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T 013-202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青海省).pdf

    • 资源ID:112011       资源大小:209.1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63∕T 013-202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青海省).pdf

    1、 ICS 65.020.20 CCS B 2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0132021 代替 DB63/T 013-1986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21 - 10 - 28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 T 0132021 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3/T 013-1986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与DB63/T 013-1986相比,主

    2、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 更改了生育期中全田 50%(幼苗出土、植株现蕾、植株开花、植株叶片变黄)(见 5.1,1986版的 3.1)。 b) 更改了半光生幼芽症状为光发芽性状(见 5.5.2,1986 版的 3.4.1)。 c) 增加了光发芽性状中光发芽的大小、 形状、 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 基部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基部茸毛、顶部相对于基部大小、顶部习性、顶部花青甙显色强度、顶部茸毛、根尖数量、侧枝长度的性状记载项目(见 5.5.2)。 d) 增加了形态特征中植株类型、生长习性、高度、开花频率的记载项目(见 5.5.4)。 e) 增加了 叶记载项目中顶小叶大小、复叶小叶排列状态、复叶小裂

    3、叶数量、复叶绿色程度、复叶主脉上表面花青甙显色强度、小叶联会频率、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小叶光泽度、叶莲座状叶顶部绒毛的记载项目(见 5.5.6)。 f) 增加了花记载项目中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 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 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扩展范围的记载项目(见 5.5.7)。 g) 增加了块茎记载项目中块茎表皮颜色、块茎芽眼基部颜色、块茎薯肉颜色、块茎光照后表皮花青甙显色强度的记载项目(见 5.5.8)。 h) 增加了食味品质评价方法(见 5.6.5)。 i) 更改了晚疫病植株病情分级标准(见 5.8.1.1,1986 版 3.8.1.1)。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

    4、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王芳、杨永智、叶广继、苏旺、张艳萍、蒲秀琴、郭恒、祁玉梅、王生财、王毅、刘世安、王建平、陈永林、张钢、刘珍珍、陶英青、郭富生。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DB63/ T 0132021 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观察记载的品种名称、品种来源、生育时期、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产量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马铃薯育种、品(种)系比较试验、品种试验和原(良)种生产时对品种的观

    5、察记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57.28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马铃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名称及来源 4.1 品种名称 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4.2 种、亚种 Solanum tuberosum ssp.tuberosum 4.3 品种来源 母本父本表示。 5 记载项目和标准 5.1 生育时期 5.1.1 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以

    6、月、日表示,下同)。 5.1.2 出苗期 全田50%的幼苗出土的日期。 DB63/ T 0132021 2 5.1.3 现蕾期 全田50%的植株现蕾的日期。 5.1.4 开花期 全田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 5.1.5 成熟期 全田50%的植株下部叶片变黄的日期。 5.1.6 收获期 块茎实际收获的日期。 5.1.7 生育期 出苗到成熟期的天数。 5.2 生育天数和积温 5.2.1 播种到出苗期 播种到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2 出苗到现蕾期 出苗到现蕾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3 现蕾到结薯期 现蕾到结薯期的天数及

    7、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4 结薯到成熟期 结薯到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5 生育期 出苗到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3 休眠期 薯块收获后第2 d,将薯块埋在较湿润的砂箱中,温度保持20,记载发芽率达75%的天数。 5.4 出苗率 现蕾期前在田间取有代表性样段, 统计单位面积内出苗数, 出苗率 (%) 出苗数/实际播种数100。 5.5 形态特征 5.5.1 记载方法 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20株观测记载, 并计平均值, 以 “平均数标准误” 表示。 记载标准按GB/T 19557.28执

    8、行。 DB63/ T 0132021 3 5.5.2 光发芽 5.5.2.1 培养方法 休眠期后,取6个块茎,放入简易培养箱中;完全避开日光,在18C22C条件下,光照强度5 lx10 lx,安装高度25.00 cm40.00 cm进行连续光照。培养8周10周之后开始观测。 5.5.2.2 光发芽大小 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2.3 光发芽形状 分球形、卵形、圆锥形、粗圆柱形、细圆柱形。 5.5.2.4 光发芽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2.5 光发芽基部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 分

    9、无或低、中、高。 5.5.2.6 光发芽基部茸毛 分无或极少、极少到少、少、少到中、中、中到多、多、多到极多、极多。 5.5.2.7 光发芽顶部相对于基部大小 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2.8 光发芽顶部习性 分并拢、并拢到半开展、半开展、半开展到开展、开展。 5.5.2.9 光发芽顶部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2.10 光发芽顶部茸毛 分无或极少、极少到少、少、极少到中、中、中到多、多、多到极多、极多。 5.5.2.11 光发芽根尖数量 分无或极少、极少到少、少、极少到中、中、中到

    10、多、多、多到极多、极多。 5.5.2.12 光发芽侧枝长度 分极短、极短到短、短、短到中、中、中到长、长、长到极长、极长。 5.5.3 幼苗 5.5.3.1 幼苗形状 分直立、平展。 DB63/ T 0132021 4 5.5.3.2 幼苗颜色 茎叶的颜色,分绿、紫、褐色。 5.5.4 植株(植株盛花期调查) 5.5.4.1 类型 分茎型、中间型、叶型。 5.5.4.2 生长习性 分直立、直立到半直立、半直立、半直立到开展、开展。 5.5.4.3 高度 分极矮、极矮到矮、矮、矮到中、中、中到高、高、高到极高、极高。 5.5.4.4 开花频率 分无或极低、极低到低、低、低到中、中、中到高、高、高

    11、到极高、极高。 5.5.5 茎 5.5.5.1 茎粗 取主茎,从距地面5.00 cm10.00 cm内最粗处测量茎的粗度(cm),计平均值。 5.5.5.2 茎横断面形状 分二棱、三棱、四棱、多棱和圆形。 5.5.5.3 茎翼形状 分直状、微波状、波状。 5.5.5.4 茎色 绿、褐、紫、深紫、褐色斑点、紫色斑点。 5.5.5.5 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5.6 分枝数 开花末期调查单株主茎上长出的分枝,以着生全叶者算一个分枝。 5.5.6 叶 5.5.6.1 叶色 分绿、浅绿、深绿。 5.5.6.2 叶缘 分波状、平展。 D

    12、B63/ T 0132021 5 5.5.6.3 顶小叶形状 分正椭圆、卵形、倒卵形、深缺刻形。 5.5.6.4 顶小叶尖端形状 分尖锐、尖钝、钝圆。 5.5.6.5 顶小叶基部形状 分心脏形、中间形、楔形。 5.5.6.6 顶小叶大小 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6.7 侧小叶对数和排列情况 分密、中、疏。 j) 密:两对侧小叶互有重叠。 k) 中:两对侧小叶之间稍有接触,但不重叠。 l) 疏:两对侧小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间隙。 5.5.6.8 复叶形状和大小 形状分椭圆、圆形。 大小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

    13、.5.6.9 复叶小叶排列状态 分叠合、叠合到相接、相接、相接到相离、相离。 5.5.6.10 复叶小裂叶数量 分极少、极少到少、少、少到中、中、中到多、多、多到极多、极多。 5.5.6.11 复叶绿色程度 分极浅、极浅到浅、浅、浅到中、中、中到深、深、深到极深、极深。 5.5.6.12 复叶主脉上表面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6.13 小叶联会频率 分极低、极低到低、低、低到中、中、中到高、高、高到极高、极高。 5.5.6.14 小叶边缘波状程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6.

    14、15 小叶光泽度 分弱、中、强。 DB63/ T 0132021 6 5.5.6.16 莲座状叶顶部绒毛 分无、有。 5.5.6.17 托叶形状 观察叶柄基部着生的叶片,按实际形状记载。 5.5.6.18 次生小叶数 开花盛期观察植株的中部复叶上下两对侧小叶之间的小叶对数。 5.5.7 花 5.5.7.1 花蕾形状 分圆、椭圆、长圆。 5.5.7.2 花蕾颜色 分绿色、紫色。 5.5.7.3 花蕾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7.4 花序形状 分聚伞花序、伞形花序。 a) 聚伞花序:花序能分枝者。 b) 伞形花序:花梗分枝缩短,每朵

    15、花的花梗着生在总花梗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 5.5.7.5 花序排列 分疏散、中等、紧密 (呈球形)。 5.5.7.6 花序大小 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7.7 花序总梗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7.8 总花梗长度 在开花后期量其长度(cm)。 5.5.7.9 花柄节颜色 分紫、浅紫、绿、浅绿色。 5.5.7.10 花萼颜色 分绿、浅绿、深绿,褐色。 DB63/ T 0132021 7 5.5.7.11 花萼形状 分短尖形、披针形。 a) 短尖形:萼片短、较宽、缺刻较深。 b) 披针

    16、形:萼片长而窄,缺刻深,呈长叶形。 5.5.7.12 花冠颜色及五星轮纹色 花冠分白、浅蓝、蓝、浅红、红、蓝紫、紫色等,五星轮纹色分黄、 黄绿、浅黄色。 5.5.7.13 花冠大小 分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7.14 花冠形状 分星形、近五边形、近圆形。 5.5.7.15 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 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7.16 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 分无或低、中、高。 5.5.7.17 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扩展范围 分无或极小、极小到小、小、小到中、中、中到大、大、大到极大、极大。 5.5

    17、.7.18 花瓣尖颜色 分白、乳白、浅红色。 5.5.7.19 花柱长短 分长、中、短。 a) 长:花柱与柱头均露于花药外部。 b) 中:只有柱头露于花药外部。 c) 短:柱头与花药齐平或低于者。 5.5.7.20 柱头形状 分无分裂(圆形)、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 5.5.7.21 柱头颜色 分浅绿、绿、深绿。 5.5.7.22 子房横断面颜色 取花中子房,剖开观察,分浅绿、浅紫、紫圈。 5.5.7.23 雄蕊数目、颜色 DB63/ T 0132021 8 对数目异常者如实记载,颜色分黄、橙、黄绿、浅绿。 5.5.7.24 开花习性 观察记载开花繁茂程度和落蕾、落花情况。 5.5.7.25

    18、 天然结果性 分有、无。 5.5.7.26 种子有无 观察天然浆果内有无种子,分多、少、无。 5.5.8 块茎 5.5.8.1 块茎形状 分圆形、短卵圆形、卵圆形、长卵圆形、长形、极长形。 5.5.8.2 块茎芽眼深度 分极浅、极浅到浅、浅、浅到中、中、中到深、深、深到极深、极深。 5.5.8.3 块茎表皮光滑度 分光滑、光滑到中等、中等、中等到粗糙、粗糙。 5.5.8.4 块茎表皮颜色 分浅黄色、黄色、浅红色、红色、部分红色、蓝色、部分蓝色、红褐色。 5.5.8.5 块茎芽眼基部颜色 分白色、黄色、红色、蓝色。 5.5.8.6 块茎薯肉颜色 分白色、乳白色、浅黄色、中等黄色、深黄色、红色、部

    19、分红色、蓝色、部分蓝色。 5.5.8.7 块茎光照后表皮花青甙显色强度 仅适用于浅黄皮和黄皮品种,分无或极弱、极弱到弱、弱、弱到中、中、中到强、强、强到极强、极强。 5.5.8.8 芽眼数目 随机取薯块10个,计数,计平均值。 5.5.8.9 芽眉形状 观测薯块中部的芽眼,分直状、弧形、凸起。 5.5.8.10 脐部形状 分浅、中、深、凸起。 DB63/ T 0132021 9 a) 浅:脐部几乎无凹陷,或凹深不到 0.1 cm。 b) 中:脐部凹深在 0.1 cm0.4 cm 之间。 c) 深:脐部凹深在 0.4 cm 以上。 d) 凸起:脐部高过薯块表皮。 5.5.8.11 结薯习性 观察

    20、结薯匍匐茎长短和薯块的集散程度,分集中、中等、分散。 5.5.8.12 薯块空心率 随机取100个薯块,切开观察空心薯块占总薯块数的百分率。 5.6 经济性状 5.6.1 单株产量 成熟期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0株以上,挖其薯块称重,计平均值(g)。 5.6.2 单株结薯数 测定单株结薯个数,计平均值。 5.6.3 单薯重量 单薯重量(g) 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 5.6.4 淀粉含量 收获后1周内用比重法测定,根据比重查Mepkep淀粉含量表,记载实测百分率。 5.6.5 食味品质 收获后,取中等大小块茎,蒸熟后,按水分、质地、香味,独立品尝打分,10分制,1分为最差、10分为最优。计算平均分值

    21、后,3分及以下为口感差,大于3分小于等于6分口感为中,大于6分为优。 5.7 抗逆性 5.7.1 薯块耐贮性(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于贮藏期结束后、出窖前进行调查) 分耐贮、中等、不耐。 a) 耐贮:薯块腐烂率达 5%以下者。 b) 中等:薯块腐烂率在 5%10%之间 c) 不耐:薯块腐烂率在 10%以上者。 5.7.2 耐旱性(干旱条件下,晴天中午观察) 分耐旱、中等、不耐旱。 a) 耐旱:植株生长正常。 b) 中等:植株中部或顶部部分叶片有萎蔫症状。 c) 不耐旱:全株有萎蔫症状。 5.7.3 耐寒性(在气温 0以下时,观察植株症状) DB63/ T 0132021 10 分耐寒、中等、不耐寒

    22、。 a) 耐寒:植株正常生长。 b) 中等:植株顶叶稍受冻害。 c) 不耐寒:全株有冻害症状。 5.8 抗病性 5.8.1 晚疫病(记发病程度和发病率) 5.8.1.1 植株部分 分0级、1级、3级、5级、7级、9级。 a) 0 级:无病。 b) 1 级:病斑面积不超过整个叶片面积的 5%。 c) 3 级:病斑面积不超过整个叶片面积的 6%10%。 d) 5 级:病斑面积不超过整个叶片面积的 11%20%。 e) 7 级:病斑面积不超过整个叶片面积的 21%50%。 f) 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50%以上。 5.8.1.2 薯块部分 贮藏期调查感病薯块占总薯块的百分率。 5.8.2

    23、 早疫病 参考晚疫病的记载标准。 5.8.3 环腐病 5.8.3.1 植株部分(开花期观察记载) 分0级、1级、2级、3级。 a) 0 级:无病状。 b) 1 级:植株少部分叶片萎蔫。 c) 2 级:植株大部分叶片或部分茎枝萎蔫,叶脉间黄化,叶缘焦枯。 d) 3 级:全株萎蔫黄化死亡。 5.8.3.2 薯块部分(贮藏期观察记载。沿顶部和脐部将块茎纵切为两半,观察严重度) 分0级、1级、2级、3级。 a) 0 级:无症状。 b) 1 级: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 1/4 以下。 c) 2 级: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 1/43/4。 d) 3 级:感病部分占微管束环 3/4 以上。 5.8.4 病毒病 花期

    24、观测,记载发病程度。 5.8.4.1 花叶病毒病 DB63/ T 0132021 11 分0级、1级、2级、3级、4级。 a) 0 级:无任何症状。 b) 1 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叶片平展、有黄绿斑驳。 c) 2 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稍矮,上部叶片有明显的花叶或轻微皱缩。 d) 3 级:植株矮化,多数叶片皱缩或畸形,有时有坏死斑。 e) 4 级:植株明显矮化,全株叶片严重皱缩或畸形,有叶片坏死、下部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早死。 5.8.4.2 卷叶病毒病 分0级、1级、2级、3级、4级。 a) 0 级:无任何症状。 b) 1 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顶部叶片微束、退绿或仅下部复叶向上翻卷,质脆易

    25、折。 c) 2 级:病株比健株稍矮,半数叶片成匙状,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质脆易折。 d) 3 级:病株矮小,绝大多数叶片成匙状,中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有时有少数叶片干枯。 e) 4 级:病株极矮小,全株叶片严重卷成筒状,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 5.8.4.3 纺锤型块茎病 分0级、1级、2级。 a) 0 级:植株外观正常,无任何症状。 b) 1 级:株高正常,分枝少,叶片与茎成锐角向上竖起,叶变小而卷曲,呈半闭半合形状。 c) 2 级:病株矮化,叶变小而扭曲,全株失去润泽的绿色,顶部叶片呈紫红色,植株早死,薯块由圆形变为长形,芽眼由深变浅,薯皮有纵裂口。 5.9 抗虫性 在虫害发生时,调查害虫种类、虫口密度(头m2)及其产量损失率(%)。 5.10 产量 5.10.1 理论产量 根据测产数据(注明方法)按下式计算。 理论产量(kg667m2)0.001每667m2株数单株平均产量(g)。 5.10.2 实际产量 记载实有产量,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T 013-202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青海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