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pdf
《猪伪狂犬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伪狂犬病.pdf(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猪伪狂犬病 1 病原学病原学 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3 致病机理致病机理 4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6 流行现状流行现状 7 诊断和检测诊断和检测 8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十多年来,随着免疫效果确切的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在国内免疫的逐渐普及,伪狂犬病对国内养猪产业的威胁,正在逐步被消除。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和病变,临床解剖已经非常鲜见。在很多长期坚持选用进口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的猪场,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伪狂犬病野毒的净化。然而,最近几年却不断有研究宣称:伪狂犬病在我国有扩散之势,一些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反转上升,一些猪场因伪狂犬病感染而发病,并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免疫效果确切的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种情况的出现,有违常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值得深究!1 病原学 PRV 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型。完整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 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 105110nm。病毒有囊膜,囊膜表面有长约 810 nm 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如图 1)。病毒囊膜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没有囊膜的裸露衣壳虽同样具有感染性,但其感染力较带囊膜的病毒低近 80%。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敏感。在污染的猪舍中可以存活一个月以上,在肉中可存活 5 周以上。55时,病毒能够存活 50min;80时,病毒能够存活 3min,100才能将病毒瞬间杀灭。在低温潮湿环境,pH 68 时病毒 2 能稳定存活;在干燥条件下,特别是有阳光直射,病毒很快失活。图 1 电镜下的伪狂犬病毒(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公开资料)病毒具有广泛嗜性,在猪肾细胞、兔肾细胞、牛睾丸细胞、鸡胚成纤维等原代细胞以及 PK-15,Vero,BHK-21 等传代细胞中都能很好地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但以兔肾和猪肾细胞最为敏感。PRV 只有一种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基因组为双链线状 DNA,分子质量约 9000ku,其中,gG,gC 两种基因的含量高达 74%。核苷酸长度 180 kb,由长独特区(Unique long region,UL)、短独特区(Unique short region,US)、内部倒转重复序列(Internal repeat,IR)以及位于 US 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Terminal repeat,TR)组成。UL 分子量约 65 103 kD,US 分子量约 6 103 kD。UL区段的倒转排列总会引起原右端序列的部分缺失,缺失片段 0.8 kb 到 2.3 kb 不等1。PRV 编码的基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编码与病毒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第二类编码结构蛋白;第三类为一组自选基因。超过一半的基因编码蛋白不是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复制)中所必需1。共含有 72 个阅读框(ORF),编码 70 种蛋白。目前已被发现的编码蛋白,包括:gB,gC,gD,gE,gG,gH,gI,gK,gL,gM,gN 等 11 种糖蛋白(除G 是外分泌蛋白之外,其他 10 种为结构蛋白,均位于病毒囊膜上)以及一些其它蛋白和酶类,如蛋白激酶(PK)、11KD 蛋白、28KD 蛋白、立即早期蛋白(IE)、Rsp40蛋白、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TK)、核苷酸还原酶(RR)和早期蛋白 O(EPO)等。病毒复制必需蛋白为gB,gD,gH,gK,gL五种糖蛋白和11KD,IE180g两种非糖蛋白2,其他蛋白非病毒复制所必需,但对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生长和传播有重要作用1。gB 蛋白是病毒囊膜的主要成份之一1,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补体依赖性和补体非依赖性的中和抗体。在疱疹病毒成员中,gB 基因属最保守的糖蛋白基因,在不同疱疹病毒之间,gB 蛋白的功能可以相互取代3。其对于病毒的感染为必不可少,主要在病毒侵入细胞时病毒囊膜与细胞胞膜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后病毒粒子与外层核膜融合以及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胞膜间融合三个阶段发挥作用2。3 gD 蛋白是成熟病毒粒子囊膜表面的主要糖蛋白之一3,是 PRV 的另一种重要中和抗原,其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是保护性抗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与病毒进入靶细胞有关4,参与病毒的穿透过程3,但非病毒细胞间传播所必需4。gC 蛋白能诱导细胞免疫,也是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之一 1。至少有两个功能不同的区域,一个影响病毒吸附,一个影响病毒释放,且这两个功能彼此独立。有关gC 蛋白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在靶细胞表面提供肝素样受体的配体,起稳定吸附作用;和宿主细胞的补体成份 C3 相互作用;为补体活化的重要成分。后二点影响着 PRV 毒力及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 2。gE 基因是 PRV 的主要毒力基因之一。gE 蛋白是迄今已知所有 PRV 野毒毒株都表达的一种蛋白,可影响病毒在细胞间扩散,并帮助 PRV 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进入中枢神经系,并在其中转运扩散1。gI 蛋白不仅在病毒侵染过程中促进病毒在神经系统中复制,而且还能促进或协同其他糖蛋白在毒力、神经嗜性等方面发挥作用2,并对病毒体外培养存在一定影响4。gI 蛋白虽对中和抗体和细胞毒性 T 细胞不是靶抗原,但对完全免疫保护的诱导却是必需的2。gL 蛋白是 PRV 的一种微量糖蛋白,其对病毒粒子侵入细胞和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必需的2。gC,gE,gI,gL,gH 这五种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或协同作用关系。gC 功能的发挥,受 gI 的影响2。gE 与 gI 以非共价键结合成 gE/gI 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这种复合物是病毒的功能成分,并与 gL 相互作用介导病毒的释放3。gL 与 gH 须彼此互相依赖存在2。gC,gD,gI 对病毒的毒力存在协同作用。gC 或 gI 基因单独缺失时,病毒毒力有所下降,但 gC,gI 双基因缺失的病毒毒力几乎完全丧失;gI 基因单独缺失时,病毒仍可侵染一、二级神经元,但当 gD,gI 基因同时缺失时,病毒在初级神经元的复制受到制约4。TK 基因是 PRV 最主要的毒力基因5,也是决定病毒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6,其主要功能为催化脱氧胸苷的磷酸化,并在神经细胞等非裂解细胞中维持着病毒复制2。一旦 TK 基因缺失,PRV 对宿主的毒力将完全丧失,或明显降低4。PK 蛋白也与病毒毒力有关,但它是通过增强病毒复制来提高毒力的。它不是中和抗体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靶蛋白,但对完全免疫保护的诱导也是必需的7。此外,PK 蛋白有利于组织培养中病毒的有效生长,它能在体外对一个主要的病毒磷酸蛋白进行磷酸化4。2 流行病学 PRV 是动物感染种类较多和致病性较强的病毒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易感动物多达 35 种,包括猪、牛、羊、犬、猫、兔、鼠、水貂、狐等。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均易感,并以家兔最敏感。人有时也可感染该病。因此,该病属于典型且很难防 4 治的自然疾病之一。猪是 PRV 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也是伪狂犬病的重点防治对象。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幼龄猪可以自然排毒、散毒,耐过后呈隐性感染的成年猪及种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场中的猫和鼠类,也是 PRV 的自然宿主,容易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亦可通过皮肤粘膜和伤口感染。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媒介传播。传播媒介包括被病毒污染过的工作人员,饲料,器材器具,病猪分泌物、公猪精液等,吸血昆虫也是可能的传播媒介之一。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随风传到 9 km 或更远的地方,仍可使健康猪群受到感染。PRV 可突破胎盘屏障,通过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给胎儿,引起流产和死胎。且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时,由于母猪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所以病毒对胎儿的感染,多是致命的。PRV 还可通过乳汁传播,泌乳母猪感染后 1 周左右乳中即有病毒出现,哺乳小猪可因食入母猪乳汁而感染。3 致病机理 极少量的病毒感染,即可引起猪血清阳转,甚至成为隐性带毒猪,但不引起猪群出现任何临床症状8。病毒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猪体后,首先在口腔、鼻腔黏膜完成第一轮复制(也可直接进入鼻咽部感觉神经末梢并在其中复制),构成原发感染灶9。第一轮复制完成后,病毒数量急剧增加,经嗅神经、三叉神经和吞咽神经的神经鞘淋巴快速到达(最快于 24 小时之内)中枢神经脊髓和脑,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但在血液中呈间歇性出现,滴度较低10。实验证实:病毒在皮下注射后 20h 左右已经扩散到各个组织器官,其中扁桃体最先达到峰值。随着时间推移,在体内逐渐呈广泛分布,尤以淋巴结、心脏、肾脏、肝脏和脾脏为最明显,这种病毒高含量状态一直持续到 70h11。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胞浆膜融合,核衣壳直接进入胞浆等几个步骤。首先,依靠 gC,gD,gE 等蛋白的帮助,病毒吸附在目的细胞上10。这一过程中,病毒侵入中央神经系统的二、三级神经元,必须依靠 gE 蛋白的协助。缺失 gE 的 PRV 虽可通过嗅神经和三叉神经的传递引起周围组织和一级神经元感染,但不能引起中央神经系统的二、三级神经元感染12。之后,在 gB,gD,gH,可能还有 gL 的参与下,病毒与细胞胞浆膜融合。在此阶段,缺少 gB,gD,gH,gL 中的任何一种蛋白的病毒粒子,都无法有效侵入宿主细胞12。病毒囊膜与细胞胞浆膜融合之后,核衣壳开始释放,并快速(5 分钟内)沿微管转移至细胞核膜上临近核孔的位置,核衣壳的一个顶点正对核孔,将病毒DNA注入细胞核内10。PRV 具有嗜神经性8,与其他疱疹科病毒类似,病毒经急性感染期后,可以以非活化的状态长期存在于感染神经节中,感染动物无任何症状,且不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10。这种潜伏感染,发生在病毒的第一轮大量复制之后。病毒经三叉神经、5 嗅神经、舌咽神经的神经末梢,进入嗅球和三叉神经节,在其中复制一段时间后以核衣壳的形式存在 9。潜伏感染期内,病毒 DNA 持续存在于感染部位但不产生具感染性的病毒粒子,但应用敏感的检测方法(如分子杂交和 PCR)可以检测到病毒基因组 DNA 的存在。此时,基因组绝大多数基因都不表达,只有一小段仍然转录,有隐性状态相关转录物但没有翻译产物,DNA 病毒在细胞核内以附加体的形式存在,而带有隐性病毒的神经元功能仍然正常,但隐性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5。由于神经节有包膜,抗体不能达到神经节内中和病毒,PRV 的带毒(血清检测出现野毒抗体阳性)可以长期存在8。正常情况下,感染过 PRV 的病猪,基本都终生带毒。但当这类猪受外界应激免疫力减弱时,神经节内的病毒又会不断复制,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引起新的感染。如果不淘汰潜伏感染猪,猪群的隐形感染很难根除。4 临床症状 本病冬春多发。潜伏期 36 d,有时 10 d。发病常以 15 日龄内小猪为主,发病率最高可达 100%,死亡率超过 85%。断奶仔猪发病率有时可达 40,死亡率超过20。育成猪发病一般比较轻微,死亡率不超过 2%。成年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15 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多呈最急性型经过。病程一般不超过 72h,发病后第 37d 为死亡高峰期。最早可见小出生后第 2d 即开始发病,病猪体温升高(41左右),稽留热。唾液分泌增多。呕吐或腹泻。眼球震颤,眼睑水肿,眼眶发红,闭目昏睡。股部有时可见粟粒大小紫色斑点。静卧时咬肌、臀肌间歇性痉挛。共济失调,后肢震颤,角弓反张,并常伴有骚痒症状(如图 2)。发作时四肢泳动,如老鼠叫声般“叽叽”尖叫。最后全身麻痹,衰竭死亡。极少小猪耐过,耐过者多成为僵猪。图 2 骚痒症状(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公开资料)断奶小猪发病,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为主,有时也见腹泻或呕吐,严重者死亡,耐过猪也多成为僵猪。6 中猪和育肥猪一般仅见高热,厌食,咳嗽,打喷嚏,体温升高,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轻微症状。严重者呼吸困难,偶有神经症状,死亡率一般较低。如出现高死亡率,须注意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成年猪一般不呈现可见临床症状,或仅见轻微体温升高或一过性呼吸道症状,但耐过猪多呈长期潜伏感染,并不断向外排毒。母猪妊娠初期感染,多在怀孕 20左右发生流产;妊娠后期感染,多产弱胎、死胎和木乃伊胎,且一般以产死胎为主。断奶母猪屡配不孕,返情率增高,严重者终生不孕。公猪睾丸肿胀,萎缩,严重者丧失种用价值。5 病理变化 以哺乳期和保育期发病小猪较为明显。脑膜充血、水肿,脑脊液明显增多。鼻黏膜乃至整个上呼吸道粘膜广泛充血。肺出血,表面有时可见灰白色坏死灶,形如橡皮状(如图 3)。图 3 伪狂犬病发病猪的橡皮样肺 病毒最初增殖的部位常可见坏死性病变。扁桃体出血或坏死。出血性或卡他性胃炎、肠炎,胃底部有明显出血区。肝脏和脾脏浆膜表面有时散在灰白色坏死灶。中央灰白色,外周有红色晕圈。肾肿大,包膜下偶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淋巴结轻度充血或周边出血。其他年龄阶段的猪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成年猪偶见坏死性肠炎,母猪轻微子宫内膜炎和坏死性胎盘炎,公猪偶发阴囊炎。6 流行现状 最近几年,虽确有部分猪场 PRV 野毒抗体阳性率反转上升,但并不是整个行业的趋势。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免疫到位的猪场野毒抗体阳性率并不见反转上升,而且成功地实现 PRV 野毒净化的猪场越来越多。部分猪场之所以野毒抗体阳性率反转上升,或有其自身免疫工作方面的原因。此外,野毒抗体阳性率上升是一回事,是否因野毒感染而导致伪狂犬病疫情暴发 7 是另一回事。在一些仍然存在 PRV 野毒带毒猪的猪场,如果因其他病原感染导致疫情暴发,整个猪群免疫力下降,在部分病猪体内检测出 PRV 野毒抗原,本属正常现象。部分病猪表现出典型伪狂犬病症状和病变,也不违常理。但一种已有免疫效果确切的疫苗可供免疫的猪病,却仍对整个养猪产业带来重大危害,则有违常理。7 诊断和检测 7.1 诊断诊断 一般情况下,发病猪病料经实验室 PCR 检测存在 PRV 野毒抗原,证明发病猪存在 PRV 野毒感染。如果临床同时可观察到以下四种猪伪狂犬病特征性症状和病变:(1)共济失调,后肢震颤,角弓反张,发作时四肢泳动,并同时发出如老鼠叫声般的“叽叽”尖叫声;(2)在排除其他导致小猪皮肤骚痒因素(如渗出性皮炎、蚧螨、皮癣、皮肤伤口发炎)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发病小猪全身骚痒(如图 2);(3)解剖可观察到橡皮样肺(如图 3),部分病例肺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4)部分病例肝脏和脾脏浆膜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则证明确有部分病猪因受 PRV 感染发病。如果同时存在以上四种猪伪狂犬病特征性症状和病变的病例占所有发病猪的比例超过 10%,则须考虑疫情暴发的主要病因,是否因 PRV 感染发病所致。7.2 免疫抗体免疫抗体监测监测 由于 gE 蛋白是所有 PRV 野毒株都表达的一种蛋白,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猪场选用的伪狂犬病疫苗,都是 gE 基因缺失苗,因此,通过检测 gE 蛋白抗体,可以区分被检测个体是否存在 PRV 野毒感染。如果需要对疫苗的免疫抗体定期监测或不定期抽测,以对免疫效果作出准确评介,则需选用非 gE 蛋白血清抗体 ELISA 检测。非 gE 蛋白血清抗体 ELISA 检测不能准确区分抗体是来自于疫苗免疫还是野毒感染,生产上最好与 gE 蛋白血清抗体ELISE 检测结合使用。如果猪群 gE 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甚至为零),且非 gE 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被检测个体的抗体滴度都比较高,检测值离散度小,则表明猪场受 PRV 的威胁比较小,免疫工作比较到位。8 综合防治 8.1 日常免疫日常免疫预防预防 选用免疫效果确切的伪狂犬病疫苗,如进口梅里亚、海博莱、勃林格、辉瑞、富道等品牌的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1)后备公、母猪:依购进或选留批次,整批于选留或购进后第 4 周普免 1 次。(2)生产公、母猪:全群定期每年普免 3 次,每 4 个月 1 次。8(3)生产肉猪:若种猪群野毒抗体阳性率低于 30%,小猪按生产批次每批于 70日龄普免一次即可。否则,须考虑两次免疫,小猪按生产批次每批于 56 日龄普免一次,84 日龄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注射部位和免疫剂量:一般采用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如选用的疫苗为进口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大小猪每次免疫每头颈部肌肉注射 1 头份即可。8.2 野毒净化野毒净化 由于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区分,在现有技术及国情条件下,伪狂犬病我国唯一有能力逐步实现野毒净化的一种猪病。如果国家下决心实施 gE 基因缺失苗强制免疫,且政策能够执行到位,不用付出太大代价,也无须花费太长时间,这一目标即可实现。据一此长期坚持选用进口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的猪场经验:只要免疫程序科学且免疫措施执行到位,无须强制淘汰带毒种猪,种猪群的野毒抗体阳性率一般经过 3年左右即可下降到 0%;肉猪群的野毒抗体阳性率一般经过 1 年左右即可下降到 0%。由于不用强制淘汰带毒种猪即可在短期内实现野毒净化的目标,强制淘汰带毒种猪措施,显然代价过大。8.3 紧急免疫紧急免疫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进口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当时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产品,是未经农业部批准进口的双基因缺失苗)刚开始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很多猪场选用该种疫苗作紧急免疫,效果都非常显著。一些正发生大批流产的种猪群,仅仅经过紧急免疫一次后,约 7 天左右流产现象即可被有效制止。近十年来,随着选用进口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的猪场越来越多,伪狂犬病暴发的情况越来越少。紧急免疫效果是否仍如十多年前同样显著,缺少临床证据。紧急免疫方法:选用免疫效果确切的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正发病猪群全群普免一次,14 天后加强免疫一次。之后按日常免疫预防方案作日常免疫预防。8.4 发病猪治疗发病猪治疗 伪狂犬病本身无特效治疗药物可治。对发病猪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预防或控制继发并发感染。临床可根据继发或并发的具体病原,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物预防或治疗,必要时可考虑选用一些辅助治疗效果较好的免疫增强剂,提高发病猪的免 疫 力,帮 助 发 病 猪 自 然 耐 过。具 体 可 参 阅 百 度 文 库“猪 链 球 菌 病”(http:/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9.1 关于最近几年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关于最近几年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 9 最近几年,有关猪伪狂犬病的研究报告不断:北京、河北、天津、东三省、河南、山东、江西、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一些野毒阴性猪场,短期内出现阳转;有些曾经成功实现野毒净化的猪场,发病之后种野毒抗体阳性率重又上升至 100%。许多免疫过伪狂犬病疫苗的规模化猪场仍然出现伪狂犬病暴发流行,呈现出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和病变,并且呈逐渐严重趋势。该病继 2011 年再度流行之后,2012 年又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持续发生和流行,个别省份较为严重,发病猪场数量众多,损失巨大。至 2013 年,全国已有 30 余个省(市)暴发该病。至于野毒转阳及暴发流行的原因,有学者宣称是因当前流行的 PRV 毒株为一株田间新出现的野毒毒株,其毒力比原来的野毒毒株毒力更强。有学者则宣称与以前的毒株相比,新的流行毒株抗原已发生变异,现有的疫苗已经不能完全保护新流行毒株的感染,并据此预测新的流行毒株还会继续扩散,感染和发病猪场还将进一步升高。接二连三的报道,给养猪生产者带来一波又一波恐慌,以致整个养猪行业风声鹤唳,闻伪狂犬病色变!9.1.1 关于伪狂犬病的野毒转阳问题 以下表 1表 4,是国内四个养猪大省(广东、福建、山东、湖北)最近几年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抽查或送样检测数据。表 1 广东省部分猪场 PRV 野毒感染检测结果13 表 2(福建省)延平区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14*抽样检测时间:2013 年 16 月 10 表 3(山东青岛)不同地区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15*送样检测时间:2013 年 16 月 表 4 20102012 年(湖北)凉州区养猪场猪伪狂犬病 gE 抗体检测结果16*从这四个省的检测数据来看,自 2009 年至 2013 年,各省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处于 4.38%18.03%之间。依既往经验,只要 gE 抗体阳性率不超过 30%,一般不会出现伪狂犬病暴发流行。从检测数据看不出伪狂犬病在我国潜在暴发流行的威胁,也看不出野毒抗性阳性率呈反转上升的趋势。而且从有往年数据对比的两个省(广东和湖北)的检测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实际仍是继续呈逐年下降的。9.1.2 关于伪狂犬病的暴发流行问题 以下表 5表 8,是中国知网收集的期刊自 2014 年 2 月 28 日前按报告时间倒序排列的连续 20 例猪伪狂犬病病例报告的基本情况及分析资料。为免被对号入座,病例报告的题名全部用病例发生地的地名代替。表 5 2014 年 2 月 28 日之前连续 20 例猪伪狂犬病例报告基本情况 病例序号 题名 报告时间 病例报告来源 1 云南丽江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2-28 期刊 2 河南武陟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2-20 期刊 3 福建厦门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1-20 期刊 4 山西大同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1-15 期刊 5 广西柳州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1-15 期刊 6 黑龙江桦南县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4-01-05 期刊 7 华北某地区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2-20 期刊 11 续表 5:8 吉林长春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2-15 期刊 9 辽宁葫芦岛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2-05 期刊 10 浙江金华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1-25 期刊 11 山东滨州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1-20 期刊 12 山东潍坊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1-20 期刊 13 河北无极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1-20 期刊 14 河北固安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25 期刊 15 广东河源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18 期刊 16 天津某地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15 期刊 17 新壃奎屯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15 期刊 18 贵州某地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10 期刊 19 辽宁凌源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10-01 期刊 20 湖南岳阳猪狂犬病例报告 2013-09-20 期刊 表 6 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病例序号 发病月份 猪场规模 种猪 哺乳小猪 保育小猪 中猪 育成大猪 是与否 死亡率 是与否 死亡率 是与否 死亡率 是与否 死亡率 是与否 死亡率 1 7-9 散养 20%100%20%30%30%2 4 400 0 97%3 2 350 S 35%0 4 11 33 S 0 11/13 5 5 100 0 10/26 6 96 S 29/76 7 6 0 25 头/d 8 9 10 S 0 2 头 9 5 200 S 45 头 10 8 80 S 0 90%10/160 7/300(中猪和育成大猪)11 4 12 10 50 S 10%13 9 150 S 0 74 头 3 头 14 2 专业户 0 90%15 3 500 S 0 30%16 12 43 S 0 100%17 10 18 S 0 7/131(保育、中猪和育成大猪)18 4-8 300 S 0 19 6 散养户 11/4928 206/4928(哺乳、保育小猪)76/4928(中猪和育成大猪)20 6 500 S 0 *表中,“”表示“是”,“”表示否,“”表示不详,“猪场规模”一列数字后面标“S”者为能繁母猪存栏量,未标“S”者为大小猪总存栏量。以下表 7表 9 同。表 6 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表明:从发病季节来看,此 20 例病例发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有“猪场规模”记载的 18 例病例,能繁母猪存栏量超过 300 头的规模化猪场只有 3 个(病例序号 2,18,20),占发病猪场总数 16.67%;其余 15 个猪场(占发病猪场总数 83.33%)都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不足 300 头的专业户或散养户。大多数猪场的发病猪群以种猪和哺乳小猪为主,但有 3 个猪场(报告序号9,12,17)保育小猪或中大猪发病而哺乳小猪不发病,不符合伪狂犬病发病以种猪和哺乳小猪为主的发病规律。12 表 7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例序号 体温升高 流产、死胎木乃尹 母猪繁殖障碍 公猪睾丸肿胀 眼球压库与眼眶发红 腹泻与呕吐 神经症状 叫声尖锐 骚痒症状 呼吸道症状 脑膜充血或水肿 上呼吸道粘膜出血 肺充血或出血 肺表面灰白色坏死灶 扁桃体出血或坏死 出血性或卡他性胃肠炎 肝脏表面灰白色坏死灶 脾脏表面灰白色坏死灶 肾脏表面针尖状出血点 淋巴结充血或周边出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表 7 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表明,19 例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的病例,以神经症状最具一致性,占病例总数 94.74%(18/19)。但有猪伪狂犬病特有的骚痒症状记录的病例只有 1 例(报告序号 1),有发作时发出如老鼠叫声般“叽叽”尖叫声记录的病例只有 3 例(报告序号 1,10,19),有肺表面灰白色坏死灶病变记录的病例只有 1 例(报告序号 14)。除此 4 例(报告序号 1,10,14,19)外,其余 15 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无伪狂犬病特有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图 4 误被视作猪伪狂犬病的肝脏表面灰白色坏死灶 需特别注意的是,19 例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的病例中,有 14 例均宣称观 13 察到肝脏表面灰白色坏死灶。但如肝脏一个表面积如此之大的器官,偶尔存在一两个白色斑点(如上图 4),应属正常现象,并不一定都与病原感染或发病有关。表 8 伪狂犬病及其他相关病原检测*病例序号 伪狂犬病原 其他主要病原及检出率 回归试验 继发或并发病原 gE 抗体 PCR 细菌 病原种类 病毒 病原种类 1 胸膜性肺炎 2 100%未检出 3 100%两端着色 G-球状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4 5/5 5 1/1 未检出 6 7 63/100 6/6 8 100%9 100%两端着色 G-球状杆菌?(发病猪病料喂狗出现骚痒症状)10 11 1/1 12 100%PRRS 抗体阳性 PRRS 13 100%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传染性胸膜肺炎 14 未检出 猪瘟抗体阳性 猪瘟 15 0%3/3 猪瘟抗原阴性 16 100%猪瘟、蓝耳抗原阴性 17 100%未检出 猪瘟、蓝耳、圆环病毒抗体阳性 圆环病毒 18 1/1 未检出 圆环病毒抗原阳性 圆环病毒 19 36/40 大肠杆菌、附红细胞体 附红细胞体、水肿病 20 4/4 表中,“gE 抗体”和“PCR”两列以“%”符合表示的阳性率或检出率,都是检测样本数量不详的阳性率或检出率。表 8 的统计结果表明:20 例病例报告,经实验室作过 gE 抗体或 PCR 检测的只有 16 例。因 gE 抗体不能分辨被检测猪究竟是带毒还是感染,与伪狂犬病是否发病并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故不能被视作伪狂犬病发病的病原学检测证据。剔除单以 gE抗体作为实验室诊断依据的 9 例,从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认发病猪存在 PRV 野毒感染的病例,实际只有 7 例(病例序号 5,7,11,15,16,18,20)。此 7 例可以确认存在PRV 野毒感染的病例中,做过动物回归试验的病例,只有两例(病例序号 7,20)。因此,此 20 例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数据比较完善并且从实验室检测数据可以基本确认存在伪狂犬发病的病例,只有 2 例。事实上,如果细心分析此 20 例病例报告提供的临床资料,很容易发现这些所谓的伪狂犬病,并不都是伪狂犬病。大部分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际仍是最近几年最常见的猪蓝耳病的临床典型表现。极其可能的病因,或是猪蓝耳病暴发,或是因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猪链球菌病暴发。9.1.3 关于伪狂犬病的暴发病因问题 纵使以上 20 例病例全部可以确诊为伪狂犬病,对伪狂犬病的问题也无须太惊慌。不一定就是 PRV 野毒毒力返强问题,更不一定就是现有的疫苗不能完全保护新流行毒株感染的问题。至于预言未来 PRV 感染和发病猪场将不断增多,似乎更缺乏有力证据。14 以下表 9,是 20 个病例猪场的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情况。在有对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情况具体记载的 14 例报告病例中,种猪和生产肉猪均作过伪狂犬疫苗免疫的猪场只有 2 个(病例序号 6,18),其余猪场种猪和生产肉猪均未作过伪狂犬疫苗免疫。如果此 14 例病例确是伪狂犬病,造成这些猪场伪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也只能被归因于这些猪场未经过伪狂犬病疫苗免疫。考虑到当前伪狂犬疫苗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种猪和生产肉猪均作过伪狂犬疫苗免疫的 2 个猪场,由于病例报告并未详细记录选用的是什么品牌的疫苗,对于这 2 个猪场伪狂犬病的病因,也不能归因于现有疫苗已不能完全保护新流行毒株的感染,极有可能是选用了一些品质不很保证的疫苗。表 9 发病猪场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情况 病例序号 种猪 生产肉猪 有无免疫 疫苗种类 疫苗产地 免疫方案 有无免疫 疫苗种类 疫苗产地 免疫方案 1 2 3 4 5 6 gE 缺失苗 gE 缺失苗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2 关于关于基因缺失苗的正确选用问题基因缺失苗的正确选用问题 现阶段,gE 基因缺失苗,是我国政府唯一允许生产或进口的伪狂犬病单基因缺失苗。这对于我国当前养猪产业的现实而言,应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于 PRV 基因组编码的非病毒复制必需蛋白众多,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缺失其中单个或多个基因,可以在不影响病毒复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病毒的毒力,从而为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研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学者在对 PRV 非病毒复制必需蛋白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种伪狂犬病单基因或多基因缺失苗。已经研制成功,并经实验证实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包括单基因缺失苗、双基因缺失苗、三基因缺失苗和四基因缺失苗四类。单基因缺失苗已有 TK,gE,gM,dUTPase,LLT,PK,RR 等基因缺失苗几种;双基因缺失苗已有 TK/gC,TK/gG,TK/gE 基因缺失苗几种;三基因缺失已有 TK/gG/gE 基因缺失苗;四基因缺失苗也有 gG/gE/gI/gC 基因缺失苗17。15 仅就单基因缺失苗而言,由于 gE 基因是 PRV 的主要毒力基因,其编码的 gE 蛋白,是 PRV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必需糖蛋白。缺失 gE 基因,不但可有效降低疫苗毒性,而且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向中枢神经扩散。因此,与其它非必需糖蛋白基因缺失苗相比,gE 基因缺失苗要更安全18。同时,由于通过检测血清 gE 蛋白抗体,可以区分疫苗抗体和野毒抗体。因此,gE 基因缺失苗,无疑是所有单基因缺失苗中最理想的选择。当然,由于 PRV 毒力不仅仅受 gE 基因控制,gE 单基因缺失的疫苗毒株仍保留相当毒力4。理论上,由于 PRV 的毒力是受多个基因控制4,控制病毒毒力的基因缺失越多,疫苗对猪的毒性越小,免疫应用也越安全。但同时,现阶段各类疫苗所缺失的基因,均是gC,gE,gG,gI,gM,dUTPase,LLT,PK,TK,RR这几个病毒复制非必需蛋白基因中的一个或多个。这几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虽非病毒复制所必需,但都对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生长和传播发挥着各种重要作用。疫苗毒株的基因缺失越多,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生长和传播的能力越差,免疫效果也必然随之下降。如:因 gC 蛋白是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之一,并通过和细胞表面的肝素样受体相互作用在 PRV 对靶细胞攻击中发挥重要作用。选用缺失 gC 基因的疫苗免疫,被免疫猪将少产生一种中和抗体(gC 蛋白抗体),而且由于疫苗毒株对靶细胞的攻击能力减弱,病毒在体内的传播能力下降,疫苗免疫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势必随之下降。又如:gI 蛋白可诱导感染过 PRV 的细胞互相融合,促进病毒在细胞间扩散,对完全免疫保护的诱导是必需的。gI 基因缺失,对于疫苗病毒在机体内扩散和诱导完全的免疫保护,显然存在较大影响。我国猪的群体数量大,存栏量占全球总存栏量的一半以上,各种病原(细菌、病毒乃至原虫)的致病力,都是全球所有养猪国家中最强的。一些生产应用比较安全但免疫效价相应也比较低的伪狂犬病双基因或多基因缺失苗虽然在欧美等养猪国家免疫效果确切,但在中国未必一定有效。如果片面地追求疫苗的安全性而忽略疫苗的免疫效价,有时要以免疫失败为代价!1999 年以前,珠海市某规模猪场(800 头母猪规模,以下简称案例猪场 A)一直使用国产某知名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只免疫种猪,种猪群每 4 个月普免一次,每次每头颈部肌肉注射 2 头份)。1999 年冬,因发生母猪大规模流产,疑为伪狂犬病流行,首次试用某进口双基因缺失苗(未经政府注册的非 gE 基因缺失苗),种猪全群紧急免疫(每头颈部肌肉注射 1 头份)一次后,流产现象 3 天后即行停止。此后,该猪场种猪继续使用该进口双基因缺失苗免疫,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每 4个月全群普免 1 次,每次免疫每头颈部肌肉注射 1 头份。肉猪首次开始使用国产另一知名品牌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8 周龄和 12 周龄相继免疫 1 次,每次免疫每头颈部肌肉注射 2 头份。但总体感觉该进口双基因缺失苗免疫力不够持久,每次种猪全群免疫3 个多月后,都会有零星流产现象发生,全群普免后,流产现象即行停止。反复如此多次。2005 年底,种猪改用经农业部正式批准进口的美国辉瑞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程 16 序改为:全群每 6 个月普免 1 次,怀孕母猪产前 3 周跟胎免疫 1 次,每次免疫每头颈部骨肉注射 1 头份。肉猪疫苗品牌、免疫程序和剂量不变。经此调整后,母猪繁殖障碍现象基本消失。9.3 关关于于 gE 基因缺失苗的质量问题基因缺失苗的质量问题 同为 gE 基因缺失苗,不同品牌或厂家的产品,质量显然有所差异,生产上一定要学会有所选择。仍以案例猪场 A 为例。2007 年 7 月,应疫苗厂家要求,该猪场共送各类种猪和肉猪血清 50 份作 PRV 野毒抗体普查,结果如表 10。公猪和经产母猪野毒抗体全部阴性;但后备母猪(全部在本场肉猪群中选留)全部阳性;肉猪 12 周龄以前全部阴性,12 周龄开始出现可疑阳性(1/5),15 周龄阳性率逐渐增多(3/5),18 周龄以后,几乎全为阳性。这种结果表明:在连续多年使用进口 gE 单基因缺失及非 gE 双基因缺失苗后,种猪群 PRV 野毒已基本净化;但肉猪使用国产 gE 基因缺失苗,则基本无效。表 10 案例猪场 A 2007 年 7 月 PRV 野毒抗体检测结果*猪别 编号 OD650 S/N+/-猪别 编号 OD650 S/N+/-后备 M9 0.127 0.0917 +9 周肉猪 P6301 1.442 1.0412 -M10 0.192 0.1386 +P6302 1.342 0.9690 -M12 0.199 0.1437 +P6303 1.443 1.0419 -M16 0.152 0.1097 +P6304 1.340 0.9675 -K91 0.171 0.1235 +P6305 1.440 1.0397 -公猪 D15 1.461 1.0549 -12 周肉猪 P8401 1.185 0.8556 -D16 1.409 1.0173 -P8402 1.393 1.0058 -L106 1.466 1.0585 -P8403 1.461 1.0549 -L108 1.364 0.9848 -P8404 0.847 0.6116 Y1 1.644 1.1870 -P8405 1.399 1.0101 -3 胎以上 4G5 1.604 1.1581 -15 周肉猪 P10501 0.618 0.4462 +5L150 1.505 1.0866 -P10504 1.396 1.0079 -6E55 1.600 1.1552 -P1050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