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 资源ID:166152       资源大小:305.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7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7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1、ICS 65.020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athogen detection and disease control of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on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4 - 16 发布 2018 - 05 - 16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34/T 3127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潜

    2、山县植物检疫保护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潜山县植物检疫保护站、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彩玲、吴慧平、徐劲峰、鞠玉亮、黄为民、吴彩萍、李武伦、朱松涛、吴智。 DB34/T 31272018 1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识别、病原物鉴定、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4/T 882 食用栝楼栽培技术规程 3 症状识别 3.1 在瓜蒌田间查找生长缓慢、矮化、黄化的瓜蒌植株,拔起植株观察根系,如根系上出现根结、须根团,可初步判断为根结线虫病危害,区别于缺水缺肥症状。撕开根结处表皮,如发现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即为根结线虫雌虫,区别于根肿病、根癌病。 3.2 根部症状可参照附录 A 进行判断。 4 病原物鉴定 4.1 形态学鉴定 根结线虫的形态学鉴定基于二龄幼虫和雌虫的形态及其测计值,具体流程如

    4、下: 用挑针剥离瓜蒌根结上的卵块, 25处理 24 h 孵化二龄幼虫, 此外, 用挑针剥离根结处雌虫。 在显微镜下观察二龄幼虫和雌虫形态, 并对其主要形态进行测计, 测计值需遵循 De Man 公式。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雌虫的形态描述参照附录B, 测计值参照附录C, 根据形态及其测计值即可判断是否为根结线虫。 4.2 分子生物学鉴定 根结线虫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单条二龄幼虫或雌虫,具体流程如下: 用挑针剥离瓜蒌根结上的卵块,25处理 24 h 孵化二龄幼虫,或用挑针剥离根结处雌虫。 将单条二龄幼虫置于含 8 L ddH2O 和 1 L 10Ex Taq Buffer(Mg2+ free)的 20

    5、0 L PCR 管中;液氮中处理 1 min,95处理 2 min,重复三次;向 PCR 管中加入 1 L 1 mg/mL 蛋白酶 K,65温育 1 h 后,95处理 10 min。 所得单条线虫 DNA 用于下游的 PCR 检测试验。 DB34/T 31272018 2 以 单 条 根 结 线 虫 DNA 为 模 板 , 用 南 方 根 结 线 虫 特 异 性 SCAR 标 记 检 测 引 物 ( Mi-F :GTGAGGATTCAGCTCCCCAG,Mi-R:ACGAGGAACATACTTCTCCGTCC)进行 PCR 检测。 PCR 扩增程序:94 4 min;94 30 s,58 30

    6、 s;72 1 min,35 个循环;72 10 min。 PCR 产物经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根据 PCR 产物片段大小进行判断, 若扩增片段为 955 bp,则为南方根结线虫。 扩增片段大小参见附录E。 5 防治原则 5.1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5.2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并按照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执行。 6 防治措施 6.1 农业防治 6.1.1 无病种苗培育 6.1.1.1 选择不携带根结线虫的种子和块根做繁殖材料。 6.1.1.2 选择土层深厚

    7、、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未发生过根结线虫病害的田块培育幼苗。 6.1.2 新栽田块的防治方法 6.1.2.1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未发生过根结线虫病害的田块进行种植。 6.1.2.2 使用无病种苗,起垄种植,垄高不低于 40 cm,垄间距离约 100 cm,排水沟深约 50 cm,栽培措施应符合 DB34/T 882 的规定,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 6.1.3 已发病田块的控制措施 6.1.3.1 秋季深耕翻晒、夏季高温薄膜封闭,有条件田块可采用冬季灌深水 2 周以上。 6.1.3.2 增施有机肥: 每年 12 月翌年 2 月, 按每 667 m2沟施经无害化处理

    8、后的油菜籽饼肥 1240 kg,施肥深度大于 20 cm,田间水肥管理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2 物理防治 播种前,用 55热水处理瓜蒌种子 3 min5 min,或 55热水浸泡块根 10 min,处理后及时摊凉。 6.3 生物防治 6.3.1 瓜蒌移栽定植时,按每 667 m2穴施 100 亿活孢子/g 淡紫拟青霉颗粒剂 1 kg,定植后 60 天结合浇水灌根每 667 m2补施 2 kg。 6.3.2 瓜蒌移栽定植时,按每 667 m2施用蜡质芽孢杆菌 1 kg,定植后 60 天结合浇水穴施或灌根每 667 m2补施 1 kg。 6.3.3 利用茼蒿趋避根结线虫:每年 3

    9、 月4 月、7 月8 月,在瓜蒌行间按每 667 m2播撒茼蒿种子 1 kg,覆盖 5 cm10 cm 土层,距离瓜蒌茎基部 15 cm 以外范围均可播撒。 DB34/T 31272018 3 6.3.4 利用万寿菊矮生种趋避根结线虫: 每年 3 月4 月, 在瓜蒌行间播撒万寿菊矮生种, 覆盖 5 cm10 cm 土层,距离瓜蒌茎基部 15 cm 以外范围均可播撒,成株可旋翻入土,做绿肥。 6.4 化学防治 6.4.1 防治适期 3 月中下旬进行化学防治,6 月上旬可适当防治一次。同种药剂防治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6.4.2 防治方法 6.4.2.1 按每 667 m2 拌土沟施或环施 1.0阿

    10、维菌素颗粒剂 2 kg3 kg,施药深度 15 cm 左右。 6.4.2.2 瓜蒌移栽后 7 天15 天,每株用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0.3 mL0.5 mL 灌根,或每 667 m2 用量 30 mL50 mL,根据土壤湿润情况适当稀释,用水量不低于 2000 mL/株。 6.4.2.3 移栽前,按每 667 m2施 10噻唑膦 1.5 kg2.0 kg,施药深度 15 cm20 cm,施药当日定植。 DB34/T 3127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瓜蒌根结线虫病田间危害症状 瓜蒌根结线虫病田间危害症状见图A.1。 图A.1 DB34/T 31272018 5

    11、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根结线虫雌虫(1)和二龄幼虫(2)形态 根结线虫雌虫(1)和二龄幼虫(2)形态见图B.1。 图B.1 DB34/T 31272018 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南方根结线虫形态描述 二龄幼虫二龄幼虫:温热杀死后体直或略弯曲,中前部宽,向两端变细。头冠明显,前端平,头区与虫体界限不明显。口针纤细,椎体和基杆的界限不明显,口针基部球小。中食道球椭圆形,瓣门明显,排泄孔在中食道球后方约 25 m。尾较长,透明尾末端界限不明显,透明尾有弯曲或不明显缢缩。尾尖尖圆或钝圆。 雌虫雌虫:虫体呈珍珠白色,梨形,颈较短,与虫体分界不明显。头冠窄,头区环纹不明显,

    12、口针椎体尖端钝尖,向后逐渐变粗。口针基杆圆柱形,向后略加粗,口针基部球多为扁球形,纵向窄,横向宽,基部球前缘平, 与基杆界限明显。 背食道腺开口距口针基部球的距离中等; 中食道球近球形, 瓣门明显,亚腹食道腺开口于瓣门后方。排泄孔位置靠前,其到头端的距离接近口针长度的 2 倍,不同个体排泄孔的位置变化较大。会阴花纹背弓高,为长方形或梯形,线纹稀疏,较粗,出现不连续的波浪。阴门与肛门之间无线纹。 DB34/T 31272018 7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南方根结线虫形态测计值 表D.1 测量值 长度单位:m N 标本数 S t 口针 长度 DGO 背食道腺开口到口针基本球的距离VA

    13、 阴门至肛门的距离 VL 阴门 宽度 L 体长 W 虫体 宽度 TL 尾长度TTL 透明尾长度 A 体长/最大体宽C 体长/尾长 N 标本数 S t 口针 长度 DGO 背食道腺开口到口针基本球的距离VA 阴门至肛门的距离 VL 阴门 宽度 L 体长 W 虫体 宽度 TL 尾长度TTL 透明尾长度 A 体长/最大体宽C 体长/尾长 雌虫 15 2.20 (2.002.50) 19.8 (14.821.0) 21.1 (16.224.2) 2龄幼虫 5 11.3 (10.311.9) 317.0 (301.0360.0)13.9 (12.715.0)52.4 (40.058.0)9.8 (5.012.6) 29.0 (26.732.1)5.0 (4.26.8)注:表中英文字母为 De Man 公式符号。 DB34/T 31272018 8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南方根结线虫 PCR 扩增片段 南方根结线虫 PCR 扩增片段见图E.1。 图E.1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T 3127-2018 瓜蒌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检测和防治技术规程(安徽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