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州大学通风与安全专业.docx

    • 资源ID:1133068       资源大小:649.20K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贵州大学通风与安全专业.docx

    1、设计题目:贵州省纳雍县龙腾煤矿通风与安全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II前 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41.1 矿井概况41.2 安全条件10第二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282.1 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282.2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382.3 矿井开拓系统392.4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402.5 顶板管理及冲击地压452.6 井下主要硐室462.7 井上、下爆炸材料库462.8 安全出口46第三章 矿井瓦斯防治493.1 瓦斯灾害因素分析493.2 防爆措施503.3 隔爆措施573.4 瓦斯抽采573.5 防突措施713.6 矿井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仪器、设备配置84第四章 矿井通风8

    2、54.1. 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854.2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904.3掘进通风974.4硐室通风994.5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994.6 矿井主通风机及矿井反风1004.7 井筒防冻1044.8 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104第五章 粉尘灾害防治1065.1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1065.2 煤层注水1065.3 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1085.4 粉尘监测及个体防护设备1095.5 防爆措施1105.6 隔爆措施1115.7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116第六章 矿井监控系统1176.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1176.2 其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1236.3 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维护130第七章 矿井

    3、避灾1317.1 矿井安全标识设置1317.2 灾变逃生路线131结论135致谢136参考文献137附录138纳雍县龙腾煤矿通风与安全设计摘要纳雍县龙腾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新房乡,隶属纳雍县新房乡所辖,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采用斜井开拓,可采储量为88.8万吨,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矿井主采煤层为10层。本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不易自燃和煤尘爆炸进行设计和管理。本设计计算了矿井总风量、通风阻力、等级孔、通风机负压等数据。根据这些参数,选择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并绘制了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及网络图。为了降低矿尘、防止煤尘爆炸,设计中设置了水幕、隔爆水棚及洒水防尘管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的

    4、综合防尘措施。为了减少瓦斯积聚和防止瓦斯爆炸,设计制定了各种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安全措施。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等参数,计算选择了合理的瓦斯抽放设备。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本设计设置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中有瓦斯、负压、风速、温度、一氧化碳、设备开停、馈电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布置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回风顺槽、主副斜井及其回风斜井等相应位置。井上下共设置了85个监测点。根据需要,本矿在井上下设置7个分站,地面设置1个中心站。关键词: 矿井通风,粉尘防治,瓦斯防治,监测监控The ventilation and safety design of longteng coa

    5、l mine of Leonard yongzheng countyAbstracKeywords: mine ventilation,dust prevention,Outburst prevention, Monitoring.前 言毕业设计是我们毕业之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对我们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一、目的和意义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2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设计,使我们巩固和加强所学专业

    6、知识,培养我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国家关于煤矿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关于矿井安全管理和生产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培养和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4.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我们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体验。5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对于矿井的各个生产系统,如: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系统,粉尘防治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作深入了解,了解矿井的通风技术及行政管理工作,初步培养技术及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我们走向

    7、工作岗位后处理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我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本领,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6.熟悉矿井工作面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等通风与安全技术规章、制度、措施的编写内容与程序。二、指导思想充分考虑煤矿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水文、围岩条件、瓦斯、煤尘、自燃、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条件及有关安全条件,矿井交通、供电、供水、环境等外部条件,结合矿井开拓开采系统进行有关安全设施设计。三、关键问题矿井设计中,矿井、采区及局部通风系统设计,矿井及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通风设备的选型和通风构筑物设计等。防治煤尘爆炸措施,矿井瓦斯灾

    8、害防治中,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瓦斯抽放设计以及防突措施设计等。矿井集中安全监测控系统选择,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的选择,各类传感器布置及装备量,矿井安全监测控系统的管理与校验等。以及各类灾害防治设计。四、解决思路(1)对龙腾煤矿的地质条件、安全条件以及矿井设计概况进行综述;(2)进行矿井通风安全设计,根据矿井地质安全条件,进行矿井通风(风量、风压的计算的校核)计算,风机的选型,明确矿井的避灾线路及通风安全注意事项;(3)进行矿井瓦斯灾害防治设计,编制防爆、隔爆、瓦斯抽放、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设计;(4)进行矿井粉尘灾害防治设计,编制防尘、防爆、隔爆、地面防尘等措施;(5)根据矿井生产特点,对

    9、矿井瓦斯,井下环境和大型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监控设计,以便矿领导及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6)矿井必须制定专门的石门揭煤、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相应防突措施并贯彻执行,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加强矿井瓦斯含量的测定工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矿井掘进过程中进行巷道编录,调查围岩情况,认真作好记录和分析,给巷道维护和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较可靠的依据。2加强瓦斯鉴定工作,进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测定,分析和掌握瓦斯赋存和涌出规律,给瓦斯治理提供可靠依据。3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详细进行地表水的调查,废弃小窑的调查,采空区的调查,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随

    10、时要注意探放老巷水,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同时,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必须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4及时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注意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进行瓦斯梯度变化的分析,避免应力集中,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和预防工作。5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治工作,生产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发现地质灾害的产生和变化,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6. 加强断层的研究工作,分析其发育规律,以便指导矿井生产。7注意环保工作,保证环保投入,加强综合利用。8加强外部条件的协调的建设工作,加紧电网建设,必须在矿井正式生产前解决矿井双回路供电问题,保证矿井

    11、的外部运输条件。9. 由于所获得的资料不全,因此,本安全专篇中未涉及到的内容有待于今后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1.1 矿井概况1.1.1 概况纳雍县龙腾煤矿已通过验收的生产矿井,六证齐全,原开采方案按高瓦斯矿井设计,设计主斜井、回风斜井两个井筒,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8503号)“对毕节地区补做27对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本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本设计为根据有关规定增设专用风井安全设施设计.增设专用风井后,原回风斜井改造为专用风井,原主斜井改造为副斜井,新建主斜井,并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对其它生产系统进行调整

    12、。1).委托书纳雍县龙腾煤矿关于委托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纳雍县新房乡龙腾煤矿专用风井安全设施设计”的委托书。2).有关勘察设计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于2008年8 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龙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龙腾煤矿资源储量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912号)。一 设计原则1 该设计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字200265号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精神,并结合纳雍县龙腾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对龙腾煤矿进行安全设施的设计;2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

    13、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给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工作提供依据。二 有关国家法律、法规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一字200265号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2、煤炭法,1996年8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4、煤矿安全规程;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5号令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8号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7、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35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8、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36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

    14、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0、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察手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一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99-200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12、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煤炭工业部;13、关于强化一通三防工作控制瓦斯煤尘事故的通知,煤炭工业部;1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5、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16、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7、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煤矿安全

    15、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气发200346号关于加强煤矿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18、国务院文件2005446号令,关于国务院关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试行);1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发改能源2005113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2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矿字2005120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2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文件,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2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

    16、安监总煤矿字2005134号文件,关于印发煤矿隐患排查和整顿关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矿字2005135号文件,关于印发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24、安监总培训字200591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2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矿字2005162号文件,关于印发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2006);27、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文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28、黔煤办字

    17、200737号文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矿字2007167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30、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31、贵州省政府公办厅文件(黔府办发20088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32、纳雍县新房乡龙腾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3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

    18、龙腾煤矿资源储量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912号);34、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8503号)“对毕节地区补做27对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35、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煤矿安全规程。1.1.2 地理概况一 矿井位置纳雍县龙腾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新房乡,隶属纳雍县新房乡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0620051062052,北纬270843270913。二 交通状况贵州省纳雍县贵州省水城的213省道从井田南部通过,矿区有13km简易公路至阳长镇(纳雍电厂)与213省道相接,由阳长镇沿213省道向

    19、北东行31km可至纳雍县城,南西行63km可达六盘水市,至滇黔铁路烂坝站53km,交通运输条件较好。1.1.3 主要自然灾害1.1.4 井田开拓与开采1.1.5 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1.2 安全条件1.2.1 矿区地质表1.1 矿 区 地 层 表系组段代号平均厚度(m)第四系Q0-20三叠系飞仙关组第五段T1f5末出露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残厚约10飞仙关组第三段T1f3126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50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150上二叠统龙潭组P3l331该煤矿整体为一单斜构造,次一级褶曲不发育,在矿区北西部矿界边见一断层发育,为一正断层,倾向北西,倾角为70,断距落差约140m。区内总体

    20、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1.2.2 煤层表1.2 煤层特征表序号煤层名称煤层平均厚度(m)煤层间距(m)稳定性煤层倾角()顶板岩性底板岩性120.8212较稳定1525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231.50较稳定1525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9341.25较稳定1525以粉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粉砂岩次之。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8452.0较稳定1525以粉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粉砂岩次之。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及细砂岩。10561.5较稳定1525以粉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粉砂岩次之。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21、及细砂岩。6190.92较稳定1525一般为泥岩,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487281.19较稳定1525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粉砂岩次之泥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238311.45较稳定1525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泥岩189321.25较稳定1525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岩次之泥岩2210331.40较稳定1525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次之泥岩,间接顶板为泥质粉砂岩。表1.3 迎新煤岩特征一览表煤层宏观煤岩成分煤岩类型2亮煤为主,暗煤为辅,夹镜煤条带和较多的丝炭透镜体半亮光亮型、半暗型。3亮煤为主,暗煤为辅,夹镜煤条带及透镜状和似层状丝炭。半暗型

    22、为主,少量暗淡型。4亮煤为主,少量暗煤,夹镜煤、暗煤条带和线理,见较多透镜状丝炭。半暗型,少量半亮型、暗淡型。5亮煤为主,少量暗煤,夹镜煤,见较多透镜状丝炭。半暗型,少量半亮型、暗淡型6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夹镜煤条带及透镜状和似层状丝炭。半暗型,少量半亮型、暗淡型。19亮煤为主,夹镜煤、暗煤条带及线理。见透镜状丝炭。半暗半亮型,少量半暗型。28亮煤为主,夹暗煤、镜煤条带,少量透镜状丝炭。半暗型,半暗半亮型、暗淡型。31亮煤为主,夹暗煤、镜煤条带,少量透镜状丝炭。半暗型,少量暗淡型、半暗半亮型、半亮光亮型。32亮煤为主,夹暗煤、镜煤条带,少量透镜状丝炭。半暗型,少量暗淡型、半暗半亮型、半亮光亮型

    23、。33亮煤为主,少量暗煤,夹镜煤条带。半暗型、半暗半亮型。表1.4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煤层名称灰分Ad/%挥发分Vdaf/%硫分St,d/%发热量Qnet,ar/MJkg-1煤种备注30.5813.0812.9324.6431.42贫煤40.5715.3812.4629.8331.82贫煤50.647.2612.1831.8534.57贫煤60.5711.2312.5326.8133.86贫煤1.2.3 瓦斯、煤尘、自燃及地温表1.5 2007年度瓦斯等级情况鉴定年度矿井名称月产量(t)绝对量(/min)相对量(/t)鉴定等级审批等级2007年度龙腾煤矿78006.5438.94煤与瓦斯突出煤

    24、与瓦斯突出1.2.4 水文地质1.2.5 经济分析及经济评价1 成本估算估算总成本费为2997.3万元,单位成本费用为199.82元/t;经营成本2218.5元,单位经营成本费用为147.9元/t。总成本费用中包括井巷工程基金、维简费的50%、管理费、工商管理费、育林费、排污费及农业发展基金等。按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后正常生产年份,计算年利润总额为1737.6万元,上缴所得税434.4万元,税后利润1303.2万元。2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财务评价主要盈利能力指标见表1.6。表1.6 财务评价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序号项 目税后 税前1财务内部收益率(%)45.84%61.04%2净现

    25、值(万元)5031.157413.763静态投资回收期(年)3.402.284动态投资回收期(年)5.844.195投资利润率(%)24.886投资利税率(%)62.90上述分析表明,矿井建设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3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通过计算,按矿井投产后正常年份(以3年为例)的年销售收入为5250万元,年固定总成本为1602.62万元,可变成本为1712.61万元,年销售及附加税为892.5万元,由此计算项目盈亏平衡点如下: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总成本-年销售及附加税)100%=51.66% BEP(产量)=1551.66%=7.75万

    26、t。从盈亏平衡点计算来看,矿井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1.66%,当产量达到7.75万t时,企业即可以保本,产量盈亏平衡点不高,说明本项目盈利余地大、矿井建设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4敏感性分析本项目在计算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有销售价格、固定资产投资和经营成本等。通过计算分析单个因素分别在20%、15%、10%、5%变化时对技术经济平衡指标的影响程度,可知本项目对产品销售价格变化反应最为敏感。但在项目可行区域内,各因素在20%的幅度内变化,项目仍然有一定的效益。因此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1.7 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表序号工 种专职人员(人)在籍系数在籍人员(人)一安全专职人员1矿井通风、气

    27、体、粉尘检测人员、瓦斯检测员151.4212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人员 91.4123矿井安全装备、仪器仪表保管、维护、发放人员 31.454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视、维护人员 81.4125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硐室)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人员41.466矿井防灾工程人员(含探水工、技术员、电气防爆检查员、钢绳检查员)81.4127瓦斯抽放工程专职人员81.4128专职防突人员91.4139放炮员91.41310井下防灭火工程人员 41.4611绞车司机、电工121.41712压风机司机31.4512辅助矿山救护队(不包括兼职人员)61.49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01矿级管理人员51

    28、.0 52安全管理人员31.3 43安全员121.3 16合 计1301685. 建设项目分析说明及综合技术经济评价通过以上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各项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较理想,投资效益较好,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强。本项目的实施,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投资商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效果良好。同时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社会效益亦十分明显。因此,研究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1.2.6 劳动定员概算本矿工作制度为地面 “三八”制,井下“四六”制,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详见上表1.7。第二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2.1

    29、 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2.1.1工程性质龙腾煤矿为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2.1.2 井田开拓开采1.井田境界境界: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表2.1)表2.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号X坐标Y坐标12950000355119502295000035512700329495203551212042948680355119305294893035511200准采标高:17501125m,面积S0.7813km2矿井境界总体呈不规则形状,走向一般长1.3km,倾向宽0.6km,面积约0.7813km2。2. 资源量1)地质资源量表2.2 矿井煤层资源量

    30、计算表煤层编号容重厚度保有资源量(万吨)备注(332)(333)(334)?合计21.370.82222231.501.50221204341.451.2520193951.462.00223517661521.501183554191.510.9244246281.571.198181311.541.451885103321.541.25158196331.591.403286118合计5151522678根据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8年8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乡龙腾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08年8月底,经估算2、3、4、5、6、19、28、31、32、33号煤层保有

    31、资源量为678万吨,其中(332)资源量5万吨,(333)资源量151万吨,(334?)资源量522万吨。见资源量计算结果表2.2。2) 矿井资源储量本矿井矿井工业储量按下式计算:矿井工业储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k51510.85=133.4(万吨)式中:K为可信度系数,本矿取0.85。1) 煤柱损失1)煤柱1井田边界煤柱:(334?)储量不参与计算;公路煤柱:按每侧30m维护带,65垮落角留设。采空区边界煤柱:按3070m计算;断层煤柱:F1断层保护煤柱按30m留设; 共计永久煤柱损失:16.5万t;2)煤柱2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按每侧50m维护带,65垮落角留设;主要井巷保护煤柱

    32、:按斜井、大巷两侧两侧各2030m计算;共计煤柱损失:15万t;3)设计利用储量设计利用储量按下式计算:设计利用资源量=矿井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k133.4-16.50.85=122(万t)2、可采储量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本矿可采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0%,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5%.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可采储量=(设计利用储量-工业场地主要井巷煤柱)采区回采率88.8(万t),经计算,本矿可采储量约为88.8万t。根据方案设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15万t/a。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可采储量(年生产能力储量备用系数) =88.8(151.3)=4.6(a)

    33、矿井工作制度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为330天。工作制度为:地面、采用“三八”制,井下采用“四六”制,井下日工作班数为4班,每班6h,边采边准,日净提升时间16h。经计算,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见表2.3表2.3 可采储量计算表本矿井田范围内,煤层数量较多,在提供的储量中,334?储量较多,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矿井可采储量还会有较大增长,完全可以满足15万t/a甚至更大生产能力的矿井生产要求。3井田开拓龙腾煤矿位于百兴向斜的南西翼,地层走向均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在1525,靠近百兴向斜地层倾角一般22左右,走向上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倾向上即浅部到深部,地层倾角由陡变缓。

    34、井田内主采煤层为2、3、4、5、6、19、28、31、32、33号煤层,共计10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0.82m、1.50m、1.25m、2.00m、1.50m、0.92m、1.19m、1.45m、1.25 m、1.40m。煤层群中6、19号煤层间距较大,达到了90m以上,因此2、3、4、5、6号煤层可划分为上煤组,下部的19、28、31、32、33号煤层可划分为下煤组,上煤组2、3、4、5、6号煤层平均间距分别为12m、9m、8m、10m,下煤组19、28、31、32、33号煤层平均间距分别为48m、23m、18m、22m。根据为主提供的资料,目前该矿在3、5、6号煤层中存在采空区,由于上煤

    35、组为近距离煤层,上两区段3、5、6号煤层的部分开采造成该部位上部煤层局部破坏,不可采。根据井田内的地形及煤层赋存,以及我院工程技术人员和龙腾煤矿工程师在矿区范围内实地踏勘,经对比地形和井下煤层赋存,考虑采用斜井开拓,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和巷道加以改造。1) 开拓方式设计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设计采用分煤组集中布置。2) 开拓系统整个井田井筒数目共3条,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上煤组(2、3、4、5、6号煤层):现有主斜井、风井上部均沿5号煤层布置,改造现有主斜井为技改后矿井的副斜井,改造现有回风斜井为技改后矿井的风井,副斜井、风井新掘部分从5号底板穿层进入6号煤层底板;从现有工业场地在6

    36、号煤层底板按17倾角施工主斜井,三井筒在1550m标高采用联络巷联通,形成一采区通风系统,布置井底车场、水仓等硐室,通过区段石门直接在井筒两边布置采面。然后在1550m水平6号煤层底板布置大巷和下山开拓上煤组下部采区,形成二采区生产系统。下煤组(19、28、31、32、33号煤层):在19、28号煤层间布置下煤组井筒和采区下山,其中轨道下山、回风下山穿地表成为后期副斜井、风井,运输下山通过运输大巷与上煤组主斜井联通,下煤组开采时仍旧沿用前期主井工业场地。下煤组沿1480m标高划分为两个采区。全矿共划分为4个采区。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炮采工艺)3)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根据方案设计,井口位置位

    37、于井田中部煤层露头线附近,三井口位于同一场地中。2.1.3 地层和构造1)地层矿区内及周边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T1),最新地层为第四系(Q)。现由老到新依次叙述于下:1)峨眉山玄武岩组(P3)上部主要为灰色凝灰岩,具凝灰结构,下部为玄武岩,灰绿色,似层状,具气孔构造,在矿区南部出露不全。2)龙潭组(P3l)根据岩性和含煤性可分为三段:上段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发育,含煤1022层,可采煤层5层;中段为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

    38、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含48层煤,可采煤层为1层。下段为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含煤815层,可采煤层为4层。平均总厚度约331.28m。长兴组(P3c)主要由黄灰色、深灰色、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产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平均厚30m。3)三叠系下统(T1f)矿区内出露不全,仅在矿区北东部有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分布。飞仙关组(T1f)根据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五段:飞仙关一段(T1f1)黄灰灰绿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岩性组

    39、成,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含克氏蛤Claraia Clarai 等动物化石,段厚平均约150m。飞仙关二段(T1f2)主要为浅灰色、灰色灰岩、泥质灰岩及鲕粒灰岩,泥至粉晶结构,厚层状,具锯齿状缝合线构造,局部夹泥质粉砂岩薄层,段厚平均约50m。飞仙关三段(T1f3)岩性为:灰紫色、紫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岩性组成,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平均厚约126m。飞仙关四段(T1f4)主要为深灰色灰岩、泥质灰岩及鲕粒灰岩,泥至粉晶结构,厚层状,具锯齿状缝合线构造,局部夹泥质粉砂岩薄层。矿区出露不全。残厚约8m。飞仙关五段(T1f5)为灰黄色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40、及泥质粉砂岩等岩性组成,薄层状,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矿区内末出露。第四系(Q)出露于洼地及沟谷内,由坡积物、冲积物及洪积物组成,厚度02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矿区地层情况见表2.4。表2.4 矿区地层表系组段代号平均厚度(m)第四系Q0-20三叠系飞仙关组第五段T1f5末出露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残厚约10飞仙关组第三段T1f3126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50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150上二叠统龙潭组P3l3312) 构造龙腾煤矿位于百兴向斜的南西翼,地层走向均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在1525,靠近百兴向斜地层倾角一般22左右,走向上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倾向上即浅部到深部,地层

    41、倾角由陡变缓。该煤矿整体为一单斜构造,次一级褶曲不发育,在矿区北西部矿界边见一断层发育,为一正断层,倾向北西,倾角为70,断距落差约140m。区内总体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2.1.4 煤层及煤质一)煤层1.含煤岩系的含煤性龙潭组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主要由陆源碎屑岩及煤组成,含煤33层左右,有编号的17层,含煤平均总厚31.28m,含煤系数9.4%,根据标致层可分为三段,上段为标一至标四,可采煤层26号煤层,平均厚约97.00m。含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产大量植物化石,见栉羊齿Pecopteris Brongninartsp.化石等(汪家寨组)。标四至28号煤为中段,平均组厚约136.00

    42、m左右。下段标四至标五,28号煤层至峨眉山玄武岩组(P3),平均厚约98.00m。矿区内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0层,即2、3、4、5、6、19、28、31、32、33号煤层,总厚13.67m,占该组总厚的4.1%。上段含可采煤层5层左右,为2、3、4、5、6号煤层,平均总厚7.58m,含煤系数2.3%。中、下段含可采煤5层为19、28、31、32、33号煤层,平均总厚6.19m,含煤系数1.9%。采及大部可采煤层在龙潭组上段和下段;所占比例分别为55%、45%,说明主要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集中在上段,下段次之。2可采煤层矿区内含可采煤层10层,为2、3、4、5、6、19、28、31、32、33号

    43、煤,可采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a.2号煤层黑色条带状结构,距飞仙关组底部标一约53.0m左右,平均厚度0.82m,较稳定,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01层,其岩性为泥岩。顶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质。底板岩性:直接底板一般为泥岩,间接顶板多为泥质粉砂岩。b.3号煤层黑色条带状结构,上距2号煤层一般12.0m左右,平均厚度1.5m,较稳定,结构较简单,一般无夹矸。顶板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直接底板一般为泥岩,间接顶板多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c.4号煤层黑色条带状结构,上距3号煤层9m左右,平均煤层厚度1.25m,一般为单一煤层,煤层较稳定。顶板岩性:以粉砂质泥岩为主,细砂岩、粉砂岩次之。底板岩性:直接底板一般为泥岩,间接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大学通风与安全专业.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