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_王平.pdf

    • 资源ID:234908       资源大小:1.75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_王平.pdf

    1、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 0 2 3,3 2(3):4 1 1-4 1 9A c t aA g r i c u l t u r a eB o r e a l i-o c c i d e n t a l i sS i n i c ad o i:1 0.7 6 0 6/j.i s s n.1 0 0 4-1 3 8 9.2 0 2 3.0 3.0 0 9h t t p s:/d o i.o r g/1 0.7 6 0 6/j.i s s n.1 0 0 4-1 3 8 9.2 0 2 3.0 3.0 0 9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收稿日期:2 0 2 1-1 0-0 9 修回日期:2

    2、 0 2 1-1 0-2 7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 0 1 9 NY-0 7 9)。第一作者:王 平,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羊临床疾病防治研究。E-m a i l:2 2 4 9 6 4 5 4 0 2q q.c o m通信作者:华 松,男,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胚胎工程与临床疾病研究。E-m a i l:h s 8 6 3n w s u a f.e d u.c n王 平1,韩晓芳1,郭子记2,李锦旗3,张 利4,赵 鹏4,张宇豪1,华 松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 7 1 2 1 0 0;2.榆林市榆阳区畜牧技术推广站,陕西榆林 7 1 9 0 0 0;3.榆林市

    3、榆阳区畜牧兽医局,陕西榆林 7 1 9 0 0 0;4.榆林市府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榆林 7 1 9 4 0 0)摘 要 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优点,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羊和兔皮下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通过对羊皮下脓肿组织样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抗菌肽抑菌活性检测,同时建立试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模型,使用抗菌肽进行防治,最后在羊场开展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试验。结果发现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 0 0g/m L,抑菌圈直径达到4 0mm,抗菌效价U=1.31 07。试验兔防治试验发现,预防组:预防性饲喂抗菌肽能避免金黄色葡萄球

    4、菌皮下脓肿病的发生;治疗组:饲喂抗菌肽可使致病后的试验兔1 4d内康复。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发现,预防试验:预防组发病率为0.6%(n=8 3 4),而对照组发病率为1 2.4%(n=7 8 0);治疗试验:发病后采用抗菌肽结合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 4d内治愈率达9 5.5%(n=1 1 0),3个月内复发率为0,而未用抗菌肽,仅采用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 4d内治愈率为3 6.4%(n=1 1 0),3个月内复发率为7 7.3%(n=1 1 0)。说明抗菌肽具有较好的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关键词 皮下脓肿病;抗菌肽;金黄色葡萄球菌;羊;兔 羊皮下脓肿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病程长,传播范围广

    5、,各个品系的绵羊、山羊都易感染,患羊的皮下脓肿形成后会持续增大,临床表现为面部、颈部、胸腹部和尻部等淋巴结部位肿大,因此,常规抗菌药物对该病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不仅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而且威胁到公共卫生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觑。羊皮下脓肿病例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大多数养殖场的绵羊和山羊脓肿病发病率为2%7%,部分养殖场可达2 0%以上。近年来,由于各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国各地羊流动频繁,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发病以1岁左右的羊居多,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但以夏秋季为主1。环境致病菌的持续存在和羊群皮肤的机械性损伤是导致羊皮下脓肿病的主

    6、要诱因。经过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对甘肃、陕西两省几十家养殖场进行羊皮下脓肿病的分离、纯化,发现致病菌主要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肉兔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感染兔后引起局部脓肿及其他炎症,症状同羊相似。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极易产生耐药性的皮下脓肿病病原菌,几乎可以对所有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2。随着抗生素残留以及病原菌耐药现象的加剧,抗菌药物无论在新药物研发还是避免耐药性的研究中均遇到了瓶颈3。抗菌肽被称为天然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并且能够调节胃肠道菌群,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保护机体免遭病原菌侵害。目前抗菌肽用作饲料添加剂,预

    7、防疾病,改善肠道菌群以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效果。本试验所用的复合纳米抗菌肽,其抗菌活性强于单一的成份4,并且利用医药级的纳米材料进行包被,使其具有耐高温、耐强酸、易溶于水等优势5,已被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梭菌和李氏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鉴于目前尚未有抗菌肽对羊皮下脓肿病的动物试验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对羊皮下脓肿病组织样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肽体外抑菌活性测试,同时开展试验兔及羊皮下脓肿病的防治试验,以期为抗菌肽替代抗生素用于防治动物皮下脓肿病提供实践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菌株是从湖羊皮下脓肿

    8、病组织样本中分离、纯化所得,经过基因测序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琼脂(N B)、MH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复合纳米抗菌肽(由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赠送);试验动物成年健康雌性家兔及全价兔粮购自西安交大实验动物中心。1.2 常用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将高压灭菌好的MH琼脂培养基无菌操作分装到直径为9 0mm的无菌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平均分装1 52 0m L,使用棉签蘸取0.5麦氏比浊的菌,在培养皿中分3次密集划线,使菌落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用镊子取药敏片,置于培养基上。将培养皿置于3 7恒温箱中培养2 4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每种药品做3个平行,试验

    9、重复3次。培养2 4h后,每个抑菌圈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判定依据药敏试验执行标准C L S I(2 0 1 5版)。1.3 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1.3.1 微量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称取1.0g抗菌肽溶于2m L蒸馏水中并混匀,以转速1 20 0 0r/m i n离心5m i n,取上清液,备用。配制0.5麦氏比浊度菌液,取出一块新的无菌的9 6孔板,从第1至第1 0孔分别加入5 0L的MH液体培养基;之后在第一孔中加入5 0L抗菌肽,轻轻混匀后,从第一孔吸取5 0L加入第二孔中,依次类推,到第十孔混匀后吸取5 0L弃掉;最后在第1至第1 0孔分别加入5 0L菌液,稀释后

    10、的质量浓度 依 次 呈 现1 0个 梯 度(1 2 50 0 0g/m L、6 25 0 0g/m L、3 12 5 0g/m L、1 56 2 5g/m L、78 1 2g/m L、39 0 6g/m L、19 5 3g/m L、9 7 6g/m L、4 8 8g/m L、2 4 4g/m L),最 后 置 于3 7恒温箱中培养2 4h,观察生长情况。1.3.2 琼脂扩散抑菌圈法细菌活化 挑取单菌落于液体B H I培养基中,2 2 0r/m i n震荡 培养4h;稀释菌液:取培养的菌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麦氏比浊浓度;1/2营养琼脂培养基配制:按1 8.0g/L的比例称取营养肉汤粉培养基,

    11、高压灭菌后取出,备用,待培养基冷却至4 0 时加入1m L菌液(1.51 08C F U/m L),随后立即倒入培养皿 中 冷 却 凝 固,备 用。使 用 牛 津 杯(内 径6mm,外经8mm,高1 0mm)在刚刚冷却的培养基中间打孔;加药:吸取抗菌肽原液5 0L滴于打好的孔中,设置3个平行,置于恒温箱中培养,每隔4h测量抑菌圈直径,并利用药物敏感性较好的红霉素药敏片进行对照。测量后对同一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 P S S1 8.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1.4 家兔致病模型的构建及防治试验1.4.1 动物饲养 所有试验兔饲喂在同一条件下(温度1 8,湿度3

    12、0%,环境干净、舒适、通风良好),抗菌肽饲喂量参照本品在牛羊猪上的推荐量(5 0g抗菌肽兑10 0 0k g饲料),每只试验兔每日饲喂饲料1 8 0g,自由饮水。1.4.2 试验设计 按照表1将所有试验兔分组,分别设置预防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1)预防组:抗菌肽饲喂,将抗菌肽溶于无菌水中,按照每日饲料比重0.0 0 5%的量,使用1m L无针头注射管灌服。提前1周开始每日灌服1次;攻毒:参照江炜等6对每只试验兔后颈部皮下注射21 09C F U/m L1m L的菌,且使用对数期菌株来保证细菌活性;测量皮下脓肿:从攻毒第2天起,每隔2d对每只试验兔进行脓肿测量(纵向直径的长度),

    13、同时观察试验兔的精神状态。(2)治疗组:攻毒(同上);抗菌肽饲喂:攻毒后第2天时开始灌服饲喂抗菌肽,比例为每日饲料比重的0.0 1%;测量皮下脓肿;病理切片制作与观察:采集化脓灶周围皮肤组织以及发生明显病变的实质性脏器组织制作组织切片,使用正置显微镜进行切片观察,照片拍摄使用M o t-i c I m a g e sp l u s2.0软件。(3)阳性对照组:攻毒(同上);测量皮下脓肿。(4)健康对照组:后颈部注射生理盐水,且正常饲喂兔粮。214西 北 农 业 学 报3 2卷表1 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兔分组T a b l e1 R a b b i t g r o u p i n gf o rS.

    14、a u r e u st e s t组别G r o u p提前7d饲喂抗菌肽F e e d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 s7d a y s i na d v a n c e攻毒C h a l l e n g e致病后开始或继续饲喂抗菌肽S t a r to rc o n t i n u e f e e d i n go f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 sa f t e r i l l n e s s数量N u m b e r预防组P r e v e n t i o ng r o u p+3 2

    15、治疗组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3 2阳性对照组P o s i t i v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3 2健康对照组H e a l t h yc o n t r o l g r o u p-1 2注:“+”代表执行该项操作;“-”代表不执行该项操作。N o t e:“+”r e p r e s e n t sp e r f o r m i n gt h i so p e r a t i o n;“-”m e a n s t h eo p e r a t i o nn o tp e r f o r m e d.1.5 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

    16、肿病试验试验地点位于甘肃省与陕西省部分湖羊养殖场,防治试验包括6个羊场和6个合作社,共计1 2个养殖单元,16 1 4只湖羊,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各6个养殖单元,每个试验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1)预防试验:经过两名兽医的全身肉眼观察,结合触摸检查,确定无皮下脓肿的羊,羊只月龄大小不限,5 0g纳米抗菌肽兑10 0 0k g精料补充料饲喂试验组羊,将单纯的精料补充料饲喂对照组羊,试验周期为5个月,期间观察、统计羊皮下脓肿病的发病情况。(2)治疗试验:经兽医确定有明显皮下脓肿的羊,先采用外科手术除脓,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羊,用1 0 0g纳米抗菌肽兑10 0 0k g的精料补充料进行饲喂;

    17、对照组羊,仅饲喂精料补充料,试验周期为1个月,期间测量脓肿的大小,统计其恢复程度。2 结果与分析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药敏结果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使用临床上最常用的8种抗生素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发现所有菌株均对青霉素G高度耐药,其次耐药率较高的为苯唑西林、头孢氨苄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达到6 1.1%、6 1.1%和4 4.4%(表2)。表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耐药率T a b l e2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r a t eo fS.a u r e u s%抗生素敏感性A n t

    18、 i b i o t i c ss e n s i t i v i t y庆大霉素G e n t a m i c i n头孢氨苄C e f a l e x i n红霉素E r y t h r o m y c i n恩诺沙星E n r o f l o x a c i n头孢拉定C e f r a d i n e苯唑西林O x a c i l l i n氨苄西林Am p i c i l l i n青霉素G P e n i c i l l i nG耐药率D r u gr e s i s t a n c er a t e2 2.26 1.102 7.806 1.14 4.41 0 0敏感率A n t

    19、i b i o t i cs e n s i t i v er a t e7 7.83 8.91 0 07 2.21 0 03 8.95 5.60注:耐药率=耐药菌株/全部菌株1 0 0%。N o t e:D r u gr e s i s t a n c er a t e=d r u g-r e s i s t a n t s t r a i n s/a l l s t r a i n s 1 0 0%.2.2 复合纳米抗菌肽的体外抑菌试验微量稀释法培养细菌1 8h后,发现从第七个孔开始有细菌繁殖,说明第6个孔为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因此,该复合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

    20、39 0 0g/m L;琼脂扩散法抑菌圈直径如表3所示,抑菌圈直径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2 4h后抑菌圈最为明显。按照抗菌肽的效价计算公式U=2 X10 0 0N,其中:X=(D-6)/2.1;D表示抑菌圈直径,N为稀释倍数,单位为mm,得出抗菌肽的效价U=1.31 07。此外,还发现抗菌肽产生的抑菌圈明显大于红霉素药敏片产生的抑菌圈。表3 抑菌圈直径T a b l e3 I n h i b i t i o nz o n ed i a m e t e r mmmm组别G r o u p4h8h1 2h1 6h2 0h2 4h抗菌肽组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p e p

    21、t i d eg r o u p5.52.1a1 2.23.3a1 9.83.8a2 8.33.4a3 4.64.7 a3 9.52.6a红霉素药敏片E r y t h r o m y c i nd r u gs e n s i t i v e t a b l e t3.22.5a1 0.43.9 a1 7.74.2 a2 2.13.3 b2 7.93.8b3 2.42.3b注:同行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 5)。N o t e: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w i t h i nt h es a m er o w s

    22、 i n d i c a t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P0.0 5).3143期王 平等: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2.3 试验兔皮下脓肿病的预防与治疗2.3.1 预防结果 皮下脓肿直径变化:预防组兔注射致病菌后,除初期表现短暂的精神沉郁外无任何不良临床症状,试验兔连续1 6d均未出现皮下脓肿(图1),说明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2.3.2 治疗结果 皮下脓肿直径变化: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试验兔致病2 4h后,后颈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脓肿,随着时间延长脓肿逐渐增大,68d时脓肿的直径最大为1 3c m

    23、(图2),具有波动性;治疗效果:治疗组试验兔饲喂抗菌肽后皮下脓肿愈合较快,并于1 4d时脓肿被完全治愈。而在阳性对照组,脓肿逐渐变软,并且大部分脓肿破裂,对这些兔的皮下脓肿进行外科手术处理,两周后伤口愈合,但是随后陆续有明显的复发。病理切片观察:对治疗组兔进行皮肤及肺脏病理切片观察,发现皮肤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图2-a);肺部病变明显,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并发生大范围的出血性浸润(图2-c)。而经过抗菌肽治疗后的皮肤组织(图2-b)与肺脏(图2-d)恢复良好。图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直径变化F i g.1 C h a n g e s i nd i a m e t e ro fp u s

    24、t u l ed i a m e t e rc a u s e db yS.a u r e u s a.致病试验兔皮肤组织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白色箭头所示);b.抗菌肽治疗组试验兔治疗后的皮肤上皮组织恢复正常;c.致病试验兔肺出血,肺泡腔大小不一,毛细血管小动脉扩张充血,肺泡内和肺泡间分布有密集的红细胞(白色箭头所示);d.抗菌肽治疗组试验兔恢复后的肺组织a.N e u t r o p h i l i n f i l t r a t i o nw a so b s e r v e d i n t h e s k i n t i s s u eo f t h ep a t h o g e n i

    25、 c r a b b i t s(s h o w nb y t h ew h i t e a r r o w s);b.T h e s k i ne p i t h e l i-u m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a b b i t s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pr e t u r n e dt on o r m a l a f t e r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p e p t i d et r e a t m e n t;c.P u l m o n a r yh e m o r r h a g

    26、 e,d i f f e r e n t s i z e so f a l v e o l a r c a v i t i e s,d i l a t a t i o na n dc o n g e s t i o no f c a p i l l a r ya r t e r i o l e s,a n dd e n s er e db l o o dc e l l sw i t h i na n db e t w e e na l v e o l i i np a t h o g e n i cr a b b i t s(s h o w nw i t ht h ew h i t e a r

    27、 r o w s);d.T h e l u n g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r a b b i t s r e t u r n e d t on o r m a l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a n-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图2 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兔病理组织切片图(4 0)F i g.2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t i s s u e s l i c e so f t e s t e d r a b b i t s f o rS.a

    28、u r e u st e s t(4 0)414西 北 农 业 学 报3 2卷2.4 羊皮下脓肿病防治效果2.4.1 预防试验 预防试验过程中发现,试验组发病羊数为5,发病率为0.6%(5/8 3 4),而对照组发病羊数为9 7,发病率为1 2.4%(9 7/7 8 0),采用抗菌肽预防后羊皮下脓肿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4),预防效果显著。2.4.2 治疗试验 将2 2 0只具有明显皮下脓肿的育肥羊进行分组饲喂,试验组饲喂纳米抗菌肽,同时结合简单外科手术排脓消毒处理,另一组对照进行常规饲喂,也结合外科手术排脓处理。结果发现,采用抗菌肽治疗的羊,1 4d内治愈率为9 5.5%(1 0 5/1

    29、1 0),而对照组羊1 4d内治愈率为3 6.4%(4 0/1 1 0),2 1 d内 治 愈 率 为5 7.3%(6 3/1 1 0),2 8d内治愈率为8 3.6%(9 2/1 1 0),但是在随后的3个月时间内,对照组羊皮下脓肿病的复发率为7 7.3%(8 5/1 1 0),而试验组无羊发生皮下脓肿病(表4)。图3为试验组羊皮下脓肿病治疗前后的代表性图片。表4 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试验结果T a b l e4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o f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 s i np r

    30、 e v e n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s h e e pa b s c e s s项目I t e m试验组发病率/%I n c i d e n c eo f t r i a l g r o u p对照组发病率/%C o n t r o l g r o u p i n c i d e n c e预防试验P r e v e n t i v e t r i a l0.6(5/8 3 4)1 2.4(9 7/7 8 0)治疗试验T h e r a p e u t i ce x p e r i m e n t4.5(5/1 1 0)6 3.6(7 0/1

    31、1 0)a与c.治疗前羊皮下脓肿发病图;b与d.抗菌肽治疗后脓肿明显减小aa n d c.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u b e d e r m a l a b s c e s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ba n dd.T h e a b s c e s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da f t e r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t i d e t r e a t m e n t图3 羊下颌淋巴结皮下脓肿病抗菌肽治疗前后图片F

    32、 i g.3 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s u b c u t a n e o u sa b s c e s so fm a n d i b u l a r l y m p hn o d e3 讨 论羊皮下脓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下脓肿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 0 1 9年张斯旂等7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羊皮下脓肿组织样本中的分离率为2 6.3%,为主要优势菌株,除了可引起羊皮肤化脓性炎症8外,还可引起

    33、羊乳房炎、肺炎、伪5143期王 平等: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膜性肠炎等疾病9,可导致病症反复发作,羊群终身带病;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他动物上的病例报 道 也 比 较 多,例 如 家 禽 关 节 肿 胀1 0、肉牛1 1、肉兔皮下脓肿1 2及猪关节脓肿病1 3等。此外,该菌还极易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笔者前期对从羊皮下脓肿病样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其次对苯唑西林、头孢氨苄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达到4 4%以上,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2 2.2%,该结果同王登峰等1 4以及燕霞1 5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报道相似。因此,采用

    34、抗生素治疗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很不理想。在国家号召养殖端减抗、限抗的同时,开发高效、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替代品十分必要。2 0 1 8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 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 0 1 8-2 0 2 1年),明确规定减少抗菌类药物及相应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并于2 0 2 0年全面禁止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这势必导致在养殖端起防病、促生长作用的抗生素退出市场,那么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新的热点。迄今关于抗生素替代物包括抗菌肽、中草药1 6和植物精油1 7等,其中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绿色无公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等优势,引起了社会的

    35、广泛关注。抗菌肽被称为天然的抗生素,具备较高的抗菌活性,其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与细菌细胞膜作用,通过物理学作用杀灭致病菌,不易产生耐药性;除了保护机体免遭病原菌侵害之外,还能促进幼龄畜禽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抗菌肽是通过靶向作用于致病菌,而对胃肠道正常菌群具有促进和调控作用。试验过程中测得复合纳米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 0 0g/m L,抗菌效价U=1.31 07,同伍小松等1 8测试天蚕素抗菌肽的最小抑菌浓度相似,然而与许君茹等1 9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抗菌肽的纯度、成份以及包被的材料有关1 8;本试验中测得抗菌肽抑菌圈为4 0mm,该结果同张丽等2 0报道

    36、的结果一致。在同等条件下,试验过程中利用复合纳米抗菌肽的抑菌圈直径超过敏感性最高的红霉素药敏片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因此,抑菌效果强于普通抗生素。近年来,有关抗菌肽应用于畜牧业中的报道逐渐增多,在饲料添加剂,预防疾病,改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效果。例如经过优化后的抗菌肽替代猪精液稀释液中的抗菌药,解决了多药耐药传播的问题2 1;张萌萌2 2通过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以及差异性分析发现,抗菌肽C C 3 4酵母培养物可促进瘤胃蠕动并增加免疫力;注射抗菌肽使肠绒毛吸收面积增大,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2 3;吕月琴等2 4证明,每只奶牛的混合日粮添加1 0g的抗菌肽即可提高奶牛产奶量、控制乳汁

    37、体细胞数量且提升乳制品质量。羊皮下脓肿病发生于绵羊和山羊,发病率为2%7%,部分养殖场可达到2 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兔子皮下脓肿病的罪魁祸首。为了探究抗菌肽在防治动物皮下脓肿病的效果,本试验除了检测抗菌肽的体外抑菌活性外,还进行了动物试验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从试验兔皮下脓肿的致病特点及病理切片观察发现,羊皮下脓肿病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试验兔与羊皮下脓肿的表现形式一致,均表现为发病前期脓肿逐渐扩大、肿胀、硬度增大,局部温度升高,发病中期具有波动性,发病后期脓肿出现破溃,因此利用试验兔进行前期试验具有可行性。本试验兔皮下脓肿致病菌量是参照试验鼠的皮下脓肿模型

    38、致病菌量按照体质量换算所得,通过预试验确定使用21 09C F U/m L1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量致病,采用后颈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从结果来看,该菌量形成的皮下脓肿发病率高,且试验兔没有出现急性死亡现象。抗菌肽可以中和内毒素,减轻由内毒素、磷壁酸引起的炎症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后1 6d的病理切片显示,皮肤组织炎症反应和肺组织出血明显,这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试验兔感染后,皮肤组织结构被破坏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黏附素、细胞毒素及溶血性外毒素有关2 5。而通过饲喂抗菌肽进行治疗,发现在皮下脓肿恢复后,病理学切片观察到的皮肤组织结构也恢复正常。H e r a t h等2 6证明,抗菌肽

    39、能够使内毒素炎症信号分子从单层转为多层聚合体,散失其破坏离子通道的能力,或者干扰内毒素与炎症信号分子的细胞膜受体C D 1 4结合等机制,抑制炎症的发生。总体来说,抗菌肽是通过诱导炎症信号分子失衡减轻病原刺激给机体带来的损伤。结合抗菌肽对试验兔及羊皮下脓肿的防治效果来看,614西 北 农 业 学 报3 2卷抗菌肽不仅可以预防羊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皮下脓肿病,同时还具有治疗的功能,因此,抗菌肽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羊皮下脓肿病的预防和治疗。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1 李乡城.四川部分地区山羊皮下脓肿的细菌学分析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 0 1 6.L IXC H.B a

    40、 c t e r i o l o g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g o a ts u b c u t a n e o u sa b-s c e s s i ns o m ea r e a so fS i c h u a nD.C h e n g d u:S i c h u a nA g r i-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 0 1 6.2 余建洪,张肃川,徐雪梅,等.2 0 1 5-2 0 1 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 0 1 9,4 4(1):1 3 5-1 3 8.YUJH,

    41、Z HAN GSC H,XU X M,e ta l.A n a l y s i so fd r u gr e s i s t a n c ea n d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e t h i c i l l i n-r e s i s t a n t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 f r o m2 0 1 5t o2 0 1 7J.C h i n e s eJ o u r-n a l o fA n t i b i o t i c s,2 0 1 9,4 4(1):1 3 5-

    42、1 3 8.3 P O R C OTC,GAOD,S C O T TJC,e ta l.Wh e nd o e so v e r-u s eo f a n t i b i o t i c sb e c o m eat r a g e d yo f t h ec o mm o n s?J.P l o sO n e,2 0 1 2,7(1 2):e 4 6 5 0 5.4 陈 泉,扈进冬,赵晓燕,等.天蚕素A D和B u f o r i n表达载体的改良和融合蛋白表达条件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 0 1 3,2 8(1 2):1 1 9 5-1 1 9 9.C HE N Q,HU JD,Z HAO

    43、 X Y,e ta l.I m p r o v e m e n to fb o m b y xm o r iA Da n dB u f o r i ne x p r e s s i o nv e c t o r s a n do p-t i m i z a t i o no ff u s i o np r o t e i ne x p r e s s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J.F u-j i a nJ o u r n a l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2 0 1 3,2 8(1 2):1 1 9 5-1 1 9 9.5 杜淑环,刘秀明,万 秋,

    44、等.天蚕素抗菌肽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 0 1 2,2 4(1):4 1-4 7.D US H H,L I U X M,WAN Q,e ta l.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o fc e c r o p i n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p e p t i d eJ.J o u r n a lo fA n i m a lN u-t r i t i o n,2 0 1 2,2 4(1):4 1-4 7.6 江 炜,邹国发,古炽明,等.小鼠皮肤脓肿模型构建及多枝雾水葛的药效评价J.医药导报,2 0 2 0,3 9(3):2 9 8-3

    45、0 4.J I AN G W,Z OU G F,GU Z H M,e t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o u s es k i na b s c e s sm o d e l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d r u ge f f e c to fm u l t i-b r a n c hp u e r a r i al o b a t aJ.T h e M e d i c a l H e r a l d,2 0 2 0,3 9(3):2 9 8-3 0 4.7 张斯旂,刀筱芳,李 垚,等.山羊皮下脓肿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

    46、 0 1 9,4 6(3):9 4 9-9 5 6.Z HAN GSQ,D AOXF,L IY,e ta l.I s o l a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c a t i o no ft h ep a t h o g e no fg o a ts u b c u t a n e o u sa b s c e s sJ.C h i n aA n i m a lH u s b a n d r ya n d V e t e r i n a r y,2 0 1 9,4 6(3):9 4 9-9 5 6.8 张慧丽.羊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 0 1 3(

    47、6):1 1 6.Z HAN G HL.D i a g n o s i sa n dp r e v e n t i o no fs h e e ps t a p h y l o-c o c c u sd i s e a s eJ.B r e e d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C o n s u l t a n t,2 0 1 3(6):1 1 6.9 刘 颖,柳旭伟.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羊乳房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 0 2 0,2 2(3):5-6.L I U Y,L I U X W.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i ns h e e

    48、 p m a s t i t i sc a u s e d b y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J.C h i n a A n i m a lH e a l t h,2 0 2 0,2 2(3):5-6.1 0 逯杏花,潘 玲.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家禽,2 0 1 4,3 6(2 0):6 3-6 4.L UX H,P ANL.I s o l a t i o n,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d r u gr e s i s t-a n c ea n a l y s i so fs

    49、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f r o m p o u l t r yJ.T h eC h i n e s eP o u l t r y,2 0 1 4,3 6(2 0):6 3-6 4.1 1 郑文亚,丁松林,漆 招,等.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肉牛脓肿的诊治J.黑龙 江畜牧兽医,2 0 1 8(1 6):1 2 4-1 2 6,2 4 8.Z HE N G W Y,D I N G SL,Q IZ H,e t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3c a s e s o f b e e f

    50、 c a t t l e a b s c e s s c a u s e db y s t a p h-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 i n f e c t i o nJ.H e i l o n g j i a n gA n i m a lH u s-b a n d r ya n dV e t e r i n a r y,2 0 1 8(1 6):1 2 4-1 2 6,2 4 8.1 2 王锦祥,孙世坤,陈岩峰,等.一株致兔皮下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养兔,2 0 1 9(5):1 8-2 0.WANGJX,S UNS H K,C HE N YF,e


    注意事项

    本文(复合纳米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_王平.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