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07∕T 439-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

    • 资源ID:185652       资源大小:395.2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4107∕T 439-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

    1、TCS 65.020.20 B 05 DB4107 新乡市山巳ET且,万标准DB 4107/ T 439一-2020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2020 - 08 -12发布2020 - 08 -17实施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IJ1=1 本标准根据新乡市无公害食品杏鲍菇种植、管理、收获的生产实际而制定。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CDB4107/T 439-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封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荣线、李峰、马南超、李习军、段长勇、屈涛、王宝帅C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DB4107/T 439-2020 杏鲍

    2、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及栽培基质选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杏鲍菇塑料大棚种植及控温出菇房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5483 天然石膏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NY!T 119-1989 饲料用小麦款JC!T 479 建筑生石灰NY!T 496-2

    3、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28-2010 食用茵茵种生产技术规范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菇房泛指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各类建筑物。3. 2 塑料大棚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或复合材料制成,在冬季可适当采取采光增温措施:顶高一般2.0 m2. 5 m,跨度6m9 m,长度30m60 m 3. 3 日光温室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的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

    4、进行生产的单栋温室:跨度7m9日1,脊高2.8 m3. 3 m,长度30m60 mo 3.4 DB4107/T 439-2020 培养料为食用菌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物质O如木屑、棉籽壳、麦款、米糠等。3. 5 菇房管理以所栽培食用菌所需环境条件为调控目标,对菇房进行环境调节和控制的技术措施。4 栽培环境及栽培基质选择4.1 栽培环境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近水源、交通便利、周围500m内无污染源。禁止与畜禽养殖场、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靠近。4. 1. 1 塑料大棚根据地势而建,南北走向、东西走向均可,具备门、对流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保温、保湿。4.1.2 日光温室依据地势坐北朝南稍偏东,具

    5、备门、对流通风口等通风装置,能遮光、增温、保温、保湿。4.1.3 温控菇房依据地势而建,在完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可进行周年栽培,一般单个出菇房面积在60m2100 m20 4. 2 栽培原料栽培原料、肥料使用和用水质量等,应符合GB5749-2006、GB/T5483、NY!T496-2010、NY!T119 1989和JC/T479的规定。4.2.1 玉米芯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玉米志,使用前粉碎成O.2 cmO. 5 cm大小的颗粒。4. 2. 2 棉籽壳选用新鲜、干燥的棉籽壳,要求颗粒松散p色泽正常,无霉烂、无虫害、无结块、无异昧、无混杂物。4.2.3 锯末主要采用加工阔叶树(以杨树、槐树、

    6、柳树、榆树等为主)产生的锯末。要求新鲜、干燥、无异昧、没有混入有毒有害物质。4.2.4麦款、石灰、石膏选用色泽正常,无霉烂、无虫害、无结块、无异昧、无混杂物的麦款、石灰和石膏。4.2.5 杀菌剂及营养剂按各生产企业白订的企业标准。2 DB4107/T 439-2020 5 栽培技术5. 1 生产工艺流程备料配料拌料装袋套环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搔菌疏蕾出菇管理采收包装降温运输、销售。5. 2 栽培季节5.2.1 春季种植大棚模式种植,一般选择11月初11月中旬准备母种,11月中旬12月底制备原种,12月中旬翌年1月中旬制备栽培种,1月中旬2月底种植,34月上旬出菇。春季种植,发菌阶段,自然气温较

    7、低,可适当增温以促进菌丝生长。5. 2. 2 秋冬季种植大棚模式种植,7月下旬准备母种,8月上旬10月上旬制备原种,8月底、9月上旬11月底制备栽培种,10月初11月中、下旬均可连续种植,11月中旬即可出菇。秋冬季种植,发菌时期,外界气温较高,要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发菌温度,控制菌袋中心温度不超过28C;出菇后期需要进行增温管理。5. 2. 3 控温菇房种植在可控条件的控温菇房内全年均可生产C5. 3 品种选择选择菌丝洁白、生长旺盛,适温广、生物学效率高、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市场上棒状菇型的杏鲍菇比较容易销售,生产者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菇型的品种,如新科11、新科12等。5.4 菌种制备根据

    8、当地不同生产手节,按照国家行业标准NY/T528-2010规定的要求生产。5.4.1 一级种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玻璃试管的容器,温度121C、压力0.11MPa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摆放斜面:琼脂培养基斜面冷却3d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在22C25 C温度条件下培养8d10 d,菌丝长满试管3d后使用。5.4.2 二级种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99%+石膏1%,标准菌种瓶做容器,温度126C、压力O.147 MPa下灭菌1h1.5h,当瓶内温度降至30C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到原种瓶内。接种后在22C 25 C下培养25d左右,菌丝j芮瓶3d5 d后使用。5.4.3 三级

    9、种采用棉籽壳78%83 %+款皮15%20 %+石膏粉1%+石灰1%的配方作为辅料混合枝条生产枝条菌种。菌种袋一般采用规格为17cm18 cmX35 cm,厚度O.005 cmO. 006 cm的聚丙烯豆豆聚乙烯塑料袋,塑料袋应符合GB4806.7-2016的规定。将装好的菌种袋进行高压(温度126C、压力0.147MPa下灭菌2h3 h)或常压灭菌000C保持10h12 h) ,持灭过菌的菌种袋温度降至30C以下时,在无菌室3 DB4107/T 439-2020 或接种箱内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将原种接入菌种袋内,在24C25 C黑暗条件下培养35d40 d 左右,菌丝长满菌袋7d后即可使用

    10、。5.5 拌料、装袋5.5.1 配方配方1:玉米芯41%,棉籽壳15%,锯末20%,款皮15%,玉米粉4%,豆柏3%,石灰1%,石膏1%。配方2:玉米芯51%,锯末20%,戴皮20%,玉米粉4%,豆柏3%,石灰1%,石膏1%。5.5.2 拌料拌料时,应先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玉米芯原料要提前预湿处理,锯末要提前过筛),按照、干料水比1:1. 21: 1. 3的比例将水加入,充分搅拌,使料水混匀且使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即于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印,井有一两滴水流出O5.5.3 装袋杏鲍菇栽培菌袋一般选用规格为(17cm18 cm) x35 cm,厚度为O.005 cmO.

    11、 0055 cm的聚丙烯高压或聚乙烯常压塑料袋。装袋时,培养料要装紧实,料高为18cm左右,一般不超过19cm,袋湿重1.2kg1. 25 kgo 装袋时应选用能够预留接种孔的装袋机或人工打孔。5.6页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灶内料温达100C保持14h16 h;采用高压灭菌,压力达到O.147 MPa (锅内温度达126C)保持2h2. 5 h。无论常压或高压灭菌,都必须做到彻底排净灭菌锅内冷空气,方能保证灭菌效果。5. 7 摆手中5.7.1 冷却当栽培袋内温度降至30oC叫下时,方可进行接种。5. 7. 2 接手中接种要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豆豆直接种箱以及接种工具在接菌前,参照产品说明

    12、书规定的用量,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杀菌。在接种箱内接种,将冷却后的菌袋与经过表面消毒的菌种一起装入接种箱,按照规定用量熏蒸消毒O.5 h后开始接种。接种人民应身着整沽,穿上干净的专用接种服进行操作,接种人员的双手及接种工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灼;民接种工具进行灭菌,迅速将菌种接入栽培菌袋内,整个接种过程要动作熟练。接完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或菇棚内培养。接种室内接种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防杂菌侵染。5.8 菌丝培养5.8.1 培养场所要求干燥、洁净、通风良好,避光培养。进菌袋前,应提前对培养场所清扫和场地消毒。5. 8. 2 培养条件4 DB4107/T 439-2

    13、020 严格控制菌袋温度23oC25 oC,一旦超过25oC,要及时通过通风、降层或启动制冷机等措施进行降温。气温在20oC以下时,可通过人工增温或增加菌袋摆放层数等措施,适当增加菌袋温度。整个发菌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发菌场所空气新鲜。5.8.3 检查成活率和污染率在接种后4d7 d,及时检查菌袋污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要及时清理出发菌室。以后每周检查一次。5.9 出菇管理5.9.1 菌袋后熟栽培菌袋菌丝发满后,可适当延长发菌时间10d,促进后熟。5.9.2 进棚经过后熟的菌袋进棚出菇前,应先将出菇房提前进行消毒。杏鲍菇栽培可墙式出菇或层架式立体出菇,墙式出菇每垛可放3层6层:层架式立体出

    14、菇空间利用率高,操作较为简便。5.9.3 搔菌、催雷当出菇房温度在15oC2 OOC时即可开袋、搔菌(需要注意的是:杏鲍菇搔菌面积不宜过大,气温高于20oC,杏鲍菇原基不宜分化,气温低于15oC,原基分化慢)。按照下面要求条件进行管理,一般经过7d10 d左右,即可看到原基出现。5.9.3.1 温度搔菌后,控制出菇房温度在17oC左右。5.9.3.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5.9.3.3 光照适当增强光照,光照强度以3 0 0 x500 Lx最为有利。5.9.3.4 二氧化碳要求出菇场所coA空制在O.1%0. 2%,注意进行通风换气。5.9.4疏营杏鲍菇幼营长出袋口后,要及时进

    15、行疏音,一般每袋保留12个催壮的茹苦。保留下来的菇营应大小均匀,以便统一管理、采收。5.9.5 菇蕾伸长期管理疏苦后要加强温度、湿度、光线和通风管理。控制菇房温度在14oC15 o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可以采用空间喷雾增湿,也可往出菇房地面撤水,不得向子实体晒水、喷雾:菇蕾伸长期,应进行避光管理C02浓度一般控制在O.2%0. 25%,每天应根据子实体的生长情况选择通风次数及时间长短,菇盖较小时多通风,菇盖较大时减少通风。5 DB4107/T 439-2020 5.10 采收5. 10. 1 采收标准子实体原基发生后,一般8d10 d即可采收,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求,一般要求

    16、菌盖圆整,甩子弹射之前采收。采收时,一于按住菌袋,一于于握菌柄,轻轻掰下O5.10.2 分类包装于实体采收后,要及时削去菇根所带培养料,井根据菇形及大小进行分装,整齐码入专用塑料袋或箱内,冷链运输,尽快上市。5. 11 转茬管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内可连续采收2茬,采收一茬菇后,将出菇口、来斗面整理干净,并清洁菇棚,降低湿度,提高棚温,遮光,使菌丝恢复生长,持原基再现后,可重复出菇管理。工厂化温控菇房一般采收一茬菇。6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害6. 1. 1 竞争感染性病害主要病菌有木霉、青霉、曲霉、毛毒、根霉、链子包毒、酵母菌等真菌及假单于包杆菌、托拉斯1单子包杆菌、荧光假单J包杆菌细菌。6.1.

    17、2 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花菜型畸形菇、脑状畸形菇、矮脚畸形菇、细柄大盖菇、幼菇萎缩干枯、瘤状菇等。6. 1.2. 1 花菜型畸形菇杏鲍菇子实体不断生长,?:d柄丛生分叉,不形成菌盖,在菌柄端膨大处形成小茹苦,类似菜花状。防治办法是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菇房相对湿度在95%以下。6.1.2.2 脑状畸形菇在杏鲍菇原基形成后,有的长出粗柄或不长柄呈脑状,不分化成菌盖,其病因是二氧化碳浓度高和光线太弱。防治方法是改善通风条件,增加光照。6.1.2.3 矮脚畸形菇菌柄短粗,菌盖小,有裂纹,色浅。病因是温度低,湿度小。防治办t是提高温度在16C18 C, 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6.1.2.4 细柄大盖

    18、菇调控好菇房光照、强度,在原基形成时,光照可强些,达300Lx,当原基己分化出菌柄、菌盖后,适当降低光照强度至50Lxo 6.1.2.5 幼菇萎缩干枯6 DB4107/T 439-2020 多是由于生理缺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所致,防治方法是调节好培养料的含水量,出菇期保持菇房相对湿度在85%90%o6.1.2.6 瘤盖菇菌盖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突起,严重影响杏鲍菇品质。主要原因是温度过低造成。防治办法是控制出菇温度在14oc以上。6. 2 主要虫害包括菇蚊、菇蝇、瘦蚊、菌姐等。6. 3 防治方法6.3.1 农业防治6. 3. 1. 1 选择抗病品种针对当地生产主要病害,选用高抗多抗品种。6.

    19、3.1.2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出菇期间注意控制好出菇场地温度、空气湿度,保证出菇场地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高温和高湿形成病害:及时清理菇根和死菇、烂菇、病菇,保持出菇场地干净卫生,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6. 3. 2 物理防治6. 3. 2. 1 安装防虫网将防虫网直接安装在栽培大棚、菇房所有通风口处,四周用士、砖或木条压严压实。使用防虫网时一是要选择的40曰60目的防虫网,二是平时进出要随手关门,以防害虫飞入棚内产卵,三是要经常检查防虫网有无撕裂口,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确保出菇房内无害虫侵入。6.3.2.2 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离压宗灯、双波灯诱杀害虫,在成虫羽化期,在大棚

    20、内上空每间隔10m15 m挂一盏杀虫灯:天黑以后开灯,天亮以后关灯,进行诱杀成虫,从而达到减少虫源,降低虫害之目的。6.3.2.3 悬挂黄板利用多数害虫对黄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黄性特点 ,采用特殊的黄色配以特殊黠胶,制成高效黄色茹虫板,该种黄板诱虫效果非常好。一般按照每100m2悬挂5块8块15crrX 25cm的黄板即可:悬挂时,一是要勤观察菇房,一旦发现害虫即开始在菇床上方20 cm处悬挂黄板?二是虫多时可以适当多挂黄板。6. 3. 3 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按照NY/T1276-2007的规定执行,严禁向菇体喷撒农药。6. 3. 3. 1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木霉、青毒、由毒、毛毒、根霉等真

    21、菌性病害发生后,可喷洒800倍45%50%二氯异氧尿酸铀:袋内在局部有木霉、青霉、由毒、毛霉、根霉等污染的地方注射300倍500倍10%稳定性二氧化氯。7 DB4107/T 439-2020 出菇期生理性病害:原基发生后,避免洒水时水滴溅落在子实体上,以免造成菇体萎缩变黄,发生时,应适当通风,降低菇房湿度。菌蚊、瘦蚊、菇蝇:菌丝生长期间,菌袋内发生虫害,可以将有虫的菌袋集中,出菇前发生,场地喷洒800倍1000倍的菊醋类杀虫剂(5%高效氯氧菊醋乳油)或1.8%阿维菌素);出菇后发生虫害,应在采菇后,场地喷洒2000倍2500倍的20%杀灭菊醋,也可喷洒800倍1000倍的1.8%阿维菌素。8

    22、DB4107/T 439-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杏鲍菇生产技术明白纸A. 1 栽培环境和栽培基质栽培场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近水源、背风向阳、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禁止与畜禽养殖场、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靠近,避免对杏鲍菇生产造成污染。A. 2 生产工艺流程备料配料拌料装袋套环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搔菌iFfrt蕾出菇管理采收包装降温运输、销售。A. 3 生产技术管理A. 3.1 菌种主栽品种:主要有新科11号、新科12号等。A. 3. 2 栽培袋制作A. 3.2.1 配方配方1:玉米芯41%,棉籽壳15%,锯末20%,款皮15%,玉米粉4%,豆柏3%,石灰1%,石膏1%。配方2:玉米

    23、芯51%,锯末20%,款皮20%,玉米粉4%,豆柏3%,石灰1%,石膏1%。A. 3.2.2 拌料拌料时,应先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按照料水比1:1. 21: 1. 3的比例将水加入,充分搅拌,使料水混匀且使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fO%65%之间。A. 3.2.3 装袋杏鲍菇栽培袋一般选用规格为17cm18 cmx35 c,厚度为0.005cmO. 0055 cm的聚丙烯高压或聚乙烯常压塑料袋。装袋料高一般为18cm左右,一般不超过19咽,袋湿重1.2kgl. 25 kgo A.3.2.4 灭菌、接种用常压灭菌,灭菌灶内料温达100C保持14h16 h;采用高压灭菌,压力达到O.147 M

    24、Pa (锅内温度达126C)保持2h2. 5 ho 当栽培菌袋内温度降至30C以下时,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完成接种。A.4 发菌管理A.4.1 培养场所9 DB4107/T 439-2020 要求干燥、洁净、通风良好,避光培养。进菌袋前,应提前对培养场所清扫和食用茵场地消毒剂(主要成分为复合酣)消毒。A.4.2 培养条件严格控制菌袋发菌温度23oC25 oC,一旦超过25oC,要及时通过通风或降层等措施进行降温。整个发菌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发茵场所空气新鲜。A.4.3 检查成活率和污染率在接种后4d7 d进行,及时检查菌袋污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要及时清理出发菌室。以后每7d检查一次。A

    25、.5 出菇管理A. 5.1 进棚、开袋经过后熟的菌袋进棚出菇前,也应先将出菇房提前消毒。杏鲍菇栽培可墙式栽培或层架式立体栽培,墙式栽培每垛可放3层6层:层架式立体栽培空间利用率高,操作较为简便。A.5.2 搔菌、催雷当出菇房温度在15oC20 oC时即可开袋、搔菌(需要注意的是:杏鲍菇搔菌面积不宜过大,气温高于20oC,杏鲍菇原基不宜分化,气温低于15oC,原基分化慢)。按照下面要求条件进行管理,一般经过7d10 d左右,即可看到原基出现。A.5.3 疏蕾杏鲍菇幼营长出袋口后,要及时进行疏营,一般每袋保留1个2个健壮的菇苦。保留下来的菇营应大小均匀,以便统一管理、采收。A.5.4 菇蕾伸长期管

    26、理疏营后要加强温度、湿度、光线和通风管理。控制菇房温度在14oC150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可以采用空间喷雾增湿,也可往出菇房地面撒水,不得向子实体晒水、喷雾:菇吉伸长期,应进行避光管理CO,浓度一般控制在o.2 %O. 25 %,每天应根据于实体的生长情况选择通风次数及时间长短,菇盖较小时多通风,菇盖较大时减少通风。A. 6采收、包装A. 6. 1 采收标准于实体原基发生后,一般8d10 d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标准应根据市场需求,一般要求菌盖因整,甩子弹射之前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菌袋,一子手握菌柄,轻轻掰下。A. 6. 2 分类包装于实体采收后,要及时削去菇脚所带培养料,并

    27、根据菇形及大小进行分装,整齐码入专用塑料袋或箱内,冷链运输,尽快上市。10 DB4107/T 439-2020 A. 7 转茬管理采收一茬菇后,将出菇口、料面整理干净,并清洁菇棚,降低温度,提高棚温,遮光,使菌丝恢复生长。持原基再现后,可重复出菇管理。A. 8 病虫害防治A. 8. 1 菌丝生长期病害木霉、青霉等真菌性病发生后,场地喷洒1000倍50%多菌灵,也可喷洒800倍45%50 %二氧异氧尿酸制;袋内在有污染的地方注射300倍500倍10%稳、定性二氧化氯。A. 8. 2 虫害预防菌丝生长期间,菌袋内发生菌蚊、瘦蚊、菌蝇,可以将有虫的菌袋集中,出菇前发生,场地喷洒800音1000倍的菊醋类杀虫剂(5%高效氯氧菊醋)或1.8%阿维菌素:出菇后发生虫害,应在采过菇后,场地喷洒2000倍2500倍的20%杀灭菊酶,也可喷洒800倍1000倍的1.8 %阿维菌素。11


    注意事项

    本文(DB4107∕T 439-2020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新乡市).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