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外拒绝言语行为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pdf

    • 资源ID:1609837       资源大小:5.69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国外拒绝言语行为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pdf

    1、2023年12 月第11卷第4期外文研究FOREIGN STUDIESDec.2023Vol.11No.4国外拒绝言语行为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金陵科技学院章凤花摘要:以WoS(W e b o f Sc i e n c e)核心合集期刊作为文献语料库来源,从发表概况、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研究语料等六个方面对国际“拒绝”类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表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发现拒绝类言语行为研究有母语视角、二语视角及对比研究视角;以本族语者的语用策略及二语视角的学习者语用策略的描述为主;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多种研究工具,但话语补全测试仍是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手段;四种拒绝引发言语

    2、皆有研究,其中“请求-拒绝”微高于其他三种类型,引起拒绝言语行为不仅包含四种拒绝言语行为触发语,还涉及到其他言语行为;语料来源以引发语料为主,自然语境的自发语料占了相当比例。以上梳理为国内外拒绝及其他言语行为提供了研究内容和视角:语用能力纵向发展视角、不礼貌视角下拒绝语用能力研究、大学生以外的其他对象群体研究、机构话语研究及自发语料的收集等。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语料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5 7 2 3(2 0 2 3)0 4-0 0 10-0 9俗对拒绝策略的规约,着重语用策略的社交语用1.研究背景视角对语用策略的影响,

    3、如直接间接拒绝、拒绝策自2 0 世纪7 0 年代研究以来,言语行为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最早受到语言学家关注的言语行为如:道歉(CohenO l s h t a i n 19 8 1),抱怨(Olshtain&Weinbach1987),恭维(Wolfson1983),请求(Blum-Kulka&Olshtain 1986)等。随着Beebe et al.(1990)的发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拒绝言语行为。Brown&Levinson(19 8 7:6 5-66)指出有些言语行为伤害面子。拒绝因为其内在特性,容易引起对面子的伤害,成为二语习得的难点,如何拒绝对本族语者来言都非易事,更别说

    4、二语习得者了。拒绝因此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的症结(sticking point)言语行为(Beebe et al.1990:56-57)。学者们从母语视角、二语视角以及跨文化对比视角,对拒绝言语行为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母语环境下的拒绝语用研究聚焦社会文化习基金项目:2 0 2 0 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显性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2 0 2 0 SJA 0 5 5 1);2 0 2 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项目“英语专业学生二语拒绝语用能力纵向发展研究(2 1SWB-10)略的内外修饰成分,交际者协商拒绝付出的努力(M i t i g a t i o

    5、n),即在保持礼貌、不伤及面子的前提下实现了拒绝。二语习得视角的拒绝语用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包含以英语为目标语的不同语种学习者:如汉语(Chen 1996)、日语(Gass H o u c k1999),及波斯语(Allami&Naeimi 2011)等;其他目标语研究,如德语(Barron2003)、西班牙语(Flix-Br a s d e fe r 2 0 0 4),及阿拉伯语(Morkus2018)等。以拒绝语用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有三个原因:第一,拒绝语用因其内在特性,容易引起面子伤害,拒绝的实现往往需要多次话轮转换,多个拒绝策略合并重复使用,拒绝言语行为不但是二语习得的难点,更是有趣的研

    6、究话题。第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研究关注到拒绝语用研究,二语10研究视角尤多,最近的相关发表可以看出,拒绝语用研究正持续引起学者们的关注(Al-Gahtani&Rover2018;C h a n g&Re n 2 0 2 0),且研究视角及内容愈加多样化,如评定量表有效性(Li et al.2019)。可见,拒绝言语行为一直处于二语语用习得研究前沿(见下文)。第三,丰富的研究视角使拒绝言语行为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作为较早且研究较为全面的言语行为之一(Beebe et al.1990;C h e n 19 9 6),该方面的综述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及时对拒绝言语行为国外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将有

    7、助于了解该言语行为的研究动态,为语用教学及教材,尤其是二语语用教材开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为国内外其他言语行为可行性研究视角提供依据及借鉴,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拒绝言语行为本身研究的可行性视角,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问题当下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为:1)国外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概况如何?2)国外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视角、主题、对象、语料收集工具、语料来源都有哪些?3)未来关于拒绝言语行为和其他言语行为的研究视角及方向有哪些?3.研究设计参照以往相关研究(李民、陈新仁2 0 18;任伟、李思2 0 18;张涛等2 0 19)文献梳理中的数据检索方1411210864220法,本研究以W

    8、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收录为文献语料库来源。输人主题为refusal speech acts 或含refusal strategies 或含L2 refusals,选择文献类型为Article,语种为English,初次检索16 0 1篇文献,精练期刊来源学科为linguistics 和 language linguistics 两个领域。经过两步筛选,共搜索英文文献12 2 篇,再经过人工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包含研究内容不相关的文献以及有关书的章节的文献),最终获得9 6篇拒绝语用研究英文文献,其中9 1篇为实证研究。为使文献搜索尽可能准确,作者对文献进行两次检索,两次检索截

    9、止日期分别为2 0 2 1年2 月11日和2021年2 月2 4日,两次检索文献结果相同。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拒绝语用”国际发表研究进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现状,提出相应的展望,以期为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和其他言语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4.研究结果与分析4.1发表概况国外拒绝语用发表概况统计如下,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 0 2 0 年发表达13篇,是现有发表量最多的一年(图1)。据统计,国外拒绝语用发表以实证为主,9 6 篇文献中有9 1篇文献为实证研究,5 篇理论研究文献,实证研究的比例为9 4.8%。国际高发文量作者有NaokoTaguchi(7篇)、Wei Ren(4篇)、Y

    10、uh Fang Chang(3篇)、J.C.Flix-Brasdefer(3篇)、Spyridoula Bella(3篇)以及FarzadSharifian(3篇)等学者。他们对76413885拒绝语用发表时间轴图1国外拒绝语用发表概况11以日语、汉语、西班牙语、希腊语以及波斯语的一语或二语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做出研究。在文献被引方面,Flix-Brasdefer(2 0 0 4)具有最高引用量,该文献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环境,即目标语社区居住时长对以西班牙为目标语的二语学习者拒绝篇数Naoko Taguchi7Wei Ren4J.C.Flix-Brasdefer3Spyridoula Bella3

    11、Yuh Fang Chang3Farzad Sharifian3Foma Babai Shishavan3Carsten Roever2Hamid Allami2Cynthia Lee24.2 研究内容近年来,二语语用研究呈现出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理论(Taguchi&Rover2017;任伟、李思索2018)。在研究内容上以语用能力研究为主,仅有一篇是关于拒绝语料收集手段的研究(Sasaki1998)。该研究对比二语拒绝语用语料收集工具的问卷法和角色扮演,验证了以往的及被后来更多语料研究证明的结论,即角色扮演收集的语料更长、更具有变化性(Beebe&Cummings1985;Yuan 200

    12、1)。4.2.1 研究视角拒绝言语行为包含母语视角、目标语(主要指二/三语)和对比研究以及通用语视角(表2)。占比最多的是目标语领域研究,占比5 1.6%,其次为母语视角,占比2 7.5%,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共14篇,占比15.4%(表2)。表2 拒绝言语行为研究视角研究视角数量/篇母语25目标语47对比14通用语5合计91母语视角的研究以某一母语环境下的拒绝语用策略描述研究为主,如希腊语(Bella2009)、汉语(Pan 2012),以及西班牙语(Flix-Brasdefer2006)等。二语视角的研究包含以英语作为目标12语用能力的影响。其次,Nelson et al.(2 0 0 2)

    13、对埃及阿拉伯语和美国英语中的拒绝语用策略跨文化对比视角研究和Allami&Naeimi(2 0 11)中的伊朗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均为高被引文献(表1)。表1较高发文量作者及高被引文献作者Flix-Brasdefer(2004)Daly et al.(2004)Nelson et al.(2002)Koutlaki(2002)Flix-Brasdefer(2006)Allami&Naeimi(2011)Sasaki(1998)Taguchi(2011)Taguchi(2007a)Taguchi(2007b)语及其他语言作为目标语的二语语用习得研究。前者如汉语(Ren2014)、波斯语(

    14、Shishavan&Sharifian2016)、德语(Glaser2016),以及阿拉伯语(Al-Gahtani&Rover2018)。后者如西班牙语(Fe l i x-Br a s d e f e r 2 0 0 4)、日语(Taguchi 2009)、希腊语(Bella2014),及汉语(Su&Ren 2017)等。对比研究包含不同语言及同一语言地区变体之间的比较以及跨文化视角的对比。拒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如阿拉伯语与英语(Nelson et al.2002)、西班牙语与德语(Siebold&Busch 2015);同一语言不同变体之间的比较,如埃及阿拉伯语与沙特阿拉伯语(El-

    15、Dakhs2018);以及多语背景下英语作为二语和作为三语的对比研究(Stavans&Shafran 2018)等。可见,拒绝言语的国外研究偏重目标语视角研究,其次为母语视角研究。目标语及母语视角仍是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重点,相对于前二者对比例/%比视角研究比较少。27.54.2.2 研究主题51.6拒绝言语行为以描写语用策略为主(45.1%)15.45.5100高被引文献(表3),包含母语、目标语语境下语用策略的描写。主要聚焦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及影响语用策略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年龄对语用策略的影响(Bella 2009)和情景因素(contextual variables)等语用参数的不同方

    16、式与程度的作用和互动。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情景下拒绝交际双方如何更被引次数83656561605851464543好地协商拒绝,以维持良性的人际关系。其中论述较多的为礼貌视角,尤其是使用面子理论来阐述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对面子协商的文化规约(如Flix-Brasdefer2006)。其次,以目标语视角来研究二/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表现(19.7%)和发展(2 7.5%)(表3)也占了相当比例。语言能力描写通过对比二语习得者的语用特征与母语使用者的语用特征,同时揭示语用迁移的发生与二语水平的关系(如Allami&Naeimi 2011)。由于两种文化差异,目标语学习者过度的依赖间接交际策略,表现为在

    17、二语拒绝中很少使用直接拒绝策略和频繁使用带有具体和重要细节的借口/理由,这些研究通过描述不同水平的语用能力与目标语使研究视角研究主题语用策略母语语用策略影响因素语用身份学习者语用能力表现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教学干预对语用能力发展目标语目标语语境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语用测试与评估语用身份数据采集手段对比语用策略通用语语用策略合计从研究主题看,母语、对比及通用语视角的拒绝语研究以语用策略的描写为主。目标语视角的研究以二语学习者的拒绝语用能力发展及培养研究为主。关注学习者语用能力表现的同时,相当篇幅的研究关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关注的视角为:

    18、显性或隐性教学干预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学习环境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相较于其他视角,目标语视角的拒绝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较为丰富,重点关注语用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同时,少量的研究也关注到了教学视角的语用测试及评估,及语料收集等研究。4.3 研究对象语用能力研究尤其是跨文化跨语言及横断面的研究对象为两组及以上。按照年龄来分,研究用者的差异,侧面阐明语用教学的必要性(Al-Gahtani&Roever2018)。语用能力发展也是目标语视角研究的重要议题,如任务难度对二语口语输出的影响(Taguchi 2007b),语用理解能力的发展(Taguchi2007a),语用可教性以及双语对第三语语用知

    19、识习得的影响(Soler2012),出国语境/目标语环境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Flix-Brasdefer2004;Re n 2 0 14),语用能力发展模式(Be l l a 2 0 14;Le e 2 0 10)等。其他议题还包括,教学干预对语用能力习得的影响(如Glaser 2016),多语者在多语语境下的外语习得(Stavans&Shafran 2018)等。表3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主题22214747474747474714591对象人群可分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下页表4)。学生群体以大学生为主(49 篇,占全部文献5 3.8%),包括少数青少年(Lee2

    20、010)及小学生(ChangRe n2020)。按照研究对象群体特征可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又可以分为本族语者(如Allami&Naeimi 2011)和其他身份关系群体。这些群体包括:亲朋好友(Koutlaki2002)、同事工友(Dalyetal.2004)、警察与疑犯(Newbury&Johnson2006)、医生与病人(Li&Mayouf2009)、移民群体(Rid d if o r d H o lm e s 2 0 15)、保姆与婴儿(Bu r d e l s k i 2 0 15)、老板与员工(AlOkla 2018)、销售和顾客(Samaali&Bayouli2019)、教师

    21、与学生(El-D a k h s 2 0 2 0),以及英语作为通用语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工作场所的商务群体研究(Decock&Spiessens 2017)。13数量/篇比例/%24.22.21.119.714.37.75.52.21.11.115.45.5100表4拒绝言语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量/篇学龄前2小学生2中学生3大学生49研究生4其他群体43注:大部分研究都不止一组研究对象,因此总比例大于10 0%。下同。从研究对象视角来看,以大学生研究为主,同时不少研究关注到了其他社会群体。而其他年龄段的研究较少,如中小学生、研究生以及老年语言学习者等。4.4研究工具拒绝言语行为研究运用了较为丰

    22、富的研究手段,引发和自发语料都占了相当比例(表5)。最常见的语料收集工具有:话语补全测试(37.2%)、角色扮演(2 5.5%)和民族志的观察(17.0%)和访谈(17.0%)等。引发语料以话语补全测试和角色扮演最为常见,自发语料中常见的有观察法和访谈法。另外,学者们常结合两种工具一起收集语料,如角色扮演和回顾性口头报告(表5)。表5 拒绝语用研究语料收集手段语料收集手段频次/次比例/%话语补全测试(DCT)35角色扮演(Role play)24观察法(Observation)16访谈法(Interview)16测试法(Test)8回顾性口头报告7(Retrospective verbal r

    23、eport)问卷法(Questionnaire)语料库(Corpus)从研究工具视角来看,综合运用了多种语料收集手段。相对于自发语料,引发语料仍是拒绝言语行为研究最常用的工具手段。4.5研究语料4.5.1拒绝类型Chen et al.(19 9 5)将拒绝的触发言语分为四类:请求、邀请、建议和给予。在9 1篇实证研究的语料中,请求类拒绝文献占47 篇,占研究文献的一半以上,邀请占36 篇,给予占2 5 篇,建议占2 4篇(表6)。以常见的四类拒绝引发言语行为(请求、邀请、建议14和给予)为语料类型,没有明确标示具体引发语料的比例/%有2 5 篇。另外9 篇为常见引发语料类型以外的拒2.2绝引发

    24、言语行为。统计发现能够引起拒绝言语行为2.2的言语类型不止常见的四种,如问询(Newbury&3.3Johnson 2006)、抱怨(Decock&Spiessens 2017),及称53.84.447.337.225.517.017.08.57.477.477.4赞(Li et al.2019;Zhuang&He 2020)等,这些言语行为同样可能引起交际对象的拒绝。表6 拒绝言语行为引发语料类型拒绝类型数量/篇请求47邀请36给予25建议24不明25其他9注:1.不明“是指语料库或其他没有明示交代拒绝引发语料类型;2.“其他”是指未包含在以往研究定义的拒绝言语触发语料类型以外的言语行为;3

    25、.大部分研究都不止用一种拒绝言语行为触发语料,因此总比例大于10 0%。4.5.2语料来源语料类型包含自发语料(Natural occurringdata)和引发语料(Elicited data/simulated data),或两者语料兼有。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主要语料采集手段以引发语料为主,共6 6 篇,占全部研究的7 2.5%;自发语料为18 篇,占全部语料的19.8%;少部分语料采用了自发与引发语料相结合的方法,共7 篇,总占比为7.7%(表7)。表7 拒绝言语行为语料来源语料来源数量/篇自发语料18引发语料66自发+引发7合计914.5.3语料类型从语料类型来看,以日常话语语料为主(占

    26、比8 0%),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机构话语的研究(2 0%)(下页表8)。其中日常话语语料中最常见的语料类型就是日常会话,大部分为模拟日常话语,也有一少部分以电视剧文本为研究语料(2篇)。机构话语涉及的语境场景相对丰富,包括商务话语(10 篇)教育话语(2 篇)、学术话语(1篇)、医疗话语(1篇)、护理话语(1篇)、侦讯话语比例%51.639.627.526.427.59.89比例/%19.872.57.7100(1篇)、咨询话语(1篇),以及营销话语(1篇)。表8 拒绝言语行为语料类型语料类型数量/篇日常话语73机构话语18合计91从拒绝言语行为的引发言语类型来看,请求、建议、邀请、给予各占

    27、了一定比例。其中,较多研究关注请求类型;从语料的触发类型来看,自发语料占相当比例,但引发语料仍是主要语料来源;从语料类型来看,日常语料占了相当篇幅的比例,相对于机构话语,以日常语料研究为主。5.未来展望通过上述综述,对国内外语言行为研究及二语语用习得的展望如下:1)不礼貌视角研究。“2 0 世纪8 0 年代末,人们对语用学的兴趣激增,其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礼貌理论作为理论框架”(Zhuang&He2020)。礼貌视角一直是二语拒绝语用研究关注的重要理论视角(如Beebeetal.1990),至今礼貌视角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解释理论框架之一(如Chang&Ren2020)。因拒绝言语行为内在固有

    28、的面子威胁性(Brown&Levinson 1987),已有研究往往聚焦其礼貌视角的社会语用学解释,探讨在人际互动中交际者如何缓和因拒绝可能带来的对被拒绝者的面子伤害。拒绝言语行为引发语料类型的统计表明,总体语料类型都属于Chen.et al.(19 9 5)提出的四种拒绝引发言语行为(请求、邀请、给予和建议)。很多言语行为都可以引发拒绝(Reichl2018:2 5 7),综述梳理也发现如恭维、道歉、感谢、批评、抱怨等言语行为皆可引发交际对象的拒绝。对道歉、批评、抱怨等的拒绝往往会引发被拒绝者的消极情绪。鉴于此,笔者建议从引发语料类型及理论视角拓宽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范围,关注不礼貌视角(Cu

    29、lpeper et al.2017)分析,研究其他可能引起拒绝的言语行为类型。2)语用纵向发展研究。该话题向来都是二语语用的关键核心与焦点所在,二语习得的目标是能够熟练地用目标交流,实现言语交际意图,即how-to-say-what-to-whom-when(Bardovi-Harlig 2013:68)。目前该方面的关注还有待提高(Ren 2015;任伟、李思萦2 0 18),这主要是因为二语语用研究过多地关注学习者的语言使用,而不是语用能力比例/%的发展。“至今为止,二语语用习得一直处在二80语习得的边缘位置”(任伟、李思萦2 0 18:19)。20综上对9 1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分析,仅2

    30、7.5%的研100究关注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发展,明显少于对学习者语用表现的描述(45.1%)(表3)。此外,现有二语语用能力研究往往都是横断面视角,纵向研究不足(李民、陈新仁2 0 18)。因此,需要从二语学习者的语用产出及接受能力两个方面同时研究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纵向发展(Ren2015;任伟、李思索2 0 18)。长线跟踪研究能更深人、更全面、更细致地揭示二语语用习得规律,给二语学习者、二语教学及二语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提供更多实证依据。从多角度,如学习者二语水平、学习环境/语境、个体认知差异等关注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3研究对象群体及语料类型多样化。文献梳理发现国外二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

    31、对象53.8%为大学生(表4),较少关注如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成年人等其他群体。国内二语语用能力的综述也表明,研究主要聚焦大学生群体的二语语用能力(章凤花2 0 2 1)。丰富研究对象,关注如儿童语言的发展、移民人群、医患群体、跨国公司工作人员以及多语者,有助于实现研究场景及研究人群多样化。就语料类型而言,国外拒绝语用发表以日常话语为主(8 0%),虽关注到机构话语的研究(2 0%),相比较而言,机构话语的探讨还有较大空间。赵森林、冉永平(2 0 2 0)指出要多关注边缘领域对语用理论建设的补充完善作用。未来研究在聚焦日常话语的同时,还要增加机构话语的研究,如法庭话语、侦讯话语、医疗话语、课

    32、堂话语及营销话语等不同语境下不同社会身份的话语研究。从语言水平、年龄、性格、学习时长、互动场景等个体认知差异及二语习得环境视角关注不同场景及不同对象群体二语语用能力,能为二语语用习得提供更全面的研究视角,丰富二语语用习得规律的探索,进而为二语语用能力发展及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图景。4)自发语料的收集。因社会变量的可控性及可以较短时间收集到研究所需语料的便捷性,引发语料往往成为二语语用研究主要的数据采集手段,其15中较为常见的是语篇补全测试(DCT)。文献显示40%以上的二语研究采用该数据采集方法(Nguyen2019)。一项国内综述研究也表明DCT在二语语用能力研究的广泛使用度(章凤花2 0 2

    33、1)。而自发语料因其收集耗时、变量的不可控性在二语语用研究方面应用相对不足。引发语料为拒绝二语语用国际研究的主要来源(7 2.5%),自发语料以及自发语料结合引发语料的研究为2 7.5%(表7)。对国外二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方法的述评也表明,真实语料的收集是二语语用能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张涛等2 0 19)。可见,自发语料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如个案研究、访谈、日记、录音录像、参与式观察等民族志的真实语料收集。6.小结拒绝语用国外研究综述,一方面能够为拒绝语用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语言行为的研究以及语言能力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视角和方法论启示。现有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内容主题、理

    34、论视角、路径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研究空间。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就要从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路径等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对研究视角、内容和主题进行拓展与充实,如“未来展望”里提到的一些内容和主题。对国内学者而言,需要关注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对促进汉语语境下和谐人际关系和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拒绝言语行为的普遍性特征考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综述为国内二语语用研究提供更多的内容视角,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实证视角研究,目前国内二语语用的实证研究比例并不高。虽然近年来国际上二语语用的研究呈现良好的增加势头,呈现出新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视角(Taguchi&Ro e v e r 2 0 17)

    35、,但国内二语语用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无显著变化(任伟、李思萦2 0 18)。多角度全方位地关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全面系统地描述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及规律,对我国的二语言语行为研究、外语语用教学以及二语语用教材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拒绝言语行为为研究视角,未能做到全面综述其他言语行为,以及关键词的设置可能导致一些相关研究未能收集在其中,为本文的研究不足。参考文献Al-Gahtani,S.&C.Rover.2018.Proficiency and preference organiz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refusals J.Journal o

    36、f Pragmatics129:140-153.Allami,H.&A.Naeimi.2011.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refusals:An analysi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IranianEFL learners J.Journal of Pragmatics 43(1):385-406.Al Okla,N.2018.Verbal and non-verbal refusal strategies in English:Refusing promotions J.Arab World Englis

    37、h Journal(1):321-334.Bardovi-Harlig,K.2013.Developing L2 pragmatics J.Language Learning 63(1):68-86.Barron,A.2003.Acquisition 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Learning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n a Study Abroad Context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Beebe,L.M.,T.Takahashi&R.Uliss-Weltz.1990.Pr

    38、agmatic transfer in ESL refusals CJ/R.C.Scarcella,E.Andersen&S.D.Krashen(eds.).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Newbury House.55-73.Beebe,L.M.&M.C.Cummnings.1985.Speech Act Performance:A Function of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R.Paper pres-ented in the S

    39、ixth Annual TESOL and Sociolinguistics Colloquium at the international TESOL convention,New York.Bella,S.2009.Invitations and politeness in Greek:The age variable.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Language Behavior Cul-ture(2):243-271.Bella,S.2014.Developing the ability to refuse:A cross-sectional stud

    40、y of Greek FL refusals J.Journal of Pragmatics 61:35-62.Blum-Kulka,S.&E.Olshtain.1986.Too many words:Length of utterance and pragmatic failure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8(2):165-179.16Brown,P.&S.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41、 Press.Burdelski,M.2015.Reported speech as cultural gloss and directive:Socializing norms of speaking and acting in Japanese care-giver-child triadic interaction J.Text&Talk 35(5):575-595.Chang,Y.F.&W.Ren.2020.Sociopragmatic competenc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childrens realization of apology and ref

    42、usalJ.Journal of Pragmatics 164(4):27-39.Chen,H.J.1996.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ragmatics in Refusal D.Doctoral Dissertation.Indi-ana University.Chen,X.,L.Ye&Y.Zhang.1995.Refusing in Chinese C/G.Kasper(ed.).Technical Report: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

    43、guage.Hawa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19-163.Cohen,A.&E.Olshtain.1981.Developing a measure of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The case of apology J.Language Learning31(1):113-134.Culpeper,J.,M.Haugh&D.Z.Kadar.2017.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Linguistic(lm)politeness 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Daly,N.,J.Ho

    44、lmes,J.Newton&M.Stubbe.2004.Expletives as solidarity signals in FTAs on the factory floor J.Journal ofPragmatics 36(5):945-964.Decock,S.&A.Spiessens.2017.Customer complaints and disagreements in a multilingual business environment:A discursive-pragmatic analysis J.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14(1):77-1

    45、15.El-Dakhs,D.A.S.2018.Sayingyes and no to requests:Is it the same in Egyptian and Saudi Arabic?J.Language andDialogue(2):235-260.El-Dakhs,D.A.S.2020.The art of saying no to university students: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speech act of refusal inteacher-student role-plays 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E

    46、ducation(4):55-75.Felix-Brasdefer,J.C.2004.Interlanguage refusals:Linguistic politeness and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J.Language Learning(4):587-653.Felix-Brasdefer,J.C.2006.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Mexico:Refusal strategies among male speakers of Mexican Spanish J.Journal of Pragm

    47、atics(12):2158-2187.Gass,M.S.&N.Houck.1999.Interlanguage Refusals: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Japanese-English M.New York:Mouton deGruyter.Glaser,K.2016.News from the pragmatics classroom:Contrasting the inductive and the deductive J.Intercultural Pragmatics(4):529-561.Koutlaki,S.2002.Offers and expre

    48、ssions of thanks as face enhancing acts:Taearof in Persian J.Journal of Pragmatics 34(12):1733-1756.Lee,C.2010.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comprehension of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J.Pragmatics 20(3):343-372.Li,S.,N.Taguchi&F.Xiao.2019.Variations in rating scale functioning

    49、in assessing speech act production in L2 Chinese J.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16(3):271-293.Li,W.&M.A.Mayouf.2009.The effects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Libya on the way they institutionally interact andcommunicate with younger physicians J.Journal of Pragmatics 4(1):136-146.Morkus,N.

    50、2018.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American learners of Arabic J.Language LearningJournal 49(1):1-25.Nelson,G.L.,C.J.Joan&M.A.Batal,et al.2002.Cross-cultural pragmatics:Strategy use in Egyptian Arabic and AmericanEnglish refusals J.Applied Linguistics 23(2):163-189.Newbury,P.&


    注意事项

    本文(国外拒绝言语行为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