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JGJ 38-2015 (备案号 J 2081-201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pdf

    • 资源ID:199507       资源大小:2.95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ora****at】。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ora****at】,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JGJ 38-2015 (备案号 J 2081-201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pdf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 JGJ 38-2015 备案号J2081-2015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ibrary buildings 2015-08-28 发布2016-05-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ibrary buildings JGJ 38-2015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6 年5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0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

    2、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8-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1.2、6.1.3、6.2.1、6.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8月28日3 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

    3、术语;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文献资料防护;防火设计;室内环境;建筑设备。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改适用范围,删除了不适用的规定;2.增加并修改部分术语;3.增加元障碍设计的有关内容;4.补充图书馆部分新的功能空间;5.补充、修改防火的相关内容;6.增加室内环境的有关内容及规定;7.增加智能化和节能的有关内容及规定;8.对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修订。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

    4、西安市文景路中段98号,邮编:710018)。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建广赵元超马晓东刘绍周许撤彦张昕龚皑鲍莉孙一钢程慕伊徐大平王研季伟赵民杨德才王国光张涓笑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鲍家声崔彤殷波田策倪欣邪军张欧张文才王宗存5 目次1 总则.1 2 术语23 基地和总平面.4 3.1 基地.4 3.2 总平面.4 4 建筑设计54.1 一般规定.5 4.2 书库.5 4.3 阅览室(区).7 4.4 检索和出纳空间.8 4.5 公共活动和辅助服务空间.10 4.6 行政办

    5、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11 5 文献资料防护.14 5.1 一般规定.14 5.2 温湿度要求.14 5.3 防水和防潮.14 5.4 防尘和防污染.14 5.5 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15 5.6 防磁和防静电.15 5.7 防虫和防鼠.15 5.8 安全防范.15 6 防火设计.17 6.1 耐火等级 17 6.2 防火分区及建筑构造.17 6.3 消防设施.18 6 6.4 安全疏散.18 7 室内环境.19 7.1 一般规定.19 7.2 室内光环境.19 7.3 室内声环境.20 8建筑设备.21 8.1 给水排水.21 8.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21 8.3 电气.24 8

    6、.4 建筑智能化.26 附录A书库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28 附录B阅览室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29 本规范用词说明.30 引用标准名录.31 附:条文说明.33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Site Selection and General Layout.4 3.1 Site Selection .4 3.2 General Layout.4 4 Architectural Design.5 4.1 General Requirements.5 4.2 Stack Room.5 4.3 Reading Room or Vi

    7、ewing Areas.7 4.4 Catalogue Retrieval and Cashier Areas.8 4.5 Public Activities and Ancillary Services Areas .10 4.6 Adminstrative Offices and Work Areas Closed to Public 11 5 Literatural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14 5.1 General Requirements.14 5.2 Requiremen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14 5.3 Prote

    8、ction Against Moisture and Water.14 5.4 Protection Against Pollution and Dust .14 5.5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and Ultraviolet Rays.15 5.6 Protection Against Static Electricity and Magnetic.15 5.7 Pest Control .15 5.8 Safty Precautions .15 6 Fire Prevention .17 6.1 Fire-resistant Level .17 6.2 Fi

    9、re Control District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17 6.3 Fire Control Facilities.18 8 6.4 Safty Evacuation 18 7 Indoor Environment .19 7.1 General Reqmrements19 7.2 Indoor Light Environment 19 7.3 Indoor Acoustic Environment 20 8 Building Service.21 8.1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21 8.2 Heating Ventilati

    10、on and Air Conditioning 21 8.3 Buildmg Electrical.24 8.4 Budding Intelligent 26 Appendix A Estimated Indicators of Capacity Pesign for Stack Room.28 Appendix B Indicators for each Seat Occupied the Use of the Reading Room.2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3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1 Addition

    11、: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3 9 1总则1.0.1 为保证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适用、安全、卫生、节能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o.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图书馆建筑设计。1.o.3 图书馆建筑应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要求,并应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应适应现代化服务、管理的要求,美观大方,与环境协调。1.o.5 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2.0.1 图书馆library 以收集、整理、保管、研

    12、究和利用书刊资料、多媒体资料等为主要功能,以借阅方式为主并可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学术交流等服务的文化建筑。2.0.2 普通阅览室general reading room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普通读者使用的阅览室。2.0.3 特种阅览室special reading room 为读者提供音像视听、缩微阅览、电子阅览等特种阅览方式的阅览室。2.0.4 开架阅览室open stack reading room 阅览和藏书在同一空间中,读者可以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2.0.5 文献资料document literature 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书刊资料和非书刊资料。非书刊资料包括音像

    13、资料、数字资源等。2.0.6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图书馆的主要藏书区,又称基藏书库。2.0.7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 收藏珍善本图书及重要的电子文献资料、音像资料等,对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2.0.8 珍善本书库rare book stacks 收藏经鉴定列为国家或地方级珍贵文献、对安全防范和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是特藏书库的一种。2.0.9 开架书库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2 2.0.10 密集书架compact bookshelf 若干书架安装在固定轨道上,紧密排列,没有行距,利用电动或于动装置,使任何两

    14、行紧密相邻的书架沿轨道分离的专门书架。2.o.11 密集书库compact stacks 采用密集书架存放书刊资料、多媒体资料的书库。2.o.12 积层书架stack-system shelf 重叠组合而成,并附有梯子上下的多层固定钢书架。2.0.13 书架层stack layer 书库内的两个结构层之间采用多层书架时,划分每层书架的层面,又称甲板层或软层。2.o.14 档数quantity of standard bookshelves 沿书架长度方向连续布置的标准书架个数。2.o.15行道aisle 两排书架之间的距离,又称书架通道。2.0.16 书刊提升设备books and perio

    15、dicals ascension equipment 为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传递速度,设于书库或藏书区的上、下楼层之间,用于传递图书的设备。2.0.17典藏室book keeping department 图书馆内部登记文献资料移动情况、统计全馆收藏量的专业部门。2.0.18 在线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图书馆提供给广大读者通过网络系统对本图书馆内书刊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相关信息及读者的外借信息进行查询的公用系统。2.0.19 信息处理用房information processing room 用于信息的显示、拍摄、扫描、数据转换、数据

    16、传递、数据存储、识别等加工和处理的用房。2.o.20 系统网络机房equipment room of computer system&network 由安放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及配套设备的主机房、基本工作间、辅助用房等组成的机房。3 3 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1.1 图书馆基地的选择应满足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3.1.2 图书馆的基地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3.1.3 图书馆基地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标准的规定。3.1.4 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他建

    17、筑合建时,应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宜单独设置出入口。3.2总平面3.2.1 图书馆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应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宜留有发展用地。3.2.2 图书馆建筑的交通组织应做到人、书、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读者、工作人员进出及安全疏散,便于图书运送和装卸。3.2.3 当图书馆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时,少年儿童阅览区宜设置单独的对外出人口和室外活动场地。3.2.4 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40%。3.2.5 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图书馆建筑基地内应设置供读者和工作人员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库或停车场地以及非机动

    18、车停放场地。3.2.6 图书馆基地内的绿地率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不宜小于30%。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其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阅览、检索出纳、公共活动、辅助服务、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等。4.1.2 图书馆建筑布局应与其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并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借还、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4.1.3 图书馆藏阅空间的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4.1.4 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应设置为读者服务的电梯,并应至少设一台元障碍电梯。4.1.5 图

    19、书馆建筑应进行元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4.1.6 图书馆建筑应进行节能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4.2书库4.2.1 图书馆的书库包括基本书库、开架书库、特藏书库等形式。图书馆建筑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书库形式。4.2.2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4.2.3 图书馆书库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4.2.4 书库的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应有利于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缩短书刊取送距离;书架的连续排列最多档数应符合表5 4.2.4-1的规定,书架之间以及

    20、书架与墙体之间通道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4-2的规定。表4.2.4-1 书库书架连续排列最多档数(档)条件|开架|闭架书架两端有走道I 9 I 11 书架一端有走道I 5 I 6 表4.2.4-2 书架之间以及书架与墙体之间通道的最小宽度(m)通道名称常用书架不常用书架开架闭架主通道1.50 1.20 1.00 次通道1.10 0.75 0.60 档头走道(即靠墙走道)0.75 0.60 0.60 行道1.00 0.75 0.60 4.2.5 书架宜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书库采用竖向条形窗时,窗口应正对行道,书架档头可靠墙。书库采用横向条形窗且窗宽大于书架之间的行道宽度时,书架档头不应靠墙

    21、,书架与外墙之间应留有通道,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表4.2.4-2的规定。4.2.6 特藏书库应单独设置。珍善本书库的出人口应设置缓冲间,并在其两侧分别设置密闭门。4.2.7卫生间、开水间或其他经常有积水的场所不应设置在书库内部及其直接上方。4.2.8 书库的净高不应小于2.40m。有梁或管线的部位,其底面净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的底面净高不应小于4.70m。4.2.9 书库内的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宜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并应采取防滑措施。4.2.10 二层至五层的书库应设置书刊提升设备,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应设专用货梯。4.2.11 书刊提升

    22、设备的位置宜邻近书刊出纳台。4.2.12 同层的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一标高。4.2.13 书库荷载值的选择,应根据藏书形式和具体使用要求按6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确定。4.3 阅览室(区)4.3.1 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及不同的读者对象设置相应的阅览室或阅览区。4.3.2 阅览室(区)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4.3.3 阅览室(区)的开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的布置及开架阅览的使用和管理要求。4.3.4 阅览室(区)应根据管理模式在入口附近设置相应的管理设施。4.3.5 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3.5的规定。表4.3.5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距(

    23、m)最小间距尺寸条件备注开架闭架单面阅览桌前后间隔净宽0.65 0.65 适用于单人桌、双人桌1.30 1.30 四人桌取下限,双面阅览桌前后间隔净宽1.50 1.50 六人桌取上限阅览桌左右间隔净宽0.90 0.90 阅览桌之间的主通道净宽1.50 1.20 阅览桌后侧与靠墙无书架时1.05 靠墙书架深度侧墙之间净距靠墙有书架时1.60 按0.25m计算阅览桌侧沿与靠墙元书架时0.60 靠墙书架深度侧墙之间净距靠墙有书架时1.30 按0.25m计算单面桌前沿1.85 1.85 阅览桌与出纳单面桌后沿2.50 2.50 台外沿净宽双面桌前沿2.80 2.80 双丽桌后沿2.80 2.80 4.

    24、3.6 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4.3.7 舆罔阅览室应能容纳大型阅览桌,并应有完整的大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设施。7 4.3.8 缩微阅读应设专门的阅览区,并宜与缩微资料库相连通,其室内家具设施应满足缩微阅读的要求。4.3.9音像视昕室由视听室、控制室和工作间组成,并宜自成区域。4.3.10 珍善本书、舆图、音像资料和电子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光设施。4.3.11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4.3.12视障阅览室应方便视障读者使用,并应与盲文书库相连通。4.3.13 当阅览室(区)设置老年人及残障读者的专用座席时,应邻近管理台布置。4.3.14 阅览室每座所占使用面积设计计

    25、算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4.4检索和出纳空间4.4.1 目录检索宜包括在线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书本目录和卡片目录等检索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4.4.2 目录检索空间宜靠近读者出人口,并应与出纳空间相毗邻,检索设施可分散设置。当目录检索与出纳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分区。4.4.3 目录检索空间内目录柜的排列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4.3 的规定。表4.4.3目录柜排列最小间距(m)净距通道净宽布置形式使用方式目录台目录柜与目录柜端头中间之间查目台之间走廊通道之间目录台放置立式1.20 0.60 0.60 1.40 目录盒坐式1.50 0.60 1.40 8 续表4.4.3 净距通道净宽

    26、布置形式使用方式目录台日录柜与日录柜端头中间之间查目台之间走廊通道之间目录柜之间立式1.20 0.60 1.40 设查目录台坐式1.50 0.60 1.40 目录柜使用抽tit:板立式1.80 0.60 1.40 4.4.4 目录柜供成人使用时,高度不宜大于1.50m;供少年儿童使用时,高度不宜大于1.30m。采用坐式目录台检索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低位服务设施的要求。4.4.5 目录检索空间内采用计算机检索时,每台计算机所占使用面积应按2m2计算。坐式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0.70m 0.75m,立式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1.05m1.lOm。4.4.6 中心出纳

    27、台(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置。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书库通往出纳台的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其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不应设置门槛,门外1.40m 范围内应平坦、元障碍物。4.4.7 出纳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纳台内的工作人员所占使用面积应按每一工作岗位不小于6m2计算;2 当无水平传送设备时,工作区的进深不宜小于4m;当有水平传送设备时,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3 出纳台外的读者活动面积,应按按出纳台内每一工作岗位所占使用面积的1.2倍计算,且不应小于18m2;出纳台前应保持进深不小于3m的读者活动区;4 出纳台宽度

    28、不应小于0.60m。出纳台长度应按每一工作9 岗位1.50m计算。出纳台兼有咨询、监控等多种服务功能时,应按工作岗位总数计算长度。出纳台的高度宜为0.70m 0.85m。4.5 公共活动和辅助服务空间4.5.1 公共活动和辅助服务空间包括门厅、办证处、寄存处、陈列厅、培训场所、读者体息处、咨询服务处及报告厅等,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及实际需要确定。4.5.2 门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设置验证、咨询、收发、寄存和门禁监控等功能设施;2 多雨地区,门厅内应设置存放雨具的设施;3严寒地区门厅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门厅宜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4.5.3 寄存处

    29、应靠近读者出人口,存物柜数量可按阅览座位的25%确定,每个存物柜的使用面积应按0.15时0.20m2计算。4.5.4 陈列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图书馆应设陈列空间,并可根据图书馆的规模、使用要求分别设置新书陈列厅、专题陈列厅或书刊图片展览厅;2 门厅、读者休息处、走廊兼作陈列厅时,不应影响交通组织和安全疏散;3 陈列厅宜采光均匀,并应防止阳光直射和眩光。4.5.5 报告厅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过300座规模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并应与阅览区隔离;2 报告厅与阅览区毗邻设置时,应设单独对外出入口;3 报告厅宜设休息区、接待室及厕所;4 报告厅应设置无障碍轮椅席位。4.5.6 图书馆的公共活动空间或辅

    30、助服务空间内应设置饮水供应设施。10 4.5.7供读者使用的厕所卫生洁具应按男女座位数各50%计算,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14的规定。4.6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4.6.1 图书馆行政办公用房包括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用房,其规模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可组合在建筑中,也可单独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的建筑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的有关规定执行。4.6.2 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宜设置采编、典藏、辅导、咨询、研究、信息处理、美工等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宜设置电子计算机、缩微、照相、静电复印、音像控制、装棱修复、消毒等用房。4.6.3 采编用房应符合下列规

    31、定:1 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并应与典藏室、书库、书刊入口有便捷联系;2 平面布置应满足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工艺流程的要求;3 拆包间应邻近工作人员人口或专设的书刊人口,进书量大的拆包间人口处应设卸货平台;4 工作人员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o 4.6.4 典藏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单独设置典藏室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人口附近;2 工作人员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且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5m2o 4.6.5 图书馆建筑设计可根据其业务需要,设置专题咨询和业务辅导用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专题咨询和业务辅导工作人员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气2 业务

    32、辅导用房应包括业务资料编辑室和业务资料阅览室;3 业务资料编辑工作人员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m2;11 4 业务资料阅览室可按8座10座位设置,每座所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0m2;5 公共图书馆的咨询和业务辅导用房,宜分别配备不小于15旷的接待室。4.6.6 图书馆信息处理等业务用房的工作人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4.6.7 系统网络机房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存放场所毗邻,且机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4.6.8 缩微与照相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缩微复制用房宜单独设置,且其建筑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操作要求;2缩微复制用房应有防尘、防振、防

    33、污染措施,室内应配置电源和给水、排水设施,并宜根据工艺要求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调节控制;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应有净化措施;3 照相室宜设置摄影室、拷贝还原工作间、冲洗放大室和器材、药品储存间;4摄影室、拷贝还原工作间应防紫外线和可见光,门窗应设遮光措施,墙壁、顶棚不宜用白色反光材料饰面;5 冲洗放大室的地面、工作柜面和墙裙应能防酸、碱腐蚀,门窗应设遮光措施,室内应配置给水、排水和通风换气设施;6 应根据规模和使用要求分别设置胶片库和药品库。4.6.9 音像视听室的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幕前放映的控制室,其进深和净高均不应小于3m;2 控制室的观察窗应视野开阔,兼作放映孔时,其窗口下沿距控制室

    34、地面应为0.85m,距视昕室后部地面应大于2m;3 幕后放映的反射式控制室,进深不应小于2.70m,地面宜采用活动地板。4.6.10 装棱、修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应光线充足、宽敞,并应配备机械通风装置;12 2 应设置给水、排水设施和加热用的电源;3 每工作岗位人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时,且房间的最小面积不应小于30m2。4.6.11 化学消毒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消毒室面积不宜小于10时,建筑构造应密封;2 地面、墙面应易于清扫、冲洗,并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3 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6.12 当采用物理方法杀虫灭菌时,其消毒装置可靠近中心(总)出纳台设置。

    35、4.6.13 当图书馆设有卫星接收及微波通信系统时,应在其附近设置相应的机房。13 5 文献资料防护5.1一般规定5.1.1 防护内容应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水、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毒和安全防范等。5.1.2各类书库的防护要求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重要性及书库类型确定。5.2 温湿度要求5.2.1 书库的温湿度控制应根据其不同的要求进行设计,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2节的有关规定。5.3 防水和防潮5.3.1 书库的室外场地应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倒灌;室内应防止地面、墙身返潮,不得出现结露现象;屋面雨水宜采用有组织外排法

    36、,不得在屋面上直接放置水箱等蓄水设施。5.3.2 书库底层地面基层应采用架空地面或其他防潮措施。5.3.3 当书库设于地下室时,不应跨越变形缝,且防水等级应为一级。5.4 防尘和防污染5.4.1 图书馆的环境绿化宜选择具有净化空气能力的树种。5.4.2 书库的楼、地面应坚实耐磨,墙面和顶棚应表面平整、不易积灰。5.4.3 书库的外门窗应有防尘的密闭措施。特藏书库应设固定窗,必要时可设少量开启窗扇。14 5.4.4锅炉房、除尘室、洗印暗室等用房应设置在对图书馆污染影响较少的部位,并应设置通风设施。5.5 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5.5.1 天然采光的书库及阅览室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5.5

    37、.2 书库及阅览室均应采取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资料危害的措施。5.5.3 珍善本书库及其阅览室的人工照明应采取防止紫外线的措施。5.6 防磁和防静电5.6.1 计算机房和数字资源储存区域应远离产生强磁干扰的设备,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5.6.2 计算机房和数字资源储存区域的楼、地面应采用防静电的饰面材料。5.7 防虫和防鼠5.7.1 图书馆的绿化应选择不滋生、引诱害虫的植物。5.7.2 书库外窗的开启扇应采取防蚊蝇的措施。5.7.3食堂、快餐室、食品小卖部等应远离书库布置。5.7.4 鼠患地区宜采用金属门,门下沿与楼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应大于5mm。墙

    38、身通风口应用金属网封罩。5.7.5 白蚁危害地区,应对木质构件及木制品等采取白蚁防治措施。5.8安全防范5.8.1 图书馆的主要出人口、特藏书库、开架阅览室、系统网络机房等场所应设安全防范装置。15 5.8.2 图书馆宜在各通道出人口设置出人口控制系统,并应按开放的时间、区域使用功能等需求设置安全防范系统。5.8.3位于底层及有入侵可能部位的外门窗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5.8.4 陈列和贮藏珍贵文献资料的房间应能单独锁闭,并应设置人侵报警系统。5.8.5 图书馆的安全防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规定。16 6防火设计6.1耐火等级6.1.1 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执

    39、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6.1.2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高层图书馆、书库,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6.1.3 除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高层图书馆、书库外的图书馆、书库,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特藏书库的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6.2 防火分区及建筑构造6.2.1 基本书库、特藏书库、密集书库与其毗邻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6.2.2对于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基本书库、特藏书库、密集书库、开架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单层建筑不应大于1500m2;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不应大于1200m2;高度

    40、超过24m的建筑不应大于10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应大于300m2。6.2.3 当防火分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规定增加1.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6.2.4 阅览室及藏阅合一的开架阅览室均应按阅览室功能划分其防火分区。6.2.5对于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书架层的面积合并计算。6.2.6 除电梯外,书库内部提升设备的井道井壁应为耐火极限17 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传递洞口应安装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闸门。6.2.7 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

    41、规定。6.3消防设施6.3.1 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书库以及特藏书库,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3.2 图书馆的室内消火栓箱宜增设消防软管卷盘。6.3.3 建筑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6.3.4 特藏书库、系统网络机房和贵重设备等用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其中不适合用水扑救的场所宜选用气体灭火系统。6.4安全疏散6.4.1 图书馆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布置。6.4.2 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 占地面积不超过300旷的多层书库;2 建筑面积

    42、不超过100m2的地下、半地下书库。6.4.3 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的特藏书库,可设一个疏散门,并应为甲级防火门。6.4.4 当公共阅览室只设一个疏散门时,其净宽度不应小于i.20m。6.4.5 书库的疏散楼梯宜设置在书库门附近。6.4.6 图书馆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人的疏散门,可设置门禁系统,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有易于从内部开启的装置,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18 7室内环境7.1一般规定7.1.1 图书馆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7.1.2 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7.2 室

    43、内光环境7.2.1 图书馆各类用房或场所的天然采光标准值不应小于表7.2.1中的规定。表7.2.1 图书馆各类用房或场所的天然采光标准值侧面采光顶部采光采光采光系天然光窗地面采光系天然光窗地面用房或场所等级数标准照度标数标照度标积比积tt值准值CA/Adl 准值准值CA,/Ad)(%)Clx)(%)Clx)阅览室、开架书库、行政办公、会皿1/5 2 300 1/10 3 450 议室、业务用房、咨询服务、研究室检索空间、陈列厅、特种阅览室、N 2 300 1/6 1 150 1/13 报告厅基本书库、走廊、v 1/10 0.5 75 1/23 150 楼梯间、卫生间19 7.2.2 图书馆各类

    44、用房或场所的人工照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3.5条有关规定。7.3 室内声环境7.3.1 图书馆各类用房或场所的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7.3.1的规定。表7.3.1 图书馆各类用房或场所的噪声级分区及允许噪声级噪声级用房或场所允许噪声级分区(A声级,dB)静区研究室、缩微阅览室、珍善本阅览室、舆阁阅览室、40 普通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较静区少年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办公室45 闹区陈列室、读者休息区、目录室、咨询服务、门厅、卫50 生间、走廊及其他公共活动区7.3.2 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场所毗邻,否则应采取隔声、减振措施。20 8建筑设备8.1

    45、给水排水8.1.1 图书馆应设室内外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8.1.2珍善本书库不应有水管进入。除消防给水管道外,其他书库及开架阅览室内不应有给排水管道穿过,排水立管不宜安装在与书库相邻的内墙上。8.1.3 屋面雨水管道宜采用外排水;当采用内排水时,雨水管道应采取防渗漏措施。8.1.4缩微照相用房的排水管道应耐酸、碱腐蚀,室外应设污水处理设施。8.1.5 水泵等供水设备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8.2 采暖、通凤与空气调节8.2.1 图书馆设置集中采暖或空气调节系统时,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宜分别符合表8.2.1-1及表8.2.1-2的规定。表8.2.1-1 图书馆集中采暖系

    46、统室内温度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室内温度()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少年儿童阅览室会议室普通阅览室报告厅(多功能厅18 舆图阅览室装被、修整室缩微阅览室复印室电子阅览室门厅开架阅览室、开架书库20 走廊16 视听室楼梯间研究室卫生间内部业务办公室基本书库目录、出纳厅(室)特藏书库14 读者休息室陈列室21 表8.2.1-2 图书馆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房间名称感光层冬夏冬夏冬夏珍善本书库1424 4560 银明主二212030 长期(100年胶型152040 以上)保存干银102050 特事 肢 盖片中期(10年微泡重氮运二252050 藏以上)保存书22030

    47、 库及长期(100年照片彩色3 2040 以上)保存一102050 中期(10年彩色252050 以上)保存唱片、光盘库1520 2545 少年儿童阅览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普通阅览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缩微阅览室1820 2427 3060 4065 0.2 0.3 电子阅览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开架阅览室、开架书库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基本书库二三14王三283060 4065 0.2 0.3 视昕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

    48、.3 报告厅1820 2427 3060 4065 0.2 0.3 会议室1618 2527 3060 4065 0.2 0.3 目录、出纳厅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研究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内部业务办公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装被、修整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美工室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公共活动空间1820 2527 3060 4065 0.2 0.3 22 8.2.2 图书馆主要用房和空间的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8.2.2

    49、的规定。表8.2.2 图书馆主要用房和空间的设计新凤量房间名称新风量房间名称新风量m3/(hp)m3/(h p)开架书库目录、出纳厅(室)10 10 陈列室门厅珍善本、舆图阅览室报告厅(多功能厅)普通阅览室会议室缩微阅览室内部业务办公室30 30 电子阅览室读者休息室开架阅览室装楼、修整窒视昕室研究室注z报告厅和会议室一般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少于拙,所需新风量按室内平均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不应少于最多人数的1/2。8.2.3 基本书库的温度不宜低于5且不宜高于30;相对湿度不宜小于30%且不宜大于65%。8.2.4特藏书库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应相对稳定,24h内温度变化不应大于2,相对湿度变

    50、化不应大于5%。与特藏书库毗邻的特藏阅览室,温度差不宜超过士2,相对湿度差不宜超过10%。8.2.5 图书馆内的系统网络机房温度、湿度参数及其他设计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8.2.6采暖、空调系统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及使用功能进行分区和设置。8.2.7 书库设置集中采暖时,热媒宜采用不超过95的热水,管道及散热器应采取可靠措施,严禁渗漏。8.2.8 特藏书库、系统网络主机房的空调设备宜单独设置机房,23 当不具备条件时,空调设备应具有漏水检测报警等功能。8.2.9特藏书库空气调节设备不宜少于2台,当其中一台停止工作时,其余空调设备的负荷宜满足总负荷的8


    注意事项

    本文(JGJ 38-2015 (备案号 J 2081-201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pdf)为本站上传会员【ora****at】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