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诗经》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_蔡玮麒.pdf

    • 资源ID:234046       资源大小:307.7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诗经》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_蔡玮麒.pdf

    1、哲学研究诗经 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蔡玮麒,张自慧(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夫妇和睦是家庭、社会秩序和谐的根基。然而,当代社会夫妇之名“彰”而其义却有所“隐”。诗经 首次明确论及夫妇伦理,相爱男女间应“发乎情而止于礼”,夫妇间应做到“夫妇有别”。诗经 中夫妇伦理既有助于当代“夫”“妇”“子”的教化,也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建构。从人类学角度看,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对其价值进行探讨有助于当代夫妇伦理的重构。关键词:诗经;夫妇伦理;“五伦”之首;社会秩序作者简介:蔡玮麒(1995),女,广西北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张自慧

    2、(1966),女,河南南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礼学、伦理学、先秦哲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倾力于“三礼学”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与礼乐教化的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15BZS034);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儒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以礼的角度”(2019KY0850);上海师范大学 2021 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子项目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先秦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120156)。DOI 编码:10.13356/ki.jdnu.20950063.2023.02.005中图分

    3、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063(2023)02003509收稿日期:20220427“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都有赖于此,而支撑“家国同构”的道德基石是儒家的“五伦思想”。关于“五伦思想”,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易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孟子提出“五伦”思想,但他将夫妇伦理置于“五伦”关系中的第三伦;而 易传把“男女”置于“父子”“君臣”之前。到底何为“五伦”之首?究竟夫妇伦理重要

    4、到何种程度?其内涵是什么?在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作品中的是找不到答案的,要探讨这个问题要回到 诗经婚恋诗中找出答案。一、夫妇:“五伦”之首在 说文解字中,“伦”是辈分的意思。“伦”被形象地比喻为石头下水之后所形成的一圈圈向外扩散的波纹;“伦”也被比喻为树的年轮。从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伦”不是独立的,它必定与其它东西有着一定的联系。“伦”以“人”字作为偏旁部首,说明它是53第 43 卷第 2 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ol43No22023 年 03 月JOUNAL OF DAQING NOMAL UNIVESITYMar,202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2

    5、42 页。王弼:周易注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 263 页。与人有关联的。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出“伦”“五伦”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五伦”中哪一伦为首?安乐哲认为,家庭伦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满家庭是昌盛国家的直接、真正源头”。,而家庭伦理必然是发端于夫妇,而不是父子、君臣。“家的组织,有两个最重要的成分,首先是夫妇。所以中国人说,夫妇为五伦之始。”从人类学的角度上看,夫妇伦理乃“五伦”之首。(一)夫妇:“生生之谓”也万事万物只有生生不息、各安其所才能构建良善的“五伦”关系。“五伦”关系中,只有“夫妇”伦理才有让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能力。因而,许

    6、多原典都将关于夫妇伦理的论述置于重要位置。第一,仪礼与 礼记都认为成年之后便是昏礼,将昏礼仅置于成人礼之后。“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妇夫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夫妇有正。故曰 昏礼者礼之本也。”第二,孔子在为 诗经编次时把表达男女两性关系、彰显夫妇伦理的关雎放于首篇。论语云:“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为学,吾必谓之学矣。”在传统注释中,“贤贤易色”一般指夫妇之伦。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其解释为:“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刘宝楠在 论语正义中说到:“贤贤易色,明夫妇之伦也。”此处将“贤贤易色”位于“事父母”和“事君

    7、”之前,反映出“夫妇”伦理位于“君臣”“父子”之前。第三,周易被誉为“大道之源”,重视“生生”之道,认为“道”是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一阴一阳运转不息是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象征女性,“阳”象征男性,“阴阳”之道可以使万物生生不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道构成男性,坤道构成女性。周易将代表男女两性的 乾卦和 坤卦排在首位,将“乾道”比喻为“父”,“坤道”比喻为“母”,表明夫妇在天地之中的重要作用。钱穆将“五伦”关系划分为“天伦”和“人伦”。“夫妇”属于“

    8、人伦”,“父子”属于“天伦”,从人文的角度来看,“人伦”先于“天伦”。“父子与兄弟为天伦,君臣与朋友为人伦。从天伦有家庭,从人伦有社会。而夫妇一伦,则界在天人之际。夫妇如朋友,属人伦,而天伦由此一人伦而来。故就自然言,先有天,后有人。就人文言,实先有人而后有天。”礼记大学“八条目”指出,只有先“齐家”,才能“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因而,只有处理好了家庭伦理,才能构建良善的“五伦”关系。“五伦”关系中有“三伦”“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在强调家庭伦理。(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品德高尚的君子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必要的。当今社会中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消63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

    9、23 年第 2 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23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孟巍隆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206 页。钱穆:人生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21 页。杨天宇译注: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第 993 页。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8 年,第 19 页。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论语新解,北京: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年,第 13 页。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18 年,第 20 页。王弼:周易译注,楼宇烈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10、012 年,第 236 页。王弼:周易译注,楼宇烈校释,第 232 页。钱穆:人生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0 页。极腐败、学术不端、假冒伪劣、兄弟反目、亲养不待等。这些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某些人不具备高尚的品德,缺乏“君子之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对儒家君子之道有多重阐发,以中庸为主线,以修身为主体,由慎独、时中、和而不流、费而隐、忠恕之道、素位而行几个方面共同构建起了君子之道的思想结构。”“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在此,“中庸”不是妥协,而是适中、时中,而君子之道就是坚守中庸

    11、,要做到“无过”与“不及”。礼记中庸云:“君子素其位,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体现了君子的安贫乐道。礼记中庸指出,君子只有做到修身、慎独、时中、安贫乐道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由此看来,君子之道的根本是处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就是男女两性关系。“天地只生成一个一个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我。”人人都是“生而为人”,无疑是分成男人和女人两种,只有处理好了男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将男女两性置于“五伦”之中,“

    12、夫妇”伦理是最贴切的。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首先要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三)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生生之道”不仅在 周易中得到体现,尚书也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都体现了“夫妇”伦理乃“五伦”之首。尚书是我国古代国家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首要典籍之一,它表明了家庭伦理在社会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家邦”即“家庭”“族邦”,家庭中良善的人际关系可以将范围扩大至全人类,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友善的整体。因而,人类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赖于家庭秩序的和谐稳定,家庭秩序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夫妇是否遵循“夫妇”伦理。“乃有不

    13、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对于一个作恶多端之人最重的惩罚不是处罚他本人,使其无法入仕为官,而是让他断绝子孙。可见,繁衍子孙后代在当时是多么重要。在“五伦”关系中,只有夫妇才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让子嗣绵长本是夫妇间应该遵循的伦理关系。尚书中的“生生”之道不仅体现在对作恶多端之人的惩罚上,还体现在对列祖之功德的赞扬上,“弘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世世享德”,即子孙后代都能享受你的功德。能安居上位之功最主要的并不是让自己拥有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有所受益。关于子孙后代的问题,尚书中还有许多记载:“告君

    14、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10“惟新陟73诗经 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24 页。韩星:中庸 君子之道论 ,中原文化研究,2018 年第 6 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 21 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 26 页。钱穆:人生十论,第 42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95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128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199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257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261 页。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

    15、敷遗后人休。”这里的“后”都是指子孙后代。“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前人”指“祖先”。这些都体现了 尚书对子孙后代与家庭伦理的重视,只有“夫妇”伦理能解决子孙后代的问题。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夫妇伦理乃“五伦”之首要。二、“夫妇”伦理之意蕴溯源诗经中收录了近 90 篇婚恋诗,首次清晰地谈论了夫妇伦理:相爱男女间应“发乎情而止于礼”;夫妇间应“夫妇有别”;夫妇间的分工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一)“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相爱男女间应“发乎情而止于礼”“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表达了相爱男女之间要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刘铁芳对其评价为:“看到了爱的情感在个体诗性生命激励与彰显

    16、的重要性,同样提示我们爱的优雅、节制与适度。”在当时社会中,男女两性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被承认的。孟子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这说明了相爱男女应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诗经关雎以“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为线索贯穿全诗,将“发乎情而止于礼”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男子在“钟鼓乐之”之前就对女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但也要克制自己浓浓的爱恋之情,让爱变得正当且优雅,体现了相爱男女间的“发乎情而止于礼”。然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与“赠之以芍药”并不是矛盾的,说明 诗经重视“生生”之道。“芍药”是一种定情

    17、信物,西周前期的青年男女可以通过双方赠送信物而约定终生。诗经溱洧一诗中写到郑国青年男女在三月三结伴踏青,互相调笑,最后“赠之以芍药”作为定情之物。“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在当时社会,男女到了一定年纪还没有结婚的话,三月三踏青之时是可以私定终身的。这体现了 诗经重视“生生”之道。“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意指男女婚恋需要符合礼仪。婚礼仪式有严格的程序,谓之“六礼”。“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在 诗经中并无关于“六礼”的详细描述,但有一些关于迎亲的诗篇。大雅韩奕中“百两彭彭”“八鸾锵锵”“诸娣从之”“烂其盈

    18、门”描写韩侯娶妻时行迎亲之礼,尽显风光的迎亲场景。“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这表明相爱男女之间不经过媒人就不通姓名,不先行聘请不得相见,就是怕男女无别。诗经伐柯是一首关于媒人的诗。该诗一方面是男子感谢媒人的功劳,一方面设宴庆贺新婚。“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强调了媒人在娶妻过程中的重要性。“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83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2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300 页。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 308 页。

    19、刘铁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 关雎 看中国古典教育的蕴含,教师教育研究 2020 年第 2 期,第 21 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248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234 页。杨天宇译注: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第 991 页。杨天宇译注:礼记译注,第 842 页。子,笾豆有践。”其中“则”是“原则”“规定”的意思,意思是男人找到好妻子,就如同斧头要安上斧柄,都是要遵循原则和规定的。诗中“笾豆有践”体现出婚宴上的礼仪制度是严谨的,遵循宴席上的礼仪制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仪式感”,是对自己、对对方

    20、的认可;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是夫妇之间对对方一种无声的承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获得亲朋好友的祝福才能让婚礼变得更加有意义。通过婚礼仪式,新婚夫妇深刻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增加和转变,意识到从此自己的肩上增添了新的任务,增加责任感。诗经伐柯一诗中体现了要在礼仪规定的条件下,隆重成亲,圆满完成婚礼,切忌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方玉润认为:“子无良媒是男方起初就不愿意遵守礼仪来对待做媒之事而私自订婚,这是违背礼仪的,所以女子将婚礼延期”。因此,相爱男女要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媒人在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夫妻间应承担起“生生”的职责

    21、夫妻间要承担“生生”的职责,遵循“夫妇”伦理。在 诗经时代,上到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热切渴望子孙昌盛。“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祯;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本”,本宗,指王室一系;“支”,支庶,就像树有树枝一样,散发出的树枝暗指夫妻间“开枝散叶”,以使子嗣绵长。这是一首周王祭祀先祖文王的诗歌,歌颂文王必能保佑子孙绵延,可见,诗经重视“生生”之道。夫妇间要主动承担其职责,让万物生生不息。“干禄百福,子孙千亿”,“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都体现了子孙绵延的观点

    22、。诗经无羊描述了人丁兴旺的样子,“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用三百多只成群的羊与九十头大个的牛来表现出兴旺的场面,“溱溱”是子孙众多的意思,体现了 诗经子孙绵延的生育观,传递了“生生”之道。“生生”之道是夫妇应承担的职责,是夫妇之伦理。诗经中有许多表现夫妇承担这一职责的诗篇,以 诗经草虫为例,该诗开篇描绘了“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的场面,一是表达了“妇”对“夫”思念的焦躁之情;二是虫类的繁衍功能强,以此从侧面烘托对子孙绵延的渴望。全诗分为三个小节,每小节都强调“亦既觏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亦既觏止,我心则说。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23、”在这首婚恋诗中,体现了夫妇之间承担“生生”之道的职责。诗经中夫妇伦理之意蕴除了承担“生生”之道的职责外,还体现出“夫妇有别”之意蕴。(三)“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夫妻间应做到“夫妇有别”夫妻间做到“夫妇有别”有利于家庭伦理的良善发展。“夫妇有别”并不是指夫妻之间有等级尊卑的区别,而是夫妻二人有不同的职责,要相互分工、配合,各自要履行各自的职责才能够让家庭幸福美好。荀子云:“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93诗经 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第 384 页。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80 页。刘毓庆、李

    24、蹊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644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第 713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第 669670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第 480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第 34 页。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 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在此,荀子旨在强调人要有适当的分工,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家庭中正常发挥抚育与教养功能也需要夫妇之间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夫妇间遵循的“礼”应合乎“理”,而“夫妇有别”之“礼”正合乎“理”,“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表现不可变易的道理。相爱男女结为夫妇之后,要遵循“夫妇有别”之伦理才能让家庭兴旺。诗经

    25、桃夭正体现了“夫妇有别”。这是一首新娘待嫁时唱的歌,新娘来到丈夫家后,要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承担起妻子的责任,夫妇间应相互分工。全诗以桃花对新娘进行赞美,并祝福她出嫁后婚姻美满以及希望她将德性发扬光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对待嫁姑娘外貌的赞美。“之子于归”重复出现了三次,这里的“归”是回的意思,即新娘嫁到丈夫家才是真正的回“家”。诗中强调新娘嫁到夫家要“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如果说“桃之夭夭”是赞美新娘的外貌美,那“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则是对新娘内心德性美的赞扬,只有善与美的一致性,才是真正的美。“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对应着新娘婚后的每一个生活阶段,强调了新妇要

    26、尽到妻子“传宗接代”的职责,与丈夫做到“夫妇有别”。诗经卷耳是一首妻子怀念丈夫时所唱的歌,“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女主人在野外采集卷耳,看着一片忙生的卷耳,却始终摘不满一只浅浅的箩筐,那是因为她的心中对在远方服役的丈夫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之情,并无心采卷耳。这是一首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妇诗,表面上女主人由于思念丈夫无法将卷耳采满箩筐,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妻子在家采卷耳、丈夫在外服役的“夫妇有别”。同时,卫风伯兮也展示了思妇对丈夫曲折复杂的心态:她既骄傲于丈夫作为国家的豪杰,作了国君此次出征队伍的先锋,但是又盼望丈夫早些归来。尽管全诗没有直言女主人在家所做,但从她对丈夫的赞美

    27、和思念中得出她是一个贤德之妻,英勇的丈夫与贤德的妻子正体现了“夫妇有别”之伦理。当然,“夫妇有别”不是单向度,而是需要夫妻间共同努力。(三)“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夫妻间应相互分工“夫妇有别”中“妇”在角色伦理上表现为“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人在女子出嫁前三个月都要教她们做妇的德行、言辞、仪容、活计。或许有人会认为“四德”属于封建思想,应该要舍弃。然而,如果女性完全丧失了“四德”,那将很难实现夫妻间的相互分工。“中国人的家庭,尤其重要的是贤妻良母,没有女性,又怎么成家庭呢?”钱穆先生

    28、指出,家庭的和睦有赖于妻子的德性。待嫁女子虚心请教老师学习爱惜葛衣,学习如何清理内衣等,全诗在婚前教育过程中,不但学习治葛的全过程,而且要学习勤俭的美德。当今社会应该辩证地看待“妇德”,它不应该被认为是男女不平等的象征,“妇德”可以让夫妇更好地遵循“夫妇伦理”。该诗核心在于培养“妇德”,有利于更好地遵循伦理道德。召南采蘋是一首描述当时女子接受“阴礼”教育结束时的一个程序,那个气氛是十04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23楼宇烈主撰: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年,第 175 页。杨天宇译注:

    29、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第 608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17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 第 9 页。杨天宇译注:礼记,第 996 页。钱穆:人生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24 页。分庄严的,“于以采蘋?”“于以盛之?”“于以奠之?”在什么地方采蘋,洗干净之后用什么器具装,用什么样的锅来煮,摆放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有固定而严格的规定的。从此可知,“阴礼”教育是严格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女子的“四德”得到加强,对于夫妻间相互分工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诗经女曰鸡鸣一诗体现了夫妻双方的相互分工。该诗一共三章,方玉

    30、润认为:“首章勉夫以勤劳,次章宜家以和乐,三章则佐夫以亲贤乐善而成其德。”这是一首体现夫妇之德以及夫妻生活和谐的诗歌。开篇“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体现出新的一天中夫妻之间和谐生活的开端,这是一段日常生活中平淡的对话,妻子没有大声呵斥丈夫该起床了,丈夫亦没有因为妻子叫他起床而暴躁,体现了夫妻二人和谐的生活。接着,“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丈夫外出打猎,妻子在家准备好烹饪的配料,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夫妇间的相互分工。最后,“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中的“子”指的是丈夫的朋友,意思是丈夫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妻子将会好好招待他,帮助丈夫巩固友谊,使其在外有朋友相助

    31、。诗经女曰鸡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女之间互相扶持、互相谅解和相互分工。三、诗经中夫妇之伦理的当代价值“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从古至今,夫妇伦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夫妇间遵循了夫妇伦理,家庭秩序才能和睦,社会秩序才能稳定有序。孔子把三千余篇 诗删减到现在的三百余篇,皆能弦歌之,亦可施于礼义。“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诗经上的积极内容,能濡化人心、感化人性,对家庭成员有教化作用,能构建良好的家庭秩序,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道德之基。(一)诗经中夫妇伦理对“夫”“妇”“子”的教化作用诗经中的夫妇伦理对“夫”“妇”“子”都有一定意义的教化作用。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

    32、今天,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迷失。部分适婚男女不愿结婚甚至主张同性恋,部分新婚夫妇不愿意繁衍后代而主张“丁克”家庭的现象逐渐增多。但是,在提倡恋爱自由的当今社会,确实不可否认青年男女有权选择结婚时间和对象,从中国传统而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是情理使然。从族群繁衍的视角来看,只有相爱男女两性的结合才能更有利于繁衍优质的后代,族群才能生生不息。男婚女嫁是家庭和社会发展之基,因此,适婚青年男女应当树立正确婚恋观,正确认识并主动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子女婚恋观不仅仅受父母的影响,诗经对当代青年婚恋观亦具有教化作用。诗经摽有梅是一位女子看见梅子落地,希望有人来向她求婚以使生命能够得到延

    33、续的诗。全诗梅子落地的程度与女子渴望男子向她求婚的程度相对应,从“其实七兮”“其实三兮”到“顷筐塈之”对应“迨其吉兮”“迨其今兮”到“迨其谓之”。诗中女子看到树上的梅子渐渐落地仅剩七成,便生发男子向其求婚之意。此处梅子象征着该树的后代,当梅子落地既意味着生命即将逝去,也意味着种子的再生,所以生发出与未婚男子结婚并在仲春之际繁衍子嗣。女子意识14诗经 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37 页。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212 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10 页。朱熹:四

    34、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100 页。到青春即将逝去,男女两性的结合迫在眉睫,但她依旧“发乎情而止于礼”,要先“迨其吉兮”“迨其今兮”才“迨其谓之”,而不是越过礼仪直奔结果。诗经樛木是一首祝贺新郎的诗,诗中三次出现“乐知君子”表现出先生结婚真快乐,“福履绥之”“福履将之”“福履成之”体现了上苍赐福于此君子。这些诗对当代青年男女有教化作用:青年男女要做到适时而为,承担起“生生”之道的职责,但也要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二)诗经中夫妇伦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家庭秩序诗经中的夫妇伦理能够对“夫”“妇”“子”起到教化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由和睦的夫妇与孝顺的子女

    35、构成。当今社会偶尔出现“出轨”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夫妇之情不够忠贞不渝。“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诗中男子出了东城门、出了外城郭,见到美女如云却“匪我思存”“匪我思且”,表明他对妻子的忠贞不渝。“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这是一位女子对热恋情人发出的爱情誓言,要跟随他生死与共,“活着各住各的房,死后同埋一个圹”,表现出她对男子的爱是始终不渝的。诗经婚恋诗中宣扬的忠贞不二的爱情情义,对当代社会稳固夫妻婚姻,促进夫妇和睦、家庭和谐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诗经蓼莪体现了夫妇在家庭中主导和谐的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秩序。全诗

    36、篇幅不长,出现了 13 个“我”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里用 11 个“我”字表明了父母对子女生养的不易,“民莫不穀,我独何害!”“民莫不穀,我独不卒!”这两个“我”字表达了主人公对父母的无限思念。“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罄”是大瓶子,“缾”是小瓶子,子女小的时候父母是“罄”,子女是“缾”;子女大时父母是“缾”,子女是“罄”。大瓶子要给小瓶子中倒水,如果小瓶子空了就是大瓶子的耻辱。由此得出,夫妇不履行抚养子女的职责,子女不赡养父母都是可耻的。诗经蓼莪是一首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千古绝唱,能够起到构建良好家

    37、庭秩序的作用。(三)诗经中夫妇伦理有助于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诗经中夫妇伦理对家庭成员有教化作用,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家庭秩序,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男女有别是天地的情理。诗经中“夫妇有别”之伦理有助于夫妻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太极图中可以看出,阴阳的对立并不是永恒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转为“阳”,“阳”亦可以转为“阴”。古代的阴阳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的雌雄、男女则是它的具体化。诗经中夫妇伦理的“男主外,女主内”只是一个历史记忆,亦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化。在女性地位、学历水平不断提高的

    38、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同男性一样投身事业,导致部分家庭夫妇双方都外出打拼,出现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普遍低于同龄儿童,叛逆心理也高于同龄儿童,同理心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极个别家庭出现了夫妇都主“内”的现24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23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92 页。程俊英:诗经译注,第 76 页。程俊英:诗经译注,第 76 页。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 年,第 54

    39、1 页。杨天宇译注: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第 596 页。象,双方都缺乏事业心与竞争心,无人愿意投身事业,发展成为“啃老一族”“巨婴”,需要年迈的父母“抚养”,这是极其可怕的。这些现象都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与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建构。诗经中“夫妇有别”之伦理提醒当代社会,夫妻间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度,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只有夫妇之间遵循了夫妇伦理,才能建立良善的家庭秩序,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四、结语从人类学角度看,夫妇伦理是“五伦”之首。家庭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夫妇。“健全的家庭,

    40、指的是一个在正常发挥抚育与教养功能,生养者与子女处于良好的共同生活之中的家庭。”健全的家庭需要有良好的家庭风气。诗经中的夫妇伦理有利于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只有处理好了夫妇伦理,其余“四伦”才能有序进行;只有处理好了夫妇伦理,才能构建良善的家庭秩序,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责任编辑:焦玉奎The Value of Ethics of Couples in the“Book of Songs”as the First of“Five Ethics”Cai Weiqi,Zhang Zihui(School of Philosophy,Law and Politics

    41、,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Harmon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the foundation of harmony in family and social or-der However,in contemporary society,the name of husband and wife is obvious,but its meaning ishidden For the first time,the“Book of Songs”explicitly discus

    42、ses the ethics of couples,saying thatmen and women who love each other should“express their affections and be restricted by the rituals”and that couples should“be different”The ethics of couples in the“Book of Songs”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husband”and“wife”and“son”

    43、,but also contributes to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famil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as the first of the“five ethics”,discussing its value is helpful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u-ple ethicsKeywords:“Book of Songs”;ethics of couples;the first of“Five Ethics”;social order34诗经 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廖申白: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 12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诗经》中夫妇伦理作为“五伦”之首的价值_蔡玮麒.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