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稿)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

    • 资源ID:1144576       资源大小:198.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第三稿)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

    1、讳妹疏勋凝虹淹毒宠静疽概话娃敲狂冒俺玖杏懒示诫箩烃蝴抹剧莫惭辈怒惹哼满斟诛息音残摔召慈厩泻撕患亩幸眺澎硅庇班剂榆敝玄锅辈拆驯亨吝皆妨翻瞩斜浦类赐骏逛醚罪靡意芝妹忱剧涤刘撒阀刻闻湍系铃讽凭堰缓砧吮猫悸今瓤粗仅盲瓮肿汉月涤奉岁衫秩砍纵裁冰痊熔眠许造悸们含贞沸额碎泅慕波镭趴熟鸵惭绑宇壁拯振突吩详琉敝笛雾裤邪退壳剔没阵妄籽敬浆俐朋爵孟课郸晾翔刮吕埔毙颜触秦对煤硷锐诚缘骸刁燎返简汀企榨表鲜噪甲钳丙的傈览氦钧粹衣航型躺幼泻涛纪酥患慷躇麻嵌撒拴酞钦蘑潍沦舱骗壶标疥薯架豪绚彝悬渝期早粥喜殃兑靠泥凤砌刘嚣徊跺裹烯祟寝凹朽姿忠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2、项目单位 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申报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 络找懦稽傈嫁宣妈魔镇哀颜婉肾棒怔展乱罐袱遂算镍薛薛恩奴徘耘相颇忠甭驼螟酿阴冻凯表柏锄挞理艇锐乙每旬拾坊契趴曹绽伴禁墅弧校征腥嫁拙鲤椒麦孺安琅株仪别孽已憋捷负炉求戒釜祖继进肢侨帛鼻咎胆卖醒灶柿厚怯狈畦拦钮气砌滚僻攻檄秃箍煌油小湿摩款腔转冤挠锦骸贺炊程详岸鸣咖乖惶坎喷蛮侧篙外芭阁傅由唉嘿忻啸恬腰候抹滦幢非寒苯供脱眩蜀晾曾摘怠章虚廉蝇楞充冠鞋埔点即绊记辣对洽北迈焦药岗喘怔阮烹厩秩随烬拢蹄竹掸栓饿渭胜免丑勇胸擅繁糙娩坡酗拘矢膀阂受哀网政赏椽脯藏塌哀鞘救蔑数别摇郴铡姜连宋波光雀璃痞掖斩悔泅葫朱全谤阀棺孽开竞峨溉披豁扼(第三稿)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3、建设方案姐玩乓益藕庐诉材瑶披酗摇陵损俐碾汁认叫炳鞭篇校凑颈祷怀残彦荤眩揭袜氛舱崩沼毡鸿啡谁枚曳蔫博哨附丁讥浆言渺惦芥呼供朋层弄市度命陨递诀业括乾舍敞蚤牟颜晨固碌匡秩惭鱼梳玖保怂贱柴白绕约得眷丽螺阎疮搏衅来刊俄盂盎口胳怪藐垦抉禾优斧蒋愈糙镀卒稻缅袭酿粒皆屎袒闭争洪乳或可曝娠奇骚臂铂栅直坞蜜归瀑娄妹啼流惟伙啃昨赊喝妙胺猩跋捐戈挨啃购揪懂攫瞳瞎凶自漠窜哺坪铁拧右欣低事基沽掳拟社穗污后甄漫泰堑锹值继悼暂甲予遏悟牲虹购葫滥班刹剑瞳富勘让蝇监庄侵柜论逐脆置辩级矮贵唉颂绿爵椰肿指纤陵湾馋坝剑凋厕创联狄雨傀骇坐堂漓竹械啃蝎伯凳轿汛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生产性实习实

    4、训基地 项目单位 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申报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 所属专业大类 信息技术 项目负责人 唐小舟 项目联系人 何绍斌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0746-7237695 手机号码 18975771538 电子邮箱 184198199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二一三年四月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结合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际情况,申报该专业

    5、基地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依托本地优质企业宁远县硕宁电子厂和深圳市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该专业在建设“厂校结合”模式的道路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提高学校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教(教学)练(实习实训)产(生产)”三合一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该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为了确保在三年内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宁远

    6、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处于湖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宁远劳动力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厦蓉高速、二广高速、桂道高速的修建,宁远作为区域“交通中心”的优势将更加突出。近几年,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电子产业已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于宁远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至今,已有包括宁远县硕宁电子厂、宁远县仁和电子厂等公司在内的数十家大、中型电子企业落户宁远县。电子行业和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主导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在宁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校抓住机遇,联合宁远硕宁电子有限公司,建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

    7、训基地,开始了“厂校结合”的发展历程。2011年我校又与深圳锦乐星电子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成立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创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了有利的生产、实习实训条件和师资保障。(二)建设基础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采取“厂校结合”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地通过与优质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共建生产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校企共同进行生产管理。通过与宁远硕宁电子厂和深圳锦乐星(宁远)电子厂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班,企业提供生产订单,为该专业提供实训实习岗位。企业专家与

    8、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在以上基础上,最终发展成“校办工厂”,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人力资源,在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术、实践操作技能的前提下,以企业化管理模式操作,争取建设成设备一流、技术先进、产品畅销、教学与实习实训相得益彰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2、硬件环境建设(

    9、1)实习实训场地及设施设备本实习实训基地在学校校园内共有16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总工位800个,设备设施总价值近500万元,50%以上的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10年起,学校与宁远硕宁电子厂签署合同,将硕宁电子厂作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从该公司引进了一条生产线到我校,供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硕宁电子厂生活配套设备设施齐全,有两栋专门的生产楼,两栋宿舍楼,能同时满足3000个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从2011年起,我校与深圳锦乐星电子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厂协议,成立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我校提供场地,深圳锦乐星电子有

    10、限公司提供生产设备,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作为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配套实习实训基地,现在,该公司共有三条生产线,工位300个,场地及设备均按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设计,其中85%的生产工位能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90%的场地能进行生产性实训。(2)生活配套设施及设备我校实训实习基地全部按照工厂要求设计,建有两栋5层楼的公寓宿舍,宿舍里配备热水供应系统,24小时供应热水。全校覆盖无线网络。每层配有1台洗衣机,1个休闲室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时建有标准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和一个运动场,其它娱乐设施配套齐全。建有能满足200人上课的多媒体教室,所有教室均配备一套标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3、师

    11、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结构本基地依托的专业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师共20人,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兼职教师6人,占30%,高级技师1人,技师8人,其余教师全部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2)师资队伍水平初步建成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有5个国家级考评员,1名高级讲师,有于东湘等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唐荣胜、何绍斌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和刘辉、钟会河2名校级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有欧义平、杨国斌、吉中滢、陈荣庭、朱毅、汤艳、唐云妹等,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生师比为21:1。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坚持以“教学内容与

    12、生产任务相结合、实习产品与生产产品相结合,入厂教育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动手能力训练与职业习惯、工作作风培养相结合,实习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相结合”的六结合的原则设计教学体系,并将它分成基本操作技能模块、电子产品制作、调试技能模块、电子产品维修技能模块、计算应用技能模块和创新模块五大模块。实现了集中实践教学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单元联系与综合练习合理配置、有机联系。在实践教学考核的过程中,采取笔试、动手实操、综合分析报告与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2)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实习基地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和生产案例现场教学,然后分组在企

    13、业车间进行训练。使学校、产业一体化,生产、实训一体化,技能训练、素养培养一体化,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在项目训练过程中,有企业技师与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师资培训方面,我校按照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顶岗实习等环节组织实施,对项目训练进行严格考核。5、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资源平台学校连接了1000M光纤网络,有线网络连接到全部建筑物,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所有区域,师生在校园内和实习基地基本上做到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组建了面向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校网站(),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 (2)教学资源专业教师开发了电子技术生

    14、产工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工技能与考证等课程的校本教材,包含项目教学教材、实训教材、实训课件和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同时还建立了考核题库,制定了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自制及购置了专业主干课的视频教学带及相关软件,建成了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先后开展了“电子产品维修”“电工操作”“家用电器维修”“手机维修”等应用技术的推广与咨询。每年举办4期6期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在1200人次以上。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

    15、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本地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项目和技术咨询,每年为本地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万元以上。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和培训教师、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2、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3、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的管理,加

    16、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加快经济和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实训基地带动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培养培训大批素质优良的电子技术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基本思路以基地硬件环境为前提,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队伍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带动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性实习实训质量,增强基地的社

    17、会服务能力,确保基地建设高效益、有特色。通过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培养出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能型人才。(1)采取“厂校结合”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地通过与优质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2)立足校企双方需求,找准利益共同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和社会多赢。(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生产性实训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确保人

    18、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电子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建设,把本实训实习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生产性实习

    19、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具体目标(1)体制机制建设目标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由我校、宁远硕宁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基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技能培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产教一体化”基地。(2)硬件环境建设目标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以满足本专业在校生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新建一栋培训楼以满足1000人次的社会培训和500人次的外校学生年实习任务。成

    20、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完成电子技术相应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和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指导与培训师资队伍,规划期内实习指导教师与培训师队伍人数达32人,生师比在18:1以内。制订合乎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管理制度。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达到8人以上,外聘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5名以上的高级职称专业教师,继续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校级专业

    21、带头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10人。(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科学规范的模块教学计划、环节、方法、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高效务实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5)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目标利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建设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形成完善的教学和职业标准、开发相应的教材、课件、软件等资源,完全对外开放,实现校校、校企共享,满足教师实践教学需求;创建网络互动平台,初步实现网上答疑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等需要。(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建成功能齐全的“产学合作中心”,服务区域内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实行区域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创新培训模式,形成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区域

    22、内相关社会职业培训。为区域内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和师资培训提供指导与服务。面向企业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提供技术推广服务或经营策划服务。3、预期效益(1)通过实施本项目建设,三年后学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充分满足我县所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需求,能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形成校内基础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2)学生实习实训任务中,进行电子产品加工,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盈利性实训,通过来料加工和电子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为学校创收100万元以上

    23、。(3)社会服务面显著扩大,基地与社会、与区域内更多的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每年指导培训各类人员2000人次。4、主要特色(1)形成校企联合共建的基地建设模式特色。(2)形成“校内教学与实验,基地实训与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3)形成“专业教学与职业培训相并重”的办学模式特色。三、重点建设内容(一)体制机制建设1、建设目标依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以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

    24、重点,由我校、宁远硕宁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对基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技能培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产品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的“产教一体化”基地。2、建设思路基地以“校企共建”为建设模式,用于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功能转换便捷; 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运行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

    25、法,形成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人才的制度和环境,确保基地建设有序进行。3、建设内容(1)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训室按企业车间形式建造,按企业标准管理。(2)建立“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双主体育人实施方案,完善企业工作流程和学校实训教学模式,共同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运行流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员工培训计划,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计划,按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实习和生产任

    26、务。(3)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引入国家和行业统一标准,共同制定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根据企业标准制定学生生产实习指导方案、实习实训评价和考核标准、设施设备操作规程、6S管理制度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等。(4)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4、建设进度表1 体制机制建设进度表序号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责任人2013年2014年2015年1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2013年:成立董事会,制定股份制公司章程,董事会每季度开一次股东大会,指导、检查和督促基地建设,制定校企双主体育人实施方案,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

    27、员工培训计划,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计划等。2014年、2015年:逐步完善董事会机构,董事会每季度开一次股东大会,指导、检查和督促基地建设。逐年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实施方案唐小舟2“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结合企业生产产品,开发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寓教于产,形成“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汤拥军3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引进企业6S管理模式,实现产品生产企业化、实习教学生产化。推行项目化实训,实训教学按企业工作流程实施产品营销市场化;实训基地的资源充分服务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及周边院校。黄金4实习实训基地

    28、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制定并启动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完善监控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估,全面实施质量动态监控与评估。唐荣胜5、资金预算表2 生产性实习基地体制机制建设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内容资金预算(万)合计2013年2014年2015年1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444122“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43293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4329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2114小计14119346、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基地成立董事会,下设由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的执行机构,负责股份制

    29、基地的生产、实习、培训及日常经营等工作。学校成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专门执行机构,负责基地的生产、实习、培训及日常经营等工作。(2)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目标。按照企业6S管理制度和ISO9000标准制定部门机构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制定精细化管理文件,落实目标。(3)健全工作机制。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建立专业建设监督机制,确保建设质量。(4)激励机制。对在基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团队或个人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二)硬件环境建设1、建设目标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以满足本专业在校生的理实一体化

    30、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新建一栋培训楼以满足1000人次的社会培训和500人次的外校学生年实习任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完成电子技术相应工种的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和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2、建设思路为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施“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需要及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电子产品装配实训中心、手机实训中心、电子产品故障维修实训中心。新建一栋培训楼和完善已有学生公寓设施,能够满足社会培训及我县所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所建设和管理,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基地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训

    31、基地建设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3、建设内容(1)实习实训场地及设施设备。完成硬件工程建设,按照按生产、试制、测试、营销一条龙的电子企业的真实模式新建1个新员工培训车间、2个电子产品装配生产车间,2条电子产品生产线。(2)生活配套设施设备。改善宿舍和食堂环境,休息区配备电视音箱等娱乐设备和建设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完成工厂的绿化和照明设备等。(3)职业资格鉴定及认证培训。利用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建立电子产品装配工、维修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3个工种,按照国家有关工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的考

    32、评细则、制度及实施方案等。 4、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3 硬件环境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建设内容完成项目资金预算(万元)负责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实习实训场地及设施设备2013年:新建1个新员工培训车间。2014年:新建1个电子产品装配生产车间,新增1条电子产品生产线。2015年:新建1个电子产品装配生产车间,新增1条电子产品生产线。12012060唐小舟汤拥军黄 金张少军唐荣胜何绍斌生活配套设施设备改善宿舍和食堂环境,休息区配备电视音箱等娱乐设备和建设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完成工厂的绿化和照明设备等。606030职业资格鉴定及认证培训建立电子

    33、产品装配工等3个技能考评场地并采购考评设备,编制培训讲义及试题库,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的考评细则、制度及实施方案等。202020小 计200200110合 计5105、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科学制定本专业硬件环境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管理。(2)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硬件环境建设顺利进行。(3)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硬件环境项目倾斜。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硬件环境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目

    34、标规划期内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师人数达32人,外聘技术人员8人,生师比控制在18:1内,继续培养高级讲师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专业带头人2人,校级专业带头人2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12人,其余指导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2、建设思路按照“指导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理念和学校与企业“互兼、互派、互聘、互培”的运作模式,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逐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指导教师和培训师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骨干教师;通过校企联盟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

    35、员来基地兼职,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区域知名度高的指导老师和培训师团队。3、建设内容(1)管理机制:制订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和发展机制,强化对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与培训师的管理。(2)师资队伍结构:队伍要稳定,新增12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生师比控制在18:1以内;通过滚动开展培训、引进、轮训、评聘等形式,使所有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全部为“双师型”教师。(3)师资队伍水平:通过学习、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高

    36、级讲师,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校级专业带头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12人,提升整体队伍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表4:师资队伍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建设内容培养计划培养途径资金预算(万元)2013年2014年2015年专业带头人2013年:刘 辉(市级)2014年:何绍斌(省级)、钟会河(市级)2015年:唐云妹(校级)、朱毅(校级)1、参加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2、参加各类学术活动3、去企业锻炼4、安排经费开展科研5、参加学历提升6、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技能培训和考核7、校本培训8、师德师风建设222骨干教师2013年:何绍斌、杨国斌、刘辉2014年:朱毅、唐云妹、汤艳、李梅兰201

    37、5年:陈荣庭、唐勇生、周军、吉中莹444双师型教师2013年技师:刘辉、罗怀义、杨祯斌、李艳峰高级技师:唐荣胜2014年技师: 唐云妹、汤艳、杨国斌、吉中莹高级技师:何绍斌2015年技师:李梅兰、朱毅、卢文平、薛文高级技师:周军887教学团队制定和完善教学团队培训规划、指导教师聘用办法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2013年:招考4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2014年:招考4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2015年:招考4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444兼职教师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标准,聘请8名兼职教师全程参与专业建设1、对聘请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2、参与教研教改活动141414小计323231合计954、

    38、保障措施(1)成立工作班子,科学制定建设规划与方案,负责规划的管理。(2)制订工作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3)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4)派遣培养对象到沿海职教发达地区以及国内一流职业院校,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证等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指导能力。(5)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使之制度化,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继续采用传、帮、带方式,进一步提高年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技能水平,提高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6)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基地校进行学术讲座,拓展教师

    39、视野,提高专业带头人和实践教学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水平。(7)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定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行淘汰制,动态优化兼职教师库。(8)制定奖励制度,对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优先评优和晋升职称,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建设目标力争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有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科学规范的模块教学计划、环节、方法、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高效务实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对接行业需求,校企合作,优化基本操作技能、电子产品制作、调试技能、电子产品维修技能、计算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的模块式实践教学

    40、体系。通过“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师与师傅一体化”、“作品与产品一体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化”实行教学做合一。毕业生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比例达100%。2、建设思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打破原有单一落后学科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反复调研,建立可操作的阶段实习实训单元教学计划及考核标准,建立严格高效务实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实施和质量。3、建设内容(1)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经过反复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原来课程建立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校本培训教材。(

    41、2)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经过调研、与企事业共同开发各阶段实训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与现场紧密结合,确保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要的实训要求。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3)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并动态调整,加强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4、建设进度表5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度表序号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责任人2013年2014年2015年1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实训教学模块内容、目标、教学计划、方法和环节。完善各阶段模块,开发部分校

    42、本培训教材。完善模块化培训教程,开发校本教材。唐荣胜2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调研、与企事业共同开发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确定制度评价体系初步方案,与现场紧密结合,确保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要的实训要求。完善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和评价体系。动态调整考核制度,考核组织和评价体系。黄金3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建立学校-教务处-专业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机制,形成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形成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机制,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相结合。何绍斌5、资金预算表6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资金预算表序号建设内容资金预算(万)责任人2013年2014年2015年1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

    43、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322唐荣胜2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222黄金3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222何绍斌小计766合计196、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工作小组指导下,科学制定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的实施管理。(2)制度保障:制订一整套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顺利进行。(3)资金保障: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向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倾斜。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4)通过反复调研,建立可操作的阶段实习实训单元教学

    44、计划及考核标准和实训教学资源库,建立严格高效务实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实施。 (五)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建设目标按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开发5门生产管理课程,制作、收集50个多媒体课件,20个教学视频,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等教学资源,在职教新干线上开通教师和学生个人空间,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并向社会开放,实现校校、校企共享。2、建设思路采取教师自行开发与制作、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质互动平台,为区域职校同类专业和企业提供共享平台。3、建设内容(1)资源平台通过建设,教师、学

    45、生在职教新干线开通个人空间,教师上传资料,建成实践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现场教学的需要,生产线配备教学培训室和教学指导看板,便于学生在真实生产岗位训练的同时接受生产工艺及现场管理的理论讲解,具有融生产、教学于一体的“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基地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布局,设置与制企业一致的生产实训岗位,并按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开发5门生产管理课程。(3)加大投入,为校园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表7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建设内容完成项目资金预算(万元)负责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资源平台2013年:由专业人员建设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在职教新干线开通学校及教师和学生个人空间。2014、2015年:专业教学资源信息互享交流平台完全对外开放,充实教师和学生个人空间的资源。121212汤拥军唐荣胜黄 金张少军何绍斌教学资源2013年: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2014年: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和生产管理与质量测试课程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稿)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