社论、文章,刊登讽刺漫画、图片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报道和深入分

    14、析,无情揭露了国民党的腐败独裁和阴暗没落,有理有据地拆穿了国民党假民主实独裁的本质。第二,重点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积极向国际社会阐释党的政策主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外宣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国文摘对中共如何领导革命进行了实时报道和重点宣传,使党的革命形象更为真实立体。一是坚持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反对国民党压迫的主要斗争形式。中国文摘重点对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以专刊、社论等形式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连续刊发。这些文章以客观事实为中心,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向性,完整展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例如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文摘 刊发 Civil War,Eastern Front6

    15、(P117)A New Trend in the Civil War,6(P206)分析了中共的运动战和国共双方在战线上的情况。1947年6月起,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文摘刊发e Latest Civil War Situation6(P366)Two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Big Offensive6(P402)Chinas Civil War Front-New Situation7(P175)e Liberation of Tsinan and the Autumn Offensive7(P53)等社论,详细解读了党的战

    16、略反攻和中国内战前线的新形势。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后,中国文摘几乎每期都连续刊载解放战争发展的相关报道,如A Grand March to North China7(P537)Civil War Enters Laster Stage-One Million Liberation Troops Crossed the Yangtze8(P94)等,呈现了中共在革命中取得的巨大胜利。此外,中国文摘还通过刊载党的权威性声明和领导人著作,如 Carry the Revolution to e Very End7(P504)Order to Liberation All China8(P93)Trateg

    17、ic Problems of Chinas Revolution War,8(P158)向全世界展示了党坚持武装斗争到底的决心。中国文摘军事上的相关报道,间接宣示了党的政策,成为海外民众了解中共革命动向的重要渠道。二是坚持统一战线。中共能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除了因为在军事上坚持武装斗争外,巩固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也是重要原因。具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主要从土地改革政策、城市政策、爱国民主运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四个方面促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文摘对此都进行了深入报道。例如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之后,中国文摘进行了全文刊载,并陆续对党的

    18、土地政策进行解读,增强了土地改革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党的城市政策,中国文摘一方面发表社论,指出该政策强调增加生产和繁荣经济,保护私营和国有企业,对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也是中共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还介绍宣传了中共管理城市的方法与实践。中国文摘还详细报道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既强调它是配合中共军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又无情地鞭挞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48 年 5 月 1 日,中共提议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国文摘从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民主党派支持中共号召、会议的筹备过程及正式召开等各方面进行了跟踪报道,充分展现出中共领导革命方法的正确性。第三,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就。由于执行了正确

    19、的政策主张,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9汤志华.indd 899汤志华.indd 892023/3/31 10:502023/3/31 10:5090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文摘对此给予了积极报道,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党领导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心。一是军事上的胜利。中国文摘首先阶段性总结了国民党被歼数量和共产党城市得失情况,通过真实的数据展示了中共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如Communist Chronological Summary of Losses and Gains During Past Year6(P330)评述

    20、了在战略防御阶段被歼灭的国民党军队,Chiang Lost 100000 Man7(P104)对国民党在 1948 年 2 月份的军队损失做了详细的分析,KMT-Communist Relative Ratio of Manpower Losses:3.35 To17(P278)将 1947 年 7 月至 1948 年 6 月这一年的战斗中国共两党的人力损失进行了比较。其次,中国文摘着重报道了重要城市的解放,分析了大城市解放的重大意义。如发表社论 Across the Yangtze,6(P426)指出石家庄的解放预示着共产党胜利的趋势。转发新华社社论e liberation of Peipi

    21、ng-A Pattern to Peaceful Settlement,7(P557)强调北平解放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和不可战胜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真正民主和平的结果。发表社论Aster the Liberation of Nanking-A New Era Dawns in China,8(P100)指出南京是反革命中心,其解放象征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结束,代表着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被打败了,而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也被打败了。此外,中国文摘还特别报道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战役,如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展示了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辉煌前景。二是政治上的胜利。中国

    22、文摘着重介绍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城市政策等制度的推行情况及取得的实效,指出大部分解放区按照中国土地法基本纲领完成了土地改革,许多城镇得到了解放,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工商业等不断发展,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并通过刊发e New Farmer6(P504)Land Reform for Prosperaty7(P528)New Farmers and New Workers7(P244)等文章描绘了中共领导下解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土地改革推动了妇女解放,广大妇女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各种新民主主义的工作。中国文摘还刊发多篇社论,高度赞扬民主党派、民主人士

    23、迅速抛弃走“中间道路”的幻想,公开表达把国家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共取得彻底胜利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派代表参加了世界和平代表大会、世界工会联合会等国际会议,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等文件,公布了国旗、国歌,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国文摘对这一系列重要事件做了大量、连续、集中的报道,向世界宣告中共在政治上取得的伟大胜利。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文摘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重要成就中国文摘充分运用媒体平台,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并辅以解放区新的社会风

    24、貌介绍,阐释党的理论、政策和主张,向国际社会成功地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和图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决地拿起武器与国民党反动独裁政府进行坚决斗争,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民主,为人民9汤志华.indd 909汤志华.indd 902023/3/31 10:502023/3/31 10:5091汤志华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 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谋取权利、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型政党。第一,促进了海外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推进革命胜利进程的前提基础,而良好的政党形象则是获得民众认同的重要保证。中国文摘对中共革命形象的成功建构,

    25、树立了党在国际社会上不同于其他党派的崭新形象,为海外民众改变过去的片面认知,深入了解认同中共提供了重要渠道。一方面,中共公开阐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提出了反映人民诉求,代表人民利益,体现人民心声的施政理念,特别是与海外民众思想高度契合的民主政治主张,促进了海外民众对中共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的艰辛努力,反对帝国主义取得的丰功伟绩,增进了海外民众对其的情感认同。海外民众对中共的认同从读者来信中可窥见一斑。曾有英国读者来信写道:“在这里(英国)的工人运动内部,以及在它的整个组织中,有一种日益增长的意识,即中国人民将战胜南京的帝国主义,美国的帝国主义援助无法挽救

    26、蒋介石政权崩溃的命运,胜利最终会属于民主、属于人 民。”6(P381)不难看出,信中“中国人民”的范畴,中共所占有的分量是最重的。美国青年民主协会也曾来信表达了对中国民主统一事业的支持。除此之外,西方的一些友好人士,如斯特朗、史沫特莱、爱泼斯坦等常借中国文摘向国际社会表达他们对中共政策理念、革命实践的认同和赞扬,这些观点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海外民众对中共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世界革命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被压迫民族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及其胜利将给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

    27、、印度等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和力量,“不能不引起这些被压迫民族的欢欣鼓舞。同时,对于正在斗争的欧洲和美洲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一种援助”。4(P1244)因此,中国的革命斗争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文摘对中共革命形象真实具体的建构,打开了国际社会认识中国革命的重要窗口,“成为联系中国革命斗争和世界革命斗争的纽带”。8(P563)国际社会从中看到了中共领导革命的历史进程,纷纷给予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而中共的不断胜利,特别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成立,更是激励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党由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中共的政治主张在海外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宣传。

    28、有读者来信表示:“这些由中国文摘提供的事实,与英国进步刊物的报道一致”,6(P382)从侧面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国际舆论的支持。对此,中共自身也有感受。1948 年 8 月,中共香港分局致电中央:“刊物(中国文摘)稿件时被外国刊物转载”,9(P184)说明中共在国际社会的舆论引导力有所提升。国际社会对其正面报道的增加,是以“他者”角度对中共良好形象的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中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第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为有效开展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以香港地区为纽带的“二线”统战策略。其中,通过创办外文杂志报纸进行舆论宣传统战就是重要方式。中国文摘作为中

    29、共推进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据点,通过塑造和宣介党的革命形象,促进了海外民众对党的认知,扩大了党的国际影响,团结和争取了国际和平力量。具体9汤志华.indd 919汤志华.indd 912023/3/31 10:502023/3/31 10:5092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而言,一是团结了香港各界爱国人士,包括香港本地同胞,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步知识分子等,沈钧儒、郭沫若、宋庆龄、马寅初等爱国人士都曾积极为中国文摘撰写文章,表达他们对中共的拥护和支持,对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争取了爱国华侨的支持,特别是促使南洋、美洲、欧洲地区的华侨转变了政

    30、治立场,转而拥护中共,积极为党筹措物资、募集经费,开展宣传,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三是获得了国际友好人士和进步团体的帮助,如国际新闻界人士、欧美工人群体、国际工运组织等,他们或直接到解放区参与各项建设,或从事革命新闻工作,从不同方面向全世界客观地宣传报道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中国文摘以建构和传播中共革命形象为主要方式向海外拓展阵地进行统战工作,积极在国际社会上寻求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力量,各方进步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支持中共和人民解放战争,对巩固和扩大党的国际统一战线,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开辟解放战争的特殊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经验启示中国文摘依据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外时局变化,灵活主动地采用多种方式创

    31、造性地建构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形象,引导了国际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有效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中国文摘建构党的革命形象的丰富实践,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一,建构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牢牢掌握话语权。“话语权”指说话的权力和资格,从国家和政党层面理解,话语权就是控制舆论的权力,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即意味着拥有了形象塑造的主动权。但话语权并非凭空而来,需要国家或政党通过一定的渠道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战争时期,在国际舆论场“失语”困境的现实背景下,中国文摘作为中共面向海外的重要舆论阵地,其对党的革命形象的建构是中共争取

    32、中国革命舆论话语权的充分体现,为中共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和话语体系障碍,在国际社会全面展示其良好的政党形象提供了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影响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西方反华势力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蓄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新一轮的抹黑、曲解和诋毁,如制造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式新殖民主义”等毫无根据的论调,宣扬中共是“极权主义”政党,散播历史虚无主义等,加大对中国共产党的妖魔化攻击。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保持着旧有的立场,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错误研判和消极解读,国际社会在西方舆论的错误引导下,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存在误解。西方的话语霸权反映出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根深

    33、蒂固的偏见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不了解的客观事实,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建构形成了很强的反作用力。对此,习近平反复强调,“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0(P20)“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1让海9汤志华.indd 929汤志华.indd 922023/3/31 10:502023/3/31 10:5093汤志华 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 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外受众知道、了解,进而认同中国

    34、共产党,不断扩大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建构起良好的国际形象。第二,建构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精准形象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其理念、宗旨及一系列实践的外在表征。由于不同时期党面临的政治环境、所要实现的阶段目标与面对的受众群体不同,党的形象内涵会有所差异。因此,要在国际社会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首先必须对党的形象有清晰的定位和精准的把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期,党在对中国革命形势认识愈加深刻的基础上,依据革命性质和革命目标依然将自身形象定位为革命型政党形象,毛泽东特别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

    35、国主义及其走狗。”3(P1357)中国文摘 正是根据这一形象定位,围绕其革命缘由、革命方法及革命成就在国际社会展开宣传,使党积极革命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革命者形象深入人心,推进了党的革命事业。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同样需要明确定位和精准塑造。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党担当的历史任务的转换及民众政治诉求的变化,党对自身形象定位和建构的侧重点也应当与时俱进,有所调整。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党形象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新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如何巩固与提升党的形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党的形象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新

    36、时代,建构党的良好国际形象应当将党的形象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在强调其人民性、民族性同时,应着眼于海内外民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利益问题,在对外交往和国际事务处理中突出心怀天下、捍卫人类共同价值的负责任的大党形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认同。第三,建构良好国际形象必须创新话语表达。话语的表达与传播是政党意识形态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不同气魄的话语表达,对于增强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原创性的理论与概念表述,构建反映政党鲜明属性和时代特征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形象建设的重要使命。当今中国,在中国共

    37、产党的领导下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既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给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生动的实践场域。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与期待越来越高。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12(P93)指明了新时期党形象建设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话语表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首先,要增强话语创新的自信心。习近平强调,当今世

    38、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要立足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党领导下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其次,必须在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时代新要求与历史继承性紧9汤志华.indd 939汤志华.indd 932023/3/31 10:502023/3/31 10:5094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密结合,创造具有鲜明独特标识性的创新性概念和范畴,产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39、、中国气派、时代特征和世界情怀的话语体系,从而实现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超越。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南京市委员会编.周恩来 1946 年谈判文选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 5 辑第 3 编文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四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 张颖.外交风云亲历记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6 龚澎等编.中国文摘(China Digest,1946-1950)第 1 册 M

    40、.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7 龚澎等编.中国文摘(China Digest,1946-1950)第 2 册 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8 龚澎等编.中国文摘(China Digest,1946-1950)第 3 册 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9 叶金蓉等编.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文件汇集 M.北京:中央档案馆、广州:广东省档案馆,1989.10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N.人民日报,2021-06-02(1).12 习近平谈

    41、治国理政,第 3 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China Dige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ang Zhihua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liberation war,In order to break the Kuomintangs long-standing news blackout and eliminate the misunderstanding

    42、 of overseas public opinion,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united front and seek more assista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construct and spread its revolutionary image overseas.China Digest was the first English periodical founded

    43、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to be published overseas.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CPCs revolution,the propaganda of the CPCs revolution method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China revolution achievements,It has promot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unders

    44、tanding,recognition and support for the CPC and expanding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At the same time,China Digests rich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CPCs revolutionary image overseas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rror for shaping the CPCs international image in the new era.Key words:period of the liberation war,China Digest,CPC,revolutionary image 责任编辑:张博婉 9汤志华.indd 949汤志华.indd 942023/3/31 10:502023/3/31 10:5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_汤志华.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