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T 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江西省).pdf

    • 资源ID:179425       资源大小:995.01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6∕T 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江西省).pdf

    1、1CS13.020.20DB36西省地方标准DB36/T1402一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T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a c c o u n t i n gg r o s se c o s y s t e mp r o d u c t一30发布2022一01一01实施夕OnV江西省市 场监督 管理局发布DB36/T1402一2021目次前言. H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核算步骤. 45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 56生态产品功能量定价方法. 97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 98核算质量控制.

    2、139核算成果汇总. 14附录A(资料性)生态产品类别和物质产品清单. 巧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补充. 16附录C(规范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数据要求. 22附录D(资料性)XX县市地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编制大纲. 25DB36/T1402一2021士一口一Rl J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抚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 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 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3、究所、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 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资溪县人民政府、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阳志云、侯鹰、徐卫华、帅歌柳、江志坚、李建光、黄月荣、张巍、杨建洪、张明春、徐步朝、郑博福、谢花林、陈亚茹、曾建华、毛炜翔、周吉、王锐、刘熙、史晓燕、胡晓东、杜萍。DB36/T1402一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步骤、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和定价方法、价值量核算方法、核算质量控制、核算成果汇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

    4、于全省各市、县级行政区以及区域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3858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HJ1142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生态功能评价(试行)HJ1145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LY/T172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2407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L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3

    5、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生态产品e c o l091c a1po o dc括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一定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3.2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 r o s se c o s y s t e mp r o d u c t,GEP生态系统为人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白J总和,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3.3生态产品功量e c o s v s t e mp r o d u c ta m o u n tDB36/T1402一2021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的各类产品

    6、的物质量。3.4生态产品价值量e c o s y s t e mp r o d u c tVa l u e在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通过一定数学运算得到以货币化形式呈现的各类产品的价值。3.5物质产品m a t e r1a1g 00d s在不损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物质资源。3.6直接利用物质产品d i r e c tu s em a t e r i a lg 00d s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野生产品,或在不损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在生态系统中人工种养殖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

    7、、水产品等食物,以及药材、木材、纤维、淡水、遗传物质等原材料。3.7转化利用物质产品i n d i r e c tu s em a t e r i a lg o o d s人类以与自然相和谐的转化利用方式从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中转化而来的生态产品,如水电、秸秆发电等。3.8调节服务r e g u1a t;:,:e r VICe s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提供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体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3.9水源涵养w a t e rc o n s e r Va t1On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的结构与水相互作用,

    8、对降水进行截留、渗返,蓄积,并通过蒸散实现对水流、水循环的调控,主要表现在缓和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减缓河汤流量的季节波动、滞洪补枯等方面。注:参考HJ1142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功能评价(试行)。3.10土壤保持5011r e t e n t1o n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枯落物层、根系等各个层次消减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增加土壤抗蚀性从而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壤的功能。3.11DB36/T1402一2021洪水调蓄f l o o dr e g u l a t i o na n dSt o r a g e生态系统依托其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通过吸纳大量的降水和过境水,蓄积洪峰水量,

    9、削减并滞后洪峰,以缓解汛期洪峰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的功能。3.12水体净化w a t e rp u r1f1c a t1o n生态系统吸纳和转化水体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功能。3.13固碳c arb o ns e q u e s t r a t i o n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将碳固定在植物或土壤中的功能。3.14释氧o x y g e nr e1e a s e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氧气含量稳定的功能。3.15空气净化a i rp u r i f i c a t i o n生态系统吸收、过滤、分解降低大气污染物,从而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

    10、境的功能。3.16气候调节。1i m a t er e g u l a t i o n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水面蒸发过程吸收太阳能,从而调节气温、改善人居环境舒适程度的功能。3.17文化服务c u1t u r a ls e r Vi c e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各类文化,大,类获取知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带来的非物质惠3.18景观游憩o u t d o o rr e c r e a ti o na n dl a n d s c a p ea e s t h e t i c。森林、湖泊、河流、海洋等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各类文化,为人类提价的开展户外活动和旅游以及美学体验的功能。3.1

    11、9自然教育n a t u r a1e d u c a t1o n以生态环境为背景,通过科学完整的方案,实现人们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综合、转化的教育过程。3DB36/T1402一20213.20红色文化r e v o l以t1o n a r yh1s t o r1c aIc日It日r e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沿传下来的文化、精神、思想、价值观念、制度、行为方式。3.21红色景区r e ds c e n1cs p o t依托于自然环境建设、与生态系统共生的,以体现红色文化为主题,接待游客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场所。示例:如中 国共产党革命旧址、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

    12、馆,重要领导人或烈士故居等。3.22绿色文化g r e e n c以It以r e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文化。示例:如森林文化、林业文化、生态文化、草原文化、花卉文化等植物相关,绿色科技、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包装、绿色住宅、绿色文学、绿色教育等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或经验的提炼升华。3.23古色文化a n c1e n t c以1t u r e区域内人类活动由古至今产生的,无形的精神成果或有形的物质成果的积累。示例:如江西的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中医药文化、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

    13、文化等。3.24古色景区a n c1e n t。:,1。s p o t依托于自然环境而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可接待游客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示例:如古城(县、镇)、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古桥、古街,历史遗址遗迹,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景区等。3.25康养h e a1t hm a1n t e n a n c e依托于自然生态资源及其他基础设施,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r岛悦身心、养生休闲为目的而开展的度假、疗养、养老等活动。4核算步骤4.1确定核算地域范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地域范围按下列方式确定:行政地域单元;功能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单元(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片沼泽或不同尺度

    14、的流域);DB36/T1402一2021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组合而成的特定地域单元。4.2明确生态系统分布根据土地确权、生态调查等结果,结合遥感、GPS等技术手段,以图斑为最小单元,明确地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分布,绘制生态系统分布图。4.3编制生态产品清单调查收集地域范围内生态产品的种类,明确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的具体指标科目,编制生态产品清单。物质产品的种类应结合核算地域实际情况,细化直接利用物质产品和转化利用物质产品清单,详见附录A。4.4核算生态产品功能量采用适宜的方法,筛选使用可获得的数据,核算地域范围内各类生态产品一定时期内的功能量。宜优先选取更能反映生态产品潜在功能量

    15、的方法。4.5确定生态产品价格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价值核算方法,采用当年价确定每一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涉及多年比较时可以采用基准年不变价。4.6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基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产品、文化服务产品各类生态产品的功能量和价格,核算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4.7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按式(1)。E尸EM尸V+ERSV+ECSV (1 )式中:E尸一一生态系统牛产总值,单位:亿元a;EM尸V一一物质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亿元a;ERSV一一调节服务产品价值J总量单位:亿元a;ECSV一一文化服务产品价值总量,乡:.,:亿元a。5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5.1物质产品5.1.1

    16、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用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按照流补部门分类体系,对同类型产品按式(2)进行求和。Yf艺几1Yf (2)式中:冷一一物质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冷厂一i类物质产品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5DB36/T1402一2021n一 一核算地域同一类型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注:森林林木资源的资产评估应参考LY/T2407的要求。5.1.2转化利用物质产品用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按式(3)进行求和。y e。艺几1Ye e, (3)式中:Y。 。一一可再生能源总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 w h/a

    17、;Y。 。i一一i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 w h/a;n一一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5.2调节服务5 .2.1水源涵养用水源涵养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核算按式(4)。Q二艺几:A,x(尸,一R,一ET,+Ci)x 10一” (4 )Q二一一水源涵养总量,单位:m 3/ a;A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m Z;P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m m/a;R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地表径流量(见表B.1),单位:mm/ a;ET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蒸散发量,单位:mm/ a;C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侧向渗漏量,单位:mm/ a,默认忽略不计

    18、;n一一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注:水源涵养量是指降水输入与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自身水分消耗量的差值。5 .2.2土壤保持用土壤保持量作为权户华标,核算按式(5)。伙:又立:尺XKXLXs X( 1一C )XA (5 )式中:Qs r一一土壤保持总量,单位:t/a;R一一降雨侵蚀力因子(见表B.1),单位:MJ11112/(h耐ha);K一一土壤可蚀性因子(见表B.1),单位:th m艺l厂出m ZMJm m);L一一坡长因子(见表B.1 );S一一坡度因子(见表B.1 );C一一植被覆盖因子(见表B.2 );A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h m Z;n一一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19、注1:土壤保持总量是指没有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可能发生的土壤侵蚀量与当前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的土壤侵蚀量的差值;注2:降雨侵蚀力因子是指降雨引发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注3:土壤可蚀性因子是指土壤颗粒被水力分离和搬运的难易程度;DB36/T1402一2021注4:植被覆盖因子反映了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通常以特定植被覆盖状态的土壤侵蚀量与无植被覆盖状态土壤侵蚀量的比值表示,具体数值见附录B中的表B.2。5.2.3洪水调蓄用洪水调蓄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6)。价扭价。Cl。C二Cr。 (6)式中:c f饥一一洪水调蓄总量,单位:m 3/ a;c f厂一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见表B.1),单

    20、位:m s/a;Cl c一一湖泊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 3/ a;C饥c一一沼泽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 3/ a;Cr c一一水库洪水调蓄量(见表B.1),单位:m 3/ a。5.2.4水体净化用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838中对水环境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核算方法有两种情况。如果地表水环境质量劣于111类,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核算按式(7)。Q二艺几IQ,XA (7)式中:Qw,一一水体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Q,一一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等生态系统对第i类水体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年净化量,单位:t

    21、/(k m Z、);A一一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单位:k m Z;n一一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如果地表水环境质量等于或优于111类,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为排放量与随水输送出境的污染物量之差,核算按式 (8)。Q二艺几1 (Qe+Qa i)一(Qd+Qs i) (8 )式中:Qw,一一水体污染枪净化位量,单位:t/a;Qe i一一第i类污染物入境量,单,l g:t/ a;Q。一一第i类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工业生产污染排放的水体污染孔,单位:t/a;Qd i一一第i类污染物出境量,单位:t/ a;Qs i一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第i类污染物的量,单

    22、位:t厂。、:n一一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2.5空气净化用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095中对环境空气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指标,核算方法有两种情况。如果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为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核算按式(9)。Qa,艺几1犁IQ。XAi (9)式中:Q。,一一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Qi一一第i类生态系统对第j类大气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年净化量,单位:t/(k m Za);DB36/T1402一2021Ai一 一第i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k m Z;n一 一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一一孩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

    23、型的数量。一一如果环境空气质量等于或优于国家二级,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为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按式(10)。Qa,艺几1口, (10)式中:Q。,一 一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t/a;Q,一一第n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单位:t/ a;n一一孩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 .2.6固碳用二氧化碳固定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Nete COSy s t e mp r o d u c t i v i t y)估算方法,核算按式(n)。Qc 02=Mc o Z/MoxNE尸 (11)式中:Q:02一一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固定总量,单位:tC02/ a;M:。2/M:一COZ与C的分子量之

    24、比;NE尸一一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见表B.1 ),单位:tC/a。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应参考LY/T2988的规定。5.2.7释氧按照GB/T38582表1中释氧功能量核算方法。5.2.8气候调节用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能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12)。尽。E皿Ew。 (12)式中:Et t一一生态系统蒸腾永友消耗的总能量,单位:k w h/a;凡厂一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见表31),单位:k w h/a;E一一湖泊、水库、河流、沼泽等各类水体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见表B.1 ),单位:k w h/a5.3文化服务5.3.1景观游憩以自然景观、红色景区、古色景区等游憩服务产品为代表,用泞客人

    25、次作为核算指标,包括旅游景区或农家乐的游客人次,核算按式(13)。N。艺几1从?一(13)式中:Nt一一游客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t i一一第i个旅游景区或农家乐的游客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的数量。注:森林景观资产的评估可参考LY/T2407的要求。5.3.2教育DB36/T1402一2021用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人次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14)。N。艺几INe,一(l 4)式中:N。一 一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o i一 一第i个实地参加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

    26、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内自然景观、红色景区、古色景区的数量。5.3.3康养用到康养场所进行康养活动的人次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15)。N。艺几INh i式中:Nh一一参加康养活动的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h i一一第i个康养场所参加康养活动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康养场所的数量。(15)6生态产品功量定价方法表1类别规定了各类型生态产品定价方法。定价方法物质产品核算科目直接利用物质产品转化利用物质产品月二源涵养:几橇保持洪水调蓄水体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a景观游憩教育康养表1生态产品定价方法核算指标农林牧渔产品等产值水电、沼 气等可再生

    27、能源产值(工业化除外)水源涵养价值土壤保持价值洪水调蓄价值冷化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价值净沁二氧仕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价值固定二菊化碳价值释呱草洁气价位植被蒸腾和水面蒸发育献工冬量的价值景观游憩、文化体验价值白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又文化等几题教育价值康养价值市场价值法调节服务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文化服务旅行费用法、市场价值法注:表中a表示该项日均温度大于等于26的区域计算降温服务。7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方法DB36/T1402一20217.1物质产品7.1.1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核算按式(1

    28、6)。V饥艺几,(y f,x尸,一Ci) (16)式中:V饥一 一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价值,单位:万元a;玲厂一第i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产量(见5.1.1),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尸,一一第i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价格,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以公布的最新生态产品价格为准;Ci一一第i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万元a;n一一核算地域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7.1.2转化利用物质产品转化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核算按式(17)v e。艺几1(Ye e ix Pi一i)一犁1Vd, (17)Ve e一一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可再生能源)总价值,单位:万元a;Ye e i一一第i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

    29、见5.1.2),单位:k w h/a;Pi一一第i类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单位:元k w h,以公布的最新生态产品价格为准;Ci一一第i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万元a;Vd一一第j类生态损益,单位:万元a;n一一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7.1.3物质产品价值总量物质产品价值总量核算按式(18)。EMPV=V二Ve e式中:EM尸V一一一物质产品价直总量,单位:万元a;V饥直接利用物质户品己猫值(见7.1.1),单位:万元a;Ve e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可再生能源)总价值(见7.1.2),单位:万元a。(18)7.2调节服务7.2.1水源涵养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按式(19)。V二一Q二

    30、X(Cw e+Cw o) (19)式中:V、水源涵养价值,单位:万元a;Q、区域内总的水源涵养量,单位:m 3/ a;C、水库建设单位库容投资(见附录B的表B.3),单位:万元m 3;C。一一水库单位库容的年运营成本(见附录B的表B.3),单位:万元m 3。7.2.2土壤保持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按式(20)一一(22)Vs:一Vs J际JVs d几X旧s r/p)XcVd,d艺几,。::Xc,X,式中:Vs r土壤保持总价值,单位:万元a;Vs d减少泥沙淤积价值,单位:万元a;心洲减少面源污染价值,单位:万元a;Qs r土壤保持量(见5.2.2),单位:t/a;一单位水库库容工程清淤费用(见表B

    31、.3),单位:万元耐;p土壤容重,单位:t/m 3;入一泥沙淤积系数;c i土壤中氮、磷的纯含量,单位:%;Pi单位污染物处理成本(见表B.3),单位:万元t。DB36/T1402一2021(20)(21)(22)7.2.3洪水调蓄洪水调蓄价值核算按式(23)V厂二C,二X(Cw。Cw。)(23)式中:价饥洪水调蓄总价值,单位:万元a;c f饥洪水调蓄总量(见5 .2 .3),单位:m 3/ a;Cw eCw o水库建设单位库容投资(见表B.3 ),单位:万元m 3;一一水库单位库容的运营成本(见表B.3 ),单位:万元m7.2.4水体净化水体净化价值核算按式(24)。V二艺几1(Qw,XC)

    32、式中:Vw,一一水体净化总价值,单位:万元a;Qw,一一第i类水体污染初的净飞量(见5.2.4),单位:t/ a;Ci一一第i类水体污染物治理成本(见表R.3),单位:万元t;九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24)7.2.5空气净化空气净化价值核算按式(25)。Va p艺几:(Qa,XC)式中:Va,一一空气净化总价值,单位:万元a;Qa Pi一一第i种大气污染物的净化量(见5.2.5),单位:t/ a;Ci一一第i类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成本(见表B.3),单位:万元t;n一一核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25)7.2.6固碳DB36/T1402一2021固碳价值核算按式(26)。肠二口c o

    33、ZXCc o Z (26)式中:科:一 一固碳总价值,单位:万元a;Qc 02一 一二氧化碳固定总量(见5.2.6),单位:t/ a;Cc 02一一单位造林固碳成本或碳交易市场价格(见表B .3),单位:万元t o7.2.7释氧按照GB/T38582表2的方法进行计算。7.2.8气候调节气候调节价值核算按式(27)。V甘Et t X尸。 (27)式中:Vt t一一气候调节总价值,单位:万元a;Et t一一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总能量(见5.2.8),单位:k w h/a;Pe一一电价(见表B.3),单位:万元k w h。7.2.9调节服务价值总量调节服务价值总量核算按式(28)。ERs V=V

    34、二v s:价m+V呷v a p+v c厂v o:叭t (28)式中:ERSV一一调节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万元a;v二一一水源涵养总价值(见7.2.1),单位:万元a;Vs r一一土壤保持总价值(见7.2.2),单位:万元a;v f饥一一洪水调蓄总扩值(见7.2.3),单位:万元a;V二一一水体净化兰价店(见7.2.4),单位:万元a;Va p一一空气净化总价值(贝一了乙5),单位:万元a;Vc f一一固碳总价值(见7.2.6);单位:万元a;环厂一一释氧总价值(见7.2.7),单 应:万元a;Vt t一一气候调节总价值(见7.2.8),单民:万几,。7.3文化服务7.3.1景观游憩景观游憩价值

    35、核算按式(29)。Vt艺仁1(n, /n、XN。XTc, ) (29)式中:Vt一一核算地域的景观游憩总价值,单位:万元a;n一一从j地区到核算地域的受调查游客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游客受调查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t一一核算地域调查年份的游客总人次(见5.3),单位:万人次;Tc,一一来自i地区 的每人次游客的平均旅游消费水平(见表B.1 ),单位:元人次;DB36/T1402一2021。一 一核算地域游客归属地区数量。又3.2教育教育价值核算按式(30)。Ve犁,(n, / n、“N。“T印 (30)式中:V。一一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总价值,单

    36、位:万元a;n一一从j地区到核算地域受调查的参加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教育等主题教育的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参加自然教育、红色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人员受调查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调查年份的参加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的总人次(见5.3 ),单位:万人次;Tc,一一来自j地区 的每人次参加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人员的平均旅行消 费(含自然教育学费)水平(见表B.l),单位:元人次;m核算地域实地参加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人员归属地区数量。又3.3

    37、康养康养价值核算按式(31)。珠犁,(n, / n、x从xTc, ) (3,)式中:Vh一一康养总价值,单位:万元a;n一一从j地区到核算地域的受调查的参加康养活动的人次,单位:万人次;n、一一核算地域参加康养活动人员受调查总人次,单位:万人次;Nh一一核算地域调查年份的参加康养活动的总人次(见5.3.3),单位:万人次;Tc,一一来自j地区妇每人次参加康养活动的平均旅行消费水平(见表B .1),单位:元人次;。核算地域参康养活动产员归属地区数量。7.3.4文化服务价值总量文化服务价值总量核算按式(32)。ECSF,F,从耳, (32)式中:ECSV一一文化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万元a;Vt一一

    38、景观游憩总价值(见7.3.1 ),单位:万元a;Ve一一自然教育以及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的总价值、见7.3.2),单位:万元a。Vh一一康养总价值(见7.3.3),单位:万元a。8核算质量控制8.1数据质量控制DB36/T1402一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所需数据质量应符合表C.1和表C.2规定,数据来源应优先选择统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可采信科研机构的研究数据。数据质量控制应符合HJ1145的要求,应保证可获得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逻辑性、一致性。8.2核算管理应按照第5一7章的规定开展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并对核算结果实行自检和互检。检验内容包括每个核算科目的数据来源

    39、、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结果。8.3专题图件制作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的空间专题图制作应遵循表C.3规定。9核算成果汇总9.1成果类型核算成果可汇总为下列类型:图件成果:a)生态系统分类标准产品: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或遥感专题信息自动提取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转换形成满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生态系统分类标准产品;b)专题图件:根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制作相应的功能量和价值量专题图件,图件要求应符合表C.3的规定;一一表册成果:包括打印签字版或盖章扫描版的数据来源确认表、问卷调查表、核算结果汇总表等;一一文本成果: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9.2数据格式除文字和表册外,其他空间数据需转换为常用的

    40、栅格数据格式(如Ge o Ti f f格式)或矢量数据格式(如Sh a p e f i l e格式)。9.3成果文件以选定的核算地域为单位,以文件戈形式统一管理成果。成果管理文件夹命名可采用“年度核算内容核算地域所在行政区划代码”。9.4成果安全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和结果运用过程中,对于涉及闲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DB36/T1402一2021附录A(资料性)生态产品类别和物质产品清单表A.1规定了生态产品类别与具体内容。核算时应以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产品清单为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物质产品转化利用物质产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调节月良务水体净化空气

    41、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a景观游憩文化服务教育康养表A.1生态产品类别指标说明淡水;稻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茶叶、中药材、油茶等农、林、牧、渔产品;制造业天然原材料;种子、苗木等遗传物质;园林树木、花卉等装饰产品水电、沼气、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植被水源涵养、湿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森林、灌丛、草地的洪水调蓄湖泊、沼泽等湿地的洪水调蓄水库的洪水调蓄湿地和其他水体净化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净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陆地释氧植被蒸腾和水面蒸发自然景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红色景区、古色景区的游憩自然教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主题教育,研学以缓解压力

    42、、康体养生、舒缓心情为目标的养生、度假、养老等活动注:表中a表示日均沮友大于等于26的区域计算降温服务。DB36/T1402一2021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补充表B.1给出了部分补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表B.2给出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植被覆盖因子赋值;表B.3给出了生态产品价格与定价依据。表B.1部分补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指标、,2jl.B2又.水源涵养(见5.2.1 )核算公式与参数补充说明年地表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R,尸,Xa,式中:凡一 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地表径流量,单位:m m/a;尸一 一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m m/a;a一 一第i

    43、类生态系统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因子计算公式如下:飞,厂9山BZ.k.“一鲜立,氏飞,厂O口BZ.k.Rk式中:R一 一降雨侵蚀力因子,单位:MJRk一一第k个半月的降雨侵蚀力,k一一一年中24个半月;i一一所用 降雨资料的年份,i二1,_l o n。二,_、n召二丫!丫,. t_(a X尸丫,、n自艺1钊0、一艺J, k,m m/(h m Zha);单位:MJmm/(h盯ha);2,n土壤保持(见5.2.2 )一 一第i年第k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的天数,方O,1,m;Pi批一一第i年第k个半月第j个侵蚀性日降雨量,单位:m业a一一反映冷限季雨型特征的模型参数,暖季为0.3937,冷季为

    44、0.3101;一一1.7乞6j:n一 一所用降雨贵料的年份数;m一一第i年第k个半月侵蚀卜降雨日总天数。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公式如下:K=0 .1317X(一0 .013勺3+J515丫义EPIc) (B.4 )K:,:=0.2+o.3e x p【一0.0256二:(,一,n:,z。二00)Xm s,z。(m。m:,,。)”3X1-0.25o r夕C【o r夕C+e x p(3.72一2.95o r口C)X1一0.7(1一m:/IL.J:/(1一m:/100)+e x p【一5.51+22. 9(1一m s/100) (B.5 )式中:K一 一土壤可蚀性因子,单位:th m Zh/(hm ZMJ

    45、m m);KEPIc一一采用EP工C模型计算得到的土壤可蚀性,单位:th m Zh/(h m ZMJm m)m c一一粘粒(0.OOZm m)的含量(%);m sl。一一粉粒(0.002一0.Os m m)的含量(%);m s一一砂粒 (0.05一Zm m)的含量(%);o r g C一一有机碳的含量(0t h)。DB36/T1402一2021指标表B.1部分补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续)核算公式与参数补充说明坡长因子与坡度因子计算公式如下:人,厂匕B2又.L仁目m22.13/ (B.7) (B.8)、,产OJB2又.土壤保持(见5.2.2 )m刀(1刀)刀(5i n o/0.089)【

    46、3.OX(s i n日)”8+0.5610.8Xs i n o+0.03日5.1416.8Xs i n o一0.55.14簇日10.2021.91Xs i n o一0.9610.20延日28.819.5988日妻28.81式中:M一 一坡长指数;O一 一坡度,单位:。(度);一 一坡长,单位,业L一 一坡长因子;S一 一坡度因子。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的计算公式如下:飞,尹n目jlB2火.(P,一R厂,)XA,X1000洪水调蓄(见5.2.3 )R厂户尸i刀i (B.11)式中:价c一一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单位:m 3/ a;Pi一一年暴雨降雨量,单位:mm/ a;Rf i一一暴雨径

    47、流量,单位:mm/ a;i一一第i关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k m Z;,一一第艺炙生态系统平均地表暴雨径流系数;n一一核算地一或生态手玩类型数。湖泊洪水调蓄量的计算方么如下:(1)适用于具体一个湖泊伙从调蓄公户,I核算。根据湖泊水文学过程,通过湖泊入湖、出湖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湖泊在某一段时间内洪才词蓄里,一十算公式如下:,t Z,_Cl。J厅(Q,一心。,)次(Q,)护公 (B.12)式中:Cl c一 一湖泊洪水调蓄量,单位:斌a;Q,一 一入湖流量,单位:斌S;Q。一 一出湖流量,单位:澎st 1和t 2一一核算起止时间。(2)适用于无监测数据情况下多个湖泊洪水调蓄量的核算。适用于江西省的

    48、湖泊洪 水调蓄量计算公式如下:Cl。己924XAl.128X3.19X10一4 (B.13)式中:刀一一湖泊面积,单位:k m Z。DB36/T1402一2021指标洪水调蓄(见5.2.3)固碳(见5.2.6)表B.1部分补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公式(续)核算公式与参数补充说明沼泽洪水调蓄的计算公式如下:C二。Cs二Cs: (B.14)式中:c二一 一沼泽洪水调蓄量,单位:m 3/ a;Cs二一 一沼泽土壤蓄水量,单位:m 3/ a;Cs T一 一沼泽地表滞水量,单位:m 3/ a。沼泽土壤蓄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s二5XhXp X( F一均X10一2丙一(B巧)式中:Cs二一 一沼泽土壤蓄

    49、水量,单位:m 3/ a;一 一沼泽面积,单位:m Z;h一 一沼泽湿地土壤蓄水深度,单位:m/a;一 一沼泽湿地土壤容重,单位:g/c叭F一 一沼泽土壤饱和含水率,单位:%;E一 一沼泽洪水淹没前的自然含水率,单位:%;p厂一水的密度,单位:g/ m,。沼泽地表滞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s,=5XH (B.16)式中:Cs r一一沼泽地表滞水量,单位:m,/ a;一一沼泽总面积,单位:m Z;H一 一沼泽地表滞水高度,单位:m/ a。水库洪水调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r。价c。 (B.17)式中:Cr c一一水)洪水谓誉量,单位:叮a;c。c一一大中型水库厉洪库吝,单位:m 3/ a。陆地生态系

    50、统固碳的计算公几、补充说明如下:(1)由净初级生产力(解尹)减去片味呼吸(即土壤呼吸)消耗得到:NE尸N尸厂一夕了 (B.18)式中:NE尸一 一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单位:tC/a;NP产一一净初级生产力,单位:tC/a;RS一一土壤呼吸消耗碳量,单位:tC/a。(2)按照江西省的NE尸和NPP转换系数,根据NPP计算得到NE尸:NE尸a厂N尸尸厂M几M几H10o s一伙19)式中:NE尸一一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单位:tC/a;a一一江西省的NE尸和NP尸转换系数;NP产一一净初级生产力,单位:tC/a;Mc 6/Mc 6。1。5一一干物质转化为C的系数,72/162。DB36/T1402一202


    注意事项

    本文(DB36∕T 140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江西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