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现状统计与评价分析研究.pdf

    • 资源ID:1503775       资源大小:892.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现状统计与评价分析研究.pdf

    1、1研究背景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动能,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适应性和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其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即“智改数转”)可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贯通,发挥其轻资产、灵活性强和供应链管理精简的优势,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并且在 2021 年 10 月 18 日,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

    2、机遇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022 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组织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的精准对接2,使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建设成为创新发源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Y 大学承接了省“英才名匠”领军企业家特训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对省内和 Y 大学的“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计 200 余家中小微企业,以“集中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访学”方式进行系统培训,充分整合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优势资源,培育造就高素质产业领军

    3、人才和高技能工匠,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战斗力,助推产业链协同创新。2问题的提出为了深入了解省域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现状,课题组对参与项目协作的企业的高层和一线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深度剖析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经营范围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自有资金不足、社会融资困难等痛点,多数企业认同:在全球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大环境下,“智改数转”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传统的制造业全流程运营和管理的惯性影响,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成本高且适配性低。目前主流的“智改数转”工具采购价格偏高,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费用中小微企业无法接受,虽然规格统一功能齐全,但对于中

    4、小微企业灵活机动的生产线而言,很多功能用不上,工具迭代速度缓慢,适配性不足,一企一线一定制的成本过高。二是“智改数转”人才缺乏。中小微企业人才储备相对有限,数字化大潮下知识更新迅速、分类细密,人才匮乏已成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的最大瓶颈。三是管理和组织亟需变革。“智改数转”是贯通企业的全流程变革,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苏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立项资助项目(20KJB630010);2019 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9-R-77358);2021 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K-b/2021/01)收稿日期:2023原06原02曰修回日期:2023原06原

    5、19作者简介:肖淑梅(197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科技管理研究,E-mail:。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现状统计与评价分析研究肖淑梅,邵红万,赵翔,吴亚平摘要:为了探索数字化浪潮下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新样本新途径,本文采用科学的建模和评价分析等有效的研究工具,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构建统计模型,调研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需求和全流程现状,结果表明样本企业“智改数转”进程目前还位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缺乏整体战略变革思维,缺乏高性价比、高适配性的“智改数转”工具供给和培训,投入回报周期与回报收益不明晰,并指出迫切需要建设全链条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6、,规划纵横向金融资源,建立高校协同的人才引培工程,多措并举提升产业成色,推动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行稳致远。关键词:智改数转;中小微企业;统计模型;评价分析中图分类号:F124.3;F27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23.10.031(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文章编号:1674-9146渊圆园23冤10原031原05科 技 创 新 与 生 产 力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第 44 卷第 10 期2023 年 10 月Vol.44No.10Oct.2023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 年第 4

    7、4 卷第 10 期表 1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统计模型维度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研发151.是否使用仿真、虚拟、架构、建模等研发设计工具?202.是否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工艺流程规划?203.是否对产品研发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204.“智改数转”研发是否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255.Y 大学科技副总是否参与“智改数转”研发流程?15原料51.是否使用供应链管理软件对供应商体系进行管理?302.是否与供应体系形成了数字化产业链协同?303.是否对采购流程进行数字化监控?304.是否采纳 Y 大学物流专业教师一站式采购 SaaS 解决方案?10生产151.是否使用“智改数

    8、转”生产线?102.采用“智改数转”生产手段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153.是否使用了制造业工业软件?104.是否能够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105.是否能够将指令自动下达到智能化数字化设备?106.是否能够实现产品加工全过程的信息跟踪管控?157.“智改数转”后企业成本下降比率208.Y 大学产教数字化融合策略对生产线的促进比重10仓储51.是否使用数字化仓储设备及流程?302.是否应用数字化手段完成厂内实物运输?303.是否应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产成品物流配送?304.是否应用或借鉴 Y 大学的“云仓配”技术方案?10营销101.是否进行线上产品销售?302.是否使用线上销售管理?303.是

    9、否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目标销售群体进行分析?304.是否与 Y 大学合作举办过“数字化营销实战训练营”101.是否使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客户体验152.是否使用电脑或手机软件进行客户关系管理203.是否应用数字化系统进行配件管理与维修服务104.是否应用数字化系统进行呼叫中心管理?155.“智改数转”后客户数量是否增长?206.“智改数转”后客户满意度是否提升?1.企业领导是否认可“智改数转”战略?2.是否有专门的“智改数转”部门?3.是否有“智改数转”战略?1015售后规划业务运营20202020核心价值在于用数据打通经营管理的全部环节,较多的中小微企业在理念上还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执行端的统筹安

    10、排,业务逻辑保守,生态重构动力不足,甚至还停留在拿奖补的阶段。四是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不足。中小微企业对政府引领下的“智改数转”平台集成需求迫切,希望成立市域或行业领域的数字技术及应用工具集成平台,进而摊销研发成本,整合多方跨界资源,提升一体化、全链条转型服务能力。另外,“智改数转”见效慢、行业协同差、转型成果不明晰等因素均阻碍了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进程的推进工作。3统计与评价为了探究最适合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政策、技术、工具、人才和资金支撑,需要深入考察不同的行业、性质、规模的企业,在高校协同机制下,研究经营全流程内的“智改数转”进程状态并进行评价分析,探索破解困境的最优策略。3.1统计

    11、模型构建表 1 为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统计模型统计模型。参考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从高校协同层面和企业“智改数转”全流程角度考虑指标的设计和选定,同时将环节逐层分解,建立了如下指标模型框架。模型框架设计和权重设置借鉴了腾讯研究院-腾讯社会研究中心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报告(2022)3,并根据 Y 大学“智改数转”校企合作方案和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的特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其中,一级指标涵盖了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等 10 个进程,二级指标和权重反映了企业“智改数转”的内涵建设和业绩成果4-5。32 表 1续表3.2评价分析根据评估统计模型设置了调

    12、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小程序,76 家企业参与了调查,有效问卷74 份。样本企业来自于 Y 大学“苏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英才名匠”领军企业家特训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和扬州市行业培训中心的企业。类型包括工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企业规模大部分为省内的中小微企业,也覆盖了部分规上企业,企业性质有国有企业、联营企业和私营企业。1)总体分析。总分 100 分,按规模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企业规模评价分数分布图,见图 1。由图 1 可知,样本企业的“智改数转”仍然处于较初级的进程中。即便是规上企业,总分均值也只有 50.3 分。从规模来看,规上企业的“

    13、智改数转”进程明显要快于中小型企业,从而走在前列;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最高为 59.7 分,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工业制造业 28.89 分;从性质来看,联营企业评估得分最高为 58.74 分,高于私营企业的26.74 分,参与调查的国有企业评估得分最低,这与之前预料的结果相差较远。2)进程分析。按进程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企业进程评价分数分布图,见图 2。样本企业进程均值在不同的环节得分不均衡,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多数企业在“智改数转”进程中,设施和售后服务两个环节能够基本铺设跟进,企业有购买“智改数转”相关软硬件的意愿和实力,并且已经有部分企业能够应用数字化系统进行配件管理和维修服务,有一定的数字

    14、化基础能力及覆盖能力。多数企业在规划、文化和营销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评估分数,显示出企业管理者对于推进“智改数转”工作较为重视,数字化思维基本能够成为中小微企业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但是从图 2中可以同时看到,管理维度评估得分并不能与之匹配,说明多数企业虽有“智改数转”的战略意识,但相应管理制度尚未更新,业务和财务数字化流程未能全流程无缝衔接。从图 2 中可以明确,研发、生产环节得分较低,原料采购和仓储是最短板,这4 项恰好是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说明样本企业在数字化产品研发设计方面能力薄弱,虽有部分企业能够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智改数转”,但是多数企业尚未形成与供应商的数字化产业链协同,维度一级指

    15、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运营规划154.用于“智改数转”的预算支出比例约为205.是否聘请 Y 大学“智改数转”教授专家进行战略协作?20管理101.是否针对“智改数转”展开管理制度的改进?252.“智改数转”部门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约为203.是否使用企业资源管理软件?254.是否实现了业务与财务数字化的全流程无缝衔接?205.是否实施 Y 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方案?10文化51.是否组织过员工进行“智改数转”方面的学习与培训?302.是否建立或链接了面向“智改数转”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和平台?303.企业员工是否参与和支持“智改数转”行动?40设施101.是否拥有企业内部局域网?

    16、252.贵公司的“智改数转”硬件设备支出主要用于购买以下哪些设备?203.贵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智改数转”基础设施(包括数字化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204.贵公司的软件支出主要用于购买以下哪些软件服务?205.是否有数字化安全建设投入?15图 2样本企业进程评价分数分布图原料生产仓储营销售后规划管理文化设施研发0.350.300.250.200.150.100.050图 1样本企业规模评价分数分布图“智改数转”评估分数分布图均值50.3均值24.9均值36.2均值14中型企业规上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肖淑梅,等: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现状统计与评价分析研究 33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

    17、3 年第 44 卷第 10 期在数字化手段优化产品物流配送方面也有较大不足,“智改数转”全流程业务尚未打通。3)理念分析。多数样本企业缺乏整体战略变革思维。受调研企业几乎没有“全流程”的转型理念,大多数都停留在一般的软硬件工具的使用,或是简单的设备联网和数据上网阶段,并没有高度整合和集成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在研发环节,100%的样本企业都使用了数字化建模、仿真等研发设计工具,但只有 25.7%的样本企业实施了研发设计的全流程数字化规划;在原料采购环节,只有不到 30%的企业能够进行采购的数字化监控,且没有 1 家企业能采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

    18、统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管理跟踪和管控;绝大多数企业的仓储物流仅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出入记账功能,仅有约 10%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的仓储设备和物流配送;产品生产环节,约 40%的企业设立了数字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但是列装产品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全流程信息跟踪管控的企业仅有不足 9%;产品营销环节,有 41.89%的企业建立了线上产品营销渠道,但仅有 17.56%的企业能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目标销售群体进行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表现非常落伍;售后服务环节,有 20.27%的企业采用了数字化软件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但是

    19、建立数字化配件管理、维修服务和呼叫中心管理的企业不足 13%。除了业务流程环节数字化转型的片面,统计也发现样本企业对于运营管理的“智改数转”衔接意识也比较薄弱。只有半数的企业一把手认可“智改数转”战略,1/3 的企业制定了战略,但设立专门部门的企业凤毛麟角(8.1%);虽然有 47.29%的企业使用了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但只有 12.16%的企业建立了业务和财务的数字化衔接,仅有 10%左右的企业建立了面向“智改数转”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因此,对于“智改数转”概念的片面性低阶认知和管理,很难让中小微企业打破传统思维,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发生根本转变。4)工具分析。样本企业“智改数转”工具单一,缺乏高性

    20、价比、高适配性的“智改数转”工具供给和培训,致使抬高了企业转型门槛。统计中发现,多数样本企业的转型工具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软硬件应用阶段。仅有 30%左右的企业配备了“智改数转”基础设施,采购了局域网、物联网、数据传输等硬件设备;约 60%的企业采购使用了资金资源规划(FRP)等企业管理软件;31.08%的企业建设了云服务工作。29.72%的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安全设施建设,反映了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障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另外,不同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采购营销等环节的差异很大,而目前的转型工具多聚焦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区块链、大数据平台等单一产品,适配性较差,各种工具之间兼容性

    21、不够,企业在选择和购买时缺乏有效甄别能力,容易出现功能重叠或资源浪费,难以精准匹配企业自身业务,影响转型成效。5)投入与收益分析。“智改数转”是对组织流程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对传统企业管理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知识结构冲击,且数字化转型时滞较长,不像普通项目投资那样有明确的回报周期与明晰的回报收益,这造成企业“智改数转”信心缺位,内外驱动力和协作有限。样本企业中 48.64%的企业没有对“智改数转”进行预算支出;25.67%的企业的预算支出在 5%以内;37.83%的企业没有任何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投入;大于 30%投入的仅占9.4%。73%的企业没有设置“智改数转”部门,19%的企业“智改数转”员工人

    22、数低于 5%,对于制造业而言,这样的预算支出和资金人员投入比例过低,将无法支撑后续的转型发展。统计同时显示,有 41.89%的企业认为目前的“智改数转”投入没有带来任何成本的下降,还有32.43%的企业认为成本仅下降了不到 5%。样本企业中,已经执行“智改数转”的企业,多数企业负责人对“智改数转”的整体收益认知是正向的、积极的,这些企业认为对比“智改数转”前后,能感受到的最大好处依次是:经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36.17%)、生产经营成本下降(21.28%)、企业竞争力更加具有弹复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挡危机(14.89%)、企业营业收入提升(12.77%)等。6)高校协同分析。校企合作为企业“智改

    23、数转”提供了较强的智力支持。有 Y 大学科技副总入驻的企业均邀请科技副总参与了“智改数转”研发流程,32.43%的样本企业采纳了 Y 大学物流专业教师一站式采购软件运营服务(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解决方案;94.59%的企业认同 Y 大学产教数字化融合策略,并表达了高度重视;同时 Y 大学的“云仓配”技术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方案也获得 78.37%的样本企业的首肯。另外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当前企业对数字化投资的预算和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对推动数字化投资回报周期和效果还缺少认知和信心,非常希望看到合作高校的专家对企业“智改数转”

    24、做一个清晰的成本收益分析,或者得到某家“智改数转”成功企业的详细分析报告作为参 34 Research on the Statistics and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Intellig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College-MSMEs CooperationXIAO Shumei,SHAO Hongwan,ZHAO Xiang,WU Yaping(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225009,China)Abstract:In order t

    25、o explore new samples and new ways for colleges to collaborate with MSMEs to intelligent digital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tide of digitalization,this paper uses effective research tools of scientific modeling and evaluationanalysis,builds a statistical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life cy

    26、cle theor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andinvestigates the deman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SM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sample enterprises is still in a relatively preliminary stage,lacking the overall strategic reform thinking,lacking the supplyand train

    27、ing of cost-effective and highly-adaptive tools,and unclear input-return cycle and return income.This paper pointsout that it is urgent for MSMEs to build a whole-chain public service support system,plan to focus on financial resources,establish talent training projects coordinated by colleges,take

    28、multiple measures to improve industrial success,and promotethe stead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MSMEs to intellig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Key words:intellig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MSME;statistical model;evaluation analysis考,从而增强企业“智改数转”的信心和认可度。4结论参与调研的样本企业在规模、性质和行业方面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本课题组的调研模型立足于中小微企

    29、业“智改数转”内外部条件支撑和阶段性特征,关注关键瓶颈问题和内在逻辑关系。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以下结论。1)“智改数转”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中小微企业广泛接受。“智改数转”的本质是企业提高生产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力工具和核心战略,企业需要从源头和理念上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摒弃路径依赖,创新组织、业务、流程、协作等多个领域,重塑对企业发展与生存的认知,并从上至下推行“智改数转”理念,培养企业全员以“智改数转”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形成企业的“智改数转”文化,共培共建数字化生态圈。2)中小微企业的“智改数转”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全链条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数字化进程中很多问题和困境环环相扣

    30、,各种执行端、政策端等系统性挑战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资源象限,需要整合多方跨界资源,由政府、高校、互联网大数据公司、人力资源、金融机构等相关联的数字化主体,搭建服务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生态伙伴体系,构建“创新+外溢”的集成化平台,放宽“智改数转”创新项目的准入门槛,激励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与拓展,在技术、人才、变革、政策等多方面成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有力助手。3)规划纵向的财政税收金融资源,组合横向的社会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普惠性支持。通过专项基金、集中采购、平台补贴、投贷联动、宣传推广、优惠贷款等手段,加大纵向和横向各类资金对于“智改数转”的汇聚和投入,创新金融产品,激

    31、励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的获得感和行动力。4)建立高校协同的人才引培工程,破解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痛点堵点。引导地方高校设立“智改数转”协同创新研发中心或平台,实施订单式学科建设,解决企业“智改数转”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供需匹配不足的矛盾;培养“智改数转”领军技能人才,以财政支持引导企业深化“智改数转”素养技能的在职培训,并创新人才共享服务体系,深度挖掘数字化人才资源。中小微企业是产业转型和跃升的经济基础,以科学统计和评估为基座,以企业核心需求为牵引,探索理念培育、体系创新、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路径,可促进稳健高效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2).2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EB/OL.2022-06-22.https:/ 35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校协同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现状统计与评价分析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