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T∕CHIDA 01-2022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204740       资源大小:909.60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T∕CHIDA 01-2022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程.pdf

    1、发布ICS 13.020.01Z 05团团体体标标准准T/CHIDA 012022T/CWEC322022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HealthAssessment ofUrban River2022-11-07发布2022-12-07实施中 国 疏 浚 协 会中 国 水 利 企 业 协 会IT/CHIDA 012022T/CWEC32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和符号.13.1 术语和定义.13.2 符号.34 工作流程.34.1 准备阶段.34.2 调查阶段.34.3 评

    2、价阶段.34.4 报告阶段.45 评价指标及权重.45.1 指标体系.45.2 指标预处理.65.3 指标权重的确定.65.4 层次组合权重.86 指标赋值方法.86.1 水文特征.86.2 河流空间结构.96.3 水环境质量.136.4 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166.5 社会服务功能.187 评价结果计算与表征.197.1 评价结果计算.197.2 评价结果表征.208 城市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208.1 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208.2 监测数据来源.20附 录 A(资料性附录).21附 录 B(规范性附录).22附 录 C(规范性附录).23参 考 文 献.25T/CHIDA 01202

    3、2T/CWEC32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疏浚协会团体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长江河湖建设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

    4、人员:乐绍林、曾松亭、陈伟、柴培宏、路洋、王伟、蒋小鹏、胡保安、刘剑彤、范成新、崔益斌、吴燕、金峰、朱书景、范志强、黄佳音、李毅谦、张曦、王东、金毓、熊伟、马小云。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的工作流程、指标及其赋值方法、指标权重及其计算方法、评价结果计算与表征、城市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河流生态的健康状况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5、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89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201 防洪标准GB/T 50594 水功能区划分标准HJ 624 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LY/T 2588 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SC/T 9402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SL 196 水文调查规范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7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383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SL 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

    6、评价技术规程SL/T 793-2020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3术语、定义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城市河流urban river流经城市区域,与周边、流域内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河水流经路线,不包括暗河和暗渠。3.1.2城市河流生态健康ecological health of urban river water body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可持续的状态,保持物理、化学及生物完整性,能为人类T/CHIDA 012022T/CWEC3220222提供不同生态产品或服务功能,具有良好水质条件,并对自然和人为干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

    7、。3.1.3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 of urban river water body针对城市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根据河流的基本特征和个体特征,建立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构建的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城市河流生态健康总体状况。3.1.4流量过程变异指数discharge process variation index现状开发状态下,评价河段评价年内实测月径流量与天然月径流量的平均偏离程度。3.1.5生态需水满足指数ecological water satisfaction index为维持河流不同程度或级次的生态系统结构和

    8、功能所需要的流量(水位)和过程的指数。3.1.6河岸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 annual total runoff control rate index of riparian zone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集蓄、利用、蒸发、蒸腾等方式,河岸带面域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3.1.7水面面积率指数water area rate index某评价河段常水位下水面面积占该河段岸线范围内总面积的比例,与某河段长度占评价河段总长度的乘积。3.1.8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数 excellent river regime retention rate index根据不同类型河段的特定指标

    9、,确定的优良河势河段长度与河段总长度的比值。3.1.9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 water quality compliance index of water function zone为指定评价期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个数占评价水功能区总个数比例。3.1.10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数macrophyte coverage index指河岸带河向水域内的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类植物中非外来物种的总覆盖度。3.1.11生物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将一组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受干扰后反应敏感、可代表目标生物群落的各种结构与功能属性的生物参数整合成

    10、单一记分值的指数,可以对水体进行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3.1.12外来入侵物种 invasive alien species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3.1.13再生水排放量 reclaimed water discharge以城市污水为再生水源,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达到可用的水质标准,排入城市河流T/CHIDA 012022T/CWEC3220223的水量。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A目标层B要素层C指标层M随机一致性指标矩阵阶数CI一致性检验指标CR一致性指标比率RI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FDI流量

    11、过程变异指数HR河岸带硬化率指数VC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WS水面面积率指数WQI水质指数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SPI底泥污染指数CAP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数BIBI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TP总磷TN总氮SD透明度DO溶解氧AVS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OM有机质CODMn高锰酸盐指数Chla叶绿素 apH氢离子浓度指数4工作流程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工作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流程示意图见图 1。4.1准备阶段收集、分析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水文监测、河道底质物理、化学和生物资料、城市中水排放资料、水质资料、工程技术文件等数据资料,开展现场踏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征和个体特征,筛选评价指标

    12、,制定要素层各项指标的调查、监测方案。4.2调查阶段在充分的资料收集、现状调查基础上,开展各项目指标的调查、监测等工作。4.3评价阶段T/CHIDA 012022T/CWEC3220224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的指标权重;系统整理各层次指标调查、监测数据,按照确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各指标的赋值值;再逐层计算要素层各指标的得分和目标层的总评分,得出城市河流水体生态健康评价的结论。4.4报告阶段编制形成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报告,建议的评价报告编制目录见附录 A。图 1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工作流程示意图5评价指标及权重5.1指标体系5.1.1本文件将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

    13、系分为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指标体系表见表 1。T/CHIDA 012022T/CWEC32202255.1.2目标层为城市河流生态健康,是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5.1.3要素层包括五类指标,分别为水文特征、河流空间结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社会服务功能。5.1.4指标层则为 19 个具体的指标,其中基本指标为必选指标,备选指标可根据城市河流的个体特征选择。表 1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目标层(A)要素层(B)指标层(C)指标类型城市河流生态健康水文特征流量过程变异指数生态需水满足指数河流空间结构河岸带状况河岸带稳定性指数河岸带硬化率指数河岸带人工干扰指数河岸带

    1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水面面积率指数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数水环境质量水质指数溶解氧含量透明度pH 值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底泥污染指数总氮总磷有机质重金属含量镉汞砷铅铬.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水功能区达标指数汛期污染指数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浮游植物密度指数浮游动物生物指数大型水生植物覆盖指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鱼类多样性指数T/CHIDA 012022T/CWEC3220226续表 1目标层(A)要素层(B)指标层(C)指标类型城市河流生态健康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有害外来入侵物种指数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社会服务功能防洪指数供水指数再生水排放指

    15、数市民满意度指数注:“基本指标”用“”表示,“备选指标”用“”表示。5.2指标预处理城市河道水体生态健康评价应采用阈值法作为指标同度量化方法,按式(1)计算。正向指标表示与城市河流生态健康呈正相关,即指标值越大,城市环境质量越好;负向指标表示呈负相关。,min,max,min,max,max,min,iiiiiiiiiiixxxxxyxxxxx为正向指标为负向指标(1)式中:yi第 i 项指标的赋值值;xi指标 i 的实际监测值;xi,max第 i 项指标的最大值xi,min第 i 项指标的最小值。5.3指标权重的确定5.3.1在确定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的各层次指标权重时,需要构造判断矩阵对各

    16、相关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可以得到判断矩阵。判断矩阵 Bnn指标标度方法见表 2。表 2判断矩阵中元素 bij的标度方法标度含义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3表示两个指标相比,一个指标比另一个指标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指标相比,一个指标比另一个指标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指标相比,一个指标比另一个指标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指标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指标极端重要2、4、6、8表示介于上述两个判断矩阵中间的情况倒数指标 i 与 j 的比较判断为 bij,则指标 j 与 i 的比较判断为 bji=1/bij5.3.2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赋值并建立判断矩阵。假设要素层的判断矩阵 Bnn表达式如下:T/C

    17、HIDA 012022T/CWEC32202271111121222120=1/=1 2 3nnnnijijjinnnnbbbbbbBbbbijnbbb,其 中、,5.3.3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其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判断矩阵 Bnn特征向量为 w,则特征向量 w 为要素层中各个指标权重的分配值。5.3.4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的计算5.3.4.1 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按式(2)、(3)、(4)计算。向量 w=(w1,w2,wn)T为所求权重向量。5.3.4.2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按式(5)计算。ijni 1(=1 2 3)ijijbwijnb,、,(2)1(=1 2 3)niijjwwin

    18、,(3)1(=1 2 3)iiniiwwinw,(4)max11njiiBwnnw(5)式中:w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bij要素层判断矩阵中的元素wij要素层判断矩阵列向量归一化的元素wiwij按行求和所得向量wiwi向量元素归一化所得向量max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Bnn要素层判断矩阵5.3.5一致性判断和误差分析5.3.5.1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为CI,按式(6)计算。引入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RI作为对比项,其常用值见表3。一致性比率为CR,按式(7)计算。max1nCIn(6)CICRRI(7)T/CHIDA 012022T/CWEC3220228表 3随机一致性指标常用值指标常用值M123

    19、4567891011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15.3.5.2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其归一化的特征向量可以作为权重向量。5.3.5.3当CI0时,应使用一致性比率判断;当CR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归一化的特征向量可以作为权重向量;当CR0.1时,应进行调整,重新构造判断矩阵。5.4层次组合权重5.4.1层次组合权重指某一层的所有指标对于目标层相对重要性的权值。5.4.2计算方法为从目标层开始到指标层依次进行。设目标层为 A,其下一层次为要素层B,有 B1、B2、B3Bm个具体指标,B 的指标权重向量为

    20、 w=b1、b2、b3bm;Bi的下一层为指标层 C,有 C1、C2、C3Cn个具体指标,C 的指标权重向量为 u=c1、c2、c3cn;则 C 层第 j 个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值为 Pj,按式(8)计算。1njijjPb c(8)式中:Pj指标层 Cj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bi要素层第 i 个指标的权重;cj指标层第 j 个指标的权重。5.4.3通过上式计算出组合权重后,需对组合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设 B 层对于 A 层的一致性检验结果为 CI,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为 RI,B 相对于 A 的权重向量为 w,组合权重的一致性比率 CR,按式(9)计算。w CICRw RI(9)当 CR0.1 时,

    21、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通过一致性检验;当 CR0.1 时,应进行调整,重新构造判断矩阵。6指标赋值方法6.1水文特征6.1.1流量过程变异指数流量过程变异指数(FDI)用于评价现状开发状态下,城市河流年内实测月径流过程与天然月径流过程的差异,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1.2 的规定,其赋值按式(10)计算。T/CHIDA 012022T/CWEC3220229-20.19 ln+32.448rFDIFDI(10)式中:FDI流量过程变异指数;FDIr流量过程变异指数的赋值。6.1.2生态需水满足指数6.1.2.1生态需水满足指数用于评价河流流量的生态适宜程度,采用最小生态流量进行

    22、表征,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1.4 的规定。6.1.2.249 月及 103 月最小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按式(11)分别计算。取二者的最低值为河流生态需水满足指数,其赋值按式(12)计算。941minmdmqEFQ,3102minmdmqEFQ(11)2711583.335111.67rEFEFEF,2180.122-0.3727rEFEF(12)式中:qd评价年实测日径流量;Q多年平均径流量;EF1 49 月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比的最小值;EF2 103月日径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比的最小值;EF1r49 月生态需水满足指数的赋值;EF2r103月生态

    23、需水满足指数的赋值。6.2河流空间结构6.2.1河岸带稳定性指数河岸带稳定性指数用于评价城市河流河岸带的侵蚀程度和稳定性,按式(13)计算,其赋值标准见表4。城市河流河岸带范围和分区应符合SL/T 793-2020中9.1的相关规定。()/4rrrrrBSSASHSMST(13)式中:BSr河岸带稳定性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SAr岸坡倾角分值;SHr岸坡高度分值;SMr河岸基质分值;STr坡脚冲刷强度分值。表 4河岸稳定性指数评价赋值标准表岸坡特征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赋值值10075250斜坡倾角()1515 且3030 且4545 且60T/CHIDA 012022T/CWEC322

    24、02210续表 4岸坡特征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斜坡高度(m)11 且22 且33 且5基质(类别)基岩或有护坡有护底岩土河岸或有护岸无护底黏土河岸且无护坡无护底非黏土河岸且无护坡无护底河岸冲刷状况无冲刷迹象轻度冲刷中度冲刷重度冲刷总体特征描述近期内河岸不会发生变形破坏,无水土流失现象河岸结构有松动发育迹象,有水土流失迹象,但近期不会发生变形和破坏河岸松动裂痕发育趋势明显,一定条件下可导致河岸变形和破坏,中度水土流失河岸水土流失严重,随时可能发生大的变形和破坏,或已经发生破坏6.2.2河岸带硬化率指数河岸带硬化率指数为评价河岸带硬化(包括自然和人工形成的硬化河岸)区域垂直投影面积占河道岸带

    25、面积比例,与河段长度占评价河段总长度的乘积,按式(14)计算,其赋值按式(15)计算。不同类型的护岸硬化率指数的赋值标准表见表5。10100nihiiaiLAHRLA(14)226.861118.493.973rHHHRRR(15)式中:Ahi评价河段i的河岸带硬化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Aai评价河段i的河岸带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Li评价河段i的长度,单位为千米(km);L0评价河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HRr河岸带硬化率指数的赋值。表 5不同类型的护岸硬化率指数的赋值标准表参数硬质护岸柔性护岸生态护岸自然护岸河岸带硬化率(%)754075104010河岸带硬化率

    26、指数赋值2525505075756.2.3河岸带人工干扰指数河岸带人工干扰指数应符合SL/T 793-2020中8.3.8的规定。调查河岸带及其邻近陆域是否存在表5中所列河岸线“四乱”状况;无“四乱”状况的评价河段,赋值为100,每出现一项扣除其对应分值,扣完为止。赋值标准见表6。表 6河岸带人工干扰程度评价赋值标准表序号类型“四乱”内容城市河流岸线管理范围内出现以下内容每处扣分1乱采采砂-1002取土-1003乱占围垦河流-100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1续表 6序号类型“四乱”内容城市河流岸线管理范围内出现以下内容每处扣分4乱占非法侵占水域、滩地-1005种植

    27、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256乱堆乱扔乱堆垃圾-257倾倒、填埋、储存、堆放固体废弃物-258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259乱建河流水域岸线长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滥占滥用-5010违法违规建设涉河项目-10011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1006.2.4河岸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河岸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按式(16)计算,其赋值按式(17)计算。w/VCRARA(16)2 r28.807+85.8745.4884VCVCVC(17)式中:RAw河岸带面域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单位为毫升(ml);RA全年总降雨量,单位为毫升(ml);VCr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数的赋值。

    28、6.2.5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按式(18)计算,其赋值按式(19)计算。/WNL(18)2r47.235134.4798.613WWW(19)式中:W评价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N评价河流的断点或节点等障碍物数量(如闸、坝等),已有过鱼设施的闸坝不在统计范围之列,单位为个;L评价河流的长度,单位为十千米(10km);Wr评价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的赋值6.2.6水面面积率指数水面面积率指数按式(20)计算,其赋值按式(21)计算。10100niwiiawiLSWSLS(20)32464.11+407.64+43.371+4.223rWSWSWSWS(21)T/CHIDA 012022T

    29、/CWEC32202212式中:Swi评价河段i的常水位下水面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Sawi评价河段i的岸线范围内总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Li评价河段i的长度,单位为千米(km);L0评价河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WSr水面面积率指数的赋值。6.2.7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数6.2.7.1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数按式(22)计算。/yzLL(22)式中:优良河势保持率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Ly优良河势河段长度,单位为千米(km);Lz评价河段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6.2.7.2优良河势河段的确定,需先确定河段的类型(包括有顺直型河段、弯曲型河段和分汊型河段),再根据河道

    30、演变特性和河道周边地区的需求,确定优良河势指标(包括宽深比指标、分流比指标、弯曲半径指标、深泓摆动幅度、洲滩冲淤变化率)范围。具体的指标选择和指标优良范围值见表 7。表 7不同类型河段的指标选择和指标优良范围值河段类型选择指标指标优良范围值顺直河段宽深比2.03.0深泓摆动幅度0.2弯曲河段弯曲半径指标30004000m深泓摆动幅度0.3分汊河段分流比主汊分流比70%洲滩冲淤变化率5%深泓摆动幅度0.3a)宽深比宽深比按式(23)计算。/B H(23)式中:河道断面宽深比;B平滩水位下的河床河宽,单位为米(m);H平滩水位下的河床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b)分流比分流比按式(24)计算。/i

    31、aQQ(24)式中: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3分流比;Qi各支汊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Qa全部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c)弯曲半径弯曲半径按式(25)计算。0.831/248.1aRQ J(25)式中:Ra弯曲半径;Q平滩流量下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J平滩流量下的比降。d)深泓摆动幅度深泓摆动幅度按式(26)计算。/aB B(26)式中:深泓摆动幅度;B绝对深泓摆动量,单位为米(m);Ba平滩流量下的河道宽度,单位为米(m)。e)洲滩冲淤变化率洲滩冲淤变化率按式(27)计算。统计洲滩面积一般采用某一特征流量下的水位为统计

    32、高程。/S S(27)式中:洲滩冲淤变化率;S两次统计洲滩面积的差值,单位为平方米(m2);S两次统计洲滩面积的平均值,单位为平方米(m2)。6.3水环境质量6.3.1水质指数6.3.1.1水质指数(WQI)按式(28)、(29)、(30)计算,其中污染物的环境评价标准浓度限值应符合GB 3838-2002表1中类的规定。,/i ji js iFCC(28)1/222,2maxi ji jFFWQI(29)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4,1nii jiWQIw WQI(30)式中:Ci,j水体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实测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s,i水体中第

    33、i种污染物的环境评价标准浓度限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Fi,j水体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污染指数,单位为毫克每升(mg/L);Fmax水体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污染指数的最大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WQI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wi第i种污染物的权重值,按5.3章节计算;WQI水质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6.3.1.2水质参数中溶解氧(DO)、氢离子浓度指数(pH)与其它水质参数的性质不同,因此,需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a)DO 的标准指数按式(31)、(32)、(33)计算。,fjDO jfsfsDODOSDODODODO(31),10-9,jDO jfssDO

    34、SDODODO(32)468/31.6+)fDOT(33)式中:SDO,j溶解氧DO在预测点j的标准指数;DOj监测点或预测点j处的溶解氧DO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DO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b)pH 的标准指数按式(34)、(35)计算。,7.0-pH,pH7.07.0-pHjpH jjsdS(34),pH-7.0,pH7.0pH-7.0jpH jjsuS(35)式中:SpH,jpH在预测点j的标准指数;pHjpH的实测值;pHsd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pHsu水质

    35、标准中规定的 pH 上限。6.3.2综合营养状态指数6.3.2.1当城市河流特征流速0.03m/s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计算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总站生字2001090 号),其赋值按式(36)计算。6.3.2.2当城市河流特征流速0.03m/s时,该指数不适用。20.00710.444299.604rTLITLITLI(36)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5式中:TLI()r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赋值。6.3.3底泥污染指数6.3.3.1底泥污染指数按式(37)、(38)计算,其中污染物的环境评价标准浓度限值应符合GB 156182018中表3的规定;

    36、6.3.3.2各指标的标准指数和指标权重确定后,底泥污染指数按式(39)计算。,/i ji js iFCC(37)1/222,I2maxi ji jFFSP(38),1nii jiSPIw SPI(39)式中:Ci,j底泥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实测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Cs,i底泥中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评价标准浓度限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Fi,j底泥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污染指数;Fmax底泥中第i种污染物在j点的污染指数的最大值;SPIi,j单项底泥污染物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wi第i种污染物的权重值,按4.3章节计算;SPI底泥污染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6.3

    37、.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应符合SL395-2007第6章的规定,按式(40)计算。城市河流的水功能区划分标准应符合GB/T 50594的规定。100iiiNFBPFBNF(40)式中:PFBi水功能区(河长、面积)水质达标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NFBi在指定评价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个数;NFi在指定评价期水功能区的总数。6.3.5汛期污染指数汛期污染指数为某断面汛期首要污染物浓度与考核目标污染物浓度限值的比值,用于评价监测断面汛期污染程度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差距。汛期指涵盖了河流一年中有规律发生洪水的时期以及河水上涨至回落到某一水位的时段。汛期污染指数按式(41)计算,其赋值

    38、按式(42)计算。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6,100i ji jiSYWXQWKHW(41)20.929-21.027+117.55rmaxmaxXQWXQWXQW(42)式中:XQWi,j第 j 断面 i 污染物的汛期污染指数;SYWi,j第j断面汛期i污染物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KHWii污染物考核目标污染物浓度限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XQWmax汛期污染指数最大值;XQWr汛期污染指数的赋值。6.4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6.4.1浮游植物数量指数浮游植物数量指数应用藻类密度指标进行评价,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4.1

    39、的规定,其赋值按式(43)计算。19.1174.27rsFYZln AD(43)式中:ADs藻类密度,单位为万个每升(万个/L);FYZr浮游植物数量指数的赋值。6.4.2浮游动物生物指数浮游动物生物指数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4.2 的规定,按式(44)计算:100ZEZOZOE(44)式中:ZOE浮游动物生物指数(计算值即为赋值);ZO评价河道调查获得的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剔除外来物种);ZE1980s 以前评价河道浮游动物种类数量。6.4.3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数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数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4.3 的规定,按式(45)计算,其赋值按

    40、式(46)计算。10100niciiwiLACAPLA(45)2-0.0027+1.184+6.0277rCAPCAPCAP(46)式中:Aci评价河段i的河岸带河向水域内大型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7Awi评价河段i的河岸带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Li评价河段i的长度,单位为千米(km);L0评价河段的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CAPr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数的赋值。6.4.4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6.4.4.1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通过对比参照点和受损点大型无脊椎动物状况进行评

    41、价,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4.4 的规定,BIBI 计算过程应参照 SL/T793-2020 附录 B 执行。6.4.4.2基于候选指标库选取核心评价指标,对评价河流底栖生物调查数据按照评价参数分值计算方法,计算 BIBI 指数监测值,根据河流所在水生态分区 BIBI 最佳期望值,按式(47)计算。0100rEBIBIBIBIBIBI(47)式中:BIBIr评价河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0评价河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标监测值;BIBIE河段所在水生态分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标最佳期望值。6.4.5鱼类多样性指数鱼类多样性指数反映了鱼类结构的

    42、复杂程度,指数值越大,表明鱼类群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好,生态环境状况越好。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鱼类多样性分析,按式(48)计算,其赋值按式(49)计算。21/log/SiiiHnNnN(48)2-1.391+24.04-1.211rHHH(49)式中:H鱼类多样性指数;ni第 i 种鱼类尾数;N评价河段鱼类总尾数;S评价河段中鱼类种类数;Hr鱼类多样性指数的赋值。6.4.6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的综合评价值应符合 HJ 624 和 LY/T 2588 的规定,其赋值按式(50)计算。不同风险等级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的赋值标准表见表 8。2-2.

    43、40-16.23+101.04rRRR(50)式中:R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Rr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的赋值。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8表 8不同风险等级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的赋值标准表风险等级风险水平描述综合评价值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指数赋值入侵学意义一级极高危险3.24.020入侵风险极高,危害特征符合一类动物疫病、甲类传染病、一类有害生物或恶性杂草水平二级高度危险2.73.12140入侵风险高、危害特征符合二类动物疫病、乙类传染病、二类有害生物或区域性恶性杂草水平三级中度危险2.02.64160入侵风险中等,危害特征符合三类动物疫病、丙类传染病、三类有害生物,常见

    44、杂草或一般杂草水平四级轻度危险1.21.96180入侵风险较低五级无危险01.181无入侵风险6.5社会服务功能6.5.1防洪指数城市河流防洪指数指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占堤防总长度的比例,应符合 SL/T793-2020 中 8.5.2 的规定,按式(51)计算,其赋值按式(52)计算。无相关规划对防洪达标标准规定时,可参照 GB 50201 确定。100RDAFDRIRD(51)2201.11-105.29+5.82rFDRIFDRIFDRI(52)式中:FDRI评价河段防洪指数,单位为百分比(%);RDA评价河段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RD评价河段堤防总长度,单位为

    45、千米(km);FDRIr评价河段防洪指数的赋值。6.5.2供水指数城市河流供水指数指以实际平均日供水量为权重,统计城市河流所有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8.5.3 的规定,其赋值按式(53)计算。2114.10-16.16-0.61rWSIWSIWSI(53)式中:WSI供水指数,单位为百分比(%);WSIr供水指数赋值。6.5.3再生水排放指数城市河流再生水排放指数指再生水排放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值。城市再生水的标准应符合 GB/T 18919 的规定,按式(54)计算,其赋值按式(55)计算。T/CHIDA 012022T/CWEC32202219100

    46、RWDRWDISWD(54)293.77-192.10+99.62rRWDIRWDIRWDI(55)式中:RWD评价河段年度再生水排放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年);SWD评价河段年度污水排放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年);RWDI评价河段再生水排放指数,单位为百分比(%);RWDIr评价河段再生水排放指数赋值。6.5.4市民满意度评价市民对河道的环境、水质水量、涉水景观等的满意程度,采用公众调查方法评价,其赋值取评价流域内参与调查的公众赋值的平均值。城市河流生态健康市民满意度调查表参见附录 B 所示。7评价结果计算与表征7.1评价结果计算7.1.1目标层评价7.1.1.1城市河流生态健

    47、康评价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即要素层指数可以由指标层经求和加权得出,目标层可以由要素层求和加权得出。7.1.1.2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计算包括指标层赋值的计算、指标层对要素层权重的计算和要素层分值计算,以及要素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7.1.2指标层得分值的计算根据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和相应的标准值,确定评价指标的类型,按式(1)进行指标同度量化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即无量纲化值(yi)。7.1.3指标层对目标层权重的计算按公式(8)进行层次组合权重计算,得出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即组合权重向量。7.1.4要素层和目标层得分计算各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和指标权重确定后,代入

    48、式(56)、(57),求得各要素层指标的得分值:nii 1100EIux(56)nii 1100TIwy(57)T/CHIDA 012022T/CWEC32202220式中:xi各指标层指标赋值;u指标层的权重向量;EI要素层的综合得分指数;w要素层的权重向量;yi各要素层指标得分值TI目标层的综合得分指数。7.2评价结果表征7.2.1城市河流水体生态健康分为 5 级:理想状况、健康、亚健康、受损、严重受损。7.2.2城市河流水体生态健康等级根据评价指标综合赋值确定,采用百分制,城市河流健康等级、颜色分级和说明见表 9。表 9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分级表等级颜色评分范围理想状况蓝80TI100健

    49、康绿60TI80亚健康黄40TI60受损橙20TI40严重受损红0TI208城市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8.1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的选择应符合 SL/T 793-2020 中 9.2的规定。8.2监测数据来源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文站和水质站的监测数据;部分缺失数据的监测方案参照 SL 196、SL 219、SL 278、SL 383、SC/T9102.3、SC/T 9402,以及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执行。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调查数据表参见附录 C 所示。T/CHIDA 012022T/CWEC32

    50、202221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报告编制目录A.1 基本情况A.1.1 评价河流的概况(概述评价河流的自然地理、水系及历史演变、水文气象及经济社会状况)A.1.2 评价河流的特点(概述评价河流的开发状况、水动力、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的主要特点)A.1.3 评价的工作过程(概述评价的工作过程)A.2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案A.2.1 筛选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河流的特点,选择评价指标;重点针对选用的备选指标,说明其选用的必要性和依据)A.2.2 城市河流分段评价方案(根据评价河流的结构特点,给出分段的评价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说明各评价河段的空间位置与物理


    注意事项

    本文(T∕CHIDA 01-2022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