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doc

    • 资源ID:1294748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doc

    1、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详解: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

    2、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

    3、然。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例2:垂老

    4、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比喻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明 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暗 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

    5、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借 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博 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常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比喻的修辞举例带有比喻的成语:恩重如山

    6、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a.明喻: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b.暗喻: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c.借喻:望穿秋水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比喻句举例:露似珍珠月似弓。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

    7、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

    8、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修辞手法详解:拟人概念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

    9、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拟人手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王蒙春之声)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张云翼给孩子们去看电影)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一捆捆的稿纸从屋

    10、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波浪”、“岭”、“录音机”、“电车”、“星星”、“稿纸”等非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老舍月牙儿)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

    11、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王蒙春之声)上面这些例句中,把“油蛉”、“蟋蟀”、“鸟儿”、“青蛙”“高粱”、“向日葵”、“垂柳”、“芦苇”、“樱花”、“小草”等有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把抽象概念拟人化。例如: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本论)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12、。(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兴奋地赶来参加,你的领队是数、理、化,理、工、农、医都是你的战友和部下。(高士其让科学技术为祖国贡献才华)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

    13、,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修辞手法详解:排比概念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

    14、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的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具体的运用如下: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用排比写景,将景物描写得细

    15、致入微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运用排比说理,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

    16、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

    17、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修辞手法详解:借代概念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

    18、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例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运用方式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鱼。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例如:然

    19、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第二个“李公

    20、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6、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7、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修辞手法详解:夸张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21、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1. 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无缘无故地故作夸张。夸张与浮夸有着严格区别,浮夸是违背客观事实,说假话,必须坚决反对;夸张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修辞方式。夸张的真实性不在于表面的真实,而是在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下面的例句就没有现实基础,属于浮夸:我们的大河网犹如另一个地球社会,日夜运行着,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又多出一个行星世界。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求玩,大洋海水能喝干。2.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3. 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