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T 3494-2019 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江苏省).pdf

    • 资源ID:119555       资源大小:354.9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2∕T 3494-2019 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江苏省).pdf

    1、ICS 93.080.10P66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34942019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ting compound asphalt pavement2019 - 01 - 12 发布2019 - 01 - 30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2/T 34942019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

    2、中心、南通市公路管理处、江苏东交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志华、王鹏、凌高祥、叶炜、李华、闵剑勇、张苏龙、毛益佳、王宏捷、王捷、王彤、张仁豪、杨宇轩、潘芳。DB32/T 349420191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及代号、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评定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的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

    3、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50119-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T14684-2011建设用砂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CJJ/T 190-2012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G/TJ08-2109-2012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灌浆复合沥青路面grouting comp

    4、ound asphalt pavement在基体沥青路面(空隙率20%28%)中,灌注灌入浆体而形成的复合沥青路面。3.2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grouting compound asphalt mixture在基体沥青当中,灌注灌入浆体后经养生制备的复合沥青混合料。3.3基体沥青路面basic asphalt pavementDB32/T 349420192空隙率为 20%28%的大空隙沥青路面。3.4基体沥青混合料basic asphalt mixture所设计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3.5灌入浆体grouting mortar由水泥、砂、填料和水,以及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成的浆体。3.6添加剂

    5、additive agent主要用于改善灌入浆体性能的材料,包括减水剂、早强剂等。4符号及代号本标准使用符号及代号见列表1。表 1符号及代号序号符号及代号意义1Vg灌浆饱满度2GRAC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的基体沥青混合料5材料5.1沥青5.1.1二级以上公路及城市主干道宜采用 SBS 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和高粘改性沥青,其他等级公路可以使用道路石油沥青。5.1.2所选用的道路石油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 4.2.1-1 中的规定。5.1.3SBS 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 4.6.2 中的规定。5.1.4橡胶沥青

    6、应满足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范(DG/TJ08-2109-2012)中表 3.2.2-2 中的规定。5.1.5高粘改性沥青应满足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2012)中表 3.0.3 中的规定。5.2集料及填料所选用的粗、 细集料、 填料应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表4.8.2、 表4.8.3、表4.8.5、表4.8.7、表4.9.2、表4.9.4以及表4.10.1中的规定。5.3水泥DB32/T 3494201935.3.1所选择的水泥的组分应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表 1 的要求。5.3.2水泥的凝结时间应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

    7、(GB175-2007)中 7.3.1 节的要求5.3.3对选择的水泥采用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中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水泥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3d 抗压强度(MPa)17.0T0506-20053d 抗折强度(MPa)3.5T0506-200528d 抗压强度(MPa)42.5T0506-200528d 抗折强度(MPa)6.5T0506-20055.4砂灌入浆体中所用砂应为特细砂,最大粒径为2.36mm,并满足表3的要求。表 3砂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细度模数1.50.7GB/T 14684-2

    8、011含泥量(冲洗法)3%GB/T 14684-20115.5添加剂灌入浆体中可以使用水泥基的添加剂,其中减水剂、早强剂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中的相关要求。6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1原材料试验按照5.15.5节的要求对工程实际使用沥青、集料、填料、水泥、砂、添加剂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6.2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6.2.1基体沥青混合料可选用 GRAC-13、GRAC-16、GRAC-20 三种级配,压实后的最大厚度分别为6cm、8cm、10cm。6.2.2基体沥青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 4 级配范围要求。表 4基体沥青混

    9、合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GRAC-13GRAC-16GRAC-2026.5-10019.0-10090100DB32/T 34942019416.010090100609013.290100809030604.7510309307242.365220.64150.33120.15380.075166.2.3基体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指标见表 5 所示。表 5基体沥青混合料指标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击实次数次双面 50T0702-2011空隙率%2028T0708-2011马歇尔稳定度kN3.0T0709-2011流值0.1mm2040T0709-2011谢伦堡

    10、沥青析漏试验%0.3T0732-2011肯塔堡飞散试验%30T0733-20116.2.4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应满足表 5 的级配要求,初选粗中细三个级配,选取初试油石比,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对其进行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确定目标级配。6.2.5按照初试油石比, 初试油石比0.3%分别成型试件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绘制谢伦堡析漏量、肯塔堡质量损失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由曲线的拐点处得到油石比的上下限,在油石比范围内选择符合目标空隙率的最佳油石比。6.2.6灌入浆体由水泥、填料、水和添加剂配制而成,浆体中可加入适量细砂,其材料配比可按表 6进行初配,其性能指标

    11、必须满足表 7 的技术要求。表 6灌入浆体材料配比材料名称水泥砂填料添加剂水相对比例10.10.40.20.40.050.10.51.5表 7灌入浆体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流动度s1014T0507-2005抗折强度(7 天)MPa2.0T0506-2005抗压强度(7 天)MPa1530T0506-20056.3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验证按附录A的要求制作马歇尔试件并灌注浆体,按表8的试验内容对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验证,满足要求时则该配合比可确定为目标配合比。DB32/T 349420195表 8灌浆复合路面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灌

    12、浆饱满度%96见附录 B马歇尔稳定度kN9T0709-2011性能验证动稳定度次/mm10000T0719-2011残留稳定度比%85T0709-2011冻融劈裂强度比%80T0729-2011低温小梁破坏应变2200T0715-20116.4基体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6.4.1取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6.4.2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6.4.3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和该油石比0.3%进行试验,根据表 5 的空隙率和析漏指标综合确定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油石比。6.5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6.5.1根据生产配合比的结果进行试拌,基体沥青混

    13、合料的技术指标经检验满足表 5 的要求,可进行试验段的试铺。6.5.2取试铺用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检验生产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配合比,并按表 8 进行性能验证。7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工艺7.1施工程序7.1.1施工准备工作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 5.2 节的要求。7.1.2根据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的特点,其主要施工程序如图 1 所示。图 1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程序7.2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拌和7.2.1基体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各种矿料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场,应分仓堆放,不得混杂。7.2.2基体沥青

    14、混合料拌和时,干拌 5s10s,加入沥青湿拌 35s40s。7.2.3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可按表 12 所列数值。DB32/T 349420196表 9基体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沥青类型沥青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出料温度()混合料废弃温度()道路石油沥青155165170185150165190SBS 改性沥青165170190220170185195橡胶沥青180190190220175185195高粘沥青1601701902001751851957.2.4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7.3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7.3.1基体

    15、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可涂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7.3.2运输时必须采取棉被或苫布作为保温措施, 每车到现场均应测量混合料温度, 低于摊铺温度时,混合料不得卸车。7.3.3在卸料时,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7.4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7.4.1基体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1m/min2m/min。7.4.2摊铺过程中料车应保持覆盖,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温度按表 10 进行控制。表 10基体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温度施工温度温度要求道路石油沥青SBS 改性沥青橡胶沥青高粘改性沥青摊铺温度()135160

    16、165170初压温度()130150160160复压温度()120130140130终压温度()70909090进行浆体灌入时的路表温度()505050507.5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碾压7.5.1基体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采用不低于 10 吨的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13 遍,不得使用振动压实。7.5.2当混合料温度降到表 10 终压温度时进行整平碾压,以消除轮迹。7.5.3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停机现象,压路机碾压速度应按表 11 选用。DB32/T 349420197表 11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双钢轮压路机23367.6灌入浆体的制作与灌浆7.6.1灌入浆体可使用移动式拌和设备车制

    17、作,也可以购买性能满足要求的成品灌入浆体。7.6.2采用移动式拌和设备车现场制作灌入浆体时, 加水之前应将其他材料拌和 2min 至均匀, 加水再拌和 3min 制成灌入浆体。7.6.3灌入浆体制作完成以后应在15min内完成灌浆施工, 灌浆时基体沥青混合料需冷却至50以下。7.6.4使用橡胶路耙将灌入浆体反复在基体沥青混合料表面摊铺,使其自然漫透,必要时辅以平板夯辅助灌入。7.7灌浆复合沥青路面表面处理7.7.1灌入浆体渗透完毕后,用路耙将残余在沥青路面表面上的灌入浆体清除干净,以暴露出基体沥青混合料表面的粗集料。7.7.2当对抗滑和外观有特殊要求时,可用石英砂打磨除去多余的灌入浆体。也可在

    18、水泥浆体灌注完毕,待初凝后将表面清理干净,将缓凝剂喷洒在路表面上,最后在内部水泥浆体终凝以前将表面的水泥浆用水冲洗干净。7.8灌浆复合沥青路面养生要求7.8.1灌浆复合沥青路面需要在灌入浆体硬化后方可开放交通,养生时间视灌入浆体的性质而定。7.8.2当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灌入浆体时,养生时间不低于 2d,如在灌入浆体中使用早强水泥或掺加早强剂,则可缩短养生时间。8施工技术质量验收要求8.1基体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求施工过程中针对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和质量要求列于表 12,可作为施工阶段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验标准。表 12基体沥青混合料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项目检查频

    19、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差试验方法基体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每车料一次符合表 12、表 13 规定温度计测定运输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基体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与生产设0.075mm逐盘在线检查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2.36mm5%4.75mm6%DB32/T 349420198计标准级配的差0.075mm每台拌和楼每天上、 下午各一次2%拌和厂取样,用抽取后的矿料筛分2.36mm4%4.75mm5%基体沥青含量(油石比) ,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差()逐盘在线检测0.3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 每天汇总一次,取平均值评定0.1以每一天作总量检验每日每机 2 次(上、下午各 1 次)+0

    20、.2,0.2拌和厂取样,抽提法;燃烧法基体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稳定度(k)每日上、下午各 1 次3.0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流值(01mm)2040空隙率(%)2028基体沥青现场空隙率(%)正常路段 1 次/200m1828体积法交叉口 1 次/50m8.2灌入浆体及灌注施工质量控制指标8.2.1灌入浆体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表 7 的要求。8.2.2灌入浆体的灌浆饱满度达到 90%以上,灌浆饱满度的指标在路面开放交通前钻芯,检测频率为每 2000m2取一点,每一工程不少于一组 3 点,按公式 B.4 进行计算,具体试验过程见附录 B。8.3灌浆复合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指标8.3.1开放交通前钻芯取样,

    21、将芯样切割至马歇尔试件要求的高度,检测马歇尔稳定度是否满足表 8要求。8.3.2现场检测频率与控制标准见表 13,检测方法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中表 7.2.2 的要求。表 13灌浆复合沥青路面验收质量标准检查项目检查频率质量要求马歇尔试验稳定度(kN)正常路段 1 次/200m/车道,交叉口:1 次/50m/车道9流值(mm)23空隙率(%)3.5渗水系数(ml/min)60构造深度(mm) (仅表面层)0.8抗滑摆值(BPN) (仅表面层)55弯沉20m/点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 IRI(m/km) (仅表面层)全线连续2DB32/T 349420199附

    22、录A(资料性附录)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室内成型方法A.1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与养护方法本标准中灌浆复合沥青混合料试件按下列步骤成型与养生。A.1.1基体沥青混合料成型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中T 0702-2011的试验方法成型试件。A.1.2基体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后,静置至试件完全冷却,采用体积法测试混合料试件空隙率,满足相关指导意见要求后,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准备进行灌浆试验。A.1.3根据灌入浆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按比例拌制灌入浆体。A.1.4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振动台上,将灌入浆体按照先中间后周边的原则倒入试件上,倒入的灌入浆体高度与试模边齐平

    23、为止,开启振动台30s进行振动灌浆,振动后重新倒入灌入浆体重复振动灌浆过程,直至灌入浆体在无明显高度变化为止。A.1.5将试件表面多余的灌入浆体清洗后,称量试件灌入前后质量变化,按附录B的计算方法算出试件的灌浆饱满度,对灌浆饱满度不合格的试件将作废处理。A.1.6满足相关要求的试件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1,湿度90%)养护7天方可进行相关性能试验。DB32/T 3494201910附录B(规范性附录)灌浆饱满度检验方法B.1室内试件灌浆饱满度试验方法B.1.1对试模进行称重,得出试模质量m0。B.1.2按A.1试验方法成型试件,并称量灌浆前试件质量m3。B.1.3采用游标卡尺量测试件的高

    24、度和直径,计算出试件的体积V和空隙率Vv。B.1.4按A.1试验方法对试件进行灌浆操作,称量灌浆后试件质量m4。B.1.5通过式(B.1)计算出试件灌浆饱满度。B.2室内试件灌浆饱满度计算公式灌浆饱满度 Vg按下式(B.1)计算。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B.1)式中:Vg灌浆饱满度,%;m1灌浆前试件质量,g;m2灌浆后试件质量,g; 灌入浆体密度,g/cm3;V试件体积,cm3;Vv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其中 m1、m2的计算公式如下: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B.2)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B.3)式中:m3灌浆前试件连试模质量,g;m4灌浆

    25、后试件连试模质量,g;m0试模质量,g。灌入浆体密度按式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98-2010)第 5.3.5 计算方法进行计算。B.3芯样灌浆饱满度试验方法B.3.1对铺设好的基体沥青路面按规定频率进行取芯,采用体积法测出芯样空隙率,并取各芯样空隙率平均值为基体沥青空隙率VV。B.3.2灌浆复合路面施工结束后,待灌入浆体硬化后进行芯样取芯,并称量芯样质量2m。B.3.3采用游标卡尺量测芯样的高度和直径,计算出芯样的体积V,根据式 B.5 得出芯样体积下基体沥青质量1m。DB32/T 3494201911B.3.4通过式(B.4)计算出芯样灌浆饱满度。B.4芯样灌浆饱满度计算公式灌

    26、浆饱满度gV按式(B.4)计算。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B.4)式中:gV灌浆饱满度,%;1m芯样体积下基体沥青混合料质量,g;2m芯样质量,g;灌入浆体密度,g/cm3;V芯样体积,cm3;VV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其中1m的计算公式如下: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B.5)式中:t基体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g/cm3。DB32/T 3494201912附录C(规范性附录)灌入浆体流动度试验C.1适用范围C.1.1本方法测定灌浆复合沥青路面中灌入浆体的流动度。C.2试验仪器C.2.1流动度仪:仪器上端内径178cm,下端内径13cm,流出管长38cm,内容量

    27、为1725ml。C.2.2电子天平:量程5kg,感量0.1g。C.2.3秒表:精确至0.1s。C.3试验步骤C.3.1测定前需按照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2419-2005)中规定对流动度仪进行标定,并对仪器内壁进行冲洗。C.3.2将灌入浆体的各组成材料按设计比例进行称重,并采用砂浆搅拌机进行灌入浆体的制作。C.3.3将制作好的灌入浆体,倒入流动度仪内,并先让适量灌入浆体从流出管流出,然后关闭开关,再向漏斗内注入砂浆,直至浆体表面达到规定(1725ml)刻度线为止。C.3.4释放开关,从灌入浆体流出的同时开始计时,直至连续流出的灌入浆体完全流出瞬间计时,读出该瞬间的时间,精确至0.1s,即为该材料的流动度。C.3.5同一配合比的灌入浆体进行平行试验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即为最后结果。_


    注意事项

    本文(DB32∕T 3494-2019 灌浆复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江苏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