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_赵春辉.pdf

    • 资源ID:232189       资源大小:354.4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_赵春辉.pdf

    1、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35DOI:10.3969/j.issn.1674 9391.2022.11.005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赵春辉费艳颖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党史学习教育内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史学习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从价值意蕴上看,学习党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修课,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最好的营养剂。从理论意蕴上看,可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五个认同”。从实践意蕴上看,要学史明理,牢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

    2、大者”;要学史增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学史崇德,共担民族大义;要学史力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重意蕴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391(2022)11 0035 06基金项目: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百年党史赋能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22JDSZ3196)、2021 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民族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GXDJ YB01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赵春辉(1986 ),男,汉族,黑龙江哈

    3、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费艳颖(1965 ),女,汉族,辽宁营口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大连 116024一、研究缘起:党史学习教育内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指向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必然要求”1,“意义重大”1。党中央非常注重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1,党史是“必修课”1,“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

    4、剂”1。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历史性地写入党章。2021 年以来,在全国两会期间和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对民族团结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作出论述。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他强调,要围绕“两个共同”,牢记“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他强调,“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3。2021 年 4 月,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4。2021 年 6 月,在青海考察时

    5、强调,“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5,“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JOUNAL OF ETHNOLOGY2022/11总第 85 期第十三卷36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5。2021 年8 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6。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查阅中

    6、国知网(CNKI),关于党史,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丰硕,以“党史”为主题对CSSCI 来源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截止到 2021 年7 月 20 日,共找到 1173 条结果,其中仅 2021 年2 月 20 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的 5 个月时间里,发文量就达 160 篇。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已有较多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对CSSCI 来源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截止到 2021 年 7月20 日,共找到406 条结果,其中近 5 个月时间,发文量97 篇。由此可见,关于党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界均分别

    7、予以较高的关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以“党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对 CSSCI 来源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截止到2021 年7 月20 日,仅找到 2 条结果。可见,当前学者们对于这两个主题的统筹思考才刚起步,对于党史学习教育中内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指向的主动认识还有较大空间。本文拟对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理论意蕴、实践意蕴进行探讨,以期揭示百年党史内蕴的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并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落细落实落具体提供参考。二、价值意蕴:学习党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修课(一)党史

    8、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百年党史,可以学到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翻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伴随着碰撞、冲突乃至纷争,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7 逐步清晰,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的事实不容置疑。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是在近代险些亡国灭种的惨痛境遇中演进的,而从自觉到自主,则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引领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中华儿女在同仇敌忾中认识到各民族是休戚相关的政治共同体,毛泽东与马德海“单家集夜话”、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都见证了“中华民族亲如一家”;中华儿女在全面小康中认

    9、识到各民族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共同体,祖国西南边陲世代居住的独龙族等 9 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一跃千年,充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中华儿女在守望相助中认识到各民族是同心同向的文化共同体,从各民族创造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 唱支山歌给党听 站在草原望北京 等文艺作品中,可以管窥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中华儿女在伟大复兴中认识到各民族是福祸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展现出的对各族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大关切,足以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如磐石。综上可见,从自在到自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刺激起到了重要

    10、的启发作用,而从自觉到自主,则需要更多的主观因素主动发挥作用,这也正契合了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旨,即我们要通过调动内部外部、主观客观各方面要素,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6 铸得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势不可挡。(二)党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百年党史,可以明晰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回顾百年党史,可以发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主流,但影响团结、阻碍统一的因素依然存在,事件仍有发生,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等暴恐事件仍然历历在目,而台独、港独等分裂势力依然死心不改。从国内外总体形势看,可以说,国际形

    11、势波云诡谲,国内形势暗流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坚定不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因应“两个大局”最重要的思想前提和心理准备。一方面,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37实现的”8,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特别是民族工作“五个并存”9 特征并未根本改善。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注意保持格外的谨慎,中国作为最大的变量,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外部的风险阻力一刻也不会停歇,意欲虚无民族历史、捏造民族歧视的“黑锅”会

    12、不期而至,妄图夸大民族差别、挑起民族事端的“暗箭”会更加难防。因此,从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出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浇铸得更牢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三)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百年党史,可以知晓怎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启迪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史,就是一部党团结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抗争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中华民族跨越发展的革命史,就是一部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史。党史“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养料,是提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营养剂,是凝结各族人民共画同心圆的粘合剂,是推动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润滑剂”10,我们可以从党史中汲取

    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问题,其实党史已经给出了答案。其一,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并将其作为基础性事业切实抓紧抓好。其二,必须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确保各民族在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一道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其三,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精华,构建中华民族打心坎儿里认同的共有精神家园。其四,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创新体制机制方法载体,促进各民族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地交往交流交融。其五,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保护各族人民合法权益,坚决打击“三股势力”。三、理论

    14、意蕴:学习党史,增进“五个认同”(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11。也就是说,学习党的历史,才能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进而才能认同今天的中国。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国家意识”12。也就是说,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意识极为重要。党史内蕴着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各民族最大的公约数就是认同本民族属于中华民族,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各族儿女最大的公约数就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统筹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和法制

    15、教育,让爱我中华成为来自心灵深处的群体共识,形成最强大的爱国统一战线。一方面,要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新时代,同心圆的圆心就是“中国梦”,也就是说“中国梦”是各个民族和各族人民共有的核心部分、交集部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中华儿女想问题做事情全都有且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基础上,延展优化同心圆的有效半径,拓展更大覆盖面,形成更大向心力。(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13。回望来路,眺望前路,中华儿女只有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抱成团,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党史内蕴着增进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智慧和力量,一

    16、方面,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辩证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6,在尊重“多”的特殊性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一”的普遍性,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强化一体,“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6,从而形成更大的合力。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各个民族和各族人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成员之间的关系。所有家庭成员均需增强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把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好,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17、,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JOUNAL OF ETHNOLOGY2022/11总第 85 期第十三卷38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4。“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6。要在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方面下功夫,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抓常抓长,落细落实。党史内蕴着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盛开着各民族文化的美丽花朵,他们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中华文化百花园接受、包容、吸收各色花朵的存在、绽放和美丽,给他们提供场域、精

    18、心灌溉、用心呵护,也正因如此,形成和造就了中华文化绚丽夺目的光辉。另一方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5。精神层面是最为细腻和敏感的部分,精神家园是让人最为认可和依恋的港湾。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就是我们中华儿女最强大的精神谱系,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的最有力武器。(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5 党史内蕴着增进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主心骨。任何一个社会群

    19、体都有一支核心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事实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是中华儿女当之无愧的领头雁,要自觉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拯救、团结各民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繁荣、发展、振兴各民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是我们坚

    20、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15 党史内蕴着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回顾我国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之后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更加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中国、发展了中国,凝聚了各民族、发展了各民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引领我们走出泥沼、走上康庄、走向复兴,对此,必须有正确的站位、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坚守。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我们历史性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各族儿女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

    21、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条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注定不是坦途,唯有不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根据实际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做到既有战略定力又有创新活力,才能持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四、实践意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一)学史明理,牢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大者”党的百年历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心怀“国之大者”。2020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2020 年 4 月在陕西考察时、同年 5 月在两会期间看望经济界委员时、同年10 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同年 12 月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20

    22、21 年 1 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和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同年 2 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同年 4 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都提到“国之大者”,同年 4 月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 国之大者”4,同年 7 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13,同年 8 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6。“国之大者”要义在于“国”、在于“大”,从这个意义上考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必须要牢记的“国之大者”之一。其一,它关乎国家能否统一这个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其二,它关乎中华民族大家庭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23、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39能否团结一致,能否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其三,它关乎各族儿女能否同心同向,携手并肩。因此,要通过党史学习,明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大者”这个道理,要做到始终牢记,心中有数,要将其作为思考问题的目标、干事创业的方向和行为操守的底线,该说的话必须说,该做的事必须做,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二)学史增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党的百年历史,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是见证各族人民从挨欺负、被压迫、受奴役到抗击侵略、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翻身农奴把歌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202

    24、1 年 5 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以及 2021 年 7 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其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才能有志气。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正确思想方法,靠的就是共产主义这一指路明灯,因为我们方向对、方法对,所以我们才能不畏前进道路上的风浪考验,一路乘风破浪,始终朝着理想的彼岸不断前行。其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有骨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飞来峰”,它是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乃至经过惨痛教训而找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中

    25、国人才能挺直腰杆,中华民族才能自强不息。其三,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才能有底气。从历史大势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必将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中实现,对此,我们必须深信不疑,必须全力以赴。(三)学史崇德,共担民族大义党的百年历史,见证着党始终担当民族大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历史事实可见一斑,大革命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形势,党坚持民族大义,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积极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1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党坚持民族大义,立即

    26、号召全民族抗日。华北事变爆发后,面对空前深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党坚持民族大义,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实际,党坚持民族大义,毅然选择“联蒋抗日”,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各族人民急需休养生息、各界人士反对内战的人民心声,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民族大义,毅然决然赴重庆努力促成和谈。十八大以来,面对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1 年 6 月进一步提出,“

    2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5。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在党史中汲取力量,继续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共担共同团结奋斗大义、共担共同繁荣发展大义,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四)学史力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不断为各族人民办实事的历史,是不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的历史。16 其一,学党史,悟思想。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百年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用心体悟、学思践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8、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二,学党史,办实事。党的历史上,不论是打江山还是守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注定荆棘丛生甚至险象环生,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行,拈轻怕重、选择式工作不行,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唯有实干,唯有革命加拼命,才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标准答案。其三,学党史,开新局。回顾党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庄严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之后,基本实现社JOUNAL OF ETHNOLOGY2022/11总第 85 期第十三卷40会主义现代化继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29、新使命已经在路上,新使命需要新担当,新局面需要新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参考文献:1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J 党建,2021(04)2 习近平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N 人民日报,202103 06 3 习近平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N 人民日报,2021 03 08 4 习近平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N 人民日报,2021 04 28 5 习近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N 人民

    30、日报,2021 06 10 6 习近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 人民日报,2021 08 29 7 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 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0 孟凡丽 从党史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和力量 J 红旗文稿,2021(13)11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 N 人民日报,2021

    31、 06 23 12 巴尔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意识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6)13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21 07 02 14 习近平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9 09 28 15 习近平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6 李忠杰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J 党建,2021(07)收稿日期:2022 01 10责任编辑:王珏2022/11总第 85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145Triple Implications o

    32、f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Studies andEducation of the CPC s HistoryZhao Chunhui1,2,Fei Yanying1(1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Liaoning;2 Dalian Minzu University,Dalian,116650,Liaoning,China)JOUNAL OF ETHNOLOGY,VOL 13,NO 11,35 40,2022(CN51 1

    33、731/C,in Chinese)DOI:10 3969/j issn 1674 9391 2022 11 005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value-relat-ed,theoretical,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em-phasizing the 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Chinese nation in the studies and education of the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k athe P

    34、arty or CPC)Tal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value implication,findings show that learn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is a required course tobuild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Firstly,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has provento be the best textbook because by studying thecentenary

    35、history of the Party,people can learnwhat is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econdly,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is the best so-bering agent:By studying the centenary history ofthe Party arguably can help discover why a strong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needs tobe built Thirdl

    36、y,the Party s history is the bestnutrition:Studying the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Party conceivably reveals how to build a strong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this study proposes to enhance the“five i-dentities”when studying or teaching on th

    37、e Partys past 1)The identity of the great motherland canbe enrich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akingthe study of the Party s history as an opportunity,an overall plan should be made to do a good job inthe education of patriotism,the Chinese nationalcommunity,and the legal system 2)The identity

    38、of the Chinese nation can be reinforced through theprocess of learning about the Party s past even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nation andall ethnic groups of China will be well understood,and the big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bebuilt well together 3)The identity of Chinese cul-ture

    39、 can be improved in the study of the Party shistory Chinese culture is a collection of variousethnic cultures,and consequently Chinese peopleshoul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common spiritualhom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4)The identity of th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n be enhanced in theeducational pro

    40、cess The CPC is the backbone ofthe great un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and there-fore the Party s leadership over ethnic work is tobe upheld and improved 5)The identit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increasedin the study and education of the Party s history:Only by adhering to and

    41、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the great rejuvenationof the Chinese nation be achievedConcern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s,this articlesuggests the following:1)Learn from history andtr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uth,keeping in mindthat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42、alcommunity is“the great power of the country”;2)learn from history,build up national confi-dence,and aspire to become prouder,and create amore confident and self-assured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3)learn from history and raise society smoral standards,an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4)learn fromhistory and make efforts to put things into practice,and fully support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s:study and i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 history;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the Chinese nation;triple implications


    注意事项

    本文(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_赵春辉.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