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pdf

    • 资源ID:1420278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pdf

    1、儿童青少年心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乔骊珠 刘 胜 曹思佳 牟嘉雯 谢思思 王晓一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河北唐山)0 6 3 2 1 0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通信作者*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 2 0 2 1 0 8 2)【摘 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问卷对3 5 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神经质、人际关系

    2、困扰以及“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两两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r=-0.9 6 1,-0.9 5 6,0.9 2 0,-0.9 4 2;P0.0 1);神经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单独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3 1.1%、1 4.0%和1 6.1%;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单独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1 5.3%、2 0.1%和2 3.1%;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3 7.9%、3.9%和7.3%。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独立中介作用影

    3、响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还可以通过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粉丝经济”消费行为。【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中图分类号:R 3 9 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6-4 8 1 1(2 0 2 3)0 9-1 4 2 8-0 7D O I:1 0.1 3 3 4 2/j.c n k i.c j h p.2 0 2 3.0 9.0 2 7(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3 1(9):1 4 2 8-1 4 3 4)t e r p e r s o n a l a t t a c h m e n t s a s

    4、a f u n d a m e n t a l h u m a nm o t i v a t i o n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1 9 9 5,1 1 7(3):4 9 7-5 2 91 4 廖婷婷,邹枝玲,杨勋,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关系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 0 0 7(1 5):2 8 3 0-2 8 3 21 5B r o w n f i e l dD,T h o m p s o nK.S e l f-c o n c e p ta n dd e l i n q u e n c yt h ee f f e c t

    5、 so fr e f l e c t e da p p r a i s a l sb yp a r e n ta n dp e e r sJ.W e s t e r nC r i m i n o l o g yR e v i e w,2 0 0 5,6(1):2 2-2 91 6P e p l a uL.P e r s p e c t i v eo nl o n e l i n e s sM.L o n e l i n e s sAS o u r c e-b o o ko fC u r r e n tT h e o r yR e s e a r c h&T h e r a p y,1 9 8

    6、21 7 陈润瑶.社会排斥情境下自我同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意愿的影响D.济南:济南大学,2 0 1 71 8 李丽,梅松丽,牛志民,等.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智能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1 6,2 4(2):3 4 5-3 4 8+3 2 01 9P e n gA,T a n gY,H eS,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l o n e l i n e s s,s l e e pb e h a v i o ra n dq u a l i t y:Ap r o p e n s i t y-s c

    7、o r e-m a t c h e d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 d yJ.S l e e pM e d,2 0 2 1,8 6:1 9-2 42 0G r o s sJJ.T h ee m e r g i n gf i e l do f e m o t i o nr e g u l a t i o n:A n i n t e g r a-t i v er e v i e wJ.R e v i e wo fG e n e r a lP s y c h o l o g y,1 9 9 8,2(3):2 7 1-2 9 92 1 贾彦茹,张守臣,金童林,等.大学生社会排

    8、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信任的作用J.心理科学,2 0 1 9,4 2(3):6 5 3-6 5 92 2 王玲,叶明志,温盛霖,等.A型行为与医学生睡眠质量关系探讨J.中国行为科学,2 0 0 2(1 1):4 3 7-4 3 82 3 袁燕.社会排斥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羞耻感的中介和认知重评的调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 0 1 82 4R i c hG,A d r i e n n eCS,CN a t h a nD,e t a l.V a l i d a t i o no f t h eo s t r a-c i s me x p e r i e n c es c a l

    9、 ef o ra d o l e s c e n t s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A s s e s s-m e n t,2 0 1 2,2 5(2):3 1 9-3 3 02 5N i uGF,S u nXJ,T i a nY,e ta l.R e s i l i e n c em o d e r a t e st h er e l a-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o s t r a c i s ma n dd e p r e s s i o na m o n gC h i n e s ea d o-l e s c e n t sJ.P

    10、 e r s o n a l i t y&I n d i v i d u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2 0 1 6,9 9:7 7-8 02 6B u y s s eDJ,R e y n o l d sCF,M o n kT H,e ta l.T h eP i t t s b u r g hs l e e pq u a l i t yi n d e x:An e wi n s t r u m e n tf o rp s y c h i a t r i cp r a c t i c ea n dr e s e a r c hJ.P s y c h i a t r yR e

    11、 s e a r c h,1 9 8 9,2 8(2):1 9 3-2 1 32 7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 9 9 6(2):1 0 3-1 0 72 8 刘平.U C L A孤独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 9 9 9,1 3(增刊):2 8 4-2 8 72 9G r o s s,J o h nOP.I n d i v i d u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w o e m o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p r o c e s s:I m p l i c a t i

    12、 o n sf o ra f f e c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a n d w e l l-b e i n gJ.J o u r n a l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2 0 0 3,8 5(2):3 4 8-3 6 23 0 王力,柳恒超,李中权,等.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0 7,1 5(6):5 0 3-5 0 53 1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 0 0 4,1 2(6):9 4 2-

    13、9 5 03 2 张玲.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广西医学,2 0 0 4(3):3 3 5-3 3 63 3R i c h a r d s o nGS.H u m a n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m o d e l so f i n s o m n i aJ.S l e e pM e d,2 0 0 7,8(4):9-1 43 4 杨淑婷.社会排斥对不同气质个体补偿性消费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效应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 0 2 03 5V o h sK D,B a u m e i s t e rRF.H a n d b o o ko fs e l f

    14、-r e g u l a t i o n:R e-s e a r c h,t h e o r y,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sM.G u i l f o r dP r e s s,2 0 1 13 6 史倩.情绪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 0 1 3(收稿日期:2 0 2 3-0 6-1 7)824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年第3 1卷第9期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P s y c h o l o g y 2 0 2 3,V o l 3 1,N o.9 I n f l

    15、 u e n c eo fp a r e n t a l r e a r i n gs t y l eo n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o f f a ne c o n o m y:T h e c h a i nm e d i a t i n gr o l eo fn e r v o u s n e s sa n d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p r o b l e m sQ I A OL i z h u,L I US h e n g,C A OS i j i a,

    16、MUJ i a w e n,X I ES i s i,WANGX i a o y iS c h o o l o fP s y c h o l o g ya n d M e n t a lH e a l t h,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a n g s h a n0 6 3 2 1 0,C h i n aN o r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f

    17、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T o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p a r e n t a l r e a r i n gs t y l eo n t h e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o f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n d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n e r v o u s n e s sa n d

    18、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p r o b l e m s.M e t h o d s:At o t a lo f3 5 6u n d e r-g r a d u a t e s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w i t hs-EMB U-c,C B F-P I-B,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D i a g n o-s i sS c a l ea n dt h eF a nE c o n o m i cC o n

    19、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R e s u l t s:T h ef o u rv a r i a b l e s(p a r e n t a l r e a r i n gs t y l e,n e r v o u s n e s s,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p r o b l e m sa n dt h e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20、yc o r r e l a-t e dw i t he a c ho t h e r(r=-0.9 6 1,-0.9 5 6,0.9 2 0,-0.9 4 2;P0.0 1).N e r v o u s n e s sh a ds i g n i f i c a n tm e d i a t i n ge f f e c tb e-t w e e np a r e n t a l r e a r i n gs t y l ea n d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w i t ht h ee f f e c t

    21、 v a l u e s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3 1.1%,1 4.0%a n d1 6.1%o f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p r o b l e m sp l a y e da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o l e a s am e d i a t o rb e-t w e e np a r e n t a lr e a r i n gs t y l ea n dt h e f a ne c o n o m

    22、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w i t ht h ee f f e c tv a l u e sa c c o u n t i n gf o r1 5.3%,2 0.1%a n d2 3.1%o f t h et o t a l e f f e c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N e r v o u s n e s sa n d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p r o b l e m sp l a y e ds i g n i f i-c a n t c h a i nm e d i a t i n

    23、gr o l eb e t w e e np a r e n t a l r e a r i n gs t y l ea n d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w i t ht h ee f f e c tv a l u e sa c c o u n t i n gf o r3 7.9%,3.9%a n d7.3%o f t h et o t a le f f e c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e n t a lr e a r i n g

    24、s t y l ec a nn o to n l ya f f e c t t h e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e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t h r o u g h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m e d i a t i n ge f f e c to fn e r v o u s n e s sa n d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p r o b l e m s,b u t a l s oa f f e c t i t t h r o u g ht h ec h a i nm e

    25、d i a t i n ge f f e c to f t h e m.【K e y w o r d s】P a r e n t a lr e a r i n gs t y l e;T h e f a ne c o n o m y c o n s u m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N e r v o u s n e s s;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p r o b-l e m s;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粉丝经济”是一种通过提升粉丝黏性来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运营模式1,是架构在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26、2。近年来,“粉丝经济”模式下的消费行为愈发强烈,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经济模式3。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经济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具备较高的金额支配权和消费自主权4。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对待“粉丝经济”的态度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5。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其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风格和教养观念6-7。父母教养方式一词最初由鲍姆林特提出,并将其划分为权威、专制、纵容三类8。而龚艺华将其划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并进一步将民主型细分为情感温暖型和信任鼓励型6。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可以减少子女的追星和消费行为5。父母采用惩罚、拒绝否

    27、认的教养方式,可能增强子女的逆反心理,做出更多盲目的追星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9。胡宁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部分青少年出现的极端追星行为已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个体偶像崇拜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1 0。因此,对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并不只是直接影响“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也可能间接地对其产生影响。神经质是大五人格特质的核心维度之一,常用于表示个体情绪的不稳定性,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负性情绪和冲动行为1 1。苑光宗等人的研究表明,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其子女冲动、消极人格特质的

    28、形成1 2。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1 3。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母亲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在神经质上得分就越高1 4。黎晓娜等人认为,大学生过度的追星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不仅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还与其自身的人格特质有关1 5。偶像崇拜者相较于非偶像崇拜者在人格特质上更易有高神经质的特质,即高神经质个体更容易做出崇拜偶像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1 6。同时,蒲嘉浩男的研究表明,存在“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神经质高分粉丝比例要显著多于神经质低分粉丝1 7。因此,神经质可能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而随着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疏离

    29、等现象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面临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1 8。人际关系困扰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由于一些因素而导致的人际关系不融洽1 9,其可能也是父母教养方式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首先,皇甫文静等人的研究证实人际关系的好坏受个体差异及父母教养方式所影响2 0。过度保护、拒绝为主的教养方式是导致子 女产生人际 关 系 困 扰 的 危 险 因素2 1。其次,“粉丝经济”的核心是粉丝,其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粉丝群体黏性,即不同924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年第3 1卷第9期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P s

    30、 y c h o l o g y 2 0 2 3,V o l 3 1,N o.9 的粉丝存在不同的粉丝群体黏性,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粉丝经济”消费行为2 2。而粉丝黏性又受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2 2,粉丝自身的人际关系不融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粉丝黏性,即人际关系困扰对“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神经质可能是人际关系困扰的前因变量。刘登蕉等人认为神经质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良的情绪,越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障碍2 3。姜永志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神经质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冲动性和人际困扰2 4。综上可知,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通过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来

    31、间接预测“粉丝经济”消费行为。因此,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H 1:神经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H 2: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H 3: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2 0 2 2年1 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华北理工大学的3 6 4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 6 4份,回收有效问卷3 5 6份。其中,男生1 7 5人,女生1 8 1人;城镇生源地2 2 1人,农村生源地1 3 5人;经济来源为父母提供2 7 3人,经济来源为

    32、父母提供与自己兼职4 6人,经济来源为父母提供与学校奖学金3 7人。1.2 方法1.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 h o r t-E g n aM i n-n e na vB a r n d o m sU p p f o s t r a n-c h i n e s e,s-EMB U-c)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蒋奖编制2 5。该问卷共4 2道题,分过度保护、拒绝和情感温暖3个维度,父亲、母亲各2 1题,题目内容一致。问卷采用4级计分,由“从不”至“总是”。量表不同维度的平均分越高,说明该维度的水平越高。经测试,本研究中父母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分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9 8 2、0.9 8

    33、 5、0.8 9 0,父母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 护 分 量 表 的KMO值 分 为0.9 6 2、0.9 7 0、0.7 2 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2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 h i n e s eB i gF i v eP e r s o n a l i t yI n v e n t o r yb r i e fv e r s i o n,C B F-P I-B)由王孟成等编制2 6。该问卷共4 0个题目,包含5个维度: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该问卷采用6级计分: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量表不同维度的平均分越高,说明该维度的水平越高。经 测 试,本 研 究

    34、 中 该 量 表 的系 数 为0.9 3 2,KMO值为0.9 8 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由郑日昌等编制1 9。该量表共2 8题,分为4个因子:交谈沟通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量表采用2级计分,选“是”得1分,选“非”得2分。4个因子总分相加得到问卷总分,问卷总分越高,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就越低。经测试,本研究中该量表的系数为0.9 4 0,KMO值为0.9 6 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4“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量表 由徐依霖编制完成2 7。该问卷共1 8题,采用5点计分,不分维度,被试总得分越高说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水平越高。经测试,

    3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系数为0.9 5 0,KMO值为0.9 7 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3 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 P S S2 6.0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 计 分 析 和 相 关 分 析,并 采 用H a y e s编 写 的P R O C E S S插件中的模型6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分析2 8。同时,本研究使用B o o t s t r a 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 行 检 验,选 择5 0 0 0次 的B o o t s t r a p抽 样,在9 5%置信区间下,探究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作用。2 结 果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运用H a

    36、r m a n单因子分析以检验共同方法偏差2 9-3 0。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所有变量进行因子载荷统计,结果显示,有9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第 一 个 因 子 解 释 的 变 异 量 为1 4.4 7 1%小 于4 0%,说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3 1。2.2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对性别、生源地、经济来源、父母教养方式、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见表1。其中,父/母情感温暖、人际关系困扰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神经质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神经质与

    37、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情感温暖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性别、生源地、经济来源与主要研究变量不显著相关,因此接下来的分析中无需将其纳入控制变量。2.3 各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首先,探讨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过度034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年第3 1卷第9期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P s y c h o l o g y 2 0 2 3,V o l 3 1,N o.9 保护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链式中介效应,见表2和图

    38、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总效应值为0.8 1 3,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总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1 2 7,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父/母过度保护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6 8 5,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过度保护与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以神经质为中介变量的路径间接效应为0.2 5 3(9 5%C I=0.1 9 3,0.3 2 0),以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的路径间接效应为0.1 2 4(9 5%C I=0.0 8 7,0.1 6 2),以神经质与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的

    39、路径间接效应为0.3 0 8(9 5%C I=0.2 4 8,0.3 7 0)。由以上结果可知,3条路径的中介作用均显著。因此,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过度保护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单独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1、2;父/母过度保护还通过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起到链式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3。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r)项 目赋值方式456789xs1性别男=1-0.0 6 90.0 9 3-0.0 5 6-0.0 7 30.0 6 0-0.0 6 11.5 1 00.5 0 1女=22生源地城 镇=1-0.0 1 6-0.0 0 8-0.0 1 1-0.0 2 90.0 0 6-0

    40、.0 1 01.3 8 00.4 8 6农 村=23经济来源父母提供=10.0 4 2-0.0 8 10.0 7 90.0 6 1-0.0 7 60.0 6 91.3 4 00.6 5 8父母提供与自己兼职=2父母提供与学校奖学金=34父/母过度保护1-0.8 2 3*0.8 1 6*0.7 7 4*-0.7 9 6*0.8 1 3*2.3 2 20.2 4 05父/母情感温暖1-0.9 6 5*-0.9 3 1*0.9 5 4*-0.9 6 1*3.2 1 20.7 6 26父/母拒绝10.9 2 6*-0.9 4 5*0.9 5 6*1.8 1 50.7 5 27神经质1-0.9 1 0*

    41、0.9 2 0*2.6 5 60.9 1 28人际关系困扰1-0.9 4 2*4 8.8 9 67.2 5 19粉丝总分14 1.8 4 31 5.1 1 8 注:*P0.0 5,*P0.0 1,*P0.0 0 1,下同表2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过度保护和粉丝经济消费间的链式中介路 径E f f e c tB o o tS EC I(9 5%置信区间)总间接效应0.6 8 50.0 3 50.6 1 60.7 5 3父/母过度保护-神经质-粉丝总分0.2 5 30.0 3 20.1 9 30.3 2 0父/母过度保护-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1 2 40.0 2 00.0 8 70.

    42、1 6 2父/母过度保护-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3 0 80.0 3 10.2 4 80.3 7 0表3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情感温暖和粉丝经济消费间的链式中介路 径E f f e c tB o o tS EC I(9 5%置信区间)总间接效应-0.3 6 40.0 5 3-0.4 7 1-0.2 6 1父/母情感温暖-神经质-粉丝总分-0.1 3 50.0 3 4-0.2 0 5-0.0 6 9父/母情感温暖-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1 9 30.0 3 9-0.2 7 2-0.1 1 7父/母情感温暖-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0 3 70.0 1 1-0

    43、.0 6 1-0.0 1 7表4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拒绝和粉丝经济消费间的链式中介路 径E f f e c tB o o tS EC I(9 5%置信区间)总间接效应0.4 4 50.0 4 80.3 5 30.5 4 2父/母拒绝-神经质-粉丝总分0.1 5 40.0 3 50.0 8 70.2 2 4父/母拒绝-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2 2 10.0 3 60.1 5 30.2 9 3父/母拒绝-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粉丝总分0.0 7 00.0 1 50.0 4 10.1 0 1图1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过度保护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链式中介 其次,以父/母情感

    44、温暖为自变量,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为因变量进行链式中介分析,见表3和图2。由结果可知,总效应值为-0.9 6 1,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总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5 9 7,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父/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3 6 4,9 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模型中3条路径的中介作用均显著,9 5%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其中,以神134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年第3 1卷第9期 C h i

    45、 n a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P s y c h o l o g y 2 0 2 3,V o l 3 1,N o.9 经质为中介变量的路径间接效应为-0.1 3 5,以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的路径间接效应为-0.1 9 3,以神经质与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的路径间接效应为-0.0 3 7。同理,以父/母拒绝为自变量,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为中介变量,“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为因变量时仍满足上述情况。其中,总效应值为0.9 5 6,直接效应值为0.5 1 1,总间接效应值为0.4 4 5,且以上三者的9 5%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见表4和图3。因此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

    46、在父/母拒绝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不仅存在单独的中介作用,还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图2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情感温暖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链式中介图3 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拒绝和“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的链式中介3 讨 论3.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显著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显著负相关,父/母拒绝和父/母过度保护则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尚未成熟,需要父母正确积极的引导和关注。如果父母长期采用拒绝、冷漠、消极的方式教养

    47、子女,可能导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叛逆心理也会逐渐增强。子女无法获得在家庭中的关怀时,可能会将精力和期望转向偶像明星,渴望从中获得安慰,进而导致青少年出现过度盲目的追星行为,并做出非理性的“粉丝经济”消费行为。因此,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引导便至关重要,对于其子女形成健康的价值观,避免极端追星消费行为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3.2 父母教养方式通过神经质、人际关系困扰影响“粉丝经济”消费行为 本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通过神经质影响“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验证了假设H 1。其中,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与神经质得分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情感温暖与神经质得分显著负

    48、相关,该结果与吴晋芸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3 2。神经质的核心为负性情绪体验3 3,父母采用过度保护或拒绝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更容易使其子女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形成高神经质。同时,神经质得分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显著正相关,这与蒲嘉浩男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1 7。高神经质个体更容易从负性角度来看待日常生活事件3 4,常表现出易情绪化、冲动等特征3 5。该类个体在“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中更难以控制约束自身,进而更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说明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采用过度保护或拒绝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其子女的高神经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粉丝经济”消费行为。人际关系困扰在父母教养

    49、方式与“粉丝经济”消费行为间存在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H 2。父/母情感温暖与人际关系困扰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之显著负相关。由于人际关系困扰得分越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大。因此,父母采取拒绝或过度保护的消极教养方式有可能会使其子女在人际关系方面形成更多的困扰,而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更有助于其子女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与王茜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3 6。分析其原因,父母采取拒绝的教养方式时,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漠不关心,很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无法与同龄的孩子合群,进而导致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受抑制。而父母过度保护的子女从小在过分关爱和庇佑下成长,他们常表现为自私、不

    50、懂得尊重他人,进而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父母情感温暖的环境下成长的子女从小接受了科学的教育,他们也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时,人际关系困扰得分与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即个体在人际关系方面越困扰,越容易做出更多的“粉丝经济”消费行为,这与于欢等人的研究相符3 7。分析其原因,在人际关系上存在困扰的个体,无法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获得积极回应,也就更加234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2 3年第3 1卷第9期 C h i n aJ o u r n a l o fH e a l t hP s y c h o l o g y 2 0 2 3,V o l 3 1,N o.9 渴望


    注意事项

    本文(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粉丝经济”消费行为的影响:神经质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