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403∕T 291-2022 远足径建设规范(深圳市).pdf

    • 资源ID:233069       资源大小:380.1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4403∕T 291-2022 远足径建设规范(深圳市).pdf

    1、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 2912022远足径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king trail2022-12-16 发布2023-01-01 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93.080.99CCSP 51DB4403DB4403/T 291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线路规划.15建设原则.26常用建设工法.37配套设施.88管理维护.10参考文献.11DB4403/T 29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2、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和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境兰生态景观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淑莲、陈庚、吕勇、李婕、刘伟、王丽娟、秦晓红、李舒婷、庄立源、邱文昌、朱鹏、郑应翔、于光宇、吴序一、黄思涵、蓝绮霞、钟健、郑雨、王苏宁、何晓慧、丁泽林、唐志蕴、李海林、包丽娟、管茹茹。DB4403/T 29120221远足径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远足径的线路规划、建设原则、常用建设工法、配套设施、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域范围内的远足径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

    3、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手作步道handmade trail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升游客体验感为原则,注重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通过人力方式,以运用非动力工具施作、参考传统工法为主建设及修复的徒步线路。3.2远足径hiking trail穿越山林郊野、江河湖库、滨海岸线等代表性自然风景区域的远足徒步路线,采用手作步道(3.1)或借由现有绿道网贯穿自然郊野区域,构成一条连续的纵

    4、贯线与多条长跨度的线路。4线路规划4.1选线原则4.1.1贯通性贯通全市,连接生态断点,与城区范围慢行系统有机衔接,形成步道网络。4.1.2便捷性与公共交通系统相连通,连接到社区,增加步道体验的便捷性。4.1.3自然性避开城市密度较高的城区,增加原生态体验,体现自然景观。4.1.4安全性规避易发生地质、水文、气象灾害的危险地段,不应经过尚未达无害化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填埋场等可能存在有害污染物释放的地块,提升线路安全性。DB4403/T 291202224.1.5低干扰性充分利用已有的路径,新增选线应规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区、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出没或生长的区域,避免

    5、破坏区域地形水文条件、自然景观等,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4.2资源与需求调查4.2.1线路规划阶段,应进行资源调查与需求调查。4.2.2资源调查的范围应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区位条件等,详见表 1。4.2.3需求调查可采用访谈或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表 1资源调查表序号分类具体调查内容1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地质灾害、现有登山及登山道、郊野径、绿道、碧道、倒木/石头资源等。气象气候温度、光照、降水、风等,其中应明确该地区极端气候相关数据。水文江河湖库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水量、水温等;地下水、水利工程设施及分布等。野生

    6、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分布区域、活动规律等。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状况及承载能力、水土流失状况、森林覆盖率和群落结构、工业污染排放情况,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其它有害公民健康的环境信息等。2人文风景区的历史沿革及变迁、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名人典故、民间传说等。3社会相关方对远足径开发建设及未来管理的立场等。4经济产业结构、特色经济与产品,步道及其可依托城镇的综合服务设施情况,现有郊野、森林、地质、主题公园、城市公园、商业中心、食街类公共消费场所等。5土地利用土地类型、用地结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规划等。6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接驳、步道现状、规划衔接及周边情况分析等。5建设原则5.1生态优先

    7、应尊重城市生态基底,遵守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破坏,维系经过地区的生态、自然、野趣,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5.2安全保护应注重线路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经评估后宜选择不受山洪影响的区域,必要时可增设安全防护措施。5.3因地制宜DB4403/T 29120223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就近取材,废物利用,在不对环境产生冲击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远足径、郊野径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游客体验感。5.4施作自然应运用绿色低碳的理念对周边环境进行研究,选择适宜的工法,使建设工法的效果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应保持自然、生态,避免明显的人工痕迹。5.5突出特色应展

    8、示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突出地域风貌、地方风俗,展现当地物种多样性及文化特色。6常用建设工法6.1基本要求6.1.1应根据现状及周边环境对线路进行规划。6.1.2步道建设应以减少人工设施、保持野趣和原有风貌、采用自然材料为原则,以土质、草质、腐殖质、石质为主,运用施工现场的地形与素材来修建。6.1.3步道范围包括步道本体及其上方和周边的区域,以及步道建设中应清理灌木、草本植物等侧枝或倒木的范围。除以下两种情况外,位于步道范围内阻碍行人行走的块石、侧枝、灌木以及其它突出的阻碍物均应清理:现存的、健康的和有坚固根系的乔灌木;位于步道范围内与整理地清理界限之间,植物地径在 1.3 cm 的灌木和小

    9、树。6.1.4步道宽度宜维持原有路基宽度,除对存在危及游客安全、水土流失严重、坡度陡峭难以攀爬路段进行修缮外,其它路面保持原始现状,不做人工铺设。6.1.5根据步道坡度、在地土壤性质、在地可利用的材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工法,具体如下:步道坡度介于 1535(含),可采用土坎阶梯(高黏土部分)、踏石阶梯、土木阶梯和砌石阶梯;步道坡度大于 35,可采用之字形改线减缓步道坡度;如无法之字形改线时,可采用阶梯类工法并配合安全拉绳。6.2排水设施6.2.1应根据地形情况、季节变化,注重排水设施建设与维护,防止步道损毁、水土流失等。6.2.2排水设施常用建设工法包含涵洞、纵向明沟、砌石沟、浅弧沟、横

    10、向 U 型导流沟、U 型砌石沟、导流横木等,详见表 2。DB4403/T 29120224表 2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排水设施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涵洞避免大量的雨水冲刷步道铺面1.涵洞主要布置于现状径水流较大且经过步道的位置;2.侧壁采用现场块石砌筑;3.沟底嵌入现场块石。过水路面,水量较大且冲蚀沟较深处2纵向明沟避免上边坡的水流对步道的冲刷1.做在步道靠近上边坡一侧;2.U 字型沟;3.沟内可种植地被。上边坡有大量水流冲刷步道铺面处3砌石沟避免上边坡出水位对步道进行冲刷1.挑选体积较大且石面平整的块石用于沟两侧;2.沟深介于 150 mm200 mm,沟底铺设现场块石,块石顶部宜

    11、尽量平整,完成面低于路面;3.排水下方设计消能,避免雨水的二次冲刷。上边坡有水流处,如遇冲刷面积较大的位置可采用渡步,冲刷很深的沟壑可采用涵洞4浅弧沟避免低洼处水流对步道的冲刷1.挑选体积较小且石面平整的块石弧形沟面铺设;2.挑选现有合适的块石且能相互吻合的块石进行搭配;3.沟深介于 150 mm200 mm,沟宽介于 1000mm1500 mm(可根据现状实际情况调整沟宽),沟底铺设现场块石;4.排水下方设计消能,避免雨水的二次冲刷。低洼处过水路面,水量较小处5横向 U 型导流沟避免低洼处积水泥泞,将步道铺面的雨水导向下边坡1.主要采用现场直径 200 mm250 mm 木头;2.沟深介于

    12、150 mm200 mm,沟底铺设现场块石;3.排水下方设计消能,避免雨水的二次冲刷。步道低洼处设置6U 型砌石沟避免上边坡的水流对步道的冲刷1.做在步道靠近上边坡一侧;2.U 字型沟;3.沟内镶嵌块石。用于将汇集的雨水导出7导流横木解决雨水对铺面的冲刷问题,主要采用倒木和枯死木1.导流横木导水一侧角度倾斜;2.排水一侧木头高于地面,符合既可导水又不影响行走的效果;3.排水下方设计消能,避免雨水的二次冲刷。步道局部雨水冲刷严重处;倒木和枯死木的使用应符合林木保护相关程序6.3消能设施6.3.1消能设施宜就地取材,建设工法效果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对自然环境破坏小。6.3.2消能设施类常用建设工法

    13、包含截制坝、砌石生态池、枯枝消能、叠石消能等,详见表 3。DB4403/T 29120225表 3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消能设施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截制坝避免雨水径流冲刷力度过大导致冲蚀沟更加严重1.挑选体积较大块石叠砌施作;2.挑选合适的位置预留出水口;3.截制坝前方堆放抛石;4.截制坝后方预留沉砂池。减缓雨水对冲蚀沟的冲刷力2砌石生态池避免出水口处冲刷力度过大1.挑选体积较大块石叠砌施作;2.池深介于 300 mm500 mm,沟底铺设现场块石。可起沉沙作用且避免雨水冲刷步道3枯枝消能减缓水流对下边坡土壤的冲刷1.通过木头层叠固坡;2.由下而上覆瓦式叠砌施作。4叠石消能减缓水流

    14、对下边坡土壤的冲刷1.通过排石层叠固坡;2.由下而上覆瓦式叠砌施作。6.4护坡护坡类常用建设工法包含驳坎、路缘石、路缘木、砌石平台等,详见表 4。表 4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护坡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驳坎利用现场块石砌筑,保护上边坡或下边坡土壤,起到挡土作用1.驳坎一般布置于步道两侧较陡的上边坡或下边坡;2.底部及顶部块石尽量采用大型块石;3.块石堆叠角度向步道内侧倾斜。下边坡过陡或已坍塌处2路缘石利用现场块石对步道路线起到指引作用1.根据步道情况现场定点放线,确保线条的圆滑流畅;2.挑选现场能相互吻合的块石进行搭配;3.确保路缘石外边或内边平齐顺滑。步道铺面宽岭化或路径不清晰处3路

    15、缘木利用现场木材对步道路线起到指引及稳固下边坡作用1.根据步道情况现场定点放线,确保线条的圆滑流畅;2.挑选现场合适的木条进行搭配;3.确保路缘木外边或内边平齐顺滑。步道铺面宽岭化或路径不清晰处4砌石平台利用现场块石砌筑,可用于观景点及较多阶梯处,提供可停留、休憩的空间1.依序排放块石,且块石外缘与顶面平整顺接;2.应使用较为平整的石块进行收边,其余铺面处回填碎石并夯实;3.铺面回填略高于收边块石,以便于雨水流出。设置于步道休憩点或转换平台DB4403/T 291202266.5阶梯6.5.1不应设置阶梯,确有必要设置时,充分考虑自然、美学的特点,并根据具体坡度情况及人体工学原理进行建设。6.

    16、5.2阶梯类常用建设工法包含砌石阶梯、土木阶梯、踏石阶梯、土坎阶梯等,详见表 5。表 5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阶梯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砌石阶梯减少坡度过陡处打滑的安全隐患,适度增加踩踏点1.砌石阶梯结合人体步伐的舒适度调整砌石的长、宽及阶高;2.踏面应使用较为平整的石块,其余踏面处应回填碎石并夯实;3.踏面应平整并不应积水。步道坡度过陡且周边块石较多2土木阶梯减少对膝盖造成伤害1.主要采用现场直径 120 mm200 mm 的倒木和枯死木;2.木头下前方采用现场块石,防止雨水直接冲刷铺面;3.木头底端应嵌入土中,并用木楔子固定;4.结合人体步伐的舒适度调整土木阶梯的宽及阶高。步道坡

    17、度过陡且植被较多;倒木和枯死木的使用应符合林木保护相关程序3踏石阶梯为游客提供相对的安全辅助措施1.局部高差过大的区域,增加现场块石,踏面相对平整;2.块石嵌入土里至稳固状态。步道坡度过陡且周边块石较少4土坎阶梯解决高差的同时,防止铺面打滑,提高步道安全行走的作用1.根据现场形及阶梯公式,采用人工施作直接在场地开挖;2.为避免铺面打滑,土坎周边碎石应及时清理。步道坡度过陡且土壤黏度较高6.6步道面层6.6.1应根据坡度和土质情况,选择与当地人文、自然材料的砾石、木屑、土泥等材质铺面,并应保证步道的透水性。6.6.2步道面层类常用建设工法包含新开路线步道沿线整理、之字形改线、路基回填、铺面平整、

    18、细级配铺面、渡步等,详见表 6。DB4403/T 29120227表 6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步道面层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新开路线步道沿线整理无路径处根据现状地形开辟新路线,优化步道路径1.根据步道情况现场定点放线,注意步道周边的动植物;2.清理、平整及夯实步道铺面。无人行路径处2之字形改线优化及减缓步道坡度陡峭程度1.根据步道情况现场定点放线,注意步道周边的动植物;2.清理、平整及夯实步道铺面;3.如下边坡过陡应增加驳坎。步道坡度陡峭且阶梯无法消化高差处3路基回填利用现场碎石回填,提高步道安全行走的作用1.根据步道情况回填碎石及黏土,搅拌均匀逐层夯实;2.平整及夯实步道铺面。步道

    19、铺面出现大坑处4铺面平整排除块石绊脚隐患及提升游客行走体验1.将具有安全隐患的绊脚块石或树根去除;2.平整及夯实步道铺面。步道铺面凹凸不平处5细级配铺面利用现场碎石及土壤垫高泥泞积水处1.根据细级配粒径组成表,将碎石和黏土搅拌均匀逐层夯实;2.平整和夯实步道铺面。步道铺面泥泞积水处6渡步解决长期有水流且水量较大处,为游客提供舒适的通行方式1.渡步主要采用自然石块;2.采用现场块石踏面平整且踏面不小于 400mm,固定平稳。过水铺面且长期有水处6.7安全辅助设施应根据地形情况,合理设置安全辅助设施,安全辅助设施类常用建设工法包括安全拉绳、木围栏等,详见表 7。表 7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安全辅助设

    20、施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安全拉绳步道陡峭处且无法采用踏石和阶梯解决高差的情况下,利用乔木为支撑点,采用止滑结,为游客提供相对安全的辅助措施1.选择结实牢固的乔木作为支撑点,打结固定;2.无支撑点的位置,间隔 600 mm800 mm采用止滑结。适用于步道坡度陡峭且周边乔木较多,如周边无乔木可设置安全拉绳的情况下,首要考虑步道路线是否可采用之字形改线减缓步道坡度,或考虑采用踏石阶梯、土坎阶梯(高黏土)等其他工法DB4403/T 29120228表 7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安全辅助设施(续)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2木围栏下边坡陡峭处利用现场木材制作护栏,为游客提供相对安全的辅助

    21、措施1.立柱主要采用直径 150 mm200 mm 木头,间隔 1000 mm1200 mm 布置;2.横向围栏采用直径 80 mm100 mm 木条,捆绑固定与立柱;3.围栏高度不低于 1100 mm。下边坡陡峭且步道过窄处6.8休憩设施休憩设施类常用建设工法包括木坐凳、圆木墩、石坐凳,详见表 8。表 8常用手作步道建设工法休憩设施序号工法名称工法目的工法要点备注1木坐凳利用现场倒木、枯死木等制作坐凳,为游客提供休憩设施1.采用直径、长度适宜的木头;2.小孩坐凳高度为 300 mm350 mm,成人坐凳高度为 400 mm450 mm。倒木和枯死木的使用应符合林木保护相关程序2圆木墩利用现场

    22、倒木、枯死木等制作圆木墩,为游客提供休憩设施1.采用直径适宜的圆木墩;2.小孩圆木墩高度为 300 mm350 mm,成人圆木墩高度为 400 mm450 mm;3.呈圆形摆放,木墩间隙应大于 600 mm。倒木和枯死木的使用应符合林木保护相关程序3石坐凳利用现场块石制作坐凳,为游客提供休憩设施1.采用现场大型块石,座面平整且座面不小于400 mm;2.成人坐凳高度为 400 mm450 mm,部分亲子径或自然研习径应设置儿童坐凳,高度为 300 mm350 mm。7配套设施7.1基本要求7.1.1应根据周边环境、游客数量等合理设置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和整合周边现有设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7.

    23、1.2应对新增配套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置必要性、生态冲击及维护成本等,保证其与环境协调性、实用性、环保性。7.1.3应衡量步道位置,以便利出行、容易到达,且便于集散疏导为原则设置出入口,出入口的面积及相关设施设置与否,应依照场地大小及游客量进行设置。7.1.4应在入口处以标牌的形式明确向市民展示,包括难度解释、危险告知、年龄建议、装备及物品携带、游客行为规范等。7.1.5在有条件的入口处链接游客服务中心,方便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DB4403/T 291202297.2标识设施7.2.1标识设施分标距指示类(基础型)、警示引导类(功能型)、解说导览类(价值型)三类。7.2.2标识应清晰、简洁

    24、、明确,应采用统一图形符号、颜色、尺寸、字体等,图形符号、颜色应符合 GB/T 10001 的规定。7.2.3宜根据周边环境和功能需要,选用轻便、坚固耐用、低造价、易维护的环保材料。7.2.4应根据环境背景色,设置标识文字、图案、内容,并结合认知程度选取高反差的颜色搭配。中文文字应采用简写字体,不应使用繁体或其他不易辨别的字体。7.2.5应提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动物友好、警示忠告、安全须知、公益提议等信息,内容表达应通俗易懂简单明了。7.2.6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路线,除标距指示类和安全救援标识等外,其余标识不宜设置。7.2.7标识牌的设置应精简,非必要不设牌,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7.2

    25、.8临近位置应设置多种标识牌的可基于标距柱合并设置,或多牌同杆设置。7.2.9已有的标识牌可保留沿用,如需新增可附设在现有标识牌上。7.2.10标识设施分类和位置要求见表 9。表 9标识设施分类及位置要求7.3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包括通讯、急救设施、紧急避险点等,应根据距离,并结合周边环境设置,保障徒步者的安全,应对突发的状况。7.4服务设施可根据线路建设情况,设置自然无动力设施、休息茅草亭、自助售卖设备等服务设施,有条件区域可设置露营地,露营地充分考虑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条件。类型类别标识牌设置位置要求基础型标距指示标距柱宜间隔500 m等距布置路径指示牌仅在需多方向指示的分岔口(标距柱无法满足多方

    26、向指示时)设置功能型警示引导禁火标识出入口处和易燃区域设置生态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区设置野生动物栖息地有野生动物栖息地路段设置落石提醒安全隐患的边坡路段设置陡坡提醒陡坡路段设置环保提醒出入口处和少量休憩点设置山洪提醒山洪隐患易发的边坡路段设置积水提醒积水隐患易发的边坡路段设置价值型解说导览法规公告仅在出入口处设置景点解说牌应根据节点需要设置科普牌应根据节点需要设置目的地标识在目的地位置设置出入口导览牌仅出入口处设置DB4403/T 2912022108管理维护8.1应制定管理维护工作计划,设置管理维护目标。8.2应定期巡查,发现步道损毁,及时修复,并注意利用本土植物,进行补植和修复,且不应用外来入

    27、侵和具有生态隐患的植物种类。8.3应结合步道使用情况,对步道配套的相关设施进行管养和维护,确保完好无损,功能正常。8.4配套设施的金属构件应及时保养,按时粉刷油漆;木质构件应做防腐处理,防止白蚁等蛀虫的危害。破损构件应及时维修,粉刷和维修时应注意保持设施的原貌和风格。8.5沿线的标识系统进行定期巡查维护,对污损、变形、开裂、松动等的标识应及时修复。8.6步道控制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址或优秀近代建筑,应依法实行重点保护。8.7步道沿线设施维护时,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温馨告示,并做好安全维护。DB4403/T 291202211参考文献1GB/T 367372018休闲绿道服务规范2CJJ/T 3042019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3LB/T 0352014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4LYT 27902017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5DB4403/T 192019绿道建设规范6SZDB/Z 772013公园标识系统建设规范_


    注意事项

    本文(DB4403∕T 291-2022 远足径建设规范(深圳市).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