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

    • 资源ID:123051       资源大小:302.8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15∕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

    1、 ICS 65.02001 CCS 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lfalfa aphids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37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

    2、特市农牧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农牧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林波、王春玲、林克剑、王欢、徐丽霞、敖立琴、杜宏深、苏利民、白晋宇、苗杰、韩海斌、张千。 DB15/T 23722021 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蚜虫(Alfalfa aphid)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监测、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防治原则和防治对象、防治指标、防治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苜蓿田蚜虫类害虫的监测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2930.10 草种子检验规程 包衣种子测定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达到经济危害水平的害虫种群密度。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n

    4、terval 最近一次施药至利用时的间隔时间,该时间间隔内农药残留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以下。 4 虫情调查监测 4.1 主要蚜虫种类 苜蓿田发生的蚜虫类害虫有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豆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和苜蓿斑蚜Therioahhis trifolii Monell等。形态特征及发生特点见附录A中表A.1。 DB15/T 23722021 2 4.2 系统调查 4.2.1 调查时间 按草田苜蓿、种子田苜蓿或当年建植苜蓿田开展调查,调查时间为苗期、返青期至刈割期或种子收获期止,每五天调查一次。 4.2.2 调查田块 针对不同区域

    5、苜蓿种植区, 选择生长均匀一致的三块苜蓿田作为系统观测与调查样地, 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 m2,发生期不施药,三个调查样地至少间隔1000 m。 4.2.3 调查方法 在选定的系统调查样地采用单对角线5点取样,每块田定株调查苜蓿50株,观察记载成蚜、若蚜数量,按每百枝条蚜量折算虫口密度,计算百株蚜量、有蚜株率。利用拍打法进行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记入苜蓿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参见表A.2,并写出调查报告。 4.3 大田普查 4.3.1 调查时间 在苜蓿田间蚜虫虫口高峰期调查23次。虫口高峰期根据4.2系统调查中的虫口密度确定。 4.3.2 调查田块 选择有代表性的苜蓿田块,每块田面积不少于10

    6、667 m2,发生期不施药。 4.3.3 调查方法 针对草田苜蓿、种子田苜蓿或当年建植苜蓿等不同类型田,在苜蓿不同生育期划进行调查。每类型田查5块,每块田查50株。调查方法同4.2.3。计算有蚜株率、百株蚜量。调查结果记入苜蓿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参见表A.2,并写出调查报告。 5 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 5.1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余代,以混合种群危害,其中前期苜蓿蚜为优势种,中期豌豆蚜虫量较大,中后期苜蓿斑蚜为优势种,三者以苜蓿斑蚜造成的危害最重。在苜蓿整个生育期持续为害,4月中下旬苜蓿返青期成虫开始出现,5月下旬虫口突增,在6月上中旬初花期时达到危害高峰期,发生盛期从 6月上旬持续到 8

    7、月中下旬的每一茬苜蓿上,特别对第2茬和第3茬苜蓿危害严重,有趋嫩习性,主要取食叶片、嫩稍和花蕾。 5.2 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根据不同危害程度分为5级: 根据不同危害程度分为 5 级: 中度偏轻:5011000 头/百枝条; DB15/T 23722021 3 中度偏轻:5011000 头/百枝条; 中度偏重:15012000 头/百枝条; 重度:2000 头/百枝条。 6 防治原则和防治对象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强化管理,严格检疫;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适时适量用药,保护天敌。 6.2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为4.1主要蚜虫种类。 7 防治指

    8、标 防治指标见表1。 表1 苜蓿蚜虫防治指标 株高 苜蓿斑蚜(头) 豌豆蚜(头) 苜蓿蚜(头) 百枝条 百枝条 百枝条 5 cm 100 500 500 5 cm25 cm 1000 2000 2000 25 cm 2000 4000 4500 8 防治技术 8.1 农业防治 8.1.1 选用抗蚜苜蓿品种 应选择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苜蓿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1的规定。 8.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选用种子包衣进行预防,种子包衣执行GB/T 2930.10的规定;未包衣种子采用内吸性杀虫剂兑水拌种处理,搅拌均匀后堆闷10 h12 h,摊开晾干后播种。 8.1.3 刈割管

    9、理 现蕾期前后,害虫数量即将或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刈割;若遇到暴发性虫害发生,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应保证施药后安全间隔期超过15 d刈割。 8.1.4 田间管理 DB15/T 23722021 4 秋末或春季苜蓿返青前及时清除田间残茬和杂草,降低越冬虫源。 8.2 生物防治 8.2.1 天敌保护利用 改进和利用栽培措施,刈割时保留边际35行苜蓿,为瓢虫类、草蛉类、捕食蝽类、食蚜蝇类及寄生蜂等蚜虫天敌昆虫提供庇护场所。通过应用引诱剂、助迁引移,发挥天敌昆虫趋集效益,提高自然控制作用。 8.2.2 微生物农药 施用杀虫微生物防治害虫, 幼虫孵化高峰期, 细菌类微生物杀虫剂每亩使用8000I

    10、Umg可湿性粉剂300 g400 g;虫生真菌类微生物杀虫剂加水稀释成孢子含量0.050.1108 cfu/ml的菌液喷雾。 8.3 物理防治 8.3.1 粘虫板诱杀 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性,采用黄板诱杀。放置时诱虫板下沿与苜蓿植株生长点齐平,随植株生长调整悬挂高度;每亩悬挂25 cm30 cm规格的粘虫板2530张,或20 cm30 cm规格的3540张。选择双面黄板,竖向挂置,当黄板上粘虫面积达到板表面积的60 %以上时更换。 8.3.2 其他措施 根据蚜虫生物学特性,可采取糖醋液、诱虫灯等方法诱杀。 8.4 化学防治 达到防治指标时,严格按GB/T 8321.1、GB/T 8321.2、G

    11、B/T 8321.9、GB/T 8321.10、NY/T 1276要求使用农药,并保证施药后安全间隔期超过15 d刈割。 DB15/T 23722021 5 附录A (资料性) 内蒙古地区苜蓿田蚜虫种类及调查 内蒙古地区苜蓿田发生的蚜虫主要种类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见表A.1。苜蓿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见表A.2。 表A.1 内蒙古地区苜蓿田发生的蚜虫主要种类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种类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苜蓿蚜 有翅胎生成蚜体长 1.5 mm1.8 mm,黑绿色,有光泽。触角 6 节,第 1 至第 2 节黑褐色,第 3 至第 6 节黄白色。第3 节较长,上有感觉圈 47 个。翅痣、翅脉皆橙黄色。各

    12、足腿节、胫节、跗节均暗黑色,其余部分黄白色。腹部各节背面均有硬化的暗褐色横纹,腹管黑色,圆筒状,端部稍细,具覆瓦状花纹。尾片黑色、上翘,两侧各有 3 根刚毛。若蚜体小、黄褐色,体被薄蜡粉,腹管、尾片均黑色。 无翅胎生成蚜体长 1.8 mm2.0 mm,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体被蜡粉。触角 6 节,第 1 至第 2 节、第 5 节末端及第 6 节黑色,其余部分为黄白色。腹部体节分界不明显,背面有 1 块大形灰色骨化斑。 若蚜体小, 灰紫色或黑褐色。 卵长椭圆形,初产为淡黄色,后变草绿色,最后呈黑色。 苜蓿蚜喜欢在苜蓿茎顶端群集取食,有时也在绿荚果上群集取食。1 年发生数代至 10 余代。以卵在豆

    13、科牧草根茎处、枯叶、土表、干裂的荚壳内越冬;少数以无翅成蚜和若蚜越冬。温度是影响蚜虫繁殖和活动的重要因素。苜蓿蚜繁殖的适宜温度 16 23 ,最适温度为 19 22 ,低于 1 5 或高于 25 ,繁殖受到抑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 60 70 时,有利于大量繁殖。 苜蓿斑蚜 有翅胎生蚜体长卵形,长 1.8 mm,淡黄白色,体毛粗长,有褐色毛基斑。背部有 6 排或多于 6 排的黑色斑。翅脉有昙,各脉顶端昙加宽。腹管短筒形,尾片瘤状,顶端钝,具毛 812 根。 无翅胎生蚜体长 2.0 mm2.2 mm,有明显褐色毛基斑,至少成 6 列。余同有翅胎生蚜。 体色有淡黄、淡绿色、黄褐色等。

    14、苜蓿斑翅蚜在北方 1 年发生数代, 以卵越冬。在呼和浩特地区 5 月上旬气温 10 左右,苜蓿返青时,卵孵化,若虫开始活动,6 月上旬苜蓿分枝期蚜量猛增,7 月上旬为害最盛。8 月中旬苜蓿进入结荚期,叶渐枯老,田间出现大量有翅蚜向外迁飞,苜蓿地蚜虫数量逐渐减少。苜蓿斑蚜喜欢在叶背取食,一般以在植株下部的种群数量最大,在下部叶片比较多,上部叶片较少。也在茎上取食,特别在苜蓿种子田。 豌豆蚜 有翅胎生蚜体长 3 mm,黄绿色,额瘤大,向外突出。触角淡黄色,超过体长,前 5 节端部(黑色环)和第 6 节深色,第 3 节细长,上有感觉圈 81 9 个。腹管淡黄色,细长弯曲。尾片淡黄色,细而尖,两侧生刚毛约 10 根。 无翅胎生蚜体长 4 mm,触角第 3 节基部有感觉圈 3 个。余同有翅蚜。 体色有淡黄、淡绿色、黄褐色等不同色型 豌豆蚜是苜蓿地中个体最大的蚜虫,6 月中旬以后苜蓿斑蚜种群数量最大,其次为豌豆蚜,苜蓿蚜种群数量较小。蚜虫在不同地块的密度主要受苜蓿生长期及前期虫量的影响,如在 7 月下旬同时在二茬苜蓿地、正在开花的苜蓿地和结荚期苜蓿地调查,其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即使在不同结荚期的地块,其种群密度也不仅相同。苜蓿蚜喜欢在茎上和顶部嫩叶上取食。 DB15/T 23722021 6 表A.2 苜蓿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虫口数量(头/百枝条) 均值(头/百枝条)


    注意事项

    本文(DB15∕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