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pdf

    • 资源ID:1421907       资源大小:920.1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pdf

    1、第 15 卷第 4 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l.15 No.42 0 2 3 年 7 月JOURNAL OF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l.202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40050);安徽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jyjxggyj244)作者简介:郜振华(1972-),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工程。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郜振华1,沈晋弘1,周春柳1,2(1.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2;2.安徽工业大学复杂系统多学科管理与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安徽 马鞍山 2430

    2、02)摘 要:服务型制造(SOM)是一种将服务与制造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模式。关于 SOM 的综述文章多以围绕技术影响和系统设计等宏观视角展开讨论。区别于以往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服务型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所包含的产品设计、运营维护以及回收和再制造 3 个阶段中,数字技术的实际运用和企业案例。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服务型制造;产品生命周期;数字技术中图分类号:TH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132(2023)04-0001-07DOI:10.16827/ki.41-1404/z.2023.04.001 0 引言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

    3、发展以及受用户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影响,全球经济经历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结构性转变。工业公司正逐渐从以产品为导向的商业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的商业模式1,即服务型制造 通过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作为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例如,几个领先的跨国巨头,如通用电气、IBM、劳斯莱斯、富士通和西门子,通过将其市场份额从制造业转移到更注重产品服务的系统,保持了其产品价值基础上的竞争力。多年来,嵌入在产品中的服务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基本业务组成部分2-4。向以服务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转变统称为“服务化”,最初由 Levitt 提出5,后来在 Vandermerwe和 Rada 的研究

    4、中6得以发展。Hawken7在 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生动地描述了服务化的概念:人们想得到的不是产品的产权,而是产品所能带来的服务 汽车的运输功能、冰箱里的冰啤酒、电视上的新闻或娱乐节目。实质上,服务化作为一种通过将服务提供与产品制造捆绑在一起创造价值的过程,已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制造战略。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服务型制造(SOM)在近几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前对其有两种较为主流的定义描述。世界制造服务化研究专家 Bains将服务化分为基础服务、中级服务、高级服务 3 种模式8。2004 年 Tukker 提出了一个产品服务系统(PSS)的框架来描述其发展过程9,即面向产品、面向使用和面向结果

    5、的服务。面向产品的服务以销售为主导,提供一些基本服务,如售后维护;面向使用的服务需要制造商保留产品所有权,如产品租赁;在面向结果的服务中,制造商和客户仅关注产品产生的功能结果而非产品本身。尽管学者们从各自角度已经给予 SOM 较为深刻的定义,但要真正全面定义SOM 是困难的,这主要归因于其涉及了太多学术领域,例如信息系统、商业管理和工程设计等。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对 SOM 进行了定义:“服务化是组织资源和执行流程的战略转变,目的是利用创新技术提供端到端的综合服务,为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围绕产品生命周期,提供了一个 SOM 的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综述。1 研究方法在文献

    6、搜集方面,本文遵循“关键词-数据库-样本库”的调研思路10。由于该项研究的重点是产品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技术应用,所以本文的文献搜索范围较为广泛。选取了 Elsevier、Web of Science、Scopus、Springer、Wiley、Taylor&Francis,共 6个外文数据库,通过搜索包括“Servitization”“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Servicing”和“Product-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service Systems”这些关键词得到“关键词-文献源”矩阵(见表 1)。最后遴选了引用率较高的论文、知名学者的报告

    7、和行业发展数据,形成了本文研究的样本库(见参考文献)。本文基于该样本库进行文献综述,具体行文思路在下节文献分析中将有表述。表 1 服务型制造“关键词-文献源”矩阵数据库范围Servitization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ServicingProduct-service SystemsElsevierSubject/Title/Abstract1764920583253111949223Web of ScienceSubject1775180650386916375ScopusSubject/Title/Abstract16841823153005469Spr

    8、inger244511231261126536727WileyAbstract2996549523423931076709Taylor&FrancisTitle4347408715690668720232 SOM 文献分析2.1 SOM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前期的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与开发、加工与装配、运输与分销、售后与维护、回收与再制造等环节10。Jiang 从企业决策角度出发,将 SOM 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商业模式选择、产品设计、运营措施以及回收与再制造 4个阶段11。本文选择分析服务制造商与其用户都全程参与且有较强交互的 3 个阶段,即产品设计、运营与维护以及回

    9、收与再制造,对其在 SOM 模式下与传统制造模式下的差异进行简单描述。2.1.1 产品设计传统制造中,产品设计旨在尽可能地满足客户期望。企业通过丰富产品功能、应用新型材料以及广泛运营推广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这种方式固然能够实现企业盈利,但也会产生若干问题,特别是生产与消费两端存在的供需不匹配问题。与其相反,在 SOM 模式下,制造商的目标不是销售商品,而是满足顾客实际需求。鉴于服务的交付需要实物产品,所以产品设计需要足够精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此外,与传统的销售意味的产权交换不同,服务制造商在产品“售出”后依旧需要承担运营维护费用。所以通常情况下,在产品设计初服务制造商对产

    10、品的耐久性及可靠性都有更高的要求。2.1.2 运营和维护传统销售模式下,制造商和用户秉承钱货互换原则,对商家而言交易达成则意味着在资金回流。而 SOM 模式下,制造商的收入与产品正常运行时间正相关,且源于产品最终产生的功能结果。为了保障客户满意度,服务制造商需要通过优化其资源输出保持其产品性能,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另外,在传统销售策略与 SOM 中,商家与用户都可能承担道德风险,但承担对象往往不同。传统模式下,商家一经将产品拥有权交予用户后,用户就需要自己承担往后的运营维护费用。若产品实际使用与产品描述存在参差,用户往往成为承担损失的一方;与之相反,服务制造商承担产品的运营维护成本且具有产品所

    11、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客户正确使用产品的积极性,客户不需要考虑误用、滥用后果便可享受服务制造商付出的努力。所以,服务制造商往往需要针对该现象去设计相关措施,以免用户的不当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失。2.1.3 回收与再制造与传统的销售策略不同,在 SOM 模式下,产品的所有权仍隶属于服务制造商,这使得企业的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环 客户使用过的旧产品最终返回到制造商。在此商业模式下,能够有效处理废旧产品将可能成为服务制造商的一项核心竞争力。然而,将回收与再制造引入该领域进行研究的文章依旧较少。2.2 SOM 关键技术的运用依据上述概念分析,本文从产品设计、运营与维护以及回收与再制造 3 个阶段的技术应

    12、用研究为目标,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进行文献综述。2.2.1 产品设计(1)众包设计“众包”一词是指将传统上由制定代理人(通常是员工)执行的工作,以公开征集的形式外包给未定义的、通常是非员工群体的行为12。与传统产品设计不同,众包设计依赖于客户的参与和反馈,这有助于公司汇集客户的需求。人群特征的采集决定了众包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是否能取得成功13-14。众包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协同式众包(Collabo-2 第 4 期郜振华等: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rative Crowdsourcing)和竞赛式众包(Crowdsourcing contest)15。前者由大众群体协作完成,且一般任务的完成

    13、不伴随着奖励回报;后者通常是由个体独立完成,完成相应任务可获得对应的奖励。在协作式众包的运用实例中,维基百科通过开放自由、免费的百科全书编辑平台,使得大众都可以参与编辑和修改。维基百科的实现无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来自动完成,也无法仅通过少数人来完成,因此需要众包设计的理念来实现;与之相反,竞赛式众包模式下,任务请求人需要为任务完成人支付报酬。Amazon Mechanical Turk(Mturk)采用市场的理念,为任务请求人和任务完成人构建了一个在线交易平台16。Mturk 根据任务完成人和任务请求人不同的需求提供了不同的服务。还有一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众包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Yuen 等人

    14、从应用、算法、性能和数据集4 个方面总结了众包的进展17。Kittur 等人阐述了众包在同步协作、实时响应和动机等 12 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18。Doan 等人回顾了万维网上应用的众包系统,根据问题类型和协同方式等方面对众包系统进行了分类总结19。Zhao 等人从信息、技术、大众和组织机构 4 个角度综述了众包设计20。总的来说,众包设计是一种反映客户真实需求的设计方式。在 SOM 模式下,将众包设计整合到产品开发中可能会使公司受益匪浅。(2)PSS 与云制造集成技术产品服务系统(PSS):21 世纪后,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 PSS 的工业产品服务体系,使 PSS 研究从理论走向应用。Horst

    15、 Meier 于 2005 年提出了 IPS2的概念21,加深了研究者对 PSS 的理解。IPS2 致力于构建一个适合的社会系统,将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交互和互相依赖关系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服务来满足用户。服务制造商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并且产品生命周期服务中涉及的用户体验也受到重视。PSS 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提高了产品创新能力,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减少了资金投入,实现了服务制造商与用户的双赢。云制造:云制造是在网络化制造22、网格制造23、云计算24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服务、优质低成本新型制造模式。云制造的目的是整合各类制造资源,在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一个庞大的资源云池,从而实现资

    16、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用户提供按需制造服务。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模式,云制造的概念自 2010 年提出以来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云制造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独特的理解25,但在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其服务的使用上专家们都达成了共识。云制造架构是云制造理念落地的基础,其具有高度开放的特点,为云制造架构自身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云制造技术和网络化协同设计已成为世界制造信息化的重要研究领域。面向个性化产品设计的云制造与服务系统(IC-MSS-PPD):为了更好地推动 PSS 的产品设计与服务体系的发展,便派生了 ICMSS-PPD。ICMSS-PPD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服务系统,集成

    17、了制造信息、数字虚拟设计资源和云计算,实现了最充分的资源利用。类似于云计算的概念,在需求信息和服务能力具备的前提下,为顾客提供产品功能的服务。因此,为适应云化发展的趋势,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设计和系统开发,即从实验室移植到云平台的制造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门。有关云制造技术平台产品服务体系特点的描述,TAO 26-27认为云制造有以下典型特征:服务需求和制造需求;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用户参与制造;透明和集成制造;主动制造;门槛低,外包制造;敏捷制造;专业制造;基于股份的制造能力和交易;以制造知识为基础;创新制造集群;绿色碳基制造。Zhang 认为28,云制造兼具云计算和制造基础设施模型的性质和

    18、特征,从而使云计算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特性的基础服务框架为云模型的基础框架提供了数据处理的服务。云制造作为制造资源之一,具有自组织、协作、需求驱动等本质特征,促进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2.2.2 智能维护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复杂维护方法的发展,这些方法通过传感技术的使用可更深入地了解系统健康状况和性能、故障原因以及剩余使用寿命29。通过引入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预测算法等智能预测技术,预测性维护被理解为基于状态的维护的演变30-31,这些技术可以评估产品的状况,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故障32。其好处包括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可用性33

    19、。规范性维护是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趋势,其目的旨在带来完全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该范式下,智能产品可以预测潜在故障并自主安排维护活动,它涉及价值链中多方端到端动态中的持续协作和协调34。商业化使得智能维护作为与产品相结合的附加服务,或者被嵌入到以使用为导向或以结果为导向的 SOM 体系中。以下为相关实例:瑞典滚珠轴承制造公司使用振动分析和远程监控来提高客户资产效3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用并进行维护活动35;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推出了预测性维修服务,公司依靠合作伙伴网络开发了预测性维护能力30,降低了用户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机器停机时间36。2.2.3 智能回收与再制造(1)智能回收回收在

    20、 SOM 的研究中较为滞后。对于简单产品,可以通过将产品寿命信息附加到产品而非将其储存在外部数据库中,从而简化收集和分类过程37。另外,配备带有传感器和连接功能的回收箱有助于家庭和市政当局层面实施智能回收。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收集路线和降低运输成本来提高废物收集效率38。在考虑复杂产品时,基于生产信息系统分解其结构和组件可以提高回收材料的纯度39。智能回收通常适用于以使用为导向的 SOM 中,但也有用于其他类型的实际案例,例如:管理打印服务和即时墨水服务是惠普公司为大小型企业所提供服务的一部分40。惠普的墨盒回收服务作为打印机化服务的一部分,已经实现了“惠普专用流完全闭环回收”。服装租赁初创公司

    21、 EON 将回收整合到他们的产品服务中。由于某些回收计划不适用于处理带有电子元件的服装41,EON 通过与满足特定技术的外部回收商合作,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由外部回收商处理带有电子元件的纺织品,也就意味着部分回收材料不会返回原始制造商。(2)智能再制造带有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传感器产品可以消除再制造中涉及的大部分不确定性42-43。由于识别技术具有实时跟踪和监控功能,因此即使在组件级别,也可以在使用阶段进行产品跟踪和产品历史记录保存44。这有助于在产品到达再制造车间前进行有效的再制造规划45。另外,产品与组件级别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再制造过程中的输出质量和可预测性,并有助于减少浪费46-47。再制造

    22、过程中,产品与智能系统相结合也可为流程创造优势。在具备产品寿命信息的再制造车间中,使用传感器、机器人和智能拆卸系统可减少产品拆卸过程中的损坏48-49。智能产品可根据产品历史记录在不同条件下对组件进行分类和优先排序,从而改进分拣流程并降低工人体力劳动强度50。此外,存储在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中的信息可用于改进新产品设计过程,增加其再制造过程中的价值创造。然而,为了让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产品设计师并转至再制造商,原制造商必须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建立沟通渠道51-52。最后是有关智能再制造的相关实例:通用电气运输部门从机车发动机的传感器收集性能数据,从而分析机车零件和产品需要进行何种程度的改造,降低

    23、了机车改造期间所需要的成本53;卡特彼勒公司对其客户提供了产品实时远程监控服务,在保障产品运行性能的同时,也可以精确追踪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况,更利于进行产品的再制造设计54。诸如此类的监控服务降低了成本,并改善了对再制造需求的预测精度。3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尽管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 SOM 的许多方面,但仍有一些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探索。3.1 管理与技术集成SOM 的发展受到先进技术的推动,这些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结构的设计55-56,然而在选择的文章中,SOM 的研究通常将技术与管理分开探讨。传统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创新通常依赖于现有的技术,然而这种管理上的创新对于新技术发展的激励是较为

    24、有限的;SOM 的进步同样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技术决定了 SOM 可以开发的深度,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的是,在 SOM 的开发中也能促进新技术的衍生。SOM 和技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对 SOM 中技术和管理的研究是脱节的。因此,在研究 SOM 时,考虑技术和管理间的相互影响是有必要的。3.2 服务化的实证研究对所选文献的分析表明,针对 SOM 的研究应加强对预测工具和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当前大多文献都遵循基于归纳定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正如Martinez57等人的观点,“鉴于研究设计的性质,识别的模式不能用作预测工具”,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横向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对 SOM 模式下服务

    25、实施效果,即用户体验的分析。3.3 道德风险有关制造商与用户间存在的道德风险已被广泛研究,关于如何优化合同设计到引入商业中断保险以激励承包商的努力58,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这些新颖的机制适应面基本仅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作用甚微。Bardhi 提出59,客户会更合理地使用其拥有所有权的产品。然而,由于服务制造商承担运营成本且拥有产品所有权,用户不再担心维护成本的增加或产4 第 4 期郜振华等: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品边际效用的减少,产品过度使用或误用方面的道德风险就会产生。过度使用增加了制造商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比起过度使用,制造商或许更担心消费

    26、者对于产品的低频使用,甚至是不使用。这将极大地减少了服务制造商的利润,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服务企业做出最佳的经营决策和设计有效的合同机制。3.4 政府推广SOM 正在全球大部分国家推广,我国工信部、科技部等把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 2025 的关键内容之一加以推广。然而,分析政府在 SOM 中的作用的文献较为有限。例如在回收和碳排放领域,学者的研究围绕相关立法和政策,从而合规合法化实现企业决策优化60-61,对于 SOM 的研究理当如此。SOM 的兴起依赖于技术发展,但先进的技术不足以让 SOM 在工业实现普及。政府在促进 SOM 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政府

    27、政策制定对 SOM 的影响是必要的。4 结束语近年来,有关 SOM 的话题愈发受到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术文章已经表明 SOM 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大多文章对于 SOM的描述都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去探讨 SOM 影响制造业决策以及技术应用的文章依旧较少。本文从产品设计、运营维护以及回收与再制造 3 个影响公司决策的阶段出发,对比了传统制造企业与服务型企业面临的不同决策处境,并总结归纳了在不同阶段下数字技术的运用及实际案例的展示。希望能为未来有关 SOM 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同时也能为服务型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用的见解。参 考 文 献1 VAR

    28、GO S L,LUSCH R 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 J.Journal of Marketing,2004,68(1):1-17.2 BENEDETTI M,CESAROTTI V,HOLGADO M,et al.A proposal for energy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including a prod-uct service systems perspectiveJ.Procedia CIRP,2015,30:251-256.3 PARIDA V,SJOEDIN D R,WINCEN

    29、T J,et al.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Product-Service Provision:Insights into Business Models,Learning Activities,and Capabilities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57(3):44-52.4 VAITTINEN E,MARTINSUO M.Industrial customers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new advanced servicesJ.Jour-nal of Manufact

    30、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9,20(3):215-224.5 LEVITT T.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ervice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1976.6 VANDERMERWE S,RADA 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6(4):314-324.7 HAWKEN P.The Ecology of Commerce:a declaratio

    31、n of sustainabilityJ.Inc,1993,5(3):21-30.8 BAINES T S,LIGHTFOOT H W,BENEDETTINI O,et al.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on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9,20(5):547-567.9 TUKKER A.Eight types of product service system:e

    32、ight ways to sustainability?Experiences from SusProNet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4,13(4):246-260.10 ZHANG F,JIANG P,GUO W.Academ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8,29(18):2144-2163.11 JIANG Z Z,FENG G,YI Z,et al

    33、.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22,9(1):71-88.12 HOWE J.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 magazine,2006,14(6):1-4.13 ZHU H,DJURJAGINA K,LEKER J.Innovative behaviour typ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crow

    34、dsourcing per-forma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18(6):144-125.14 ZHU J J,LI S Y,ANDREWS M.Ideator expertise and co-creator inputs in crowdsourcing-bas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7,34(5):598-616.15 ZHAO Y,ZHU Q.Evaluation on c

    35、rowdsourcing research: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4,16:417-434.16 MASON W,SURI S.Conducting behavioral research on Amazons Mechanical Turk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12,44(1):1-23.17 YUEN M C,KING I,LEUNG K S.A survey of crowdsourcing systems C/2011 IEEE

    36、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cy,security,risk and trust and 2011 IEE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Beijing:IEEE,2011:766-773.18 KITTUR A,NICKERSON J V,BERNSTEIN M,et al.The 5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 15 卷future of crowd work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

    37、ed cooperative work.Canada:CSCWD,2013:1301-1318.19 DOAN A,RAMAKRISHNAN R,HALEVY A Y.Crowdsourcing systems on the World-Wide Web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1,54(4):86-96.20 ZHAO Y,ZHU Q.Evaluation on crowdsourcing research: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4,1

    38、6:417-434.21 REN L,ZHANG L,WANG L,et al.Cloud manufacturing:key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7,30(6):501-515.22 LIU Z H,YAN K.A brief review of trust evaluation in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system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945

    39、:3450-3453.23 FU J.A practical resource-search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rid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4,74:335-340.24 NADEEM F,QAISER R.An early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private cloud computing software platforms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40、and Technology,2015,30:639-654.25 REN L,CUI J,LI N,et al.Cloud-based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 for cloud manufacturing:model,technology,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137(4):321-330.26 TAO F,ZHANG L,GUO H,et al.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manufacturing

    41、 and several key issues of cloud service composition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11,17(3):477-486.27 TAO F,LAILI Y,XU L,et al.FC-PACO-RM:A Parallel Method for Service Composition Optimal-Selection in Cloud Manufacturing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2013,9(4):

    42、2023-2033.28 ZHANG L,LUO Y,TAO F,et al.Cloud manufacturing:a new manufacturing paradigmJ.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2014,8(2):167-187.29PRAJAPATI A,BECHTEL J,GANESAN S.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a surveyJ.Journal of Qual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2012,18(4):384-400.30 ANALYTICS I T.Predicti

    43、ve maintenance market report 20172022J.IoT Analytics,2017,9(2):495-401.31 MARCH S T,SCUDDER G D.Predictive maintenance:strategic use of IT i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9,21(2):327-341.32 DAILY J,PETERSON J.Predictive maintenance:How big data analysis can improve

    44、maintenanceJ.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hallenges in Commercial Aerospace: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n the Aviation Value Chain,2017,12(3):267-278.33 SELCUK S.Predictive maintenance,its implementation and latest trends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2017,231(9):1670-1679.34KHOSHAFIAN S,ROST

    45、ETTER C.Digital prescriptive maintenanceJ.Internet of Things,Process of Every-thing,BPM Everywhere,2015,5(1):1-20.35 GREMYR I,LFBERG N,WITELL L.Service innova-tions in manufacturing firms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2010,20(2):161-175.36 SHIELDS N.Caterpillar is embracing the IoT to improve productiv

    46、ityJ.Business Insider,2017,3(2):15-29.37 KLAUSNER M,GRIMM W M,HORVATH A.Sensor-based data recording for recycling:a low-cost technology for embedded product self-identification and status repor-tingM/Green electronics/green bottom line.UK:But-terworth-Heinemann,2000:91-101.38ANAGNOSTOPOULOS T,KOLOMV

    47、ATSOS K,ANAG-NOSTOPOULOS C,et al.Assessing dynamic models for high priority waste collection in smart citiesJ.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15,110:178-192.39 THOROE L,KNOTHE B,RAABE K,et al.Impacts of item-level RFID on packaging waste recycling: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ndustrys expectations in

    48、 German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1,5(4):358-370.40 BINDER C R,QUIRICI R,DOMNITCHEVA S,et al.Smart labels for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8,12(2):207-228.41 KHLER A R,HILTY L M,BAKKER C.Prospe

    49、ctive im-pacts of electronic textiles on recycling and disposal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1,15(4):496-511.42 ONDEMIR O,GUPTA S M.Quality management in prod-uct recovery us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J.Computers in Industry,2014,65(3):491-504.43 VADDE S,KAMARTHI S V,GU

    50、PTA S M,et al.Product life cycle monitoring via embedded sensorsM/Envi-ronment conscious manufacturing.USA:CRC Press,2007:91-104.44 ZHOU W,PIRAMUTHU S.Remanufacturing with RFID item-level information:Optimization,waste reduc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注意事项

    本文(服务型制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综述.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